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津一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必修四 鲁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2011.5第1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啜(chuò)泣慑(shè)服恬(tián)淡无色无臭(xiù)B.供(gōng)应瞥(pié)见蓓蕾(léi)游目骋(chěng)怀C.杳(yǒu)然砧(zhēn)板笑靥(yè)倜傥(dǎng)风流D.吮(sh
试题预览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 题
2011.5 

第1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啜(chuò)泣    慑(shè)服    恬(tián)淡    无色无臭(xiù)
  B.供(gōng)应    瞥(pié)见    蓓蕾(léi)    游目骋(chěng)怀
  C.杳(yǒu)然    砧(zhēn)板    笑靥(yè)    倜傥(dǎng)风流
  D.吮(shǔn)吸    畏葸(sī)    哺(bǔ)育    戎马倥偬(zǒ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啰嗦    百叶窗    立杆见影    卑躬屈膝
  B.蛰居    辩证法    歪门斜道    雍容华贵
  C.糟蹋    杀风景    婉转悠扬    筚路蓝缕
  D.璀璨    荧光屏    察颜观色    暗度陈仓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老师保护学生_______是责任所在、义务所然,更是师德之魂的体现。在生死时速的危急之中,老师如果有丝毫胆怯,都_______让他选择逃避。责任,并不总是壮烈的理由,而人性,而存于一个师者心目中无比崇高的道德良知,却是_______的,是在任何时候都最有力量的。
  A.不只  足以  永恒    B.不止  用以  永恒
  C.不只  用以  永存    D.不止  足以  永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美国面临的是系统性危机,从经济问题到软实力消减,从反恐僵局到防扩散挑战,从伊拉克战争到阿富汗重建,诸多矛盾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许多事情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B、我们不应该按汉语学习的规律去学习英语,有些人学习英语常常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方法,往往把英语与汉语混淆了,以致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
C.我国《物权法》在经历13年的争论和立法机构高层人士空前绝后的七次审读之后,最终于2007年3月获得通过。它将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
D、农历乙丑年正月,当神州大地处处生龙活虎,爆竹声声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欧洲四国和欧盟总部进行了正式访问,传递了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对世界未来的信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扩大了观众的参与面,还特别邀请了几个地震灾区的代表来到现场,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同辞旧迎新。
B、会馆可以保存乡土文化,凝聚同乡力量,推行宗法制度,因此,各地纷纷在京师南城地区建立会馆,形成了特有的文化景观。
C、近几年,各种版本的高校排行榜纷纷出炉。由于教育部对此采取沉默的态度,使社会上一些人将此理解为“官方默许而大肆炒作。
D、无论西方或东方,历史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更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空前增强的时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
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是人类对物质的利用的形态,通常体现在人的衣、食、住、行领域,因此也包括了生产力形式;中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精神文化,主要是以物质为媒介表现精神的形态,包括艺术、科学、宗教、制度、礼仪、风俗等等;深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哲学文化,是渗透在前两层文化中的观念、意识和哲学。
人类自劳动有了剩余,社会开始出现阶级和阶层,生产有了分工,因而需要有文化并且可以有相对的精细和粗糙之分,于是在文化的中层和表层遂有了雅、俗之别。表、中两层文化覆盖着并体现在一个民族全体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把经过更多加工、比较细腻、涉及人较少的文化称之为雅文化;反之,为俗文化。
任何社会文化的雅与俗往往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社会上层(执政者和知识阶层)往往向社会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雅文化),包括将自己的文化通俗化以扩大对全社会的影响;同时,出于猎奇或调节的目的而从俗文化中汲取营养。社会底层往往出于仰慕而仿效雅文化,即所谓上行则下效;同时,俗文化又以其质朴清新吸引社会上层,俗文化的有些部分迅渐被雅化。
文化的根本性功能足以调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世与未来的关系。俗文化往往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但却是“自在”的。雅文化是人为的,相对于俗的约定俗成,可以说是俗的“自觉。社会组织形式脱离了部落、部族阶段有了国家以后,执政者为了维护社会的完整和稳定,往往把有些俗文化加以整理、提炼,形成雅文化。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就是最明显的事例。
在中国长期的阶级社会中,礼是为维护农业社会等级制度、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形成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在礼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其中所包含的思想现念也因其具有神圣的意义而随之向四方扩散。礼既然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巨变的、体现和贯穿在礼中的观念意识,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礼属于中层文化,而且是体现深层文化最为充分、直接的部分。
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雅与俗、礼与俗之间的互动互制是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
6.下列对“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关系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雅文化和俗文化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
