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检测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愚公移山》检测题(九年级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愚公移山》检测题姓名: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0分)万仞()荷担()箕畚()()孀妻()始龀()穷匮()智叟()雍南()朔东()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12分)杂然相许()惩山北之塞()且焉置土石()何苦而不平()寒暑易节(   )河阳之北( )(  )而山不加增()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固不可彻
试题预览
《愚公移山》检测题
                      姓名:         
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0分)
  万仞(     )     荷担(     )  箕畚(     )   (     )
  孀妻(     )     始龀(     )  穷匮(     )   智叟(     )  
  雍南(     )     朔东(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12分)
杂然相许  (      )  惩山北之塞 (      )  且焉置土石(           )    
何苦而不平(      ) 寒暑易节  (    )  河阳之北(      )  (   )
而山不加增(     )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固不可彻   (       )
虽我之死(      )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
3、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8分)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           词义:                 。
(2)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词义:                 。
(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           词义:                 。
(4)甚矣,汝之不惠。            通           词义:                。
4、 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用法。(8分)
(1)年且九十      (      )      且焉置土石    (      )
(2)且焉置土石    (      )      始一反焉      (      )
(3)杂然相许      (      )      曳屋许许声     (      )
(4)操蛇之神闻之  (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5、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6、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且焉置土石?   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   D、如太行、王屋何?
7、填空:(6分)
(1)《愚公移山》选自__        ,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        和___         。本文的体裁属于 ____      。
(2)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            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         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9、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译文:(6分)
(1)其如土石何?(     )
A、 如果碰上土块石头又该怎么样呢? B、他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C、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D、还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
A、你的心太顽固,顽固到一窍不通,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B、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
C、你思想的顽固,到了不可开窍的地步,连妇女和小孩都不如。
D、你的心很固执,固执到不可改变,还不如妇女和小孩。
10、根据文段内容用原句答题。(5分)
(1)反映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愚公能够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________          ”而言的。
12、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
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
D.本文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13、作者写《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3分)
A.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
D.宣扬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
                            《秋水》检测题
 一. 填空。(7分)
   庄子名      ,     时期        家,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 了      的思想,是     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    并称“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2分 )
 秋水时至                      泾流                               
   两涘渚崖                     不辩牛马 
   野语始旋其面目                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轻伯夷之义者                   睹子之难穷
则殆矣                         大方之家
三. 翻译句子。(10分)
1.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2.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3.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4.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5.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参考答案
1、rèn  hè  jī  běn  shuāng  chèn  kuì  sǒu  yōng  shuò 
2、赞同;苦于;哪里;愁;交换;黄河;水的北面;增高;并,还;通;即使;穷尽  
3、(1)反通返,往返。(2)亡通无,没有。(3)厝通措,放置。(4)惠通慧,聪明。
4、(1)将近,况且。(2)哪里,语气助词。(3)赞同,拟声词。(4)听说,听见的事情。5、已,止;易,改变,变换;诸,之于;毕,完全,全部;诸,之于;已,止 6、C 7、B   8、(1)《列子汤问》;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2)嘲讽、怀疑;语言、动作    9、略      10、(1)C  (2)B 
11、(1)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士石何? (3)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4)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5)河曲智叟无以应。12、B  13、B 

















《扁鹊见蔡桓公》(47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桓公(    ) 腠理(    ) 还走(    ) 立有间(   ) 汤熨(    )(    )
2、《扁鹊见蔡桓公》选自       ,作者是      时代重要的       家。(3分)
3、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6分)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益:        )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       )
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        )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及:         )
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索:            )
桓侯遂死           (遂:          )
4、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6分)
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通     ,义为             
⑵火齐之所及也               通        ,义为           
⑶汤熨之所及也               通        ,义为           
6、请用原文回答:(2分)
⑴蔡桓公评价医生的话是                                    。
⑵扁鹊望见桓侯还走的原因是                                      。
7、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6分)
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走:古义:         ,今义:            。
⑵臣是以无请也。请:古义:           ,今义:            。
⑶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以为:古义:               ,今义:                。
8、对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这作为自己的功劳。)
B、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看见桓侯时,远远看了一眼转身就跑。)
C、桓侯故使人问之。(蔡桓公故意派人去问扁鹊。)
D、臣是以无请也。(我因此不再问他的病情了。)
9.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10.选出和“寡人无疾”中“疾”的意愿相同的一项(   )(2分)
A.深恶痛疾 B.积劳成疾 C.大声疾呼 D.手疾眼快
11. 扁鹊第一次进见时,“立有间”,最后进见时,“望桓侯而还走”,两次的表现有
所不同,为什么?(4分)

