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一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一语文(高一必修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一语文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前,请先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检查试卷是否缺页。3.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注意题号对应准确,不要出错;交卷时只交答题卷。一、现代文(科普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
试题预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高 一 语 文
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先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检查试卷是否缺页。
3.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注意题号对应准确,不要出错;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科普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族《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1. 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则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故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及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浏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
王珪,字叔玠。高祖入关,李纲荐署世子府谘议参军事。建成为皇太子,授中舍人,迁中允,礼遇良厚。太子与秦王有隙,帝责珪不能辅导,流巂州。太子已诛,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正主御邪臣,不可以致治;正臣事邪主,亦不可以致治。唯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帝可,乃诏谏官随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阁。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明日,语房玄龄曰:“昔武王不用夷、齐,宣王杀杜伯,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朕夙夜庶几于前圣,昨责珪等,痛自悔,公等勿惩是不进谏也!”
    进封郡公。坐漏禁近语,左除同州刺史。帝念名臣,俄召拜礼部尚书兼魏王泰师。王见之,为先拜,珪亦以师自居。王问珪何以为忠孝,珪曰:“陛下,王之君,事思尽忠;陛下,王之父,事思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王曰:“忠孝既闻命矣,愿闻所习。”珪曰:“汉东平王苍称‘为善最乐’,愿王志之。”帝闻,喜曰:“儿可以无过矣!”
十三年,病。帝遣公主就第省视,复遣民部尚书唐俭增损药膳。卒,年六十九。                           (节选自《新唐书•王珪传》)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与秦王有隙                 隙:隔阂
B、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           争:同“诤”,规劝
C、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             固:本来
D、坐漏禁近语,左除同州刺史       坐:坐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其以士为轻乎                苟余情其信芳
B、帝可,乃诏谏官随中书            乃令秦武阳为副
C、朕夙夜庶几于前圣                回朕车以复路兮
D、王问珪何以为忠孝                险以远,则至者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珪曾经是皇太子李建成的属官,因为不能化解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被李世民流放到巂州。李世民即位后,仍然起用王珪为谏议大夫。王珪很得李世民的信任。
B、太常少卿祖孝孙因为教宫女音乐不力,多次被皇帝责备。温彦博、王珪就同时向皇帝进谏,认为这是看轻士人。皇帝大怒,责备两人。温彦博就惶恐谢罪,而王珪拒绝谢罪。
C、对王珪等人的谴责,皇帝第二天也很后悔,他告诉房玄龄,自古帝王纳谏就困难,你们不要因为我谴责了王珪等人,就引起警戒不进谏了。
D、王珪贬官后不久就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同时兼任魏王李泰的老师。他希望李泰记住汉代东平王刘苍“为善最乐”这句话,做一个忠孝兼备的人。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4分)
                                                                   
(2)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3分)
                                                                   
(3)帝遣公主就第省视,复遣民部尚书唐俭增损药膳。(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8.诗中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其心理变化过程。(6分)


9.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较多,请任意举出一种并作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
(2)还顾望旧乡,                             。
 (3)羁鸟恋旧林,                             。
(4)固知                           ,齐彭殇为妄作。 
(5)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
三、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叫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了带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堡 ① 去为正宗。像我们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从留下下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  ②  ,又匆匆的别了。 
    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郝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睛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 ③  ,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那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11.文中的序号处应填写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5分)         
(1)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 ① 去为正宗。 
(2)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 ②  ,又匆匆的别了。 
(3)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   ③    。 
  A.摇    向你挥一挥手    薄礼    B.游  既默默的含笑    润笔 
  C.摇    和你点一点头    润笔    D.游  作深情的告白    薄礼 
12.文中第四自然段说“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  (6分)  
(1)文章中作者称自己为“难度的俗物”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概括文章中“俗益”所包含的内容。 (4分)


13.源宁在游西溪后感慨“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与西溪相比,西湖有什么不足?西溪又有哪些好处?请简要概括。   (8分) 


14.作者在文章收笔,描述龙妇吹洞箫像东坡夜游赤壁。请问,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6分)


四、语言文字积累运用(20分)
15.请仿照下列幽默趣解汉字的方式,也幽默趣解两组形似字:(4分)
(1)、“干”对“于”说:看你那没出息的样,脚下总是不利索!
(2)、“丙”对“内”说:儿呀,不带武器,你连第三也捞不上! 
                                                               
