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古诗文第六单元测试题(高二选择性必修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2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创造必须有学问。在一定意义上,创造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想说的只不过是:创造需要知识,但知识不等于创造。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我觉得从知识到力量,其中还需要某种转换。即是说,要使知(对象)变
试题预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12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创造必须有学问。在一定意义上,创造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想说的只不过是:创造需要知识,但知识不等于创造。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我觉得从知识到力量,其中还需要某种转换。即是说,要使知(对象)变成力量(主体),还需要某种科学的选择、组织、建构、融化的工夫,这样才能使知识纳入你的智力结构,成为你的能力,符合你的需要,而为你自由驾驭,而不只是像机器那样被动地贮存,凭外在指令输入输出而已。也就是说要善于读书,要善于吸收融化知识,使合乎规律性的知识,趋向于、接近于、符合于你的目的性的创造。
1. 对“不只是像机器那样被动地贮存,凭外在指令输入输出而已”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要把知识变成力量
B. 说明从知识到力量需要某种转换。
C. 说明知识变成力量的重要。
D. 符合人的需要而为人所自由驾驭
2. 最后一句“使合乎规律性的知识,趋向于、接近于、符合于你的目的性的创造。”中加点短语所表述的意思是(   )
A. 用并列短语强调要善于吸收、融化知识
B. 用递进短语突出善于主动地选择、建构、运用和支配知识的知重要性
C. 用并列短语说明读书的目的性越来越明确
D. 用递进短语说明从读书到创造的发展过程
3. 这个文段的中心句是(   )
A. 创造必须有学问
B. 创造需要知识,但知识不等于创造
C. 知识就是力量
D. 要善于读书
4. 对本文段的论证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先论证了知识的重要,接着指出知识与创造的相互关系,然后阐明了从知识到力量的转换,从善于读书到创造的发展过程。
B. 首先论证了知识的重要,接着指出知识与创造的关系,然后阐明了从读书到创造的发展过程。
C. 首先提出了观点,接着指出了知识的重要。然后阐明了从知识到力量的转换和善于读书的重要。
D. 首先提出了观点,接着指出了知识的力量,然后阐明要善于读书,要善于选择、建构、运用和支配知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28分)
阅读下文,完成5-11题。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淄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日:“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又纵反间日:“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谬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柬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6.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乃纵反间于燕  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  D.燕军扰乱奔走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B、使约降于燕  故内惑于郑袖
C、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8.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部投降
 B.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只怕他率领军队到来,即墨就不能保存了
C.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燕军把坟墓全都挖开,烧化死人
 D.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并点燃它的末端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
 ①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②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③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④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⑤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⑥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 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0分)
(1)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2)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1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答题。(10分,每小题各5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1)这首诗的颔联、颈联描写出一幅怎样的江南春天风光?请简要分析。(5分)
                                                                                   
(2)开头两句作者是如何表现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的?(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21分)
1).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
3).                 ,飞羽觞而醉月。
4).              ,春服既成,                 ,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三、文史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7分
  宋词人物
乔 雨

烟水迷离的秦淮河只能出现在梦里了,没有哪只红袖能拭去你流淌的清泪。只有在夜静人空的庭院深处才敢吐出你那声重重的叹息。从此,懂词和不懂词的人,都明白了那一江春水里流淌着的是什么。
可你还是无奈地走了,在一个本该是轻罗小扇扑流萤的七夕之夜,在一个本该是丝弦弄音,听那首《霓裳羽衣曲》的七夕之夜,被迫放下了你放不下的书画词曲,喝下了那杯为你预备良久的鸩酒。
有多少帝王的玉砌雕栏都在历史的风雨中灰飞烟灭,而你在笙鹤瑶天般的吟哦中,在用才情创造的终极里找到了真正的永恒。

在那种冷落凄清的季节里,所有的人都会渴望一种相逢。
思念在分手后开始生长,长成伫立岸边的棵棵杨柳,盼望着青衫上酒渍斑斑的你,乘一叶扁舟从暮霭沉沉的烟波中驶来,轻诉千种风情。
那晓风残月依旧醉着,你可曾记得执手相看的泪眼,离别里是谁与你浅斟低唱吗?
早知道凡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吟唱你的词,可不曾想到,自从你把士大夫的精雕细刻变成了一种流行之后,你笔下的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竟成为铭刻古今的爱情誓言。

