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于师》学案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当仁,不让于师》学案
(高二选择性必修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编号03使用时间2011.5班级姓名批改评价《当仁,不让于师》练习学案编制人:刘洪涛第一课时一、基础知识结合注释,阅读本文,掌握如下基础知识。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喟然( )莞尔( )饥馑( )哂笑( )沂( )牖(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君子一言
试题预览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编号03 使用时间 2011.5
班级 姓名 批改评价
《当仁,不让于师》练习学案
编制人:刘洪涛
第一课时
一、基础知识
结合注释,阅读本文,掌握如下基础知识。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喟然( ) 莞尔( ) 饥馑( ) 哂笑( ) 沂( ) 牖( )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君子一言以为知:
道之斯行:
夫子矢之曰:
毋吾以也:
鼓瑟希:
莫春者: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叔孙武叔毁仲尼: 多见其不知量也:
颜渊喟然叹曰: 仰之弥高:
循循然善诱人: 如有所立卓尔:
当仁: 子之武城:
莞尔而笑: 予所否者:
饥馑: 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且知方也:
以俟君子: 舍瑟而作:
异乎三子者之撰: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
4、注意如下特殊句式或用法。
(1)博我以文 (2)是丘也
(3)不吾知也 (4)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第二课时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韬晦(huì) 散漫(sàn) 酵母菌(jiào) 潸然泪下(shān )
B.涨幅(zhǎng) 刊载(zǎi) 发横财(hèng) 沆瀣一气(xiè)
C.酗酒(xù) 堵塞(sè) 潜意识(qián) 翩跹起舞(qiān)
D.款识(zhì) 揶揄(yú) 软着陆(zháo) 插科打诨(hù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甄别 膨胀 核幅射 声名鹊起
B.会晤 乔迁 舶来品 两全齐美
C.泻漏 装帧 订书机 珠光宝气
D.歉收 整伤 跑龙套 共商国是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北京、湖南、上海、广州……等地,“爱心家园”每周不间断地组织“助孤、敬老、扶贫”公益活动。
B.有一种恶习就是求全责备、吹毛求疵。你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会问“难道鹅就不知吗?鱼就不知吗?”
C.景泰蓝的制作一共有六道工序: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和镀金(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
D.多年前,有人曾经心惊于油价突破了五元;现在或许人们感慨的是:该咋办啊!油价就要涨到十元了。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前台湾公布了大学院校招收大陆学生的规定 简章,其中有不少歧视性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台湾高校对大陆学生的吸引力。
②现在有些年轻人崇尚简单主义,他们认为,简单是一首诗,纯粹中感受生活的推致和隽永,会令人摒弃 之事,自得悠闲,轻扬生活的扁舟。
③双汇的“瘦肉精”有毒生猪肉和在上海发现的“染色馒头”,都曾经 地摆在大超市的拒台上,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A.及其 繁乱 冠冕堂皇 B.及 烦乱 冠冕堂皇
C.及 繁乱 堂而皇之 D.及其 烦乱 堂而皇之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史铁生《病隙碎笔》 对生死问题的深度探讨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不仅体现了一个真正思想者的风采,而且再现了一个优秀写作者的艺术功力。
B.如云的明星、无数的影迷和众多的媒体,似乎都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奥斯卡颁奖活动正在把巨大的商机和经济利益带到世界影都洛杉矶。
C.本着朝阳、有适当坡度、排水良好、牧草繁茂、无污染、无噪音,威海市将台湾赠送的梅花鹿和长鬃山羊的圈舍建在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南侧。
D.动画片《孔子》用动漫形式塑造的全新的孔子形象,打破了以往人们对国学刻板而僵化的思维习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多次获得国家奖项。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 题。
论美的欣赏的普遍性
对于是否存在美的欣赏的普遍性的问题,回答是肯定的。所有人都喜欢美的事物,不同文化中的人们有一些共同的审美偏爱。美的欣赏的普遍性可以列举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与风景和人体有关。所有人都喜欢草原景观,这种景观偏好的一致性,超越了文化差异和特定的阶层差异。就人体来说,身材匀称、面容姣好通常会被认为是美的。
第二种类型是对整体自相似形式的欣赏,如葵花籽的排列,海螺壳的构造。在黄金分割比中,我们能发现典型的整体自相似性。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关系,对于我们对美的欣赏是决定性的,因此所有人都喜欢具有黄金分割比的形式。
第三种类型是对惊人的美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这种欣赏的普遍性与非凡的艺术作品有关。泰姬陵、《蒙娜丽莎》或者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让不管具有何种文化背景的人们都为之着迷。
当我们将风景或者人体作为美来感受的时候,这种感知依赖某种神经模式的高度局部化的激活;当我们将整体自相似形式作为美来感受的时候,相邻皮质区的共振产生更加深远的皮质并行激活;对那些伟大的、惊人的美的艺术作品的经验,依赖我们整个美的欣赏和认识构造的整体激活。这三种类型都意味着审美实际上就是大脑愉快,但神经刺激的范围有所不同,而经验的质量也有显著的差异。在局部刺激中,我们经验到吸引力;在并行刺激中,我们经验到意味深长的愉快;在整全刺激中,我们经验到惊人的美。
