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次月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次月考(高一必修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卷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A、沁(xīn)园春百舸(gě)峥嵘(zhēngróng)B、瞋(chēn)目以遗(wěi)陛下陛(ì)下C、颓圮(qǐ)挥斥方遒(qiú)岁月稠(cóu)D、青荇(xìng)浪遏(è)飞舟濡(rú)缕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惆怅
试题预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卷
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      )
  A、沁(xīn)园春   百舸(gě)   峥嵘(zhēngróng)
  B、瞋(chēn)目       以遗(wěi)陛下   陛(bì)下
  C、颓圮(qǐ)   挥斥方遒(qiú)       岁月稠(cóu)
  D、青荇 (xìng)   浪遏(è)飞舟       濡(rú)缕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惆怅   玉决    苍茫    激扬
B、寥廊   食邑    彳亍    寂寞
C、荡漾   仓淬    胆怯    耀眼
D、火钵   熏黑    戮力    参乘
3、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贰:两次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陪伴
C、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略微
D、大行不顾细谨           行:作为
4、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沛公居山东时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晋军函陵
C、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D、道芷阳间行
6、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图穷匕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五个成语都出自《鸿门宴》
B、《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火把》《在浪尖上》等都是艾青的著名作品。
C、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他的主要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D、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 长沙》就是现代诗歌。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它成于唐,盛于宋。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 长沙》是中调。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8、下列有关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B、《国语》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著,因为相传为左丘明所写,所以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著的,是一部以记载战国时各诸侯国一些谋臣策士言论的历史著作。
D、《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最后说到齐威王除弊纳谏:“期年之后”,吏民“虽欲言,无可进者”,为此,各诸侯国“皆朝于齐”。这些内容均与史实不符,是作者为强调效果而有意用的夸张手法。

非基础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每题3分,共15分)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郡,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於后世。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注:超距:跳跃。古代的一种游戏,用于习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引兵而西  引:率领     
B.王翦谢曰  谢:推谢
C.老臣罢病悖乱  罢:通“疲”   
D.翦因举兵追之 举:发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翦言不用,因谢病   不如因善遇之
B.人以不用将军计      以其无礼于晋
C.军虽病,忍弃寡人乎    今虽死乎此,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D.荆数挑战而秦不出    图穷而匕首见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   
B、于是引兵而西
C、李信果辱秦军        
D、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说明王翦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
①非六十万人不可 ②唯大王更择贤将 ③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④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 ⑤坚壁而守之,不肯战 ⑥亲与士卒同食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信年轻壮勇,曾大败燕军,擒获太子丹,秦王对他评价很高,但他过于轻敌,导致征荆失败。
B、面对李信的失败,始皇幡然悔悟,及时向王翦道歉并重新起用王翦,满足了王翦对兵力的要求,为后来大败荆军奠定了基调。
C、出征前,王翦向始皇多多地讨要良田园林宅院,是为了妥善地安置自己的子孙,使自己领兵征战无后顾之忧。
D、王翦坚守不战,是为了激发士气,避敌锐气,以便寻找最合适的作战时机,最后终于大败荆军。
二、能力迁移与运用(10分)
1、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⑵、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2、补写下列名篇句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但我不能放歌,(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⑵(                   )大礼不辞小让。(                    ),我为鱼肉,何辞为?
⑶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至易水上,(              ),取道。
三、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4分)
(注:摘自《三国演义》的原文)
A、却说张飞拔剑要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
刘备奉曹操之命起兵讨伐袁术,张飞留守徐州。曹豹与吕布里应外合,夜袭徐州。张飞醉酒不抵,失陷逃奔淮南,使刘备家室落于吕布手中。张飞与刘备等会合,关羽对张飞横加指责,张飞羞愧不堪,拔剑就要自杀,被刘备劝住。
B、酒毕,布教取弓箭来。玄德暗祝曰:“只愿他射得中便好!”只见吕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满弓,叫一声:“着!”正是: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
    袁术派遣纪灵领兵驻扎沛县东南,欲擒刘备。刘备急忙求救于吕布。吕布于是设计在辕门箭射画戟,与双方约定:只要自己一箭射中画戟小枝,两家就罢兵;如射不中,两家再战不迟。吕布一箭果然射中画戟,纪灵只好罢兵而去。
C、玄德看那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这段文字选自《三国演义》第一回。关羽身材魁梧,一身英气。因为想有一番作为,所以才闯荡江湖。与刘备、张飞巧遇于村店中,后同到张飞庄上,三人于桃园中结为异性兄弟,共举大事。
D、曹操与袁术大战时,由于粮食不足,管粮官建议改用小斛分发军粮,权且救一时之急,曹操接纳了这个建议。后来,军中纷说曹操欺骗士兵,士兵们嗟怨不已。于是曹操当机立断,令刀斧手将管粮官斩首示众。纷乱的军心终于稳定下来。
E、吕布被曹操擒获后,请求刘备在曹操面前为自己求情,刘备点头。等到曹操上楼来,吕布说自己愿意帮助曹操平定天下。曹操征询刘备的意见,刘备念及当年吕布“辕门射戟”的恩情,为吕布求情。曹操答道:“您没看见丁建阳、董卓的下场吗?”于是下令将吕布缢死。
2、简答题(6分)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谁说的?请叙述当时的情况(100字左右)。
                                                                          
