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灵璧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灵璧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安徽省灵璧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所填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及所考科目是否一致。 2客观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
试题预览
安徽省灵璧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所填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及所考科目是否一致。
2客观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主观题用1.5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诗经》、《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们比一般文学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而并不具有哲学上“永恒存在”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得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之处,也有与今人不同之处。世代相去越远,古今人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的。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 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他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是《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释的形式来阐发 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 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 的孔子。“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得不是鲁国的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是孔子一家,道家老子也活了两千多年,道家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
1 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的一项是 (3分)( )
A .《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B .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尽管这个青年可能也有痛苦的遭遇。
C.“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 《红楼梦》在青年中的影响则要小得多。
D .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2 .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A .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 “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 单凭孔子思想自身,影响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B 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西汉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使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
C 魏晋隋唐是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了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 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A 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 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C 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办法。
D 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少孤,鞠于外家,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袖所著文谒戚纶,纶器重之。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调海盐令。县东南旧有港,导海水至邑下,岁久湮塞。宗道发乡丁疏治之,人号“鲁公浦”。
天禧元年,始诏两省置谏官六员,考所言为殿最,首擢宗道与刘烨为右正言。谏章由阁门始得进而不赐对①,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宗道风闻,多所论列,帝意颇厌其数。后因对,自讼曰:“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帝抚谕良久,他日书殿壁曰“鲁直”,盖思念之也。
章献太后临朝,问宗道曰:“唐武后何如主?”对曰:“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后默然。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众不敢对。宗道不可,曰:“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帝、太后将同幸慈孝寺,欲以大安辇先帝行,宗道曰:“夫死从子,妇人之道也。”太后遽命辇后乘舆。时执政多任子于馆阁读书。宗道曰:“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邪?”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再迁尚书礼部侍郎、祥源观使。疾剧,帝临问,赐白金三千两。既卒,皇太后临奠之,赠兵部尚书。
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遇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之。”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尝以语太后。太后临朝,遂大用之。(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五》)
[注]①不赐对:不能跟皇帝当面谈意见。②章献太后:姓刘,是宋真宗的皇后。真宗去世后,仁宗即位时年幼,章献太后遂垂帘听政。后归政仁宗,卒谥“章献明肃。”③七庙:历代帝王为进行宗治统治,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七庙只有天子才能设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少孤,鞠于外家 孤:幼年丧父
B、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 易:轻视,看不起
C、欲以大安辇先帝行 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长
D、宗道屡于帝前折之 折:指责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谏章由阁门始得进而不赐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后因对,自讼曰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C、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D、宗道曰:“第以实言之。”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鲁宗道任海盐县令时,县东南原来有小河道,能够引海水到城下。但是年久堵塞,宗道派遣乡丁疏通治理好了这条河道。人们从此称这条河道为“鲁公浦”。
B、宗道在朝廷上多次进谏从传闻得知的事情,皇上心里很是讨厌他说得太多。鲁宗道为自己辩解不成无奈辞职,皇上在大殿上写上“鲁直”二字,来表示对宗道的思念。
C、宗道曾指责章献太后不应该在七庙中设立自己的牌位,又当众阻拦太后的车队。要求太后不能无视先皇礼制弃车乘辇。对于这些指责,章献太后都能虚心接受并一一改正。
D、鲁宗道为人忠实,有次陪故人去酒店饮酒时遇到皇上紧急传唤他,他如实告诉了皇上,皇上果然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重用了他。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5分)
译文:
(2)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5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一9题(8 分)
军城早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 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8、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4分)
答:
9、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荀子•劝学》)
(3)、 ,蓝田玉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4)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5)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6)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7) ,忽到庞公栖隐处。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溜 索
阿 城
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纵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领队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驮队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队瞟一眼汉子们,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三条汉子站起来,拍拍屁股,一个一个小过去。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早卧在地上,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这边的牛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边的汉子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而抓得紧。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猛然耳边有人笑:“莫抓住不撒手,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