对风景和人体的偏好之所以是普遍的,因为它们都起源于选择效应,这种效应对智人的基因组产生影响,它们先于任何文化区分,这就是它们一直传到我们这里,在今天仍然保持普遍性的原因。这种类型的美是在人类原始文化时期确立起来的,是人类特有的,它明显朝生殖和生态方向发展,因此,在美学范围中,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善的体现。
对于整体自相似形式的审美偏爱,也是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发展和选择出来的。它在今天的普遍性,来源于相应基因结构的永久性。这种类型的美是在动物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有一个比人类更早的来源。这种类型的美的作用存在于认识领域。在美学领域中,我们可以说它是真的体现。
最后,我们在对伟大的美的着迷上体现出来的普遍性,很可能扎根于皮质的构造之中。由于这种构造在所有人中都是完全一样的,不管我们具有怎样的文化背景,我们都具备感知这种美的能力,因此这种类型的关的欣赏感知也是普遍的。这种类型极有可能是在人类文化时期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也就是在最近4万年中发展起来的,它在这三种类型中最为晚近。这种伟大的美,独立于任何生物的或者认识的利益,释放出无目的的神经烟火。就这种意义上来说,只有在这种类型的美中,我们才真正地进入了纯粹的美的领域,这是一个为美而关的领域。因此,在关学领域中,这种美是美本身的体现。
(选自《光明日报》2011.3.22,有删改)
6.对“美的欣赏的普遍性”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是不同文化中的人们超越了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一些共同的审美偏爱。
B.它表现为所有的人都喜欢草原景观、美的人体、整体自相似形式和艺术作品。
C.它的每一种类型都能使人经验到吸引力、意味深长的愉快以及惊人的美。
D.它独立于任何生物的或者认识的利益,是为美而美。
7.对美的欣赏普遍性的三种类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神经刺激范围和经验质量方面,三种类型是渐次增大和加强的,但实际上都是大脑愉快。
B.在产生时间方面,“整体自相似形式”类型最早,“风景和人体”类型次之,“非凡艺术作品”类型最晚。
C.在起源方面,审美普遍性的三种类型都起源于选择效应对基因的影响,而扎根于人体皮质的构造之中。
D.在美学领域中,三种类型分别是善、真、美的体现,而只有在“非凡艺术作品”类型中的美才能令人进人纯粹的美的领域。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共同的审美偏爱证明了存在美的欣赏的普遍性,即所有人都喜欢相同的美的事物。
B.三种类型的审美偏爱都是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确立的,都有赖于神经刺激。
C.不管我们具有怎样的文化背景,都能感知非凡艺术作品的美,所以皮质构造在所有人中都是完全一样的。
D.在美学领域中,伟大的艺术作品的美是美本身的体现,而其它两种美的普遍类型都不是真正的美。
第三课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②。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③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驩④解。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注】①阴贼:内心残忍。 ② 嚼:把酒喝尽。 ③践更:秦汉时的一种徭役。 ④驩(huān):喜悦 欢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解使人微知贼处 微:暗中
B.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 多:大多数
C.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 修:美好
D.诸公以故严重之 重:推重
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明郭解不喜炫耀的一组是 ( )
① 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②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③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 ④ 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⑤乃夜去,不使人知 ⑥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 ( )
A.郭解虽然年少时为人残忍,也伤害过很多人,但后来就改变行为,能够非常友善地对待他人。
B.郭解姐姐家的孩子惹怒别人被刺身亡,郭解派人抓到凶手,了解了真实情况后公正处理了此事,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C.虽然郭解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在人们心中的威望较高,有时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到他那里也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D.太史公认为相较于美名而言,人的相貌如何并不重要,能够长久被人称道的是美名。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 分)
夜 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l)试分析一、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4 分)
(2)《文心雕龙》中说:“人亲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请结合本诗对“梧桐”这一形象的描写,分析作者的情志。(4 分)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 分)
(l)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2)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4)风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第四课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 题。(18 分)
大师去也
费晔
①2009年7月11日,一天之中,我们少了两位大师:4时30分,北京医院,93岁的原国家图书馆馆长、哲学家任继愈先生,静静地合上了双眼;4个半小时后,在北京301医院,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东方学家、印度学家、梵语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季羡林先生也驾鹤西去,享年98 岁。
②大师去也,失不再来!
