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季白龙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11年秋季白龙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1年秋季白龙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l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卷(选择题,共30分)制卷:蒲茂贤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试想一下,一个年轻的母亲,牵着幼儿稚嫩的小手,在绿阴深处漫步,这个行动的本身就是一副美丽的图画。
试题预览
2011年秋季白龙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l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      制卷: 蒲茂贤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试想一下,一个年轻的母亲,牵着幼儿稚嫩的小手,在绿阴深处漫步,这个行动的本身就是一副美丽的图画。
  B.2006年6月,十届人大常委会正式将制订企业破产法列入了五年立法规划。
  C.世界文学宝库中,可谓华章璀灿,你一定曾在其间流连徜徉,收获多多。
  D.恩德就像一粒鲜花种子,施恩者将它撒播在人生路上,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为迎合消费市场的绿色潮流,一些电视品牌采取种种方式鱼目混珠,或依据某医学会的证书推出健康电视,或用IS014000环境体系认证冒充环保产品认证,有的公然使用假环保标志。
  B.湖南电视台举办大型“情系故乡”赈灾募捐活动,一时电视台演播大厅募捐处门庭若市,募捐者趋之若鹜,慷慨解囊。
  C.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大型娱乐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梦想中国”“超级女声”“青歌赛’’等。它们的出现即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生活,也充分利用起了“群观利益”,获得了极大利益。
  D.中国驻黎巴嫩维和战士杜照宇牺牲的噩耗传到母校,张贺芳老师怀着悲痛的心情长歌当哭,当场赋诗《悼念杜照宇》:“一丛大地起风雷,中东涂炭百姓泪,为民赴难何所惧,伸张正义显精神。”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市领导在2007年春节来临之际亲自带领各级中层干部以及各种慰问品,深入贫困家庭慰问职工。
  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随着新春佳节的日益临近,各大电视机生产厂商已纷纷蓄势待发迎接新一轮的家电大战。
  D.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以回扣等商业贿赂手段,向医疗机构推销假冒伪劣甚至质次价高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导致医药服务价格不断攀升,直接损害了广大患者:
4.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人人都神往天堂,都诅咒地狱。有人说的好:其实,          ,        。幸福只是一种感受,只要能与心灵契合,        ,       。你若渴了,      ;你若累了,        。
①床便是幸福  ②天堂是地狱的终极  ③像散发幽香的花朵  ④地狱是天堂的走廊  ⑤水便是幸福
⑥你就会感觉幸福像河流
   A.④②⑥③⑤①    B.②④⑥③⑤①    c.④②⑥③①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地球下一轮冰期即将到来
    今天,全世界都在议论全球有变暖的趋势,许多报纸、杂志纷纷载文称“全球变暖海面上升,1000年后地球将迎来洪荒”。但是有不少气候学家却在异口同声预言另一种灾难——新冰期-——的到来。是什么原因使得科学家们的看法,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这种预言是有道理的,因为许多气候学家长期以来忽略了太阳辐射总量变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外的辐射并不稳定,而是经常变化:一般来说,影响地球上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应该是太阳活动11年的黑子周期和100年的世纪周期。而当人们谈论地球上的气候变暖时,却很少考虑太阳辐射的影响。
    太阳目前的状态是发光度在减少!由于地球的升温具有惯性,这一轮11年周期发光度的变化实际上对气候没形成明显影响。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太阳发光度的减弱还会在下几轮1 1年周期中继续下去。与此同时,发光度的减弱也在太阳活动的世纪周期中有所体现。于是科学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地球上将会出现一个小冰期。
    至于说到人们经常念叨的“变暖”理论,持“冰期说”的科学家认为“变暖”很正常。通过对太阳发光度变化的分析,地球确实曾因为太阳活动而出现全球变暖。在20世纪,太阳的半径和发光度都在增长,结果导致全球年平均气温高出0.8摄氏度。就是这个0.8摄氏度,让气候学家敲响了全球变暖的警钟,并把“罪名”归到了温室气体头上。然而现在,由于太阳活动的减弱,年平均气温正在缓慢下降,不过,地球人在2012_--2015年之前还感觉不出总体气温的下降,下一轮的最冷时期得到2050年才会到来。一开始温度下降会非常缓慢,预计几十年后,世界上海洋的水温将下降1摄氏度。这看上去似乎微不足道,但已足够让格陵兰岛生成新的冰川,俄罗斯北部的气温也会下降。这种全球变冷只对赤道附近的居民影响不大。
