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全国各地高三月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11届全国各地高三月考(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1届全国各地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安徽淮南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初晴游沧浪亭苏舜钦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8.诗歌意境上有何突出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答:9.这首诗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阐明。(
试题预览
2011届全国各地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诗词鉴赏
安徽淮南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
8.诗歌意境上有何突出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
 
9.这首诗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阐明。(4分)
答:
 
参考答案:
8.意境上突出了静的特点。(2分)表现了作者对优美大自然的热爱。(2分)
9.表达技巧:(1)第二句运用了“弄”字,具有拟人化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雨云漂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2)末句写耳中所闻,描写了绿阴深处乳鸽细语的景象。以有声衬无声,表现了庭院寂寂之境。(3)景中寓情,通过描写“春雨”“娇云”“花竹”“乳鸽”等景物,表现诗人游沧浪亭时闲适、愉悦的心情。(答对两条得4分)
 
安徽铜陵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陈维崧①
晴髻离离②,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③,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注】①陈维崧(1625-1682),清代文学家, 其性豪迈,尤擅填词。初家道兴旺,少年得意。后家门中落,又值明清之交,颠沛流离,生活坎坷。②离离,排列密集貌。③稗,杂草。
8.这首词的开头在描写山峦时比喻奇特,试加以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词的下阕,说说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答案: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2分)
这样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夜晚时月光下太行山静矗和起伏的独特景象。(2分)
9、答案:“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表达了俯仰今古,世事沧桑,感慨万端;(2分)“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阔大苍凉中,寄寓诗人飘泊不定、感时怀古的悲怆心绪,既有故国之痛又有身世之悲。(2分)
 
 
安徽皖南八校2011届高三摸底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不见
(唐)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 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8.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了一种并作赏析。(4分)[]
 
参考答案:
8.要点:①对好友的挂念,以及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 的哀怜和同情。(2分)②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2分)(意思对即可)
9.示例①对比手法。(1分)颔联通过“世人”与“我”,“皆欲杀”和“独怜才”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3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②直抒胸臆。(2分)这首诗采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情真意切,质朴自然。(2分)(意思对即可)
 
安徽合肥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 词,完成8—9题。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①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8.这首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
 
 
9.词的下阙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8.答案:上阙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 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9.答案:①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的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②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③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接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只要任意举出两种手法即可)
【鉴赏】这里作者变换出另一幅画面,而思绪已超越了时空对念的限制,直接转入夜景,使读者有更多的想象余地来思考这个过程。再从画面本身来看,是从行舟夜泊的角度落笔,摄取大自然中富有代表性的两种景象:一是疏星淡月,倒影湖中;二是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这 不仅与前面的“楚天阔”、“晚波平”的自然景象相呼 应,而且充分地展现了优美的词境。“夜凉”二字,既是词人的直感,又显示出流恋自然界的心态。
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洞湘江入沿庭湖所作。他前年为谏官所劾,罢任北归,也曾泛湘江而至洞庭,作《念奴娇·过洞庭》词,有“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等语,流露出一种疾俗愤世的情绪,这一首写得心气平和多了。他从长沙出发,舟行至洞庭湖,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庭”三字引出下文。“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范仲淹《岳阳楼记》云:“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是在岳阳楼上俯视洞庭之景。词人泊舟湖中,不复写湖之大如何如何,只说四围广阔,远处峰青,则规模可 见,气象可想。“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旗梢,即旗旓。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表明此刻的湖面,风平浪静,所以出现傍晚水波平静的景象,唯有鳞鳞细浪了。这样夕阳斜照湖面停泊的船舟,与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逢,共同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红蓼一湾纹 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随着视野的转换,显示出另一番情趣,并给人一种红白鲜明的色彩感。“ 红蓼”,指生于水边的红色蓼草。南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云:“红蓼,即《诗》所谓游龙也。俗呼水红。江东人别泽蓼,呼之为火蓼。”唐代诗人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犹念悲秋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而词中的“红蓼”与“白鱼”相对,更感到作者的构思精巧,观察入微。词人既写了远处一条水湾倒映出的红蓼图,又写了似的双尾白鱼。鱼称“双尾”而“明”,是跃出水面之鱼,静中见动。“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
 
北京密云二中2011届高三9月月考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共7分)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③。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③咨嗟:叹息。
 
①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尽。
B. “试上”三句,是说登临超然台远眺,春风中的春水、春花、烟雨……令诗人心旷神怡。
C. 下片紧承上片所写之景,以“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D. “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诗人欲忘却尘世间一切,借诗酒以自娱。 
② 从词中的“咨嗟”、“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分别表现了怎样的心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4.①B(春水、春花、蒙蒙烟雨触动了作者的乡思,引出了下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的心情应当是黯然的苦闷的)
②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烟雨暗千家”隐含了淡淡的郁郁之情;蒙蒙烟雨又触动了作者的思乡之情;“酒醒却咨嗟”,这里的叹息正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处于极度的矛盾之中,思归却又不能满足,因此他只好“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来自我安慰和解脱,于是用“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一切,珍惜年华,借诗酒来自娱,以摆脱苦闷的心情。
 
