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卷(高二必修五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卷一、语言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意有误的一项是(  )A、桑梓(zǐ) 蓬蒿(hāo) 白云出岫(xiù) 草芥(jiè)B、胡诌(zhōu) 奢侈(chǐ) 叼陪鲤对(tāo) 酗酒(xù)C、捧袂(jué) 蕴藉(jiè) 涸辙之鲋(gù) 倒涎(xián)D、迤逦(yǐ) 馔食(zhuàn)
试题预览
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卷
一、语言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意有误的一项是(  )
A、桑梓(zǐ) 蓬蒿(hāo) 白云出岫(xiù) 草芥(jiè)
B、胡诌(zhōu) 奢侈(chǐ) 叼陪鲤对(tāo)     酗酒(xù)
C、捧袂(jué) 蕴藉(jiè) 涸辙之鲋(gù) 倒涎(xián)
D、迤逦(yǐ) 馔食(zhuàn) 得鱼忘筌(quán) 陨首(yǔ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       科学并危害科学。
②张岱年先生一生辛苦耕耘,心无旁骛,把全部精力都       到了哲学研究和教育上。
③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木”为什么会       着落叶的缘故。
A、误解    贯注    暗示 B、曲解    贯注    揭示
C、误解    灌注    揭示         D、曲解    灌注    暗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或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为“考证黑熊嗅觉是否灵敏”,在北京动物园用硫酸泼向黑熊,“伤熊”事件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B.他躺在被子下,战战兢兢 ,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C.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结草衔环,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
D、他俩50年前就是好朋友,今日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都感到喜出望外。

4.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钱学森先生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之一是: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而工作,可以取得比在美国工作更有不同意义、也许更大意义的成就。
B、《水许传》这部电影出色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武松、鲁达等英雄好汉事迹。
C、在政府推动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内蒙古已经形成一条绵延上千公里东起呼伦贝尔草原西至河套地区涉及10个盟市的“奶牛带”。  
D、此次主帅选拔是按照中国足协各级国家队教练员竞聘工作,经过报名和公开竞聘,在专家组讨论提出候选人名单的基础上进行的。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一)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李穆字显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代居北狄,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沂、陇。祖斌,以都督镇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及穆贵,赠司空。穆风神警俊,倜傥有奇节。周太祖首建义旗,穆便委质,释褐统军。永熙末,奉迎魏武帝,授都督,邑三百户。又领乡兵,累以军功进爵为伯。从太祖击齐师于芒山,太祖临阵堕马,穆突围而进,以马策击太祖而詈之,授以从骑,溃围俱出。贼见其轻侮,谓太祖非贵人,遂缓之。以故得免,既而与穆相对泣,顾谓左右曰:“成我事者,其此人乎!”即令抚慰关中,所至克定,擢授武卫将军。初,芒山之败,穆以骢马授太祖。太祖于是厩内骢马尽以赐之,封穆姊妹皆为郡县君,宗从舅氏,颁赐各有差。转太仆。从于谨破江陵,增邑千户,进位大将军。击曲沔蛮,破之,授原州剌史,拜嫡子惇为仪同三司。
    宇文护执政,穆兄远及其子植俱被诛,穆当从坐。先是,穆知植非保家之主,每劝远除之,远不能用。及远临刑,泣谓穆曰:“显庆,吾不用汝言,以至于此。将复奈何?”穆以此获免,除名为民,及其子弟亦免官。植弟浙州刺史基当坐戮穆请以二子代基之命护义而释焉。未几,拜开府仪同三司、直州刺史,复爵安武郡公。武成中,子弟免官爵者悉复之。
    高祖作相,尉迥之作乱也,遣使招穆。穆锁其使,上其书。穆子士荣,以穆所居天下精兵处,阴劝穆反。穆深拒之,乃奉十三环金带于高祖,盖天子之服也。穆寻以天命有在,密表劝进。高祖既受禅。 
    上素嫌台城制度迮小,又宫内多鬼妖,苏威尝劝迁,上不纳。遇太史奏状,意乃惑之。至是,省穆表,上曰:“天道聪明,已有徵应,太师民望,复抗此请,则可矣。”遂从之。
(选自《隋书•李穆传》,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穆贵,赠司空              及:等到
B.击曲沔蛮,破之              破:攻克,打败
C.每劝远除之,远不能用        用:任用
D.拜开府仪同三司、直州刺史    拜:被任命为,担任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之:汉骑都尉陵之后也             太祖于是厩内骢马尽以赐之
B.以:累以军功进爵为伯             以故得免
C.于:从太祖击齐师于芒山           乃奉十三环金带于高祖
D.其: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沂、陇     宇文护执政,穆兄远及其子植俱被诛
8.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体现李穆“智勇双全”的一项是
①又领乡兵,累以军功进爵为伯       ②穆风神警俊,倜傥有奇节
③穆突围而进,以马策击太祖而詈之   ④即令抚慰关中,所至克定 
⑤穆深拒之,乃奉十三环金带于高祖   ⑥遇太史奏状,意乃惑之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穆自称是汉朝骑都尉李陵的后代,其父亲李文保在李穆富贵后,被追赠为司空。
B.李穆随从于谨攻破江陵,进攻曲沔蛮,并攻克了它,被授予了原州刺史一职,并被封为仪同三司。
C.宇文护执政时李穆被贬为庶民,他的儿子们也都被罢免了官职。武成年间,他的儿子们被免去的官职爵位又都恢复了。
D.皇帝嫌弃台城规模狭小,且宫内多鬼妖,苏威曾经劝皇帝迁都,皇上没有批准。李穆上奏,获得批准。
10.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处的文字断句。(3分)
植 弟 浙 州 刺 史 基 当 坐 戮 穆 请 以 二 子 代 基 之 命 护 义 而 释 焉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既而与穆相对泣,顾谓左右曰:“成我事者,其此人乎!”(4分)
②穆子士荣,以穆所居天下精兵处,阴劝穆反。(3分)
三、诗歌鉴赏和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杜审言:初唐中原人。唐高宗咸亨年间进士,一生诗名甚高而仕途失意。做此诗时任江阴县丞,宦游江南已近二十年。
(1)“偏惊”意为“最惊”,请细味全诗,概述“偏惊”二字在结构和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分)