                                                                          
                                                                          
                                                                          

四、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①曾子:姓曾,名参,孔子之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其弟子也尊称曾参为“子”。②三省(xǐng):多次反省。③传:老师传授的知识、学问。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章所讲的“自省”,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B曾子认为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不能出尔反尔,对人要真诚。
C曾子这里讲的“信”有两个涵义: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朋友之间要诚实不欺,说真话,说话算数。
D本章中,曾子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就是替人办事要尽心竭力,与朋友相交要真实守信,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信”的理解。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 三四两句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2. 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思想内容?
                                                                          
                                                                          

六、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10分)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1.阅读全诗,概括诗歌的主题。
                                                                          
                                                                          
2.诗中的橡树.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各暗指什么?
                                                                          
                                                                          
3.诗中在写到“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时,用的是“绝不”,而写到“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时则用的是“不止”。试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
                                                                          
                                                                          
4.下面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
A、橡树、木棉等植物在诗中就是自然界中的树木,没有别的意义。
B.《致橡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给橡树”,而是写给自己心目中的恋人的。
C.诗歌中的木棉树很美,但也只是高大的橡树的一个陪衬。
D.诗歌中所歌颂的爱应该是互相尊重、心心相印,而又各自保持着独立的个性。
E.《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七、现代文阅读(10分)
不可无“我”
钱谷融
①艺术活动,不管是创作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在艺术活动中,要是抽掉了“我”,抽去了个人 的思想感情,就不成为一种艺术活动,也就不会有感染人、影响人的艺术效果了。
②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我”是时时处在“非我”的包围影响中的“我”。所谓“非我”,就 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围着“我”的客观现实。
③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 ,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 四来;不使自己融入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 现实来,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我”化为“非我”的过程。
④另一方面,文艺作品之所以要写出张三李四等任务来,要反映客观现实,不是无所谓的,不是为张三李四而写 张三李四,为反映客观现实而反映客观现实;他是有目的的,她是为感染人、打动人儿写张三李四,为影响现实 改造现实而反映现实的。所以,艺术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为张三李四,完全没入客观现实之中,而一旦仍要不 失“我”之所以为“我”,要能在对张三李四的描写中,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中,表现出“我”的鲜明的是非爱 憎之感来。所谓要在“非我”之中表现“我”,无非就是要在作品中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这,我认为正 是创作的主要之点。创作者正是为了要表现他对周围人物、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表现他对社会的歌颂或抗争,才 来进行创作的。所以,在创作活动中,决不可无“我。
⑤表演艺术最能说明这样创作的辩证法。俗话说“装龙像龙,装虎像虎”。演员演岳飞应该像岳飞,演秦桧就 应该像秦桧。但只是像岳飞像秦桧,而不能也不应该使自己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演员不应被完全丢掉自己。 他应该让人透过他的表演,感知到他对他所演的角色的爱憎感情,而完成他的最高任务。