B.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来自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互动互制。
C.从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可见,有些俗文化通常经过整理、提炼进而形成雅文化。
D.社会上层向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社会底层仰慕仿效雅文化,致使一部分雅文化逐渐变成俗文化。
7.对画线句子中“自觉”和“自在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自在是说俗文化是自然生成、自然存在的,它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没有关系。
B.雅文化是俗的“自觉”,表明它是人们出于某种目的和需要,对有些俗文化加以提炼而成的。
C.俗文化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它能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但不带有教化目的,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无指导性。
D.雅文化因为它是一种“自觉”的结果,所以它属于精神文化,不再包括物质形态和风俗。
8.下列对“(礼)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礼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大的改变的观念意识。
B.礼最充分、最直接地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观念、意识和哲学。
C.礼是上层社会为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强制执行的一种行为标准。
D.礼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它所包含的思想观念因其具有神圣的意义而向四方扩散。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武安侯田蚡者,孝景后同母弟也,生长陵。魏其已为大将军后,方盛,蚡为诸郎,未贵,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姓。及孝景晚节,蚡益贵幸,为太中大夫。蚡辩有口,学《槃盂》诸书,王太后贤之。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称制,所镇抚多有田蚡宾客计策,蚡弟田胜,皆以太后弟,孝景后三年封蚡为武安侯,胜为周阳侯。
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建元元年,丞相绾病免,上议置丞相、太尉。籍福说武安侯曰:“魏其贵久矣,天下士素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魏其,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让魏其。魏其为丞相,将军必为太尉。太尉、丞相尊等耳,又有让贤名。”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于是乃以魏其侯为丞相,武安侯为太尉。籍福贺魏其侯,因吊曰:“君侯资性喜善疾恶,方今善人誉君侯,故至丞相;然君侯且疾恶,恶人众,亦且毁君侯。君侯能兼容,则幸久;不能,今以毁去矣。”魏其不听。
武安侯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武安日益横。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免。以武安侯蚡为丞相,以大司农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天下士郡诸侯愈益附武安。 
武安者,貌侵,生贵甚。又以为诸侯王多长,上初即位,富於春秋,蚡以肺腑为京师相,非痛折节以礼屈之,天下不肃。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是后乃退。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武安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於道。前堂罗钟鼓,立曲旃;后房妇女以百数。诸侯奉金玉狗马玩好,不可胜数。
(选自《史记•魏其武侯列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让魏其      让:责备
B、孝景崩,即日太子立              立:登上帝王的位置
C、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  坐:因为
D、武安者,貌侵,生贵甚            侵:相貌丑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魏其已为大将军后  将军必为太尉
B、武安侯以王太后故  非痛折节以礼屈之
C、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
D、天下吏士趋势利者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田蚡骄横的一组是(  )
①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
②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
③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
④蚡以肺腑为京师相
⑤治宅甲诸第
⑥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
A、②③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田蚡能言善辨,口才很好。汉景帝去世后,太子登位继立,朝廷在全国的镇压、安抚行动,大都采用田蚡门下宾客的策略。
B、田蚡刚掌权就想当丞相,但经过籍福劝说后,面见皇帝,提出把相位让给魏其侯。
C、籍福提醒魏其侯要喜欢好人,憎恨坏人,否则,就会受到毁谤而离职,但魏其侯没有听从他的话。
D、武安侯田蚡因皇上虽然刚刚即位但年纪却老了,自己就以皇帝的至亲心腹把持朝政,掌管官吏的升降,引起皇上的不满。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第I卷文言阅读材料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武安日益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安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  熙宁二年,王安石得到宋神宗支持,开始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并于四年退居洛阳,此诗即写于他退居洛阳之时。
 (1)本诗写景有远景近景,有实景虚景。请分别指出,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诗吗?请加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飞来峰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晨起动征锋,_____________。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
