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嬉闹(xǐ)阴晦(huì)潮汛(xùn)撅断(jué)B、抠出(kōu)肥硕(shuò)棱角(líng)纸捻(niǎn)C、栈桥(zhàn)糟蹋(tà)呵斥(hē)幽咽(yè)D、脾气(pí)嗤笑(chī)撇嘴(piě)毛毛剌剌(cì)2
试题预览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嬉闹(xǐ)     阴晦(huì)     潮汛(xùn)     撅断(jué)
B、抠出(kōu)    肥硕(shuò)    棱角(líng)     纸捻(niǎn)
C、栈桥(zhàn)   糟蹋(tà)      呵斥(hē)       幽咽(yè)
D、脾气(pí)     嗤笑(chī)     撇嘴(piě)      毛毛剌剌(cì)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据汉字写出拼音。(4分)
xī xī sū  sū            lìn  sè       lǎn  lǔ      (    )(  )
(            )        (       )   (      )      恣    睢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莫名其妙(说出)    永不变更(变更)           深黛(青黑色)
B、恭维(为讨好而赞扬) 相差无几(没有多少)   聚族而居(各民族)
C、鄙夷(看不起)   惘然(心里好像是去了什么的样子) 毫无疑义(丝毫)
D、油然而生(自然而然)    别无他法(其他的,另外的) 一语道破(说)
4、下列句中的标点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艘,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B、我父亲早已脸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C、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
D、“好吧。”他在心里想,“谁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我不管了。”
5、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那涂抹着奶油甜乳和凝聚着紫丁香气息的童年时代  的梦幻,   的意识,   的念头,   的故事,   的游戏,  的举动,都是你未来铸造文学“金蔷薇”的“金粉”。
①幼稚可笑  ②胡乱编织  ③奇思妙想  ④异想天开  ⑤荒诞无稽  ⑥天真烂漫
A、④②⑥⑤①③   B、③①④⑥②⑤ C、③⑤④②⑥①  D、③④⑤②⑥①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我们必须提高安全意识,以防止火灾、偷窃等不再发生。
B、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C、“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人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举世瞩目的成就。
D、印尼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20亿元以上。
7.下面关于小说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是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C.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D.小说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景物和时代背景。
    8.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3)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4)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A.借喻    明喻    暗喻    明喻    B.暗喻    借喻    明喻    借喻
    C.暗喻    明喻    暗喻    借喻    D.借喻   借代    明喻    明喻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所以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小说虚构的人物。
  B.鲁讯《自嘲》诗中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句,是作者品质的真 实写照。
 C.《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陛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曹文轩。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长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主人公是于勒。    
10、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2分) 
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是永远不会黯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11、仔细体会下面一段话,回答下面问题。(3分)
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复是------ ---(肯定   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
(1)从括号中选词填在横线上。
(2)如果用一句话替代标横线的句子,这句话是                          
(3)“两脚书柜”比喻                                                
12、默写。(5分)
①在白居易《观刈麦》中反映人民辛勤劳动的语句是            ,             。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
③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           ,           。”
④王维《使至塞上》描绘沙漠雄奇壮美景色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渔家傲》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           ,                  。”
⑤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天下离人美好心愿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15分)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竞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3.《故乡》是一篇      ,选自《      》,作者       ,原名      ,字   ,中国现代文学杰出的奠基人, 现代著名的_____、      和       。(3分)
14.这三段文字在内容上主要是写“我”离开故乡时的(    )(2分)
  A.所见所闻  B.心情感受  C.留恋之情  D.离愁别绪
15.结合语境,解释下面“辛苦”的含义(3分)
  (1)辛苦展转:                                                               
  (2)辛苦麻木:                                                               
  (3)辛苦恣睢:                                                                     
16.“我”希望“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是指怎样的生活?(2分)
                                                                                    
17.文末又一次提到“眼前展开一片……金黄的圆月”,其作用是什么?(2分)
                                                                         
18、有同学读到“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时,认为文中的“我”对故乡已失去了感情。对此,你有何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0分)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的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9.“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                                                                   
                                                                       
20.“我”的全家人出发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又是怎样的?(用选文中的话作答)
答:                                                                   
                                                                       
21.选文中有两段景物描写。请分别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                                                                    
                                                                       
22.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紧”表示感谢,这个细节意在说明什么?
答:                                                                                                                          
23.“我”在心里默念的话属于什么描写。你怎样理解文中“我”心里默念的话。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帽子的故事
①镇上有个小女孩叫安娜。上一年级的时候,医生从她的身体里查出了一个肿瘤,被确诊为癌。于是,手术、化疗、住院,小安娜为此受尽了磨难,待病情稳定下来,又去上学。小安娜很懂事,学习也很刻苦,她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有多严重,所以一如既往,活泼快乐。但因为大剂量的化疗,使她那头漂亮的头发全部掉光了,小安娜非常痛苦,一个小女孩光着头去上课多难堪啊!为此,妈妈给她买了顶帽子,天天不离头顶。但是,天气不冷,同学们都没戴帽子,她一个人戴着帽子,反而显得抢眼。
②班主任是位慈祥善良的中年女性,非常理解安娜的痛苦,在安娜又一次化疗结束返校前,她向全班同学郑重宣布:“同学们,我们学校是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我们的穿着也应该与这种特色相适应。所以,从下周开始,每个同学必须戴一顶自己最喜爱的帽子来上学,而且要越新奇越好!”
③安娜来上学了,一走进校园,她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帽子,就有泪光闪烁了。但她太爱读书了,还是让妈妈陪着她,勇敢地走进了校园,走进了教室。
④安娜敏感地发现,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戴了一顶帽子,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在这一片晃动的帽子中,安娜的帽子反而显得土气,毫不起眼了。所以,谁也不注意她的帽子了,她反而觉得同学们的帽子漂亮新奇,禁不住笑了起来。
⑤从那以后,安娜上学没有了心理障碍,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些同学忘了戴帽子,有些同学还戴着。大家都不在意安娜戴帽子是因为没有头发,安娜自己竟然也忘记了自己头上戴着帽子……
⑥善良的人总有善良的举动,这位富有爱心的女教师的小小举措,化解的只是一个孩子的痛苦和尴尬,但意义之大已超过了伟人的功绩。              。
24、解释“一个小女孩光着头去上课多难堪啊!”句中加点的词。
                                                             