(2)“梅柳渡江春”一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什么特点?诗人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的?(3分)
                                                                                                   
12.名句默写
(1)吴楚东南坼,                 。
(2)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3)出师未捷身先死,             。
(4)谁家今夜扁舟子?              。                              
(5)云青青兮欲雨,                  。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1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1分钟就做出反馈,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2011年1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开通10余天,粉丝数量达到16万多人,有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截至3月8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6个,目前他们已被解救。
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 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透视中国的“微博热”,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 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摘自《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13.下列有关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的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
C.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D.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
B.“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说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且对社会有所改变。
C.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方式,它促进了社会的交往,对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了重塑。
D.微博信息形式、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5.综观全文,“微力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你如何看待“微博热”这一现象?(5分)
答:                                                                        
                                                                   
                                                                   
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坦然走过乞丐
毕淑敏
(1)喜欢张爱玲的一个理由,是她说自己不喜欢乞丐。凡人不敢说厌恶乞丐,特别是女性,那样显得多不善良啊。
(2)乞丐是一个现象,它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了,瘫软地体现了出来。它把人的哀助赤裸裸地表达着,让他人在同情之后,起了帮助的欲望和收获施与的喜悦。
(3)于是乞丐就成了常说常新的话题,名著中的乞丐常常是睿智和淳厚的,平常人也有很多与乞丐有关的故事。听过一个女子讲述,她最终决定嫁给丈夫,是因为那个男人在看到乞丐的时候,总是一往情深地掏钱。某次竟把请女孩吃饭的钱悉数捧出,以至于两个人只能空腹沿江散步(女孩的钱只够两人回家的路费)。女孩认定男子值得信赖,很快和他结婚了。那个衣衫不整的乞丐不知不觉中成了红娘。当我对女孩见微知著的聪敏欣赏不已时,她脸色陡沉,说婚后不久发现丈夫狭隘虚伪,很快分道扬镳。于是那个乞丐又在浑然不觉中成了罪人。
(4)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大城市眉眼上的瘤。某天和海外宗教界的朋友结伴走地铁。肮脏的老乞丐裹着污浊破毡,半跪半俯地挡住了阶梯,破旧草帽中,零星小币闪着黯淡的光。毡下像枪管一般刺出半截腿,该长着脚的地方,是一团褐色的腐肉。情景的惨和气味的熏,使人不得不远远抛下点钱,逃也似的躲开。
(5)我知趣地退后了几步,和朋友拉开距离。依她的慈悲和博爱,无论捐出多少,都是心意,也是隐私,我尊重地闪开为好。
(6)她端庄地走了过去,俯身对残疾老人说:“请你让一让,不要阻了通道,你没看到人们都绕开你走吗?这让大家多不方便啊。”老人从地面抬起出半张脸,并不答她的话,我行我素道:“行行好,太太,给几个小钱……”
(7)朋友悄然走了过去,不曾放下一枚分币。进入地铁,找到站内的工作人员,她说:“通道上有个乞丐,妨碍了交通,请你们敦促他走开。”
(8)我无声地看着这一切,心想不给钱尚能理解,比如恰逢心绪不佳,无有余力关顾他人,但找了公安驱赶老丐,是不是也嫌过严?忍不住替她找理由,说:“我看到报载,有些乞丐骗吃骗喝,白天在街上乞讨衣衫褴褛,下了班之后,西装革履地下馆子。有的干脆以此为业,几年下来,居然在乡下起楼造屋成了当地首富。想你一眼看出那乞丐正是这路人等。”
(9)朋友笑了,说:“我哪有这份神功。你说的那些事例我也在报上看过。具体到这位老人,没有证据,我们不可以随便怀疑。”我疑惑道:“既然你不认为他是坏人,为何不施舍?
(10)朋友道:“可我也不能判断出他是否真的贫病无告,难以自食其力啊。”
(11)我说:“这却难了。每个人在掏腰包施舍之前,难道还要雇个私人侦探,一一查访乞丐们的收入情况吗?”朋友正色道:“这正是现代社会的为难之处。农耕社会,谁个穷谁个真无助,十里八乡的人都心里有数。进入信息社会了,人员大量流动,我们知道火星几日几时几分大冲,一般人却无法掌握乞丐们的真实背景。我说:“那怎么办呢?有些乞丐挡住你的路,展示他们的残疾和可怕,吓得你不得不扔钱。几个人同行,若你袖手而过,就显出小气和不仁,压力也挺大啊。”
(12)朋友说:“我是从不在马路边施舍的。那样不是仁慈,而是愚蠢。当然了,我不敢说马路边的每一个人都不该救助,但救助,也要有现代的意识。你给了一点钱,他就叩头,他靠出卖尊严得到金钱,你收获了廉价的欲望满足。你的那几个小钱,是不配得到这样的回报的。他轻易地以头触地,因为他已不看重自我。那种靠展示生理恶疾,压榨人们的感官,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和逼迫。利用丑恶博得金钱,古来就被称为“恶乞”,被人所不齿。如果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助长了不良之风,不正与你善良的愿望相悖吗!”
(13)我听得点头,又问:“那我们如何施舍呢?”
(14)朋友说,要有正式的慈善机构来负责这些事务。它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来有来路,去有去向,一清二白才能把好钢使在刀刃上,又省了普通民众的甄别之难。   
(15)从那以后,我可以坦然走过乞丐身旁。对那些慷慨解囊之人不再仰慕,对那些扬长而去之人也不再侧目。
16.你如何理解第(4)自然段“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大城市眉眼上的瘤”一句的含义?(4分)
答:                                                                
                                                                    
