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断句技巧(含答案)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日常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课外文言文断句技巧(含答案)
(九年级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文言文断句第一:通文意,分层次。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对每一段
试题预览
文言文断句
第一:通文意,分层次。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第二: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然后再考虑什么人,为什么,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效果。以此为突破口,断句就比较容易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
提示: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练练笔:初鲁肃闻刘表卒肃径迎之肃宣权旨
第三:看虚词,找位置。(因为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1、语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3、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5、对话标志的词语:曰、云、言,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
6、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
7、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检测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第四:用语法,辩句式。
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例、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
第五:明修辞,巧判断。
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短句时可以利用。
如对偶: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练练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如顶真句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有有孙”。如对偶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注明: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
断句练习
1、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从狙皆伏而喜
(狙: 猕猴。损: 减少。 家口: 家粮。若:你、你们。茅:橡实,一种粮食。)
2、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3、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4、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5、(张)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6、吴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没过两夜)而辄归曰未远乎异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
7、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党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援:引,拉。 舒雁:鹅。 翔雁:鸿雁,善飞翔。 社伯:一社之长。 索:寻找。 凌:升、登。)
8、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
9、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10、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1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3、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断句
1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隰朋为人名)
2、苟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3、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4、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5、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6、表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7、求而无变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8、臧孙行猛政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 ,曰:“ 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 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 ”
9、 宫之奇知虞将亡 伐虢之役,师出于虞。宫之奇谏而不听,出,谓其子曰:“虞将亡矣!唯忠信者能留外寇而不害。 除暗①以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既不忠信,而留外寇,寇知其衅②而归图③焉。 已自拔其本矣,何以能久?吾不去,惧及⑤焉。”以其孥③适西山。三月,虞乃亡。 注:①除暗:识破对手的诡计。②衅:破绽,弱点。③图谋④孥:妻子儿女。⑤累及
10、襄子饮酒 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 !”优莫曰:“君勉 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 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断句练习。
1、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从狙皆伏而喜
(狙: 猕猴。损: 减少。 家口: 家粮。若:你、你们。茅:橡实,一种粮食。)
2、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3、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4、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5、(张)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6、吴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没过两夜)而辄归曰未远乎异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
7、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党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援:引,拉。 舒雁:鹅。 翔雁:鸿雁,善飞翔。 社伯:一社之长。 索:寻找。 凌:升、登。)
8、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
9、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10、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1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3、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答案
1、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从狙皆伏而喜。
2、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3、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4、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5、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6、吴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而辄归。曰:\'未远乎?\'异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
7、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党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援——引,拉。 ②烹(pēng)——煮。 ③舒雁——鹅,行步迟缓,所以叫舒雁。宜——相宜,合适。 ④翔雁——鸿雁,善飞翔。燔(fǎn)——烧,烤。 ⑤讼——争辩是非曲直。社伯——一社之长。社,古代的地区单位。 ⑥剖(pōu)——破开。 ⑦已而——随后,完了以后。索——寻找。 ⑧凌——升、登。
8、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
9、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注:突,烟囱)
10、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也
1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13.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4.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1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隰朋为人名)
2、苟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3、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4、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5、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6、表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7、求而无变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8、臧孙行猛政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 ,曰:“ 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 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 ”
9、 宫之奇知虞将亡 伐虢之役,师出于虞。宫之奇谏而不听,出,谓其子曰:“虞将亡矣!唯忠信者能留外寇而不害。 除暗①以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既不忠信,而留外寇,寇知其衅②而归图③焉。 已自拔其本矣,何以能久?吾不去,惧及⑤焉。”以其孥③适西山。三月,虞乃亡。 注:①除暗:识破对手的诡计。②衅:破绽,弱点。③图谋④孥:妻子儿女。⑤累及
10、襄子饮酒 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 !”优莫曰:“君勉 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 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11、
参考答案 表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1、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隰朋为人名) 2、苟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3、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4、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5、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6、求而无变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6、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翻译:难道没有听说过子产作郑国相的事吗?推举品德高尚的人,提拔才能出众的人,压制邪恶,褒扬善行;对有杰出谋略的人不去计较他的缺点,对有深厚德行的人不去指责他的小毛病;家家富裕,人人充足,监狱却空闲了起来。
7、除暗以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识破对方的诡计来(与其周旋)应付他们,叫作忠;坚持自身的人格来行事叫作信。现在虞君把自己憎恶的事情施加在别人身上,就说明他没有识破晋国的诡计;因为贪图晋国的贿赂就允许他灭掉自己亲近的国家,就是没有坚持自己的立身之道。一个国家没有忠就不能生存,没有信就不能稳固。 (这种做法)已经拔除了自己的根本了,凭什么能长久(存在下去)呢? (忠信是立国之本。)
8、①确实,实在 ②疲倦 ③努力 2.断句: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 翻译:桀纣之所以灭亡,是因为遇到了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贤君,现在天下都是夏桀王,而您是商纣王,桀纣同时存在,怎能互相灭亡呢?11、
初/鲁肃闻刘表卒/肃径迎之/肃宣权旨
备有答案 (113.78.34.4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日常专题训练
上一个『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练习
』  下一个『
八下语文期末复习分类试题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