那杯你一饮而尽的黄藤酒,谁尝了谁都说是苦的。默默看着你的那双眼睛依旧流泪,而你的心却如春雨淅沥般地滴血。
渴望相逢又怕相逢,不敢再看那泪光涟涟的眸子。浸满了泪痕的那条鲛绡依然湿着,而你错莫交织的心情,都写进了一首叫《钗头凤》的词里。
春风又绿宫墙柳,可那双让你魂牵梦萦的红酥手,竟永远地弃你而去,再也不能与你琴瑟相对诗词相和了。
绿蘸寺桥下水波映着你的身影永远孤单,那只飞起了的惊鸿不再回转。而沈园那座墙壁上的斑斑墨迹已在你心中慢慢地结成了一片永远抚不去的瘢痕。

走近你的词,每每会使人感到剑气逼人,未曾打开剑匣便已隐隐听到那龙吟般的铮铮剑鸣。
那把吴钩呢?曾被你无数次在醉后的深夜里挑灯看过的,看那青冷的剑身在昏暗的灯火下闪烁着幽幽的光。
不敢再轻易登上那落日楼头,栏杆拍遍亦枉然。你本该是一位旌旗拥万夫的将军,直到白发苍苍也只能在梦里布阵点兵。
可惜你这把锋利的剑,始终未能再饮胡虏血,一腔壮志未酬的悲愤,化作一首首剑一般豪雄的词,在那里,热血撞击你心壁的声音清晰可辨。

每次梦见你逸怀浩气,举首高歌,都是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清晰地看你舞动长长的衣袖潇洒而又孤独。那轮曾让你要乘风归去的明月常常在我将醉的时候跌落在我的酒杯中。
一句大江东去唱红了关西大汉的脸,手上的铜钹依然铿锵作响,历史的巨浪淘尽了古今多少王侯公卿、才子佳人,却淘不掉你词中的一个字。你那横空出世的亘古旷达更使那些咬文嚼字的匠人们自惭形秽。
每当我翻到宋朝的那一页时,你的天风海雨般的文字便迎面扑来,抽打着我身上的琐屑绮俗。
14.请依次写出这五位词人的名字,并指出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共同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五位人物是按年代先后顺序排列的吗?作者如此排序布局谋篇的诀窍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举出第五位人物的两首不同风格的词作。作者将其放在最后的用意何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原文,说出下列警句的含意。(5分)
 (1)你在笙鹤瑶天般的吟哦中,在用才情创造的终极里找到真正的永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把士大夫的精雕细刻变成了一种流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瓢泼    剽悍    漂白粉    飘飘欲仙
B.船舷    泫然    涎着脸    垂涎三尺
C.褊狭    胼胝    便宜事    大腹便便
D.辖制    狡黠    侠客行    瑕瑜互见
1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赍发    央浼    尺牍    食不裹腹
B.庇佑    怂涌    撮合    众目睽睽
C.凋蔽    贲张    迢远    差可比拟
D.岑寂    付梓    凑泊    轻鸢剪掠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利比亚内战的潘多拉盒子已经打开,无论它的结局是卡扎菲下台,还是利比亚分裂成两半,都将是一个心慌意乱的痛苦过程。
B.面对全行业固网业务的颓势和移动业务的瘸腿,英国电信凭借富有远见的战略眼光和扎实的执行力,走出了日薄西山的困境。
C.波及全国的碘盐抢购事件提醒我们,面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焦虑心理,关注应更及时、更具前瞻性,不要让别有用心的造谣者得逞。
D.针对圣元奶粉事件,卫生部称目前市场上抽检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婴幼儿食用这些乳粉会安然无恙。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隶属东京电力的福岛县第一核电站核泄露事故,让日本人至今还没有走出“核恐慌”的阴影,断然拒绝电力公司的任何道歉和谢罪。
B.全国各大城市陆续出台的限购令激起强烈反响,有评论认为,限购令阻碍了炒房通道,降低了炒房获利能力,因而破坏了本来“健康”的市场。
C.最近,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了一份研究报告,宣称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具有超级抗药性的细菌,引发了南亚地区和英国等地的多起相关病例。
D.前不久,东亚投资论坛指出,各国应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大力研制与开发新能源,使人类尽快走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和未来发展的困境。
22.下面是钱钟书《谈中国诗》中的一段话。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60字。)(2分)
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这些历史人物的名字,多出自我们学过的诗文中。请仿照示例,指出“名”和“字”之间的关系。(2分)
示例:清代的宋端己,字耻夫。“端己”(名)和“耻夫”(字)出自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端居耻圣明”一句。
   ⑴明代的胡东皋,字汝登。
                                                                                   ⑵清代的戴殿江,字襟三。
                                                                                 