(4)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
(5)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_____,抢明月而长终。
五、(12分)
16.将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改写为句式整齐的排比句。要求:可以更换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窥探一个成功人的履痕,无一例外,他首先是在于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屋不会扫”的人,自然也“扫不了天下”。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在奔腾的大海面前,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抬头仰望无边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毫无愧疚地让自己变为朵朵云中最祥和一朵……这样的人生就够了。
17.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公益行动也是一盏灯”的公益广告,意在用人们真实感人的行动唤起人们的公德意识。请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示例,再设计一个细节性镜头和画外音。(4分)
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
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
[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小伙子,将别人扔在垃圾桶外面的废弃物放入了垃圾桶。
[画外音]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厘米的距离。
[镜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外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简要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4字。(4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联想集团原总工程师倪光南目前在自己的客上撰文,提及清华大学与微软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参与微软校园软件正版化计划,向其采购软件,并发出通知申明校内任何计算机上的操作软件均将采用微软Vista和Office2007软件,清华教职工均可登陆校内网络系统免费下载安装。他在博文中批评说:“软件正版化不等于“软件进口化”,清华此举是在排斥国产软件。如果对国产软件在正版化的贡献不予肯定和支持,将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也不利于我国软件业自主发展,更不利于拉动内需,还有可能开启微软软件一统中国高校天下的进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9-22题。(18分)
藕与莼菜
叶圣陶
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乡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在产藕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再洗濯,所以这样洁白了。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人品味的珍品,这是清晨的画境里的重要题材,倘若涂满污泥,就把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把它们洗濯得这样洁白,才挑进城里来。他们要稍稍休息的时候,就把竹扁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拣择担里过嫩的“藕枪”或是较老的“藕朴”,大口地嚼着解渴。过路的人就站住了,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支。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户户了。这种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直到叶落秋深的时候。 
在这里,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就要供在较大的水果铺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就是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 
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披着许多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爽利。切成片送进嘴里嚼着,有些儿甘味,但是没有那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 
因为想起藕,又联想到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它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这样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呢。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的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像这样的取求很方便,当然能得日餐一碗了。 
而在这里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口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亲戚来了,送他几瓶瓶装的西湖莼菜,他送给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鲜了。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的: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着系着,不能割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着罢了。若无所牵,更何所恋?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
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
[注]本文写于1923年。当时,“五四”运动掀起的革命热潮使无数朝气蓬勃的青年远离故乡,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都市世界,寻求理想人生。但都市文明中虚伪、冷漠、污浊的一面使他们失落、失望。
19、作者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为什么会怀念起故乡来?(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一段由故乡的藕想到故乡的人们,作者是怎样描写故乡的人们的?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分别描写故乡的藕和莼菜的?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全文借藕和莼菜,表达了当时知识分子怎样的一种情怀?(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向往平民
