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阶段测试题目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九年级语文第一阶段测试题目(九年级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嶙峋(lín)纠葛(gē)混淆视听(jiāo)B.牟取(móu)诘责(jié)根深蒂固(dì)C.抖擞(sǒu)伫立(zhù)更胜一筹(chóu)D.呻吟(yín)阴晦(huì)惟妙惟肖(xiào)2)苏轼的诗词意境开阔,大气磅礴,历来为人称道。《浣溪沙》一词中,他用“?,。”的词
试题预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嶙峋(lín)     纠葛(gē)          混淆视听(jiāo)
B. 牟取(móu)     诘责(jié)         根深蒂固(dì)
C.抖擞(sǒu)     伫立(zhù)         更胜一筹(chóu)
D.呻吟(yín)     阴晦(huì)         惟妙惟肖(xiào)
2)苏轼的诗词意境开阔,大气磅礴,历来为人称道。《浣溪沙》一词中,他用“                  ?                  ,
                  。”的词句,告诉我们不要感叹岁月无情,人老了照样可以焕发青春,表现了他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3. 根据语境仿写句子。(3分)
阅读,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阅读,使人胸襟开阔,豁达大度;阅读,                      ,               
                             。在阅读中,我们会体验生活的乐趣;在阅读中,我们会拥有崭新的发现;在阅读中,                                    。
4.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3分)
4月28日,中国气象局月度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陈振林说:2010年4月份以来的气温是1961年以来气温最低值,全国平均气温为8.7℃,较常年同期10.0℃偏低1.3℃。除了在西藏、青海西南部、云南、西南地区较常年偏高1℃到4℃之外,其他地区偏低2℃到4℃。大范围来看,2010年是1971年以来比较严重的低温年份。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不是孤立的:同一时间段,在北半球,美国、欧洲,也都出现暴雪天气。这是气候波动幅度增加的结果,是在现阶段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我们不能因为这几个月冷就认为全球变暖停止了。
                                                                               
5.名著阅读。(3分)
       郑屠当不过,讨饶。             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上文中横线上应填的人物是            ,他的性格特征是              ,这段文字出自长篇小说               。
6.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名著竞读”专栏,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各小题。以《格列佛》为例
⑴“名著竞读”专栏开头有一个口号,其中上半句是:“走进文学天地”,请你给它补出下半句,使之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1分)
⑵“名著人物”形象窗。(请你写出人名并简介人物性格特点)(2分)
                                                                              
⑶“精彩情节”浓缩。(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与此人物紧密相关的两个精彩情节)(2分)
                                                                             

动物的葬礼   张哲  
①在动物中,很多种类都会对死亡的同类表现出一种“恻隐之心”或“悼念之情”,并且举行各种各样的“葬礼”。   
②生活在我国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亚洲象的“葬礼”极为隆重。当一头象不幸遇难或染疾死亡后,象群便会结队而行,在首领的带领下将死者运送到山林深处。雄兽们用象牙掘松地面的泥土,挖掘墓穴,将死者放入后,大家一起用鼻子卷起土块,朝死者投去,很快将其掩埋。然后,首领带着大家一起用脚踩土,将墓穴踩得严严实实。最后,首领发出一声号叫,大家便绕着“墓穴”慢慢行走,以示哀悼。  
③栖息在澳大利亚草原上的一种野山羊见到同类的尸骸便会伤心不已,它们愤怒地用头、角猛撞树干,使之发出阵阵轰响,颇似人类“鸣枪致哀”的场面。生活在炎热非洲的一种獾,常常采取“水葬”的方式处理死者。一旦有同伴死去,群体就立即聚拢过来,小心翼翼地将同伴的尸体拖入江中,伴随着滚滚的江水,仰头呜咽不已,表示哀悼。  
④猕猴的情感更为深沉。老者断气以后,后代们就会围着它凄然泪下,然后一齐动手挖坑掩埋。它们把死者的尾巴留在外边,然后静悄悄地观察动静。如果吹来一阵风,把死猴的尾巴吹动,就兴奋地把死者再挖出来,百般抚摸,以为能够复活。只有见到死者毫无反应之后,才绝望地重新将其掩埋。  
⑤在鸟类中,鹤类是极富情感的种类。生活在北美洲沼泽地带的美洲鹤,如果发现死亡的同类,便会久久地在其尸体上空盘旋徘徊。然后,由首领带着群体飞落地面,默默地绕着尸体转圈,悲伤地“瞻仰”死者的遗容。生活在亚洲北部的灰鹤则停立在尸体前面,发出凄楚的叫声,眼中似乎泪光闪闪,垂首泣涕,似乎在召开庄严肃穆的“追悼会”。  
⑥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体态娇小的文鸟,它们的葬礼也许是动物世界最为文明的一种。它们用嘴叼来绿叶、浆果和五颜六色的花瓣,撒在同类的尸体上,以示悼念。同样栖息在南美洲的一种秃鹫,则选择了“崖葬”的方式。当同伴死后,大家就将尸体撕成碎片,然后用利爪将这些碎片送到高山崖洞之中。放好之后,在崖洞的上空不停地盘旋,以默念死者“归天”的亡灵。  
⑦乌鸦的“葬礼”是大家在山坡上排成弧形,死者躺在中间。群体中的首领站在一旁发出“啊,啊”的叫声,好像在致“悼词”。然后有两只乌鸦飞过去,把死者衔起来送到附近的池塘里,最后大家由首领带队,集体飞向池塘的上空,一边盘旋,一边哀鸣,数圈之后,才向“遗体”告别,各自散去  
7、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说明了动物葬礼的什么特点(3分)  
                                                                     
