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本题满分为10分,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归咎()连翘()荷锄()琐屑()2.依据拼音写汉字。惟妙惟xiào()销声nì()迹荒miù()污huì()3.解释加点词的原义和在句子中的实际意思。(1)专家们把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
试题预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本题满分为10分,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归咎(  )  连翘(  )  荷锄(    )  琐屑(    )    
2.依据拼音写汉字。    
惟妙惟xiào(  )    销声nì(  )迹    荒miù(  )    污huì(  )   
 3.解释加点词的原义和在句子中的实际意思。
(1)专家们把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照下列句式仿写一句话。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列句子中重读的词语用着重号标出。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二、古诗文阅读(本题满分为15分,共5道小题,第6、7小题每题3分,第8小题4分,第9小题5分)
  6.默写。
①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    
②青林翠竹,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老木苍波无限悲。        
⑥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7.解释加点的词。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一:___________
②既而渐近,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际天:_________    
③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与:_________   
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溯:_________
⑤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亲:_________  
⑥通计一舟,为人五。                   为:_________  
8.将下列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    

①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答题(以下两道小题可任选一题作答,如两题都做,以第一题为准)。   

 ①简答题

《三峡》一文中描写了夏天水流湍急的景象,但描写的角度与众不同。试举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赏析题

谈谈诗歌《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本题满分为15分,共5道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0~14小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0.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11.这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请根据内容具体说明。    

        12.找出第四段的中心句,并说明本段是怎样围绕中心说明的。    

 13.举说明第③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4.说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不仅”的表达

效果。        

四、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5~19小题(本题满分为15分,共5道小题,每小题3分)

    万里长江第一塔

    在古城安庆,有一座巍然屹立的迎江寺振风塔。它是长江沿岸的罕见的古代建筑,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

    这座著名的振风塔,从明代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开始兴建,隆庆四年(1570年)建成,迄今已有400年多年的历史。塔高82.74米,八角八层,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建筑。据史志记载,主持建筑的是安庆知府王鹅泉(江西泰和人),图纸是北京白云观老道人张文彩依据白云观天宁塔的结构加以改造而设计绘制的。振风塔脚踏浩浩长江,头顶蓝天白云,庄重挺拔,气宇非凡。

    古塔如同一个直立的圆锥体,塔身浑厚坚固,由块石构成。从底座向上各层,周宽和高度均相递减小,皆有腰檐平座和二跳斗拱。古塔拔地而起,重檐上仰,嵌空玲珑,设计精巧。塔的每层八个飞檐的翘角上部悬有一个金黄色的铜铃,风吹叮当悦耳,令人心旷神怡!底层建有光彩夺目八角飞檐木制回廊。由此入塔的小门,沿光滑而陡峭的石阶168级盘旋而上。每层塔门多变幻,游人往往迷失出入。塔内用古砖垒砌空心八方形厅室,无塔心柱,有精致

的砖雕花门、斗拱,迥异多变。塔外有两尺高的白石雕栏环卫,供游人凭临眺望。登塔,可纵览大江风光,俯瞰安庆全景。观赏之余,陶然欲醉,给人以超拔升腾之感。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古称万佛塔。还有碑刻五十余块和多幅浮雕图案,刻画精致,古朴典雅。塔的第6层有一根单人难以合抱的圆形刹杆直通第7层和塔顶,塔顶是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体“履钵”,和五个铁球“相轮”与葫芦“宝瓶”串在一起构成的塔刹,耸入云际,极为壮观。振风塔结构奇特,建筑工艺独树一帜。它既吸收了历史佛塔的优点,又融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是华夏儿女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它深受游人赞赏,被誉为“塔影横江”,是安庆八景之一。

    400多年来,振风塔不知经历了多少狂风暴雨和雷霆地震,至今仍完好无损,巍然挺立在江岸。它作为长江航道上的一个重要灯塔,给夜航的船舶指明了航向。

    现在,振风塔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它在十年内乱中遭受摧残,如今已修葺一新,以雄伟壮丽的风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享有“过了安庆不看塔”的美誉。

    1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三段可以分为二层,请在原文上用“||”分开。第一层是按_________顺序具体介绍振风塔的建筑结构的。  第二层的层意是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古称万佛塔。”这句话中的“余”字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18.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1 9.文中哪句话扣住了振风塔是“万里长江第一塔”?