郭翠华
①纳兰性德最大的心愿就是:有爱妻朝夕相处,有朋友经常往来,坐看花开花落,闲观云卷云舒。这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生活,是纳兰性德至死都不曾暝目的向往。    
②而作为康熙大帝的御前一等侍卫,权臣的儿子,清贵族的公子,纳兰性德却不得不过着另一种生活。他只能陪伴在康熙大帝的左右,鞍前马后,四处奔忙。在别人眼里,纳兰性德可谓占尽了风光和荣耀,但纳兰性德却没有一丝的得意和张狂。当他和康熙大帝一道顾盼江山时,他飘忽的目光,就像游离的云朵浓缩着无言的惆怅,他一点儿也不喜欢这种官场的生活,他甚至对政治有点厌恶,他希望自己能像平民那样过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所向往的生活平实纯粹而又简单,然而,他却被命运的缰绳牢牢地羁绊着,不得不成为皇帝御座前的一个尊贵的小摆设。    
③纳兰性德只能看着时光水一般地流淌,心疼着自己的生命在日复一日中消逝,他的心就像一台空磨子,每天都在转动,但挤压出的都是无法诉说的郁闷。    
④纳兰性德自由的灵性曾经就像一片饱满的绿叶,却不得不面对冬季里满眼的苍凉。纳兰性德走的时候,正是繁花似锦的春天,他孤寂的目光透过窗棂伸向遥远的天空,天空下就是他可望而不可即的平实的生活。他疲惫的心现在终于憩栖下来,他把自己终于还给了自己。他看见先他而去的妻子正在向他招手,他终于丢下早已厌倦的官场生活,脱离了虚情假意的上层社会,像一只脱蛹而出的蝶,飞出了壁垒森严的宫殿。那年,他才三十一岁。
⑤而纳兰性德的这一切,却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我们才知道的,是因为他的《纳兰词》。在这本收集了他三百多首词作的集子里,我们认识了另一个纳兰性德。读他的词,如同读他的人,他的那些词就像一朵朵荷,散发出冷艳的馨香。纳兰性德在无奈的岁月里,只能以他的词诉说自己,但他不曾想的是,因为他的词,让我们找到了他。我们不仅找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我们还找到了一个至情至性、至真至善的兄弟,可以与之终生为伍的朋友。历史只会淹没一切琐屑的不齿的污泥尘垢,而一切人性的光芒都不会被淹没。曾经,在厚厚的铠甲后面,在英武的外表下,在“翡翠丛中,鹅黄队里”的纳兰性德所执著的人生理想,正是十六世纪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对人性的呼唤与呐喊。纳兰性德则是以他最孤独的方式,以他的词表达了他对上层社会的不屑,对平民生活的向往,对诚挚爱情的追求,对友谊的渴望,纳兰性德的人格魅力由此再现,他对生命本质的热爱与追求无不闪耀出温暖的光芒。
⑥纳兰性德的词却让我们看到了在满清王朝政权的背后所潜藏的旋涡与险滩,辉煌背后的衰败与没落,更让我们看到了作为诗人的纳兰性德无法享受的那种平庸和浅薄。高处不胜寒。纳兰性德只能像所有的有良知的文人一样,听从自己心灵的召唤,独自品尝那份孤寂、清凉和凄苦。
⑦一个很平常的夜晚,纳兰性德终于转回了他的背影,他看见了作为平民的我们,怎样用相同的目光凝视着他。他的眼中有晶莹的泪水,因为孤寂太久,因为等得太久。当他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一个清纯而忧郁的诗人,看见了一个淡泊而又正直的青年。当我们走向他的时候,也如同走向我们自己。就像一个叫慧子的人说的:“所有献身文化的人,没有人能逃得过这种宿命!”我们只能承受历史所赋予我们的命运,因为我们的孤独永远都是相同的。
19.纳兰性德向往平民的一种什么样的生活?(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分析“纳兰性德自由的灵性曾经就像一片饱满的绿叶,却不得不面对冬季里满眼的苍凉一句的丰富含义和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概括纳兰性德对生命本质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结尾引用慧子的那句话?有人说:“读郭翠华的散文最大的感受是亲切自然,叫人心灵愉悦又决不轻松。此文的“不轻松”是指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3、阅读下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列夫•托尔斯泰:“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件十分沉重的工作。”
方志敏:“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以上是中外名人对人生的解读。你是怎样解读人生的呢?请以解读“人生”为话题,写一篇文化散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900字。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模块评估
高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A  ( B. 瞥piē;蕾lěi;C. 傥tăng;D. 葸xĭ )
2.C  (A.杆 一 竿;B.斜 一 邪;D.颜—言)
3.A  (不止:①继续不停;②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不但,不仅。足以:完全可以,够得上。用以:用来。永恒:永远不变。持久:保持长久)
4.A  (A 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动一个极小的部分就影响全局。B.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与语境不符。C.空前绝后: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D.生龙活虎:形容很有生气和活力。不能指神州大地)
5.B  (A项表意不明,“几个”应放在“代表”前;成分赘余,“一起”“共同”二者删去其一。C项结构混乱,把“由于”或“使”去掉。D项搭配不当,“过程”和“时代”不搭配)
6.D  (文雅文化可以影响俗文化,但不会变成俗文化)
7.B  (A.俗文化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不能说与人们的生活无关。C.俗文化也属于文化,它的根本功能就是调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名种关系,包括对人们的思想影响。D.表层文化和中层文化,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有雅俗之别)
8.C  ( 此项解释的是“礼”的形成,而不是解说“礼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的原因。另外,“强制执行”不当 )
9、A  让:这里是辞让的意思。
10、A (A项,都是动词,担任。B项,连词,因为;介词,用。C项,副词,于是,就;代词,这样。D项,定语后置标志;代词,……的地方。)
11、B ①是说武安侯想当丞相;③是说武安侯对宾客非常谦卑,推荐闲居在家的名士;④是说武侯以皇帝的至亲心腹而担任朝廷的丞相。
12、A (B项中“面见皇帝”错,原文是通过王太后转告。C项中籍福提醒魏其侯“要喜欢好人,憎恨坏人”,与原文意思不符。D项中“年纪却老了”不对,“富于春秋”是指年轻。)
13、(1)天下趋炎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鲁教版 高二 必修四 期中试卷


上一个『 法门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质量检测』  下一个『高二模块考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