12.学了这则故事,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2分)

13.扁鹊先说“君之疾”,后说“君之病”,如果把这种用法看成是文言文中规律性的东西,那么古文中“疾”和“病”有什么区别?(2分)

《捕蛇者说》(53分)
1、给下列加点字或黑体字注音:(8分)
当其租入(   ) 更若役(   ) 谨食之(   ) 莅事者(   ) 得而腊之(   )
啮(    )   挛踠(   )(  )  瘘疠(    ) (  )  嗣(  )  几(  )死者
日蹙(    )  殚 (    )   顿踣 (    ) 曩 (  )  隳(  )突   恂恂(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0分)
⑴若毒之乎(毒:       )            ⑵当其租入(当:          )
⑶谨食之(食:         )            ⑷君将哀而生之乎(哀:        )
⑸可以已大风(已:     )            ⑹岁赋其二(赋:           )
⑺貌若甚戚者(戚:     )            ⑻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嗣:        )
(9)以尽吾齿(齿:       )              (10)又安敢毒耶(毒:           )
3、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⑴虽鸡狗不得宁焉。
⑵君将哀而生之乎?
⑶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⑷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5)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6)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4、文章结尾作者提到了“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你是如何看待柳宗元的思想的?(3分)
5、文中蒋氏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悍吏之来吾乡”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君将哀而生之乎 B.两狼之并驱如故
C.多助之至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故:故为之说       既克,公问其故
B、比: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C、食:谨食之       食之不能尽其材
D、观:今以蒋氏观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选文第一段写蒋氏自述遭遇时,以悍吏来乡逼租之急与他自己“弛然而卧”、“熙熙而乐”作对比,其作用是                                                     。(2分)
9.作者在选文中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从                                                ”这句话中看出来。(1分)
10.文段中蒋氏大戚,是因作者要“                                   ”。(2分)
11.文中有一句话是统摄蒋氏答话全文的一个中心句,这个句子是                       
                              。(2分)
12.“余闻而愈悲”一句在文中结构中有何作用?引用孔子的话作用? (2分)

13.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4分)


1、略 2、《韩非子•喻老》;战国 3、更加;同“旋”;特意;达到;寻找;于是4、您的病在皮肤的纹理上,不治恐怕要越来越厉害。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5、略 6、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⑵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7、⑴跑;走路⑵问;求⑶把……作为;认为 8、C 11、前者表明扁鹊责任心强,他的诊断是经过仔细观察病人的容貌气色才作出的;后者从侧面表明桓侯的病情已重,已经无药可救了。 9.A 10.B  12.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意近即可) 13.只要言之成理成文即可。 14.“疾”是文中是指一般的小病,“病”则是指达到一定程度的疾病。

1.略 2.⑴怨恨 ⑵抵 ⑶喂养 ⑷可怜 ⑸治愈 ⑹征收 ⑺悲伤 ⑻继承 ⑴岁月 ⑵怨恨 
3.⑴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⑵您要可怜我使我活下去吗?⑶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比毒蛇还厉害的呢?⑷来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⑴回来以后,就可以很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东西。⑵现在即使死在这件事上,比我乡邻的死已经在后了,又怎么敢怨恨呢? 4.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关心社会问题,关心人民疾苦,并想方设法地利用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作者把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表现了他的阶级局限性。 5.人民饱受沉重的赋税之苦,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6.B 7、C 8、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或突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主旨。) 9、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0.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  11. 则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12. 结住往事,由此转入议论   作为立论的根据。13. 蒋氏的第一次“戚”,为自己所“专利”工作的艰险而忧伤;第二次“戚”,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作者的第一次“悲”,为蒋氏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为个人);第二次“悲”,为广大人民受到的赋敛之毒而伤悲(为社会)。 (218.75.150.12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模拟卷』  下一个『《扁鹊见蔡桓公》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