17.第(4)自然段画波浪线部分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8.朋友不给老乞丐施舍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答:                                                               
                                                                   
19.联系全文,你是否赞同“坦然走过乞丐”的做法?为什么?(8分)
答:                                                              
                                                                   
六. 语言文字运用(任选一题8分)
20、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评委们对有关人物的评述多用精彩生动、极富个性化的语言概述他们的事迹,对他们做出准确的评价。
如评述刘翔时写道:12秒91,他就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请从下面人物形象中选出一个,参照上例又不拘泥于上例写一段评述性的话,全段不少于80字。(8分)
  王勃   庄子    别里科夫  

21.李密和祖母的亲情令人感动,连皇帝在看了李密的上疏之后也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请以“亲情”为开头,仿照例句再写两句话。(8分)

例句:亲情是一株永不凋谢的玫瑰,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为你送去温馨和美丽。
仿写:亲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60分)

22.请以“不一样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3 14
选项


10.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处的文字断句。(3分)
植 弟 浙 州 刺 史 基 当 坐 戮 穆 请 以 二 子 代 基 之 命 护 义 而 释 焉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4分)
                                                                             

② (3分)                                                                           
三、诗歌鉴赏和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4分)

(2)(3分)
                                                                                                   
12.名句默写(5分)
(1)                          。(2)                             ,                             
(3)                             (4)                            。                              
(5)                              。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1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5分)

15.(5分)答:                                                                        
                                                                   
                                                                   


16.(4分)答:                                                                
                                                                    


17.(4分)答:                                                                
                                                                    


18.(6分)答:                                                               
                                                                   

19.(8分)答:                                                              
                                                                   


六、语言文字运用(任选一题8分)
20. 





21.