⑥对于欣赏者来说,他所面对的是一件艺术品,是一个艺术世界,要能欣赏它,首先必须走进这个世界中去。不 跑进去,而只站在外面,站在旁边,那是既不能领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领会作者创作的意图和甘苦 的。但是叫你跑进去,并不是叫你望去跟着作品中的人物跑,把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当作你自己的思想感情 。也不是叫你完全听任作⑥者的摆布,对他所表现的是非爱憎态度表示绝对的顺从。而是应该走进这个世界。有不能迷失在这个世界中,要发现这个艺术世界语现实世界的联系,要能在这个“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来。要对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爱憎之感,表示出你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来,显示出你的鲜明的个性——“我”来。所以,在欣赏活动中,也不可无“我”。
⑦艺术活动不可无“我”这一特点,可以最鲜明地从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首先要有一个体验的过程上看出来。对于创作者来说,不但在他提笔之前,必须先有丰富的生活、真切的体能;就是在他提笔之后,他的思维过程、创作过程,也还同样是体验的过程。他必须有一种如同身临其境、亲见其人的感觉,才能进行创作。对于欣赏者来说,他要是不能首先体验创作都所灌注在这一作品中、灌注在他的人物向上的思想感情,他不是能领会欣赏这一作品。而他的领会欣赏的过程,同时也不是体验的过程,至少是同体验的过程不可分的。总之,要是没有真实的体验,缺乏一种“感同身受”的态度,不把“我”浸染于其间,那是艺术的门外汉,是既谈不上创作,也谈不上欣赏。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艺术活动中决不可无“我”,所以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
B.对作家来说,作品以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现实,也是在艺术世界中表现“我”。
C.在艺术创作中,要在“非我”中表现“我”,就是要体现出作者的爱憎感情与思想态度。
D.在艺术欣赏中,对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是非爱憎,表示绝对的顺从,就是在建立“我”。
E.在艺术欣赏中,表示出你的独立思考和爱憎感情,就是从“非我”世界中找回了“我”。
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演好孙悟空,演员需要事先观察并模仿猴子的动作与神态,这是在创作前体验“非我”。
B.清代一女子迷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最终抑郁成疾而死,这是她在欣赏活动中迷失了“我”。
C.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欣赏者在“非我”中迷失了“我”。
D.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叙写琵琶女的遭遇,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是创作者在“非我”中表现了“我”。
3.艺术活动中为什么“不可无‘我’”?请从创作和欣赏两方面回答。(4分)
                                                                               
                                                                               
八、作文(60分)
平凡淡漠的故园旧貌,尘封已久的童年琐事,在很多时候,往往会因一种不经意的触动,沾惹出缕缕扯不断的情思……
请以上段文字为触动,写一篇记忆家乡(故地,学校)风物人情或童年生活的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次月考
参考答案
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D   D   C   C   A   C   D
非基础题(共66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B  B  D  C
二、(共10分)
1、翻译(4分)
⑴、由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
⑵、又连续五次派出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
2、补写名句(6分)
⑴、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⑵、大行不顾细谨     如今人方为刀俎
⑶、皆白衣冠以送之    既祖
三、四题(略)。(共16分)
五、(共5分)
1、(3分)这两句用“无定河边骨”同“春闺梦里人”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用“犹是”二字把他们联系起来,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2、(2分)这首诗表现了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对死者和家人的深切同情。
六、(共10分)
1、(2分)诗歌用鲜明生动的形象,否定了依附式的爱情模式,张扬了女性的自尊自立的人格精神,歌颂了伟大的爱情。
2、(2分)橡树指男子汉,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是指那些缺乏独立人格的女性。
3、(2分)用“绝不”表示作者坚决的否定,用“不止”,因为泉源、险峰等,尽管可以给情侣带来温暖、慰藉,但如果仅止于些的话,女性还是处于陪衬位置,女性的独立人格仍未显现出来,肯定中有否定。
4、(2分)  ( A )( C )
创作和欣赏都需要不可无我的体验过程。
七(10分)、1、AC  2、C 
3、(一)创作角度:艺术活动要表现创作者要有自己的思想情感,表现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要影响现实改造现实。(二)欣赏角度:发现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系,找回自我,拥有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显示鲜明个性。
作文(60分)
作文(60分) (117.32.102.8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月考试卷


上一个『富村镇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题』  下一个『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