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高中2011届高考模拟试题(六)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信阳高中2011届高考模拟试题(六)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信阳高中2011届高考模拟试题(六)第I卷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经学读本与教学方法的演变张亚群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起源于子夏和荀子,并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深化。两汉儒学
试题预览
信阳高中2011届高考模拟试题(六)
第I卷 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经学读本与教学方法的演变
张亚群
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 。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起源于子夏和荀子,并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深化。两汉儒学处于独尊地位,“五经”、“七经”立于太学,“明经”“孝廉”也设为察举科目,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起了特殊作用。隋唐而下,经学与科举结合,对儒家通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儒家经典从“九经”展到“十三经”,并形成“四书”。经学文本从多家注疏逐渐统一。学校教材和科举考试标准,从《五经正义》演变为《四书集注》;教育方法,从注重启发、自学转向考试技能的 训练。
……
潘光旦认为,理学与科举的流弊是导致中国教育由主动变成被动、由启发变成训练的三个因素之一,他辨析“教”与“训”的差异:从字面上看,“训是有言之教,教是无言之教”:“训”与“教”是政治与教育的一个基本分别,“政治用得着训,而教育用不着训”。儒家讲教育的两大作品《论语》与《学记》里,根本找不到一个“训”字。“教”字也用得很省:分别只有7个和18个“教”字,并且与狭义的教育没有多大关系。相比之下,“学”字用得较多:《论语》里至少有56个“学”字,《学记》中有48个“学”字,甚至题目也用“学”字,而不称“教”。这种现象“绝”不是偶然的,而有深切的教育的意义的”。它说明,在儒家先贤的教育理念中,“自动的学重于被动的教”;“真正的教育,不但教别人能自动的学,更教自己作进一步的学的功夫”。
对比官学与早期书院在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颇能反映科举制下教育方法的变化。宋代书院秉承儒家通识教育传统,十分重视境培养学生自觉能力。朱熹认为,学问靠自己积累,义理靠自己探索,为师者只是引路人,只负指导学生读书之责。他提出:“读书须有疑”,“疑者足以研期微”;“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如是学”。朱熹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包括升堂讲说,认真读书 、自行理会,互相切磋,质疑问难,优游山水之间,等等。朱熹门人后学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居敬持志”六项。无代程端面礼据此编著《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用以指导学童读书。相比之下,官学教育主要以应试为目的,实行训诫教学方式。办学者只重视月课、季考,很少有实际繁体活动。明清时期,这种教育日趋明显,难以满足学者研习学问和培养人才的需要。
1.下列关于“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东周时 期的子夏和荀子
B.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学问的“经学”源远流长
C.隋唐而下,“经学”就成为学校教材和科举考试标准
D. 《四书集注》是经学文本从多家注疏演变为逐渐统一的一个标志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科举制度下的教育方法是早期书院式教学方法,由原来学生主动学习变成被动的教,由原来的启发式教学变为训诫式教学。
B.儒家讲教育的两大作品《论语》与《学记》里找不到一个“训”宇,说明儒家先贤的教育理念中,注重启发,认为主动学习才是教育的根本
C.教育方法从注重启发、自学转向考试技能的训练,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深切的教育的意义的
D.朱熹认为老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引路人,担负着指导学生读书、训练学生能力之责,他的看法流弊甚远
3.根据原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因此,通识教育的教育方法注重启发,强调自学。
B.对儒家通识教育内容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学,从“九经”扩展到“十三经”,说明儒家思想也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
C.朱熹的教学法和读书方法,形式灵活多样,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自学,对后人很有借鉴意义。
D.明清以应试为目的官学教育,深受理学与科举流弊的毒害,很难满足学者研习学问和培养人才的需要。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 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 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金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4、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说下之 下:使做……的下属 B.幸勿杀我 幸:希望
C.州罹兵烬 罹:遭受 D.留守叶衡雅重之 雅:认为……高雅。
5、下列选项中,都能表现辛弃疾“慷慨有大略”的一组是(3分) ( )
①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 ②京大怒,欲杀弃疾
③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④京令弃疾奉表归宋
⑤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
⑥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A.②⑤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⑤⑥
6、选出对文段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僧人义端在耿京的军队中纠集了千余人,劝说他们隶属于自己,并且在一个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叛投金国。辛弃疾奉命追逃,不顾义端的求饶,杀了义端,得到了耿京的赞许。
B.辛弃疾在耿京的授意下奉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任命耿京为天平节度使,但这时耿京已被张安国和邵进杀害了。
C.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刚强正直,却未被采纳。
D.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及《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5分)
译文:
(2)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浣 溪 沙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8、有人评价此词“诗中有画”,从词的上阕看,这一评价是怎样体现出来的?请简要说明。(5分)
答:
9、词的下阕,诗人是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变化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3)故曰: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请任选一组作答。