    (二)阅读下段文字,完成20~24小题(本题满分为15分,共5道小题,每小题3分)

    父亲的那座山

    我从山里走来。在那遥远而贫瘠的山区,茫茫的天空下,横卧着几个古老的小村。每当夕阳西下,那层层叠叠的山啊,便将一座座小土房顶上袅袅的炊烟,将那牛背上牧童幽幽的柳哨声,扯得好远好远。小时候,父亲常常牵着我的手,一路讲着动人的故事……

    读山,便是读父亲。

    小时候我最爱做的梦是关于山的梦。父亲说,我咿呀学语的时候,便悄悄溜出父亲的臂弯,磕磕绊绊地蹒跚在大山的小路上,可是从来没有走出父亲的那双眼睛。当我玩累了,父亲就大步走过来,双手抱起我,亲昵地吻我,用硬硬的胡子扎我,痒煞人。这时,我就会温顺的偎依在父亲的怀里撒娇:“爸爸,那是什么?”“是山。”“山那边是什么?”“是天空。”“天空下面是什么?”“又是山。”“大吗?”“大哩。”……我用两只手卷起来,捂住嘴学父亲粗犷雄浑的声音向大山说:“大——哩——”

    读山,便是读父亲。

    在我的记忆里,农村的生活呆板而平淡,是很苦的。每天早晨,父亲一声如雷般的吆牛声惊醒了太阳,迎着那火红的血球走向田野,走出一幅希望的风景;每天黄昏,父亲的锄锨磕碰硬土块的声音溅出星星,惊起月亮,父亲才踏着黄昏的脚步,扛着那银白的湾沟犁铧走向村庄。本应是疲惫的,但父亲却没有一点倦意,尽管父亲脸上的皱纹如一座座有沟有壑的山脉。

    读山,便是读父亲。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童年在父亲的甘露滋润下遥遥远逝。我长大了,要到山外面去,因为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天空、更丰富的世界等待我去了解,去探索。送我启程那天,父亲紧握着我的手说:“孩子你去吧,我等着你干大事业……’’走过一道道山梁,父亲把我送出了山的怀抱。当我转身向父亲道别时,我望见父亲高大的身躯铸成一座山的雕塑,那慈爱的目光变成父亲给我的永久的期待。

    读山,便是读父亲。

    山的希望是容易满足的,父亲的希望也是容易满足的。那年冬天,父亲送衣服来,他瑟瑟地站在每块砖头都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省重点中学的校园门口,我对着我的那些浑身都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老师和同学们理直气壮地宣布:这是我的父亲。父亲回去后便心满意足地痛痛快快地哭了,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在昏黄的灯光下,折射出他的大半辈子艰辛,大半辈子或忧或喜,或悲或乐,或甜或苦的记忆,大半辈子山里人的幸福……

    读山,便是读父亲。

    我从山里来,是山赋予我一颗美好的心灵,是山给我风骨支起一个生命,是山给我灵性造就一种性格。读山,便是读山的目光,山的气质,山的情怀,山的希冀。

    啊!读山,便是读父亲。

    20.试说明本文的行文线索和主要内容。

 

   21.为什么说“读山,便是读父亲”?

 

22.试说明加点的词“瑟瑟”的表达效果。

 

23.“我从山里来,是山赋予我一颗美好的心灵”其中“好的心灵”指的是什么?

