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情调查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七年级学情调查语文试卷(七年级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七年级学情调查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27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微风轻抚着院里的杨树,墙角边几株嫩黄的小草羞(sè)的探出头,这是个晶莹(tī)透的午后,我拖着铅重似的双腿迈进这个(jiǒng)迫、破落的家。一只飞虫绕着屋檐的蛛网飞来飞去,忽然,又以一个优美的姿势滑向空中,暗黑的屋里,一个苍老的面容
试题预览
七年级学情调查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27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微风轻抚着院里的杨树,墙角边几株嫩黄的小草羞(sè)的探出头,这是个晶莹(tī)透的午后,我拖着铅重似的双腿迈进这个(jiǒng)迫、破落的家。一只飞虫绕着屋檐的蛛网飞来飞去, 忽然, 又以一个优美的姿势滑向空中,暗黑的屋里, 一个苍老的面容(hè)然呈现在我面前,憔悴而失落的目光游离在我脸上,失败彻底打破了这个家庭的梦想,我和父亲面面相觑,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8分)
(1)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                                         。
(2)在这四年里,我                                 ,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3)戎马关山北,                                                             。
(4)杜甫《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的诗句是                    。
(5)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
(6)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自嘲》
(7) 两小儿笑曰:“                                                          。”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母亲常常把所看的小说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的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B.我们登上汽船(等于城市公共汽车),观赏两岸风光,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
C.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可理喻的。
D.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4.下列一段话有三处语病,找出来并修改。(3分)
①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②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免将来走入社会不被淘汰。③我们的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这些能力,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5.中外名著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学校读书节将举行“名著人物阅读交流”活动,某班同学推荐了以下几个人物,请根据你的理解,选择一个人物,完成题目。(6分)
汤姆•索亚    贝多芬    鲁智深    关羽
选择人物:                                                                      
简介事迹:                                                                   
评点精神品质:                                                                 
6.口语交际: 假如你是一位小记者,即将采访学校的一位优秀语文教师,请你设计两个问题,做采访时提问:(4分)
二、理解•感悟(59分)
(一)诗词欣赏(8分) 
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1) 在首联中,点出游寺时间的词是____、____,烘托幽深气象的词是____、____。(4分)
(2) 有人认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一句中的“曲径”应为“竹径”,你认为哪个更好,说出你的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7分)
【甲】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 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彼竭我盈,故克之B.未有其比∕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C.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骑千余,卒数万人    D.久之不去∕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译文:                                 
(2)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译文:                                 
10.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11.研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6分)
(1)请分别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
(2)两段文字,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5分)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高峰
1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域之一。为什么沙漠如此荒凉?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是,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区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不过,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从而导致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越来越少。
2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至50℃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地表温度达到40℃以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会变得越来越荒凉和贫瘠。
3研究人员还表示,除了沙漠地区,在世界任何高温干旱的地方都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
4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比如不计成本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5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1期,有删改)
12.文章认为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文中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4分)
13.第3段画线句子中“头疼的现象”指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14.第4段主要说明了什么意思?文章是怎样把这层意思说清楚的?3分)
15.第5段中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任选一处加以分析。(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19分)
去远方
肖复兴
1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2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远方,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3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4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5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6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7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将带我的朋友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才会拥有充满泰戈尔童话般色彩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选自2009年第1期《读者》,有删改)
16.文章开头写儿子在美国漫游,在结构和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分别概括。(4分)
17.作者叙述中国留学生在西柏林和“我”在北大荒这两件事,各侧重说明了什么?(4分)
18.第6段画线的句子表达在了什么意思?语言上有什么特点?(4分)
19.文中多处流露出了作者对“去远方”的情感态度,请简要概括。(3分)
20.细读全文,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怎样正确理解作者反复强调的“年轻时就要去远方”的观点。(4分)
三、表达•交流(60分)
21.岁月轻轻滑过指尖,许多往事便渐渐弥散在如沙漏般的光阴里面。但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某些东西,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记。因为这种记忆是美丽的,芬芳的,让人心情愉悦的,能够温暖人心的…… 
请以“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其他体裁不限。(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218.92.14.24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导学』  下一个『广东省高职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