25、文章第②段,班主任为什么要郑重宣布同学必须戴帽子上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章第③段写安娜上学,“一走进校园,她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帽子,就有泪光闪烁了”这一描写,反映她怎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根据文意,写出文章第⑤段末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根据文章中心,在最后一段划线处加几句议论性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5分)
奇迹
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那晚,文朝窗外的月亮望了一夜。
吃早饭时,文对爹说:“爹,我想复读一年。”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算啦!”回家帮我吧!”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
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家里贷款买的那头奶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就一个劳力。 
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
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爷爷很疼文,立马去找爹。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赵伯和爹在堂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文咬咬牙。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
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捎回家。姑父的脸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了,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把的爹的身边:“叫娃复读吧!”爹硬硬地说:“家里没钱!”姑父说:“我供他!”爹连珠炮似的说:“考上了你供,还考不上你供吗?”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文也是个孝子呀。
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树,无力地软了下去。文的脑幕上闪现出一双双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生生的上课铃声。
这时候,不知哪来的广播里传来了“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声。歌声里,文留下了伤心的泪:我的脚下哪里有路?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不知过了多久,文听到谁在叫他。这声音多么熟悉和亲切啊!文扭头一看是爹。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爹走上来,和蔼地说:“娃,咱回!”文硬硬地答:“我不!”爹问:“你要咋?”文大声说:“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摔死算啦!”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也许他心里也好受些。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爹答应你!”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 爹说:“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冲着这股牛劲,还怕考不上大学?爹就是把腰挣弯,也要供娃复读!”“爹!”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 
  文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 
  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 不是么?  
29、文中揭示产生“奇迹”的前提条件的一句话是:(2分) 
                                                                                 
30、文中画线句交代“爹的脾气”,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31、文中两次写“文”一夜未眠,其表达作用是:(2分) 
                                                                        
32、文中依次写“文”、“爷爷”、“赵伯”、“姑父”求爹让“文”复读,其作用是:(2分) 
                                                                        
33、从下面两句描写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评析。(3分)
(1)文的脑幕上闪现出一双双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生生的上课铃声。
(2)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
                                                                                 
                                                                                    
34、文章大篇幅地写“文”争取复渎的过程,而对复读的经过和结果一笔带过。为什么这样处理?(3分) 
                                                                                  
                                                                          
35、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句话进行表述。(2分)
                                                                             
三、作文。(40分)
36、一个人窗台上有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生气了;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成熟了;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有情趣了。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生活中,你每天都有可能收到这样的“花”,也可能送给别人这样的“花”。请以“生活中的一朵花”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C2、吝啬 褴褛zì sū 3、B 4、C  5、C 6、C  7.D    8.D    9.D  
10、简析:这道题考查仿用句式、扩展语句和修辞方法。答案:在狭窄中追求到的辽阔,是永远不会缩小的。
11、(1)否定 (2)如果你不愿意(3)对知识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的人
12、(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②化作春泥更护花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④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
(一)13.略  14.B
    15.(1)奔波、劳碌。  (2)辛勤、劳苦。    (3)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16.自由幸福平等
    17.突出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
18、有理由即可
(二)19.原先称于勒是“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后来则称“这个人”、“这个流氓”。从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她嫌贫爱富、自私冷酷。
20.出发时,全家人“感到快活而骄傲”,后来则“大家都不再说话。”
21.前一段景物描写衬托出全家人当时快活而骄傲的心情;后一段景物描写则衬托出全家人失望沮丧的心
22.表明于勒很少得到这种温暖或进一步表明于勒确实很穷。(答案合理即可)
23.心理描写。对叔叔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不满。
(三)24难以忍受        
25让同学们不去注意安娜的帽子,化解她的痛苦和尴尬,从而消除她的心理障碍。   
 26痛苦和尴尬      
27一如既往,活泼快乐,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     
 28如:世间凡有善良和爱的光芒普 照,就会有温暖,有希望。对付死亡和疾病,战胜痛苦和不幸,善良和爱心的力量绝对胜过 任何特效药。
(四)29、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
30、(1)为下文爹不为说情所动作铺垫,(2) 同后文爹的态度改变形成对比,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31、分别写出了“文”因高考落榜的懊丧和复读无望的辛酸之情。
32、 层层蓄势,表现“文”的锲而不舍
33、(1)表现了文对上课的向往,心里非常渴望能够复读。(2)表现了文对爹的态度转变的难以致信。
34、详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表现“文”的锲而不舍的性格,其复读时的努力、考上大学的结局可想而知。
35、 详写“文”是一个认准目标不言放弃的有志青年。 (119.5.250.2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人教版七年纪语文竞赛试卷(无答案)』  下一个『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