                                                               
16.下面两句话,第一句很精练,可做一对联之上联,而第二句冗长,请你修改一下,使之与第一句成为一幅对仗工整的对联。(4分)
第一句: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第二句: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修改后的下联:(                                       )
17.(1)请写出分别表现人的喜、怒、哀、乐的成语各一个(4分):
喜:           怒:             哀:            乐:           
(2)请从下面两段文字中分别找出一个成语,并指出其结构类型:(4分)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第一段中的成语是:                   其结构类型是:            
第二段中的成语是:                   其结构类型是:            
18.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从这个角度讲,下列各句括号内的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部恰当的一组是(4分)(    ) 
(1)漂流要闯过48道明滩暗礁,沿江两岸,(a山花吐香,清风送爽,茂林修竹,飞瀑流泉,危崖辣峙,奇石满布,b危崖辣峙,奇石满布,飞瀑流泉,清风送爽,茂林修竹,山花吐香,)雄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 
(2)在“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朗诵者为我们提供的既不是摇头晃脑的自我陶醉和精神扩张,也不是对古人作品的简单“克隆”,那种限于一域一地的得失和个人烦恼的杯水风波,他们传递的(a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b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 
 A.①a ②a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b ②b    
五、写作(60分)
19.请从下面半命题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先补充完整题目,然后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1)要写出一波三折之效;(2)能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3)要“我手写我心”,选材典型真实,情感真挚动人。 
(1)             ,让我欢喜让我忧
(2)那次,我与             擦肩而过
(3)有            陪伴的日子