11、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偷 父
刘心武
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门厅里的灯,立刻感觉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电灯,各屋的窗户都好好地关闭着啊。但是,当我到卫生间再仔细检查时,一仰头,心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换气窗被撬开了!再一低头,浴盆里有明显的鞋印。有贼!我忙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这时,又忽然听见声响,循声望去,发现卧室床下有异常。我把手机倒换到左手,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
一个人从床底下爬出来了,是一个瘦小的少年,剃着光头,身上穿一件黑底子的T恤。我看他手里空着,就允许他站立起来,用窗帘叉子指向他,作为防备,问他:“你偷了些什么?把藏在身上的东西掏出来。”
但他那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用眼角余光检查了一下我放置钱财的地方,似乎还没有受到侵犯。我保持伸着窗帘叉子的姿势,倒退着,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讯问。
“你为什么还不报警?”他问我。
我把手指挪到手机按键上,问他:“警察来了,你会是怎么个处境?”他叹了口气:“唉,惯了,训一顿,管吃管住,完了把我遣返老家,再到那破土屋子里熬一阵呗。”他那无所谓,甚至还带些演完戏卸完装可以大松一口气的表情,令我惊奇。
他今年14岁,家在离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流浪。现在就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灯光下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回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他点头。
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问他:“为什么?”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我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子拿到手里,准备拨110。这工夫那少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麻利地爬进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从床底下爬了出来,回到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临摹的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看去不像个西方人倒像个东方农民。
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
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他妈在他不记事的时候,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碴儿,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
他们那个村子,不记得在哪一天,忽然说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去年的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在了井底下……
少年说,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他说他爸坐在床上想心事的时候,就那么个模样。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钟,我一溜烟儿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踏出楼门,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经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
我让自己平静下来。当一派寂静笼罩着我时,我问自己:“你追出来,是想跟他说什么?”
是的,我冲出来,是想追上他并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前文写“我”发现放置钱财的地方没有受到侵犯,为下文写少年偷“父”埋
下了伏笔。
B.少年执拗地说他没有妈妈,可见他对妈妈的愤恨之深。
C.少年说他父母的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泪光说明他在不断的偷窃中逐渐变得冷漠。
D.“我”三次想报警而没报,是因为我想要给这个少年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E.少年走后,“我”若有所失,表明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孩子。
(2).为什么“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了解到少年偷画像
的原委之后“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结尾说,“我”“想追上他并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
从正门进来。’”这样写,有人认为合情合理,也有人认为有些不合实际。你的
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钱学森的遗产(节选)
作为科学家的钱学森已然殒世,但是,在历史的天空中,钱学森必将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一颗明星——就像那颗距离地球大约2.23亿公里的“钱学森星”一样,长久闪耀在苍穹。
在中国,钱学森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什么是科学家,什么是科学精神,那就是对这个世界永远充满好奇与探索,不为自己设置任何禁区。钱学森身后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而只有完整全面地理解钱学森,才能体味他对中国的真正价值。
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让他的祖国能够发射导弹,把卫星送上天,从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到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计来说,钱学森的功绩似乎如何解读都不为过。
这位中国的“导弹之父”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 。
1950年以后,他在美国麦卡锡运动泛滥成灾,自己受到无端指控,行动自由受到美国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而且被吊销了国防部的通行证,无法再继续参与机密军事科技研究的情况下,为了转移美方的注意力,及时调整心态,进入一个新的理论领域,并最终创建了“工程控制论”。在他回国之后,“工程控制论”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20世纪80年代初,他把对工程控制论的理论探索和组织指挥“两弹一星”等重大科研工程的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理论组成的“系统科学”思想。至此,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似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他快速地挣脱了“导弹轨迹”的束缚,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的路线,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