                                             
                                           
                                               
8、结合第④自然段的内容,具体谈谈动物的葬礼给你什么启示。(4分)  
                                                                      
                                                                       
9.为什么上文划线句中的“也许”和“最”两个词不能够去掉?请结合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作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文,回答第13—16题(12分)  
①杜小康注定要在这里接受磨难。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  
②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③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④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迫,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离地乱窜。  
⑤到暴风雨将歇时,依然不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⑥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儿,我去找。”  
⑦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⑧天黑了。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但除了雨后的寂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  
⑨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儿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回应。  
⑩杜小康突然感觉到他已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  
(11)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12)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13)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14)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10、第(1)自然段在此文段中的作用是什么?
                                                                       
11、经历暴风雨,拢住走散的鸭子后,杜小康哭了。他为什么哭?(3分)  
                                                                    
                                                                    
                                                                      
   
   
12、“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一句中“长大了”一词的含义是什么?(3分)  
                                                                       
                                                
                                                  
13、文中第(2)和第(13)自然段都是环境描写,但所描写环境的色彩却完全不同,前者昏暗,后者明亮。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请从结构和表达上谈谈这样写的好处。(4分)  
                                                                       
                                                                       
                                                                      三袋米的故事
①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A】母亲拿着针线,轻轻地、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B】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②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③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挪进学校食堂,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粗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
④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不敢吱声,低着头一瘸一拐地离开了食堂。
⑤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就怎样背回去!”
⑥母亲似乎早有预料,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来。
⑦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肿大的僵硬的变形的腿。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⑧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这位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麻布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麻布袋,情绪激动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⑨儿子疑惑地往下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情的一幕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选自文章阅读网,有删改。)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什么主题?(4分)
15.本文语言优美、清新自然。请你从第①自然段画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加以品析。(3分)
我选(   )处:
16.第⑧自然段:校长为什么说这三袋米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4分)
 
17.第⑨自然段:“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写出儿子当时的“那份震撼”。(4分)
 
18.“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对父(母)爱的感受。要求情感真挚,不少于50字。(4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a:“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其当斩。   B :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C: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数                  属                  举                  宁               恚
笞          并          借          第       令 
2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A:
B:
C:                                                     
                                                  
21.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2分)
答:                                                                               
                                                                                   
22.回忆全文,指出起义的地点                   ,引发起义的根本原因               。 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予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元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23.选出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      )(3分)
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        B.上使(之)外将兵。
C.天下苦(于)秦久矣。          D.失期,法皆斩(之)。
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5.陈胜、吴广决定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选文原句回答)答: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扶苏以数谏故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项燕为楚将           贤能为之用
D.楚人怜之             二世杀之
2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闾左:              度:                               会:                       宜:                                               
28.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偶然性:                                                                       
必然性:                                                                       
  29.   陈胜分析了那些有利形势?看出他们哪些性格?
                                                            