    俄罗斯地球物理学家从最近的7500年的地球历史中找到了18次全球变冷过程的证据.那都是太阳活动最弱时期。早在1645年到1705年,整个欧洲、北关和格陵兰岛就曾出现过变冷现象。当时的全球气温下降了l一2摄氏度,之后又发生了全球变暖。因此这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j未来的21世纪中叶,预计也将会发生类似的全球变冷现象,但这次时间不会拖得很长。
    地球目前正处于两个冰期之间的间冰期,而且地球在此次间冰期“滞留”的时间已有9000多年,比过去的间冰期时间都长,这说明从长期看,地球处于全球变暖的时期。几百年来的测量结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地球表面变得越来越暖和,尤其是最近几十年,变暖趋势非常明显。另一批科学家则认为,整个地球的气象是非常复杂的,不能轻易下结论说地球在变暖还是在变暖还是变冷。这些科学家觉得,地球完全可能出于长期变暖。但是短期变冷的状况,新冰期即将到来的说法,与地球总体变暖趋势并不矛盾。
5.在气候变暖的今天,有不少气候学家却在异口同声预言“新冰期”即将到来。下面不能支撑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
  A.人类’7500年的地球历史中,18次全球变冷都是在太阳活动最弱时期。
  B.太阳目前的状态是发光度在减少,而且还会在下几轮11年周期中继续下去。
  c.由于地球的升温具有惯性,所以我们还感觉不到温度的下降。
  D.地球处于两个冰期之间的问冰期时间已有9000多年,比过去的间冰期时间都长。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影响地球上气候变化的因素既有太阳辐射的影响,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
  B.地球气候总处在“变冷——变暖——变冷”周期性的变化之中。
  c.地球温度变化即使是微小的l摄氏度,也会对全球任何地方产生巨大的影响。
  D.地球气候正逐渐变冷,到2l世纪中叶,地球上将会出现一个小冰期。
7.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阳发光度在减少,所以太阳的半径也在缩小。
  B.地球的温度无论是升高还是降低,变化应该是比较缓慢的。
  c.地球温度的升降虽然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但与太阳周期变化的时间是不同步的。
  D.从地球经历的几次“间冰期”来看;目前的间冰期最长,而且地球今后的“问冰期”会越来越长。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赵公①救灾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叉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②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③,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甚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④之行,治世不丝使之无,而能为之备。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注】①赵公:即赵扦,宋景佑初年中进士第,官拜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世称“铁面御史”。②纵予:指放手借钱。③绥辑:安顿。④灾诊(1i):灾害。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对:核对       B.属以视医药饮食属:委托
   c.民不幸罹旱疾    罹:遭遇          D.乐为之识其详  识:记载
9.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赵抃救灾的具体措施的一项是    (    )
   ①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    ②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   ③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    ④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   ⑤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⑥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扑有急民之难的负责精神。他在灾荒前就了解、调查与救灾相关的几件事,面对灾难他应对有方,还关心灾民,病人吃药、吃饭的开销很多是他私人出的钱。
   B.赵扦的救灾工作卓有成效。他组织粮源,分配救济粮,善做富人的工作,让富人们卖粮放债,使得“能自食者”和“不能自食者”各得其所。
   c.作者通过对收养弃儿、埋葬死者、修补城墙、抚慰百姓等具体事实的叙述,写出了赵抃遇事当机立断,敢于承担责任的作风,使人更深地了解赵抃的为人。
   D.作者在叙述中引用了许多数字,是为了把复杂的情况简练化,让人清楚明了。最后一段总结了赵扑的救灾经验,为后来的官员们制定救灾措施提供了参考。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3分)
译文:                                                                                         
                                                                                                                                           