③何谓大师?《辞海》 说:“指有巨大成就而为人所宗仰的学者或艺术家。”大师之“大”,不是因为年龄大、职权大、帽子大、袍子大,而是因为大学问、大智慈、大境界、大人生。真正的大师从来不自封“大师”,因为他们深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们的使命就是在人生、学问的路上奋力“向前走,向前走”。
④曾有学生问任继愈人生的目标是什么,他沉思良久,缓缓答道:“只讲自己弄明白了的话。”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任先生在80岁时却特地请人治了一枚印章:“不敢从心所欲”。在医院的6年多时间里,季羡林写下了20多万字的《病榻杂记》,书中阐明了他对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术)泰斗”、“国宝”这三顶桂冠的看法——请人们把“头顶上的这三顶桂冠摘下来”。他还说:“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不过生得晚些,活得时间长些罢了。我写的那些东西,除了部分在学术上有一定分量,小品、散文不过是小儿科,哪里称得上什么‘家’? ”
⑤但是,1983年;已70多岁的季羡林仅从一本《弥勒会见记》残卷开始,以10年时间一个人完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吐火罗文研究,以中、英文写成专著,并把世界吐火罗文的研究提高了一个台阶…… 正是在这精进的求索中,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一辈子不做挂名主编”,这9个字是任继愈国家图书馆馆长的“任上宣言”。107卷中国汉文佛教资料汇编《中华大藏经》;煌煌7亿多字的古籍文献资料汇编、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跨世纪出版工程《中华大典》——仅此两项,耗费了他十余年的宝贵光阴,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尽管先生的右眼20多年前就已失明,左眼视力也只有0. 6左右,但生前依然习惯了每天早晨4点即起床工作。“我始终记着我的老师熊十力先生的勉励:做学问就要立志做第一流的学者,要像上战场一样,义无反顾,富贵利禄不能动其心,艰难挫折不能乱其气。”
⑥“道之将废也,文不在兹乎?”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曾悬挂在任继愈的老师熊十力先生北平的书斋里。一代大儒们正是怀着共同的心志,凭藉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深挚而悲苦的责任感,汲汲遑遑,四处奔走,著书立说,开门授徒,不遗余力振兴中华文化。
⑦今时之日,大师去也,后世之人,又当何为?
⑧大师肉身已逝,灵魂扰存。大师遗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不应该从此成为尘封的历史,而必须经由我们之手推广普及、弘扬传承,比之大师孤独的“存在”,更有意义的乃是其智慧成果适时转化为普世价值,以此推动我们的民族、文明一路前行。只闻大师之名,不读大师之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⑨“道之将废也,文不在兹乎?”记住大师们的这句话,勇敢地承担起他们未尽的责任,这将是我们对大师最好的缅怀与纪念。虽然,学或有不逮;精神,却真的不容稍怠!
(选自《中国青年》有删改)
1.试分析第②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 分)
2.分别体会句(l)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和句(2)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l)不过是个杂家,……不过生得晚些,……小品、散文不过是小儿科,哪里称得上什么“家”?