24.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回答问题。(2分)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项    目 百分比   项      目 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 65.0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79.3
害怕陌生人 40.0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 52.7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34.7
⑴依据表格数据,归纳出一条有关“留守儿童”的结论。(2分)
                                                                                    
⑵针对“留守儿童”现象,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五、写作(60分)
25.请以“回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60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1.B(原文中“即是说------而不是------”一句所阐述的便是这个内容)
2.D
3.B(ACD三项都未能表明知识与创造的相互关系)
4.A(B项对论证内容的表述有遗漏之处,CD两项均未涉及“创造”的内容)
(二)
文言文阅读
【解析】5.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用法,四个词均多次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过,难度不大,其中C项是错误的,“乘”没有“巡视”的用法,根据前后文义,“乘”在这里应解释为“登”。“乘城”意为“登城”。
 6.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四个词语也在课本中出现过,其中A项“反间”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其余均不同:B项,南面:古义,指居帝位;今义,南方。C项,鼓噪:古义,擂鼓和呐喊;今义,喧嚷。D项,扰乱:古义,均为形容词,都是“混乱”的意思;今义:动词,“搅乱,使混乱或不安”的意思。
7.本题考查言虚词的用法,也有四句话出自中学语文课本,根据文意,B项中的两个“于”都是介词,但意义不相同,前一个解释为“向”,后一个解释为“表被动,可释为被”,是正确的选项。其余三个虚词的意思是:表目的的连词,表相承的副词,表相承的连词。
8.本题考查文句的翻译。B项中的“他”,根据前后文,不作代词用,应为形容词,解释为“别的,另外的”。本题答案应选B项。
9.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答此题,应将句子放回原文中去分析。①句不是写田单,②、③、④皆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⑤句写田单战术高明,⑥句写战斗的结局。据此,本题答案应选C项。
10.本题是对整体文义的综合考查,解答此题,要通读全文,把握文义,鉴别比较,切忌胡乱揣测。本题答案应选C项,C项中“打入敌军内部以作内应”的内容,,文中并未提及,属于随意添加。
【译文】
 田单是齐国田氏王族的旁支亲属,在临淄作一名佐理市政的小官,不被人们赏识。到燕国派遣乐毅攻破齐国,已经全部降服了齐国的城邑,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攻下。燕将领兵向东围攻即墨,守卫即墨的长宫开城和燕军交战,战败阵亡。即墨城里的军民共同推举田单作首领,立田单作将军,据守即墨抵抗燕军。不久,燕昭王去世,惠王登位。他跟乐毅有嫌隙。田单听到这个情况,就派人到燕国去行使反间计,扬言说:“齐王已经死去,齐国城邑没有被攻下的不过两座罢了。乐毅怕被诛杀不敢回来,他以伐齐为名,其实是想拖延战争而在齐国称王。齐国人心还没归附,所以姑且缓攻即墨来等待他们归顺。齐国人所害怕的,只担心别的将帅到来,那即墨就无法保全了。’’惠王认为这说法对,派骑劫去代替乐毅。乐毅于是到赵国去了,燕军官兵都忿忿不平。田单又让人散布说:“我们害怕燕军挖掘我们城外祖宗坟墓,凌辱我们的祖先,那真是心酸的事。”燕军就全部掘开坟墓,焚烧死尸。即墨军民从城上望见,全都伤心哭泣,都请求出城厮杀,愤慨情绪高涨十倍。田单知道士兵可用了,命令披甲的士兵都藏匿起来,让老弱人和妇女上城防守。