                                                              
                                                           
30.他们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对这些做法你如何评价?
                                                        
                                                                 
31.诗词欣赏:默写《次北固山下》名句并赏析。
                                                    
                                                      
                                                 
                                                       
32.
.作文训练:1.半命题:我心中的               
2.以“开端”为话题作文。

(二)  
10、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1分)    动物葬礼的特点:对死亡的同类表现出一种“恻隐之心”或“悼念之情”(1分), “葬礼”的形式多种多样(1分)。(共3分)  
11、  结合“凄然泪下”、“尾巴吹动”就“兴奋”,“百般抚摸”等分析(2分)  启示:动物也有感情(1分),珍爱、尊重动物,和动物平等相处(1分)(共4分)  
12、 “也许”科学地说明了文鸟的葬礼是“动物世界中最文明的”这一说法并不绝对(1分),“最”科学地说明了文鸟葬礼的文明程度之高(1分);这两个词使说明语言更准确、严密(1分)(共3分)  
(三)  
13、引起下文(2分)  
14、(1)暴风雨中追赶鸭子这样艰辛的生活不是他这个年龄的人应该承受的,所以委屈而哭;(2)他经历了这样的磨难,觉得自己忽然长大了,坚强了,所以激动得哭。(3分,“委屈”、“激动”各1分,阐述1分)  
15、“长大了”的含义:杜小康的心里逐渐成熟了(1分),已经能面对孤独,承担磨难(2分)(共3分)  
16、  第②自然段暴风雨恶劣天气的描写是为杜小康找鸭群、与父亲走失、经历磨难作铺垫(2分);第(13)自然段雨过天晴、月亮明亮的描写烘托了杜小康经历暴风雨找到鸭群后的兴奋和感到自己忽然长大后的欣慰(2分)(共4分)  
 
答案:
1.(共4分。)文章叙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母亲讨饭(米)供儿子读书的故事(2分),表现了母爱无疆的主题(2分)。
2.(选作,共3分。)(1)“轻轻地、细细地”表现对儿子的呵护,通过细节描写,体现了深厚的母爱。(揣摩词语1分,细节描写1分,句意理解1分)(2)斑驳陆离:形容土墙已经百孔千疮破败不堪了。噌噌:形容长得很快。本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儿子”家虽然十分贫穷,但儿子在母亲的呵护下健康地成长。((揣摩词语1分,比喻1分,句意理解1分)
3.(4分)因为这三袋米,凝聚着母亲的汗水和心血,是母爱的结晶(2分),母爱是无价的,金钱买得到粮食,但买不到母爱。(2分)
4.(4分)示例:天啊!那位靠乞讨大米供儿子上学的母亲竟是我的娘。娘啊!您拖着残疾的身躯乞讨供我读书,那漫长的乞讨路上却印下了您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和殷切希望。儿子不知怎样才能回报您的恩情。(内容合乎情理2分、生动感人2分)
5.示例一:每天早晨桌上的早餐,每次出门前那声亲切的叮咛,获得成功时给我肯定,遭遇失败时给我鼓励……我愿永远停靠母爱的港湾。(内容2分,情真2分)示例二:爸爸总是那么严厉,生活中让我独立、学习上让我自主,每次遇到风险总不让我退缩。其实,在他那威严的面孔下藏着一颗慈爱的心。(内容2分,情真2分,共4分)

七、1.西  史学  文学(本题2分,对两处得1分,1处0.5分)  2.屡次  一伙人、一班人 发动,发起  难道(本题2分,每词0.5分)  3.即使仅能免于死刑,然而守卫边关而死去的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本题2分,借第令、固等关键词语必须译出。)  4.①感激拥戴陈胜吴广,愿为其用。②形势所迫(失其当斩),不得不反。(本题2分,每条1分)  5.大泽乡天下苦秦久矣(本题2分,答对一处得1分)
三、1.(3分)D 2.(4分)(1)指代平民    (2)估计、揣测      (3)适逢、恰巧遇到   (4)应当  3.(4分) 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2分)  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2分)(意思对即可)
1.D    2.D  3.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行吗?  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61.184.83.10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09年度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  下一个『九年级语文月考测试题目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