(2)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4分)
译文:                                                                                         
                                                                                            
(3)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3分)
译文:                                                                                         
                                                                                               
2.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完成后面两题。(8分)
              题都城南庄                                 生查(chá)
            『唐]崔护                                   [宋]朱淑真
            去年今日此门中,                        去年无夜时,花市灯如昼。
            人面桃花相映红。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人面不知何处去,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桃花依旧笑春风。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1)两首诗词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感慨都相同,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                                                                                         
                                                                                            
(2)两首诗词的抒情方式同中有异,有什么样的差异?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说:“                  。”继承了孔子前一句的观点。而韩愈在《师说》中干脆否了孔子“生而知之”的观点他说;”                ,                      ?”
现今常用“                      ,                 ”两句诗来勉励年轻人好好学习把握时光,以免年华早逝,后悔莫及。
⑵、从诗的体式说,李白的《将进酒》属于           诗,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一17题。
                                   犁铧,耕耘着宫殿
                                         雷抒雁
    我静静地躺在中都古城的断垣上。
    这是秋天,又是黄昏,无力的残阳,在断垣残砖上涂抹着血色。那些波光闪闪的水面,曾是这中都紫禁城的护城河,如今被切成一方一方湖泊,暮色中晃动着蓝的、黄的和红的旗帜。
    这便是那位乞食和尚做了皇帝之后在风阳这偏僻穷困的土地上兴建的都城么?人们只知道北京的故宫,岂不知北京故宫只是它的一件极其简陋的复制品!
    “那里是东华门,那里是西华门!”我注视着那些坍塌的城门,在心里猜想着。北面那座山该是“万岁山’’了,那山的位置差不多就像北京故宫后边的景山。要是当初不迁都北京,那条吊死明珠王朝的绳子也许就会挂在这“万岁山”上。
    午门,正在我的脚下,城楼已荡然无存,荒草里,只有一个个被风雨洗得发白的石基。社坛、太庙、承天门、金水河、洪武门以及圜丘,依次从午门向南排去。这些宏伟的建筑,这些曾经神圣得不许老百姓涉足的禁地,如今都已成泥,或者堆着粪土,或者翻着泥浪,青青的、针锋般的麦苗正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近处有农民斥牛的声音。我循声走下城垣,只见一位农夫正扶着犁铧在耕作。哪里曾是太和殿、中和殿,还有宫妃们的寝宫?我猜想着。农夫只是低着头认真地看着脚下的犁沟,一声声呵斥疲惫的牛。也许他想趁着傍晚,多犁几垄,然后回家。他知道,妻子和子女已备好香喷喷热腾腾的晚餐,正期待他的归去。
我想,他也许不曾想过他的犁铧是怎样在那里翻动着历史的,那一排排整齐的土浪,便是一页页翻开的史册!他不时弯腰把一块块残砖破瓦捡出来,吃力地扔到路边。我随手拾了一块,擦净泥土,竟是黄灿灿的瓦当。尽管已经残破,但是那张牙舞爪的龙纹,却极其生动和优美。算算时间,该是600多年前工匠的手艺了。当初,军士、工匠、南方的移民、北方的罪犯、各府县的民夫、役夫……足有“百万之众”,在这一片土地上烧砖、琢石、雕木、画栋、砌墙、筑城,为朱元璋构筑“万世根本”的帝王梦!那景况使人联想到古埃及修建金字塔。你似乎还能听见督军、工头呼啸的皮鞭声,恶毒的斥骂声……
“虎踞龙盘圣祖乡,金城玉垒动秋芳”。御用文人们却不失时机地献上阿谀之辞。然而,就在那些华丽的建筑的近旁,堆积着苦役们的尸骸;凤阳花鼓梆梆地敲响着,滴着逃荒者的血泪。一场噩梦在这块土地上延续了多少世纪!
我久久地望着耕田的农夫。我不知道他是否会唱花鼓,是否也有过逃荒的历史,也不知道他的家人有无因饥饿而非正常死亡的。他只专心耕田,似乎一切希望都在这泥土里。
我轻轻抚摸着手里那块黄龙瓦当,似乎又看见那位贫困的和尚,当土地使他绝望之后便离开土地去寻找新的命运;终于当了皇帝,在这片土地上盖起如云的宫阙:可是,他忘了,正是这贫苦农民的血凝聚而成的建筑,使更多的人对土地绝望!
推倒重来!历史有时也像一场游戏。那些豪华的建筑,如同海市蜃楼,又悄然逝去。焚烧在义军愤怒的烽火里;坍塌在无情的风雨里;然后,覆灭在锋利的犁铧下!留下的,依然是生长野草、生长五谷的土地,如同重新构思生活的稿纸铺展在农民的面前:那些宫殿和城垛上的巨砖,都斑驳着杂色,被砌进屋舍,或被砌成猪栏和茅厕。贫困恶毒地嘲弄着古老的文明;文明断裂成我手上残缺的黄龙瓦当以及这些不成条理的思绪。
暮色更深。犁田的农夫不知何时已归家了:我信步走着,手从路边折一根枯黄的茅草含在嘴里。一种野草的清香苦丝杂成一种奇怪的滋味,随着口水缓缓流进心头: 
14.第四段中“要是当初不迁都北京,那条吊死明朱王朝的绳子也许就会挂在这‘万岁山’
  上”,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4分)
答:                                                                                     
                                                                                           