七、写作(60分)

22.请以“不一样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一、语言基础(12分)
1.C 2、A  3.(D )萍水相逢:指陌生人初次相逢  4.( A )  解析:B、塑造……事迹,不搭配  C、语序不当, “绵延上千公里”应该放在“涉及10个盟市”的后面。D.成分残缺,当为“按照……竞聘工作程序”。
5.【C】   解析:⑤起领起作用,应位于开头;②⑥由“因此”连接;③①④是具体措施,先有机制,再执法,之后是淘汰、震慑,是后文“这样”指代的对象,应在最后。
文言6.C(用,听从,奉行)  7.B(A.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李穆;B.均为连词,因为;C.介词,在/介词,给;D.音节助词,不译/代词,他的,李远的)
8.B(②是写李穆的风度和气节,⑤是写李穆的忠义,⑥是写皇上看了太史的奏状后内心的反应。注意题干中的“直接”和“智勇双全”两个要求。)
9.B(对应文段出现在第一段的结尾,是说李穆的长子李惇被封为仪同三司,而选项混淆对象,说成是李穆。)
10.(1)及远临刑/泣谓穆曰/显庆/吾不用汝言/以至于此/将复奈何/穆以此获免/除名为民/及其子弟亦免官/植弟浙州刺史基/当坐戮/穆请以二子代基之命/护义而释焉(每错漏三处扣1分)
(2)①事后(太祖)和李穆相对流泪,(太祖)四顾对属下说:“成就我大事的,大概就是这个人吧!”(既而,事后,后来;泣,流泪;其……乎,大概……吧,各1分)
②李穆的儿子李士荣,认为李穆驻守的地方有国家精锐的部队,暗地里劝李穆谋反。(“以, 所居,阴”各1分)
【参考译文】李穆字显庆,自己说是陇西成纪人,汉朝骑都尉李陵的后代。李陵沉陷(于)匈奴,子孙代代居住(在)北狄,后来随魏南迁,又回到沂、陇一带。祖父李斌,凭借都督的官职镇守高平,于是在那里安家。父亲李文保,早亡,等到李穆富贵后,被追赠为司空。李穆风度机警俊敏,倜傥而有节操。周太祖首先立起义旗,李穆便投身于太祖,脱掉粗布衣服做了统军。永熙末年,奉旨迎接魏武帝。被授予都督一职,食邑是三百户。又统领乡兵,因为多次立军功而进爵为伯。随从太祖在芒山攻击齐军,太祖在阵中坠落马下,李穆突围奔向(太祖),用马鞭抽打太祖并痛骂他,把随从的马给了(太祖),最后都突破重围一起出来。敌军见李穆轻视侮辱太祖,以为太祖并不是重要人物,就不再急追不舍了。太祖因此才免遭灾难,事后太祖和李穆相对流泪,(太祖)四顾对属下说:“成就我大事的,大概就是这个人吧!”于是命令李穆安抚关中。(李穆)所到之处都能顺利平定,被提升为武卫将军。从前,在芒山战败时,李穆把骢马送给太祖。太祖便把厩内骢马都赏赐给李穆,李穆的姐妹都(被)封为郡县君,本宗和母舅家,也获得了不同的赏赐。改任太仆。随从于谨攻破江陵,增加一千户食邑,晋升为大将军。进攻曲沔蛮,并攻克了那里,被授予原州剌史一职,李穆的长子李惇被封为仪同三司。
    宇文护执政,李穆的兄长李远和李远的儿子李植都被杀死。李穆应当连坐。在此之前,李穆知道李植不是保家的人,常常劝李远改掉李植的劣行,李远没有听从(李穆的意见)。等到李远将要上刑场时,他哭泣着对李穆说:“显庆,我没有听从你的意见,以致到了今天这种地步,这可怎么办呀!”李穆因此得以免死,被贬为庶民,以及他的儿子们也都被罢免了官职。李植的弟弟是浙州刺史李基,应当连坐被处死,李穆请求用两个儿子代李基受刑,宇文护认为他很仁义,就(把三人都)释放了,不久,他又担任(被任命为)开府仪同三司、直州刺史,恢复安武郡公的爵位。武成年间,他的儿子们被免去的官职爵位也都恢复了。
    高祖担任丞相时,尉迥叛乱,派遣使者招降李穆。李穆扣留使者,把来信上交(给)(朝廷)。李穆的儿子李士荣,认为李穆驻守的地方有国家精锐的部队,暗地里劝李穆谋反。李穆坚决反对,于是把镶有十三道玉环的金带进奉给高祖,此金带是天子的服饰。李穆不久后又以天命所在为由,秘密上表劝高祖登基。高祖接受了禅让。
    皇帝一直嫌弃台城规模狭小,而且宫内多鬼妖,苏威曾经劝皇帝迁都,皇上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见太史奏状,于是心里头对此疑惑。现在,仔细看了李穆的奏章,皇上回复说:“天道圣明,早有祥瑞的预示,太师在民众中有成望,又敢于抗旨作此请求,应该可行。”于是听从了李穆的建议。
三、诗歌鉴赏和名篇名句默写(12分)
 
(2)答:江南春早春盛。(1分)诗人化静景为动景,用“渡”字形象描绘出由江南向江北,梅柳次第花发木荣,整个江南便已春意盎然的情景。(2分)或:诗人长于运用拟人手法。将梅柳人格化,想象它们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上一个『八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下一个『期中测试七年级上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