(2)比之大师孤独的“存在”,更有意义的乃是其智慧成果适时转化为普世价值,以此推动我们的民族、文明一路前行。
3.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体会其用意。(4 分)
4.“后世之人,又当何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你的想法。(6 分)
《当仁,不让于师》练习学案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答案见课本
第二课时
1.B(A 散漫sǎn,C翩跹xiān,D软着陆zhuó)
2.D(A 幅—辐,B齐—其,C泻—泄)
3.B(A中去掉省略号。C中句号应在括号前。D中叹号应为逗号,句号应为叹号)
4.C(及,连接并列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及其,以及它的。烦乱,心情烦躁不安;繁乱,事情多而杂乱。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
5.B(A不合逻辑,递进关系颠倒。C 成分残缺,在“无噪音”后加“的原则”。D 搭配不当,将“塑造的”改为“塑造了” )
6. A ( B 应是“非凡的艺术作品”。C “吸引力”、“意味深长的愉快”、“惊人的美”是在三种类型中分别感受到的。D 不是“美的欣赏的普遍性”的特征,是第三种类型独有的特征)
7. C (前两种类型起源于选择效应对基因的影响,第三种类型“很可能扎根于皮质的构造之中”)
8. B ( A “所有人都喜欢相同的美的事物”错。C 因果颠倒。D“其它两种美的普遍类型都不是真正的美”,于文无据)
第三课时
1. B(多,称赞,赞许)
2. D(①是写郭解品行的改变,与炫耀与否无关。②是写郭解不徇私情④虽与炫耀与否有一定关系,但远不如③⑤⑥更直接,且不影响正确答案的选择)
3.B(不是郭解派人抓到凶手的,文中是凶手“自归”)
4.(1)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
(2)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
(3)办不成的,也要使有关方面都满意,然后才敢去吃人家酒饭。
5、(l)紧扣诗题,写了明月、寒霜,营造了秋夜萧瑟清寒的氛围(2 分);为写梧桐做了铺垫,同时起到了衬托的作用(2 分)。
(2)梧桐面对风霜,不甘凋零,依然飒飒有声(2 分);作者借此赞美了刚强不屈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内心孤傲倔强的个性特点(2 分)。
6.(l)烽火扬州路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间关莺语花底滑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老骥伏枥 凌万顷之茫然
(4)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千磨万击还坚劲
第四课时
1.①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大师的去世引发下文对大师的回忆和相关思考(2 分)。②内容上表达了对大师逝去的痛惜之情(2 分)。
2.(l)运用反复写出了季羡林清醒谦虚的人生大智慈、大境界。(2 分)
(2)大师们巨大的精神财富被膜拜,却不被实践,不被传承。(2 分)。
3.研究学问孜孜以求,学术成就辉煌卓著(2 分)。与上文写大师“做人”相对照,令人印象深刻(2 分)。
4.① 热爱中华传统文化。②怀抱理想,立志传承并振兴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民族文明前行。③像大师们一样身体力行,以深挚而悲苦的责任感去继续他们未尽的事业。④做人淡泊名利,谦虚谨慎,对学问孜孜以求,坚持不懈。(每条2 分,答出其中三条即得满分)
【参考译文】
郭解是轵(zhǐ,指)县人,字翁伯。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他小时候残忍狠毒,心中愤慨不快时,亲手杀的人很多。等到郭解年龄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别人,而且对别人怨恨很少。但他自己喜欢行侠的思想越来越强烈。已经救了别人的生命,却不自夸功劳。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势力,同别人喝酒,让人家干杯。如果人家的酒量小,不能再喝了,他却强行灌酒。那人发怒,拔刀刺死了郭解姐姐的儿子,就逃跑了。郭解姐姐发怒说道:“凭弟弟翁伯的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凶手却捉不到。”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凶手窘迫,自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郭解说:“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我的孩子无理。”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避他,只有一个人傲慢地坐在地上看着他,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门客中有人要杀那个人,郭解说:“居住在乡里之中,竟至于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道德修养还不够美好,他有什么罪过。”于是他就暗中嘱托尉史说:“这个人是我最关心的,轮到他服役时,请加以免除。”以后每到服役时,有好多次,县中官吏都没找这位对郭解不礼貌的人。他对此感到奇怪,问事情的原因,竟是郭解使人免除了他的差役。于是,他就袒露身体,去找郭解谢罪。少年们听到这消息,越发仰慕郭解的行为。
洛阳人有相互结仇的,城中有数以十计的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两方面始终不听劝解。门客们就来拜见郭解,说明情况。郭解晚上去会见结仇的人家,仇家出于对郭解的尊重,委屈心意地听从了劝告,准备和好。郭解就对仇家说:“我听说洛阳诸公为你们调解,你们多半不肯接受。如今你们幸而听从了我的劝告,郭解怎能从别的县跑来侵夺人家城中贤豪大夫们的调解权呢?”于是郭解当夜离去,不让人知道,说:“暂不要和解,待我离开后,让洛阳豪杰从中调解,你们就听他们的。”
郭解保持着恭敬待人的态度,不敢乘车走进县衙门。他到旁的郡国去替人办事,事能办成的,一定把它办成;办不成的,也要使有关方面都满意,然后才敢去吃人家酒饭。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郭解迁移到关中,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为好朋友。
太史公说:“我看郭解,状貌赶不上一般人,语言没有足够的文采。但是天下的人们,无论是有才能的,还是没有才能的,无论是认识他还是不认识他,都仰慕他的名声,谈论游侠的都标榜郭解以提高自己的名声。谚语说:人可用光荣的名声作容貌,难道会有穷尽的时候吗!” (218.59.146.3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练习试卷
』  下一个『
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测试题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