15.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写那犁田的农夫呢?(5分)
答:                                                                                     
                                                                                                   
16.作者认为明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其历史教训是什么?(6分)
   答:                                                                                    
                                                                                         
                                                                                             
17.全文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的?(7分)
答:                                                                                     
                                                                                            
                                                                                                  
六、(15分)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冬天来临,棉花纤维制品销量日增,屡禁不止的黑心棉、劣质棉也开始蠢蠢欲动。有关专家近日指出,在购买棉制品时尤其要注意的是,黑心棉并非都是黑的。
        专家指出,有些人认为黑心棉就是黑色的棉花,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有些看起来明明是白色的棉花也有可能是黑心棉。黑心棉是指用以加工的原材料,一般包括纤维性工业下脚料、医用纤维性废物、再生纤维性物质、废旧服装及其他废旧纤维制品等不符合要求的物质。有些填充有工业废料、医疗垃圾的黑心棉,藏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多种细菌,有的细菌是抗生素奈何不得的可怕杀手,有的细菌还可能导致败血症。
(1)画线句子因冗长致使语意不够清晰,试加以修改使语意清晰。(3分)
答:                                                                                        
(2)给这则短文加一个标题。(3分)(不超过10个字)
答:                                                                                         
19.有关对“饶舌懒思”的反对,请再拟出一种说法。要求:精警、有意味、运用修辞,不能重复
    已有的话。(不超过20字)(4分)
       希腊哲人大多讨厌饶舌之徒:泰勒斯说:“多言不表明有才智。”喀隆说:“不要让你的舌头超出你的思想。”斯多噶派的芝诺说:“我们之所以有两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一个青年向他滔滔不绝,他打断说:“你的耳朵掉下来变成舌头了。”
答:                                                                                         
                                                                                            
20.下面的图案是有关专家联名举荐的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这一图案的原型是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3000年前的黄金饰品太阳神鸟(四鸟绕日)图案。原图案中心部分为漩涡纹,代表光芒四射的太阳,环绕太阳四周的为四只飞动的神鸟。它是中国古代太阳和太阳神话的珍贵的实物纪录。
请你以推荐者的名义,向公众解释一下采用这个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寓意和目的。要求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5分)
寓意(3分):                                                                             
                                                                                                 