猛听得空中一声唿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似是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选自《阿城精选集》,有删改)
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
答:
1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3.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6分)
答:
1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 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 )
A.是是非非,全面评说,而不是以简单的好恶,随意地贴上标签,并就此盖上“权威”的印章,不再容人置喙。
B.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刚刚够到这个门槛,就迫不急待地跨入了商学院的门。
C.国家助学政策让贫困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涣然一新,“不仅帮助他们找回来了自尊,找回了自信,还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
D.有学者观察这一现象指出,政府急于搭“快女”之车进行宣传,反映了城市的营销思路过于狭隘和浮燥。
1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行伍(háng) 名宿(sù) 恶贯满盈(yíng) 厉兵秣马(mù)
B.倾轧(zhá) 不啻(chì) 怙恶不悛(quān) 荆钗布裙(chāi)
C.巨擘(bò) 河蚌(bàng) 得不偿失(cháng) 莘莘学子(shēn)
D.解剖(pāo) 羁绊(jī) 火中取栗(lì) 鲜为人知(xiān)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日方置若罔闻,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B.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C.大力提倡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
D.科研管理及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预算和执行越来越锱铢必较,使用时如与预算略有不同,就会招来麻烦,动不动就扣钱罚款。
18.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两处加以改正。(5分)
1992年,○1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2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3我国于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4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5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6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5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错误处序号 改 正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紊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谅解是一股和熙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答: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长跑的要诀却是保存实力,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材料二: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
材料三: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几乎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 考 答 案
1.D解析D项是解释文化影响衰减现象出现的原因。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D解析《论语》可靠的记载了孔子的言行, 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错。再者“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属强加因果关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3.B解析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中有保守的思想。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C 解析 先:……之前
5、B 解析 A、而:并列关系/因果关系;B、因:趁着、趁机;C、之:音节助词/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以:把/因为
6、A 解析 B、鲁宗道最终并没有因此而无奈辞职;C、在七庙中设立牌位并不是章献太后的主张,更没有成为事实;鲁宗道也并没有“当众阻拦太后的车队”;鲁宗道要求太后出行应该跟在皇帝后面,章献太后都能虚心接受并一一改正这个说法也不尽正确;D、重用他的不是皇帝而是太后
7、(参考译文)(1)从贵戚到当权者都怕他。把他看成“鱼头参政”,因他姓鲁,而且说他的秉性像鱼头那样硬。
(2)宗道为人刚毅正直。痛恨邪恶,不能容忍,遇到事情敢于说话,不注意细枝末节。
文言文参考译文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幼年丧父成了孤儿,寄养在外祖母家。舅舅们都是行武之人,很轻视宗道,宗道越发奋厉读书。(宗道)拿着自己所写的专章拜见戚纶,戚纶很器重他。中了进士,做了濠州定远尉,两次调动任海盐县令。县东南原来有小河;能够引海水到城下,但是年久堵塞,宗道派遣乡丁疏通治理好了这条河道,人们称这个水利工程为“鲁公浦”。
天禧元年,朝廷开始诏令两省设置六名谏官。考核宗道的政绩为上等。两省首先提拔宗道与刘烨担任右正言,(过去)谏官的奏章都要通过“阁门使”才能送到皇帝手中,并且谏官无法与皇帝面陈意见,鲁宗道请求当面与皇帝论事,奏章通过“通进司”直达皇帝,于是成了定例。宗道从传闻得知的事情,在朝廷上进谏多次,皇上心里很是讨厌他说得太多。后来趁回答皇上问话之机,宗道为自己辩解说:“皇上任用我,难道只是想有纳谏的虚名吗?我为自己不做事而白拿俸禄感到羞耻,请求罢免我的官职让我离去。”皇上反思了好长时间,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后来在大殿的墙壁上写上“鲁直”二字,大概是想念宗道。
章献太后执掌朝政,问宗道说:“唐代的武后是个怎样的君主呢?”回答说:“她是唐代的罪人,差点危害国家。”太后默不作声。当时有人请求在七庙中设立刘氏的牌位。太后问辅臣们,大家都不敢回答。宗道不赞成这么做,说:“如果在七庙中设立刘氏的牌位,那后代君主怎么办?”有一天。仁宗皇帝、太后将一同到慈孝寺去,想先安排太后坐辇车在皇帝前边走,鲁宗道:“丈夫死了跟从儿子是妇人立身的道义。”太后就立即改为在皇上的车子之后乘辇前往。当时很多当权者都让自己的孩子在馆阁读书,宗道说:“馆阁是培育天下英才的地方,怎么是纨绔子弟们凭父辈的恩泽待的地方呢?”枢密使曹利用依仗权势骄横跋扈,宗道多次在皇上面前指责他,从贵戚到当权者都怕他,把他看成“鱼头参政”,因他姓鲁,而且说他的秉性像鱼头那样硬。两次升职做尚书礼部侍郎、祥源观使。病重的时候,皇上亲自来慰问,赐给他白金三千两。死了以后,太后亲自去祭奠他,追封他为兵部尚书。
宗道为人刚毅正直,痛恨邪恶,不能容忍,遇到事情敢于说话,不注意细枝末节。做谕德时,住得离酒馆很近,曾在出征途中到酒肆喝酒,遇到真宗紧急召见,派去传旨的使者到他家中等了很久,他才从酒店回来。到了宫中,使者要先进入禀报,就给他打招呼说:“皇上如果怪罪鲁公子何来得那么迟,该找个什么的理由回答呢?”鲁宗道说:“只管将实情告诉皇上。”使者说:“(如果)这样,那么鲁公就获罪了。”鲁宗道说:“喝酒是人之常情;欺蒙君王,就是做人臣的大罪过了。”到了真宗那里,真宗果然诘问他(为何迟迟而来),使者就完全按照鲁宗道所说的话如实向皇上禀报。宋真宗责问鲁宗道,鲁宗道谢罪说:“有老朋友从家乡来,我家贫,没有像样的杯盘,所以就到酒店去招待他。”真宗听了不但未怪罪他,而且认为鲁宗道忠实可大用,并把这个意见告诉了刘太后。(真宗死后)刘太后临朝,鲁宗道就得到提升重用。
8、(4 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9、(4)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10、【参考答案】(1)孤舟一系故园心 (2)、用心躁也 (3)、 沧海月明珠有泪
(4)俯察品类之盛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6)惊涛拍岸
(7)鹿门月照开烟树 (8)一蓑烟雨任平生
三、11.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12、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1)侧面表现怒江崃谷的高峻险恶
(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13、(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
(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
(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14、深刻意蕴:(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面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情感取向:(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自然、人生、生存、文化审美等价值的思考,难度较大,可从人、物、环境、人的精神等方面入手,不需面面俱到。
15.A 解析B项“迫不急待”应是“迫不及待”。C项“ 涣然一新”应是“ 焕然一新”。
D项“浮燥”应是“浮躁”。
16.C 解析 A项秣mòB项轧yàD剖pōu鲜xiǎ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
安徽省安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详解详析)
』  下一个『
安徽桐城十中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