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十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终综合测试卷一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阶段测试
试题
名称
临川十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终综合测试卷一(高一必修四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临川十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终综合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孱头(chàn)棱角(líng)狡黠(xiá)长吁短叹(xū)B.朱拓(tà)蓦然(mò)腈纶(qíng)残羹冷炙(jiù)C.喟叹(kuì)蹙缩(cù)盥洗(guàn)呱呱坠地(guā)D.笑靥(yè)女娲(wā)咯血(kǎ)戛
试题预览
临川十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终综合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孱头(chàn)    棱角(líng)     狡黠(xiá)       长吁短叹(xū)
B.朱拓(tà)        蓦然(mò)       腈纶(qíng)      残羹冷炙(jiù)
C.喟叹(kuì)       蹙缩(cù)       盥洗(guàn)      呱呱坠地(guā)
D.笑靥(yè)        女娲(wā)       咯血(kǎ)        戛然而止(jiá)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端详   螺丝钉   额手称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 签署   发贴子   刨根问底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C. 荫庇   震慑力   眼花瞭乱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 延袭   扫描仪   不屈不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         。此刻,寺院周围庄承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      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           ,         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     洋洋洒洒     浮动     好像
B.喜爱     纷纷扬扬     浮动     犹如
C.钟爱     纷纷扬扬     飘动     好像
D.喜爱     洋洋洒洒     飘动     犹如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 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C. 因为有了幽默感,他们更善于与其他人沟通,即便表达了反对意见,别人也不会反感。
D. 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这是一句禅语啊!幸福指数全在自己掌握,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啊” (这是应该经常说的),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
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C.一粥一饭是清淡,健康、温暖、妥帖;一瓢一箪是清淡,随意、自在、安心。奢华也罢,绚丽也罢……生命终究归于平淡。
D.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魔兽世界”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可能“病”了!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高老头作为一个面条商,他没有社会地位,但是他有钱,他用70万法郎的陪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伯爵,指望女儿成为贵族,自己就可成为贵族的座上客。
莎士比亚《亨利四世》刻画最出彩的人物是福斯塔夫,他是一个有一把年纪的大腹便便的破落骑士,无钱无业,只凭者和太子的交情到处鬼混。
贾宝玉十分鄙视功名利禄及其相关的世俗观念,把科举考试讥讽为“钓名饵禄之阶”,所以,当薛宝钗、林黛玉等女孩子也劝他致力功名时,宝玉感到特别痛心。
D.朱光潜在《谈美》一书中提出“免俗”的观点,也就是培养“美感修养”的问题。他提出对社会“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植,有一些理想与情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族《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7. 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则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8.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故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及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浏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三、(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熊鼎,字伯颖,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临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伊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褒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诸罪,吾敢畏遣,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密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赞:辅佐。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  )  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 ②复以细故烦御史  ③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 ④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  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觉察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13.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译文: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4.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  
    
    15.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3)或五十步而后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何如?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
(5)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22分)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帐。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
但是一般人用这几个词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分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些戏味。(有删节)
14.如何理解“客气要大方,合身分,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意。(4分)



15.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6分)


    
    
    l6.文章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请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例证。(6分)



17.作者认为“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持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6分)




六、(1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按要求作答(5分)
    2012年9月,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将在天津举行,预计有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地区的70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参与盛会,下面是此次盛会的吉祥物“津津”。   (1)请你以东道主的身份,根据上图向大家介绍吉祥物“津津”,要求描述形象,并说明寓意。(3分)   
  (2)请为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拟一条宣传语。(2分)

    
   2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5分)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0. 请以“这世界需要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体特征鲜明
答案

1.D   2.A  3.B  4.C  5.B  6.C 
 7-9:ACB  10-12:CDB  13:(1) 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
(2)皇帝派遣使者慰问,送貂皮衣服帽子,又派遣中使赵成召回熊鼎。
14.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15.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16.略
17.客气是一种诚意,但客气也适度、得体,否则就降低了诚意的价值。
18.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也是态度。接着进一步指出只有把诚意当作品性是片面的,率性是诚意,客气也有诚意,由此说明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
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的好,做戏也有诚意。
   19.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仅是虚伪的。老先生开口闭口开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或有些人认为“看人,请客,送礼” 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
20.(1)辩证(对比)思维  分析(略)  (2)包容态度    分析(略)
21.略
22.(1)人应该知错就改; 人不必回避错误。
(2)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23.略 (59.53.104.18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日常阶段测试


上一个『2011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下一个『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篇目设计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