钱学森开始审视中医,他写道“我并不是一个中医,但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所以中医的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
他同时又认为:中医理论是事实和臆想以及猜测的混合,是经典意义的自然哲学,不能说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或者说,中医是“前科学”,即尚待进入科学技术体系的知识。他甚至在1981年《自然杂志》第4 卷第7 期题为《开展人体科学的基础研究》一文中提出:气功、中医 理论和人体特异功能孕育着人体科学最根本的道理,不是神秘的,而是同现代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而它们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
1958年3月1日,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的文章,此文被视为钱学森对建筑与城市研究的肇始。及至20世纪90年代初,钱学森公开提出: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园林,钱称之为“山水城市”。在钱学森的倡议下,1993年2月27日在北京召开了“山水城市座谈会”,钱学森在为此次大会寄来的书面发言《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中说“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
钱学森的“系统科学观”总能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比如 ,他和年轻学者张沁文于1980 年提出了农业系统工程理论,用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的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这个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
尽管让他的同胞最为他自豪的,还是他那些最为“宏大”的作品 ——震天动地的导弹、划过苍穹的卫星,但理解钱学森,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斗转星移,岁月不居,钱老走完了他的近百年人生长途,离我们远去了。但他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一颗不倦地燃烧着的星。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值得整个民族永远珍惜,我们只有完整全面地理解钱学森,才能真正体味他对中国的重要价值。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B.钱学森而认为中医的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
C.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终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
D.在这个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他认为中医理论是事实和臆想以及猜测的混合,是经典意义的自然哲学,也可以说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E.气功、中医理论和人体特异功能孕育着人体科学最根本的道理,它们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
(2)本文的题目是“钱学森的遗产”,结合全文,说说钱学森给后人留下了怎样一笔丰厚的遗产?(6分)
答:
(3)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 (6分)
答:
(4)作者在文章最后说:“尽管让他的同胞最为他自豪的,还是他那些最为“宏大”的作品 ——震天动地的导弹、划过苍穹的卫星,但理解钱学森,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并说说对你的启示。(8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李白是中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B.王小光同学不仅认真学习,而且好为人师,班上的同学不管谁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只要找到他,他都乐意帮助。
C.这几天,一场强冷空气突袭我省,使得气温骤降。街上的行人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噤若寒蝉。
D.仿制古画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不署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黑钱。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在《文学自由谈》杂志上陆续刊发时,引起热议,其影响是近年文坛鲜见的景观。
B.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物权法》将为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
C.近日在宜宾城区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当三名男子在持刀抢劫一女子时,将交通一度阻断。在长达近十分钟的抢劫过程中,数十名路人视而不见。
D.对于上海部分小学为了避免学生意外受伤而不准他们到操场上玩耍的做法,部分家长表示这样做是在“圈养”学生,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玉龙雪山脚下,道路分成了两条,------------ ,每天大清早把水闸打开,雪山融化 的水就会冲过四方街,约一个小时后,所有的脏物都会被水冲入丽江。
①这也许是全中国唯一一个每天得到彻底清洗的广场
②—条继续顺着沟渠环绕小山
③四方街是个大广场
④当然,这是靠了大自然的帮助
⑤另一条跨过一座小石桥进入四方街
⑥中间用鹅卵石,四边用大石块铺成
A. ②⑤③⑥①④ B .③⑥②⑤①④ C.②⑥①⑤④③ D.②⑤①④⑥③
16、阅读下面的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5分)
最近,高校女生就业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厦门大学的调查显示,该校男生就业率为83.0%,女生为79.5%。云南省妇联的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生投入找工作的时间比男生多8.6个百分点,而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7%!浙江省教育厅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签约对女生拟付工资水平低于男生11%。
值得注意的是,与女大学生面对的就业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们在学习成绩的竞技场上却“巾帼胜过须眉”。据统计,近年高考中,各省的高考“女状元”比例多在70%左右。去年的国家奖学金名单也显示,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女生获国家奖学金比例分别为66.4%、79.9%、66.7%、100%、70.8%、58.9%。与此类似的“女生强势”现象在国内其他高校也普遍存在。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女大学生--------------------------------------------------------------的反常现象呢?
(1)请根据文意,把上文最后一段补充完整。(不超过10字) (2分)
----------------------------------------------------------------------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
信阳高中2011届高考模拟试题(五)
』  下一个『
信阳高中2011届高考模拟试题(七)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