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提要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提要(高三总复习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万安三中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共39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卓然/船棹庇佑/毗邻巢穴/蜂窠拾掇/点缀B.筹划/田畴累积/连累漂泊/停泊拮据/诘问C.遐观/不暇纡回/吁气逋慢/浦口奉诏/昭然D.窈窕/眺望踹开/遄飞央浼
试题预览
一.诗歌分类
  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碳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主要写法:
  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注意】
  1.读诗时要"想诗"。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水——“体匿味存,现相无相”,要细细品味。
  2.诗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 ②引申而来,其理趣要用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而得之”。
  3.一般诗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怎样鉴赏诗歌
  (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诗序和诗歌后注释)
  如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赞颂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116.16.244.7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上一个『万安三中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高三语文周测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