 

24.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写了父亲的性格。你认为哪些内容最使你感动,请略加说明。

 

五、作文(50分)

    走过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即将迈入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你一定有许多感悟和憧憬。请你以此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的文章。

 

 

 

    期末检测题

    一、l.jiù qiáo hè xiè  2.肖 匿 谬 秽3.(1)移民:原义指迁移到外地或外国去落户的人。这里指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生物。(2)孕育:原义指怀胎生育。这里指植物生长发育。  4.不要求统一答案,但须把握整体结构,意思明确。  5.文明人野蛮人文明野蛮

    二、6.①虽乘奔御风②四时俱备③庭下如积水空明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⑤白头吊古风霜里⑥烽火连三月  7.①全②连接着天③参与,这里指欣赏④逆流而上⑤以……为亲⑥雕刻8.①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鸣叫,声音连接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②在万丈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些来显示他们的技能。  ③他们紧*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④(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收藏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  9.①本文表现三峡水流湍急的景象,不是像一般文章采用直接描写,而是只是通过侧面烘托的方法。如来往船只被阻断,王命急宣,船速极快等。  ②这两句诗借花鸟之景抒感伤之情。花鸟本应使人快乐,诗人触景生情,因感时伤别见到花鸟反而流泪伤心。也可解释为移情于物,作者以花鸟拟人,它们竞也因悲伤哀怨而溅泪惊心。

    三、l0.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1.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第①段是总说,第②③④⑤是分说,每一段分别照应第①段中的四个“讲究”的内容。  l2.“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写树木高低错落、花时不同的花树相间,取树木花草的自然之趣。  13.①作比较:“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  ②打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使语言生动形象,更易于理解。  l4.假山的堆叠,首先必须有一定技术,但仅有技术是低层次的,艺术是创造性的活动,能给人以审美愉悦。

    四、(一)15.振风塔庄严挺拔、气宇非凡16.……极为壮观||振风塔结构奇特……  空间高度评价振风塔的建筑结构和艺术价值,赞扬华夏儿女的智慧和才华。  17.不可以。因为“余”字准确说明振风塔中的砖雕佛像有六百出头,如果去掉“余”字,则变成六百整了,与实际不符。  18.打比方、列数字  “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是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塔影横江,,的壮美景色。  l9.过了安庆不看塔。  (二)20.本文以“读山就是读父亲”为线索,表现了父亲对“我”一生的教育和影响,赞美了伟大而深沉的父爱。  21.父亲就像一本博大精深的书卷,具有山一样的宽广的胸怀,教养“我”长大成人。“读山,就是读父亲”就是理解和感念父亲山一样的胸怀。(大意正确即可。)  22.一方面表现父亲禁不住寒冷的情态,另一方面表现父亲在“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校园和同学老师面前不自然的窘态。  23.懂得做人,懂得理解,懂得爱。  24.例如“父亲的锄锨磕碰硬土块的声音溅出星星,惊起月亮……本应是疲惫的,但父亲却没有一点倦意,尽管父亲脸上的皱纹如一座座有沟有壑的山脉。”表现父亲辛苦劳作、坚忍乐观的性格。在感念父亲恩德方面,很容易使人产生共鸣。(可从不同角度理解作答,答案不求统一。)

    五、作文(略)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期末复习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 积累运用(共3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蹒跚(pán)    愧怍(zuò )     吊唁(yàn)    罄竹难书(qìnɡ)

B、嶙峋(xún)    两栖(xī)       老妪(yù )    风雪载途(zài)

C、荒谬(miù)    仄歪(zè)       阻遏(yè)     毛骨悚然(sǒnɡ)

D、尴尬(ɡān)    潮汐(xī)       伧俗(chānɡ)  在劫难逃(jié)

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2分)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画蛇添足。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塞翁失马,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

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2003年10月16日,我们*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5.对《望岳》一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近而远,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B.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齐鲁青未了”,它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而是别出心裁地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似裂。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6.有人读了《爱莲说》创作了一个上联,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2分)

     上联:周氏爱莲比君子            下联:______________

7.根据下面新闻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2分)