参 考 答 案
1、B    2、A    3、C
4、D(坐:犯……罪)
5、B(均表顺承,于是;A、恐怕/语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C、特用于皇帝自称/秦始皇以前泛用于第一人称代词,我;D、介词,相当于“把”/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6、A(流放王珪的应是唐高祖李渊,当时李世民还不是皇帝)
7、(1)王珪推广诚心采纳善言,常常思念规劝皇上,皇帝更加信任他。(推:推广;每:常常;益:更加。) 
(2)现在怀疑我因为私心而游说,这是陛下背弃我,我没有背弃陛下。(以:因为;是:这;负:背弃)
(3)皇帝派遣公主到王珪府上探望,又派遣民部尚书唐俭增添药膳。(就:到;省视:探望;增损:在此有偏义复词之味,增添、增加之意)
参考译文:
    王珪,字叔玠。高祖入关时,李纲推荐他暂任世子府谘议参军事。建成为皇太子,授予王珪中舍人的官职,不久升迁任中允,礼遇很优厚。太子与秦王有隔阂,皇帝责备王珪不能辅助教导,把他流放巂州。李建成被杀后,太宗召见他担任谏议大夫。李世民曾经说:“正直的君主能够驾御奸邪的臣子,不可以达到天下大治;正直的臣子侍奉奸邪的君主,也不可以达到天下大治。只有君臣同德,那么海内安定。我虽然不英明,幸亏诸公屡次规劝纠正我,希望达到天下太平。”王珪进言说:“古时候,天子有谏诤的大臣七人,他们的谏言不被采用,就一个接一个地自杀。现在陛下开张圣德,收集采纳草野之人的言论,我愿意竭尽愚妄无知,辅佐皇上万分之一。”皇帝认可他的话,于是命令谏官跟随中书、门下及三品官一起进入内阁。王珪推广诚心采纳善言,常常思念规劝皇上,皇帝更加信任他。
  皇帝让太常少卿祖孝孙把乐律传授给宫中音家,乐伎不进献,祖孝孙多次被皇上责备。王珪和温彦博同时进谏说:“孝孙是高尚严谨的士人,陛下让他教学女乐,又责备他,天下的人恐怕要认为皇上轻视士人!”皇帝大怒说:“你们都是我的心腹,竟然依附下人欺骗皇上,替人游说?”温彦博很害怕,就认错道歉,王珪不认错,说:“我本来侍奉前太子,按罪应当处死,陛下可怜我的性命,任用安置我在中枢机密的地方,用忠诚效力来要求我。现在怀疑我因为私心而游说,这是陛下背弃我,我没有背弃陛下。”皇帝默然惭愧,这件事就作罢了。第二天,皇帝告诉房玄龄说:“过去武王不任用伯夷、叔齐,宣王杀杜伯,自古帝王纳谏本来就很难。我夙兴夜寐同前代的圣人差不多,昨天责备王珪等人,痛心自悔,你们不要警戒这个而不进谏言了!”
  后来王珪进封郡公。犯泄漏宫中机密话语的罪,降职担任同州刺史。皇帝思念名臣,不久就召见他,请他担任礼部尚书兼任魏王李泰的老师。魏王见到他,向他先行礼,王珪也以老师自居。魏王问王珪用什么成就忠孝,王珪说:“陛下是您的君主,侍奉时要考虑尽忠;陛下又是您的父亲,侍奉时要考虑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魏王说:“忠孝的道理已经听到您的教导了,希望听到实现忠孝的途径。”王珪说:“汉代东平王刘苍说‘做善事最快乐’,希望大王记住这句话。”皇帝听到了,高兴地说:“这个孩子可以没有过错了!”
十三年,王珪生病。皇帝派遣公主到王珪府上探望,又派遣民部尚书唐俭增加药膳。死时享年六十九。
8、(可有两种答法,任一种即可)答法一:刻画了一个羁旅他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2分)皎洁月夜,游子难眠,揽衣徘徊,独在月下彷徨,更有难言的孤独感袭上心头,满怀的愁绪向谁倾诉?情感的折磨以至于泪湿衣襟。(4分)      答法二:也可认为是刻画了一个独守空房、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思妇形象。(2分)一轮皓月当空挂着,皎皎月光洒在思妇的床帷上,深切的思念之情折磨得她久久不能入眠,揽衣下床,徘徊于空房,丈夫远行该是快乐的吧,怎么这么久还不回家?庭院的并不比屋内,更难解心中愁思,只有再回到屋内,串串泪珠已沾湿衣襟。(4分)
9、(示例一)烘托。(2分)以皎洁的月光烘托人物孤独凄苦的心境。(3分)
(示例二)情景交融。月光朗照的夜景中融入了主人公思念亲人的愁苦心情。
(示例三)想象对方的写法。以客居的游子想象家中妻子在思念自己的情景,虚实结合、含蓄蕴藉。(示例四)以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心理(结合一两句具体诗句分析即可)。(答出任意一种即可)
10.(1)虽九死其犹未悔(2)长路漫浩浩(3)池鱼思故渊(4)一死生为虚诞(5)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11.  (5分) C 【解析】 (“摇”更能表现坐船游览的特点,且切合文人闲情。“和你点一点头”更符合游船览景,船摇景动的特点。B项的“既”与上文不连贯,D项的“告白”不符合语境。“润笔”指请人作书、画、诗文时付给的酬劳,符合文章中请字的内容。) 
12. (6分) (1)答:坐汽车去西溪(游赏)。(2分)若只答坐船为正宗,不给分。 
(2)答: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满眼渺茫青绿;春秋时节,微雨之中,好景尽在沿山大道。(4分) 
13. (8分) 答:西湖的不足在于“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4分)西溪的好处有:乘车去西溪,感受沿山大道景色的空明青翠;乘船赏景,感受山水秀美和文人闲情。(4分。) 
14. (总6分)答:洞箫声的幽咽;(2分)夜游的朦胧诗意;(2分)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雅趣。(2分)
15. (4分)(答案不唯一)
(示例一)“乒”对“乓”说:该死的战争真残酷啊!叫你我都丢了一只腿
(示例二)“庄”对“压”说:看你,该戴在头上的,怎能揣在腰里?
(示例三)“内”对“肉”说:你不就比我家多一口人嘛!咋就那么吃香!人见人爱!
(示例四)“师”对“帅”说:真是青出于蓝啊!你可比为师有出息呀!
16. (4分)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
17.(4分)(1)(示例)喜上眉梢、怒发冲冠、悲痛欲绝、心花怒放(答案不唯一)
(4分)(2)夙兴夜寐,并列关系;信誓旦旦,补充关系
18.C(4分)解析: ①句从“雄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暗示应先写雄奇险绝之景,再写清丽妩媚之景。②句中a项按照由感性至理性的顺序排列,较合理。
19.作文:(略)
附:作文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50分 
一等(50—41) 二等(40—31) 三等(30—21) 四等(20以下)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 不当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什么内容 
感情真切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多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 字迹难辨 
符合文体要求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发展等级 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问题产生问题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4、材料丰富5、形象丰满6、意境深远7、语言生动,句式灵活8、善于运用修辞手法9、文句有意蕴10、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2、有个性特征
[说明] 1. 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2. 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3. 缺题目扣2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不足字数(篇幅在2/3以上),每少50个字扣1分。 4.文章在基本切题的前提下,达到“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要求的,切入分为52。在此基础上,只要发现有亮点,就应该将分数上浮。 (61.134.36.17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上一个『原林学校七年级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下一个『高二语文(必修五)期中考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