目的(2分):                                                                                  
                                                                                          
七、(60分)
    21、 以“时间在流逝”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材不限。 
 注意:1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问题不限;2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 不得透露个人信息;4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1年秋季白龙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A副一幅;B订一定;C璀灿一璀璨)
2•B(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贬义词,在该句中感情色彩不当。A.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鱼眼睛掺杂在珍珠里面。c.雨后春笋:大雨过后,春笋旺盛地长出来。比喻新事物蓬勃涌现。D.长歌当哭:指用长声歌 咏或写诗文来抒发心中的不满和悲愤。)
3•C(A•搭配不当,“带领”与“各种慰问品”不搭配。B.有歧义,“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此”是指“只是嘴上说说”还是指“要采取果断措施”,句意不明。D.‘‘假冒伪劣甚至质次价高”语序不当,改为“质次价高甚至假冒伪劣”;“直接损害了广大患者’’中“损害,,和“患者”搭配不当,应加上“的利益”。)
4•B(该段的领起句“人人都神往天堂,都诅咒地狱”中的“天堂’…地狱”决定了②句在前,④句在②句后。③句“像散发幽香的花朵”的主语是⑥句中的“幸福”,两句连在一起为“幸福像 河流,像散发幽香的花朵”,因而⑥句在前,③句在⑥句后。⑤句“水便是幸福’’与“你若渴了”相照应,①句“床便是幸福”与“你若累了”相照应。)
5- D(间冰期比以前的时间长,并不能说明下一个冰期即将到来;在文中,这恰恰是气候变暖的证据。)
6•C(“任何地方”错误,说法过于绝对。文中表示全球变冷对赤道附近的地方影响就不大..)
7.D(“今后的‘间冰期’会越来越长”在文中没有依据。)
三、
8.A(应为应答、汇报。)
9•c(①是灾前的了解调查;⑤是工作任劳任怨;⑥是评价,不是“具体措施”。①⑤⑥均应排除。)
10•C(赵扦的“当机立断,敢于承担责任”在原文第四段,此项所列的是赵扑“关心灾民’’的例子。)
四、
1 1•(1)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敛埋葬,都是靠赵公的力量。(采分点“罹”‘得“‘转死”‘敛埋”)
    (2)他的德政虽然只在越州推行,但他对人民的仁爱却足以示范于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但他这套方法却很值得传给后人。(采分点“其施…‘示…‘虽”“足以”)
    (3)大概灾害疾疫的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避免,但可以预先作好防备。(采分点“灾渗’’“治世”“能”)
12•(1)两首诗词都主要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表达极为相似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崔护诗通过同口同地同景的去年寻春艳遇和今¨重寻不遇的对比,把诗人因此而生的惆怅,曲尽其妙地表达了出来。朱淑真词写“去年’’‘‘今年”元夜花、柳、灯、月依旧,就是不见“去年人”,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相当动人。(4分,手法、感慨答对各给2分)‘
    (2)崔护诗通过叙事、写景间接抒发怅惘之情,曲折动人;朱淑真词除通过叙事、写景间接抒情外,末尾“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直抒胸臆,将感伤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4分,各2分)
13.(1)学不可以已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少壮不努力  老人徒伤悲    ,
   (2)古风诗(古体诗、乐府诗)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剪不断理还乱
四、
14.不论明王朝建都或迁都到哪里,它的灭亡都是必然的。(4分,意思对即可)
15.明王朝用皮鞭驱使农夫们建起的如云宫殿随着这朝代的灭亡而变成了废墟,变成了田地。过这沧桑巨变引起作者的沉思:用大量的笔墨写农夫耕田,古今作对比,为下文议论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赣州市十县(市)重点中学上学期联考高一语文』  下一个『白龙中学2012届高三双周一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