北京清华附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13.阅读王冕的两首咏梅诗,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墨  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白  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王冕(1287~1359),元末著名诗人、画家。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
①从整体上看,两首诗都使用了             的手法,借咏梅赞美了     
                 的品质。(3分)
②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不同点。(4分)
答:                                                                 
                                                                        
                                                                        
参考答案:
①托物言志    不媚流俗、秉持高洁的美好品质和操守。(3分)
②略(4分)
 
福建福州三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6分)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醒。
6.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7.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3分)
 
参考答案:
6.B(颔联告诉我们的是“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
7.“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一点1分)
 
福建四校2011届高三联考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秋 蕊 香
张耒
帘暮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妆。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如旧。
⑴ 请简要说说词的上片写景的层次。(2分)
答:                                                                     
⑵ 结合全词,简要赏析“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如旧”一句。(4分)
答:                                                                     
参考答案:
6.(6分)
(1)空间上由房内写到房外。(1分)时间上由白天写到晚上。(1分)先写风动门帘,
再写燃香香兽,这是房内之景;然后写黄昏的朱栏和月下的长廊,这是房外之景。也体现
了时间的变化。(共2分)
(2)第一,词中主人公以“东墙柳”自喻,“东墙柳”年年春色依旧,而主人公容颜却
一年一年老去(2分);第二,借用柳的离别之意。但层次更深。虽然同为离别,“东墙柳”
每年至少能被人见一次,而抒情主人公连这一面都不曾见过,意指已经离别至少超过一年
时间了。(2分)(共4分)
 
福建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蝶恋花 暮春
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释]①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1)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2分)
             答:                                                                
                                                                              
   (2)本篇 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4分)
答:                                                                
参考答案:
8.(6分)(1)“点”或“破”(1分);突出了青山的高峻(1分,言之成理即可)。[]
   (2)虚写(或“想象”)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2分);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2分)。
 
福建龙海浮宫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南宋]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出自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作品名),由此可知这首词描写的是__________(事物)。(2分)
(2)请感受词中所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4分)
                                                                                
                                                                                    
参考答案:
6、(1)这首词“人在武陵微醉”一句 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描写的是桃花。(2分)
(2)这首宋词表达了词人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喻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喻。这首词还运用了映衬对比的手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具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4分)
 
甘肃天水三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小题。(8分)
浣溪沙
秦  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 (4分)
答: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4分)
答:                                    
参考答案:
12 .(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2分)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来的。(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1分)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分)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分)
 
甘肃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15.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8分)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 屡遭排挤。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1)结合全词,说说“此心到处悠然”中“悠然”二字所蕴含的情感。(4分)
                                                                      
   (2)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5.(8分)
   (2)(4分)①看惯世事后的无奈、淡漠。②在美好的春光中感到愉悦怡然。(各2分)
   (3)(4分)天水相连辽阔深远,沙鸥飞翔其间。(1分)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点面结合)
    的手法,(1分)使画面生动、意境悠远(1分)与作者“悠 然”的情感自然相融。
   (1分)(其它答法,答合诗意即可)
 
广东常平中学2011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 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第二联中,哪两个字最能反映出雨势之大?请简要分析。(3分)
(2)通观全诗,这场雨为何令诗人欣喜?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4分)
参考答案:
10.(7分)(1)“湿” (或“漏”)与“深”。每张床都被漏下的雨水打湿了,河流上涨使所有的河流(“岸岸”指“条条河流”)变得更深,这些都反映出雨势之大。(关键字答对2分,分析合理1分)(2)因为雨下得又大又及时,有利于禾苗的生长。反映诗人与民同乐(关心百姓、体察民情也可)的思想。(每问2分,意思相近即可)
 
广东潮州金山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摸底
10.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6分)
 
虞美人·寄公度舒宣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1)这首词上下阙写景的角度或手法有何不同?词的上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3分)
 
(2)这首词中“涵”、“贴”、“寒”、“满”等字用得很好,请选择其中两个联系全诗分析其运用特点或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
10.(6分)
(1)(3分)上阙写的实景(眼前之景),下阙写的是虚景(想象之景),手法是虚实结合;答深秋之景和冬景亦可。写出了深秋苍茫萧条寒意侵人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孤独悲凉的心境。(每问1分))
(2)(3分)“涵”字写写出了深秋时节天空的苍茫开阔和水天一色的特点,意境阔远;“贴”字极言燕飞之高犹如云去,极目难及;“寒”字以感觉写视觉,以景写心,使人联想到“高处不胜寒”; “满”写出了雪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下一个『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