派使者去到燕军约定投降,燕军都高呼万岁。田单又收集民间金钱,得到上千镒,让即墨城里有钱有势的人去送给燕将,燕军因此更加松懈了。田单于是从城里收集干多头牛,给它披上大红绸绢制的衣服,在上面画着五颜六色的蛟龙花纹,捆缚刀刃在它们角上,把渍满油脂的芦苇子捆在牛尾上,点燃它末梢。把城墙凿开几十个洞穴,夜里从洞穴里驱赶出牛,派精壮士兵五千人跟在火牛后面。牛尾烧得发热,狂怒地奔入燕军,燕军在夜间大为惊慌失措。牛尾上的火把光明耀眼,燕军看见它们都是龙纹,所触及的人尽都死伤。五千士兵趁这阵势衔枚冲杀。城里的士兵大声警警跟着他们;老弱妇孺都敲击铜器助威,喊杀声惊天动地。燕军大为警骇,败溃逃跑。齐军杀死了他们的主将骑劫。燕军溃散逃命,齐专竺芝追击,所经过的城邑都背叛燕军归顺田单。齐国的七十多盖城邑都又回到齐国方面来了。
11.翻译
齐国人所害怕的,只担心别的将帅到来,那即墨就无法保全了。 
燕军溃散逃命,齐专竺芝追击,所经过的城邑都背叛燕军归顺田单。
12.(1)答案:描写了江南早春风光:云蒸霞蔚,梅柳摇曳,春水荡漾,春和景明,黄莺啼唱,一池浮萍生机盎然,凸显出江南春天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特征。(2)答案:作者用“独有”“偏惊”生动地表现了自己虽面对江南美丽春色,却因别家离乡、在外做官,对异乡的新春物候变化反而感到惊心的矛盾心情。
13.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2).大块假我以文章
3).开琼筵以坐花
4).莫春者  冠者五六人
14.这五位宋词人物依次是李煜、柳永、陆游、辛弃疾和苏轼。他们都是词赋创作的代表人物。(4分)
15.不是。作者以词赋为线,以人物的命运为底蕴,展现出各具风采的词人形象,表现出一种浓郁的古典情怀。(4分)
16.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豪迈清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飘逸空灵。(2分) 用意:苏轼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示;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亦可从作品价值角度谈)(2分)
17.(1)李煜虽是短命皇帝,但他用旷世才情创作的凄美词赋,却千古流传,使其生命在艺术世界里得到了永恒。(3分)
(2)柳永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具有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3分)
18.D(A瓢piáo,剽piāo,漂piǎo,飘piāo;B舷xián,泫xuàn,涎xián;C褊biǎn,pián,便pián,便pián;D均为xiá。)
19.D(A裹—果,B涌—恿,C蔽—敝。)
20.A(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多形容人的心理状态。此处应为“扑朔迷离”。)
21.B(A成分残缺,缺主语,在“断然”前加上“日本灾民”。 C搭配不当,不合逻辑,“研究人员”…“引发了”…“病例”。 D结构混乱,“本着…为原则”包含了两个不能同时使用的两个句式,一是“本着……的原则”,二是“以……为原则”。)
22. 示例:以微雕来比喻中国诗的精练简短,以生活之中的看东西来形容中国诗的精练微妙,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巧妙,形象逼真。(技巧阐释2分,效果解说2分。)
23.⑴“东皋”(名)和“汝登”(字)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一语。⑵“殿江”(名)和“襟三”(字)出自王勃《滕王阁序》中“襟三江而带五湖”一语。(作者及篇名1分,诗句1分。每句2分。) 
24.⑴示例一: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关爱。
示例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一点即可,2分) 
  ⑵示例:留下你的关爱,守护他(她)的心灵。(语意和修辞各1分)

七.参照2011年高考语文评分标准。(60分) (61.182.201.3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 单元练习


上一个『古诗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下一个『2011成都初三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