新华网武汉9月27日电 (记者杨希伟) 27日11时,三峡工程蓄水水位达到140.09米。

长江水文局实时监测表明,三峡水库26日8时至27日8时,水位上涨了0.23米,蓄水量增加1.1亿立方米。三峡水库入库流量消退至10400立方米/秒,出库流量维持在8630立方米/秒左右波动。

三峡水库从20日22时实施156米蓄水以来,为统筹兼顾长江中下游的航运、取水、生态以及用电等要求,下泄流量基本保持在8000立方米/秒以上。在此情况下,三峡水库的日蓄水量和水位上涨幅度主要受入库流量变化的影响。

答:                                                         

8.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4分)

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中 国
 28,000,000
 30,000,000
  日 本
 1,850,000
 672,000
 
苏 联
 13,700,000
  13,000,000
  德 国
 3,500,000
 1,600,000
 
南斯拉夫
 300,000
  1,200,000
  意大利
 77,500
 153,000
 

   ⑴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2分)

    ①                                                

    ②                                                

   ⑵看了上表,你想说些什么,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2分)

                                                                             

9.请参加名著阅读活动,看谁收获最大。(3分)

你班黑板报要制作“《朝花夕拾》推荐卡”。请你任选一篇帮助填写一张卡片。

《五猖会》《二十四孝图》《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

《朝花夕拾》推荐卡

篇   名
  
 作   者
 鲁  迅
 
情   节
  
 
感   受
  
 

10.伟华是位诚实而优秀的中学生,一次他到某装有监视器 (一种利用电视录像技术进行监视的设施)的大商场购物,购毕,付完款要走时,保安过来对他说:“我们怀疑你偷了本商场的东西,请跟我们到值班室,我们要对你搜身。”

要求:请站在伟华的角度,替他严辞拒绝保安搜身的无理要求。(说2条拒绝理由)(3分)

 

 

11、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在人生中,有境遇看似无望却忽逢转机便豁然开朗的情形,这种情形正契合了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一句。

(2)、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抒写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的诗句是:“                  ,                      。”

(3)、《使至塞上》的名句是                    ,                    。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有一句写景的名句是                         ,

                      。

(5)、《记承天寺夜游》中有精彩的月色描写,这是:                     ,

                  , 盖竹柏影也。

二、阅读理解(共46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2.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2分)

13.请用原文回答。(4分)

(1)佛印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度赞叹核舟技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舟中三人的神情气度为什么各不相同?(3分)

 

 

15.读到最后一段,可以看到径寸之木,却雕刻出如此多的东西,为此,你想到了哪些?(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18分)

清净之莲

(1)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头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心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偶尔在某一条路上,见到木棉花叶落尽的枯枝,深褐色地孤独地站立在街边,有一种萧索的姿势,这时我会想:木棉又落了,人生看美丽木棉花的开放能有几回呢?

(2)偶尔在路旁的咖啡座,看绿灯亮起,一位衣着素朴的老妇,牵着衣饰绚如春花的小孙女,匆匆地横过马路,这时我会想:那老妇曾经是花一般美丽的少女,而那少女则有一天会成为牵着孙女的老妇。

(3)偶尔在路上的行人陆桥站住,俯视着陆桥下川流不息、往四面八方奔窜的车流,却感觉那样的奔驰仿佛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这时我会想:到底哪里是起点?而何处才是终点呢?

(4)偶尔回到家里,打开水龙头要洗手,看到喷涌而出的清水,急促地流淌,突然使我站在那里,有了深深的颤动,这时我想着:水龙头流出来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时间、心情,或者是一种思绪。

(5)偶尔在乡间小道上,发现了一株被人遗忘的蝴蝶花,形状极像凤凰花,却比凤凰花更典雅。我倾身闻着花香的时候,一朵蝴蝶花突然飘落下来,让我大吃一惊,这时我会想:这花是蝴蝶的幻影,或者蝴蝶是花的前身呢?

(6)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莲,从泥沼的浅地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八年级语文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下一个『高二月考语文试题2011.10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