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淮安市涟水县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sujuans)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11年淮安市涟水县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sujuans)(九年级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1年淮安市涟水县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sujuans一、积累与运用(22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题目。(4分)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了!从这一刻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将体现到来自全球的精采展示之中,贯穿于184个日日夜夜。这一曾经和中国彼此遥望的人类文明盛事,将隆重写
试题预览
2011年淮安市涟水县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sujuans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题目。(4分)
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了!从这一刻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将体现到来自全球的精采展示之中,贯穿于184个日日夜夜。这一曾经和中国彼此遥望的人类文明盛事,将隆重写入中国历史。她饱蘸底蕴深厚的“中国红”,演译一个绚丽多姿的中国传奇。
⑴注音:      博 : ______             绚:  ______
⑵改正错别字:______ 改为 ______      ______ 改为 ______
2、下面划线句有语病,请修改。(4分)
⑴为了建设好周总理的故乡,打造城市品牌,淮安市科学规划了城市目标。⑵这一措施,激发了市民们建设城市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城市建设中来。⑶如今的淮安,三淮一体,风光宜人,大路通天,春风拂面,现已成为闻名苏北的有名城市。
第  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第  句应改为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运河之都”淮安为了更好地发挥出“母亲河”大运河在淮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邀请专家、学者、市民等各届人士,共同探讨运河的长远发展。为此,临河中学也开展了以“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就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经济功能、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具体调查,拟一份调查提纲
(至少两条)。(2分)
    ①
    ②
(2)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并说明理由。(2分)
    标语:
    理由:
    (3)请你就母亲河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提一个“金点子”。(2分)
    金点子:

4、诗文名句默写(⑴-⑹为必答题,⑺-⑽为选答题,选择两题作答)。(8分)
⑴长风破浪会有时,                   。
⑵何当共剪西窗烛,                   。
⑶乱花渐欲迷人眼,                   。
⑷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⑸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⑹                 ,  一览众山小。
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⑻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
⑼                     ,雪却输梅一段香。
⑽无意苦争春,                     。
二、阅读(68分)
㈠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问题。(19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⑴朝服衣冠(          )         ⑵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⑶客之美我者(                ) ⑷孰视之(                )
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乃重修岳阳楼
 B.①时时而间进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①王之蔽甚矣            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7、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8、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4分)

9、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 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4分)
  
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问题.(16分)
三袋米的故事
①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A】母亲拿着针线,轻轻地、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B】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②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对于这个家庭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③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挪进学校食堂,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粗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
④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不敢吱声,低着头一瘸一拐地离开了食堂。
  ⑤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就怎样背回去!”
⑥母亲似乎早有预料,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来。
⑦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肿大的僵硬的变形的腿。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⑧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这位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麻布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麻布袋,情绪激动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⑨儿子疑惑地往下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情的一幕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什么主题?(4分)

11、本文语言优美、清新自然。请你从第①自然段画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加以品析。(4分)

12、第⑧自然段:校长为什么说这三袋米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4分)
  

13、第⑨自然段:“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写出儿子当时的“那份震撼”。(4分)

㈢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6分)
我们身边的碳排放
衣:“快速时尚”导致浪费
①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说,从1990年到2005年,全球纺织品产量从4000万吨升至6000万吨。其中“快速时尚”趋势对纺织品生产和消费激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衣服便宜了,消费者穿过几次就丢掉。但便宜衣服通常以人造材料制成,它们由石油化工原料合成,在这一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温室气体远远超过天然织物。而且,这些人造材料难以回收使用,自然降解也需要很长时间。
食:少吃牛肉
②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18%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肉类排气。这一数据足以说明有关“食”的碳排放是如何重要。而在肉类消费中,牛产生的温室气体又是最多的,每生产1公斤牛肉相当于向大气排放3.6~6.8公斤二氧化碳。此外,饲料的生产以及饲养牲畜的农场排出废物也都要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德国健康杂志报道称,如果饮食中有三成热量是来自红肉(猪牛羊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肉类)或乳制品,一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1485.1公斤,而对应的白肉(鸡鸭鱼等)一年排放量约为1054.2公斤。
住:盖节能房用再生纸
③在寒冷的冬季,建筑取暖系统无疑将消耗大量能源。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未来3年北爱尔兰将建造50多套社会福利房,它们的节能效率超出平均水平75%。
④在“住”的领域要减少碳排放,不仅包括房屋设计,房间里的各种设备也同样重要。
例如冬季时将空调温度调低2度,夏季调高2度,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0公斤;其实卫生纸也有讲究,《新科学家》提倡用100%再生纸做的卫生纸,“尽管它用起来没那么舒服,但每吨再生纤维可减少1.5~2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行:绿色交通
⑤二氧化碳的另一大来源是交通。
⑥在欧洲,交通对能源消耗占到整体能源消耗量的20%~30%。减少出行带来的碳排放,第一步就是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53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14、作者为什么要写我们身边的碳排放?(4分)

15、文章第②段划线处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明作用。(4分)

16、文章第⑥段加点词“近”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17、如何减少我们身边的碳排放,你还有哪些想法?(文中涉及的除外)(4分)

㈣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7分)
阅读的愉悦
古人说“开卷有益”,这是绝对真理。古人还说“敬惜字纸”,在他们眼里,凡有文字的纸张,都应珍惜。据说仓颉造字时,天地鬼神都为之呼喊哭泣,说明文字所具有的强大震撼力量,这种神话当然未必可信,但反映了人们在印刷物不普及时代的文化崇拜和惜物心态。
  应该看到这种书籍信仰,是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是中国文化数千年赖以不坠的物质基础,也是古往今来所有焚书者遭到全体中国人诅咒的根本原因。
  但后来,尤其到了今天,中国有太多的书,而这些太多的书里,有着太多的糟粕,也是令想读书的人颇感挠头的烦恼。如果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因噎废食,糟粕固然没了,精华也随之而去。其实,不去其糟粕,何来精华?读书的全部愉悦,就在这种抉择之中。好和坏,自己判断,糟粕和精华,自己说了算,予取予弃的生杀大权,自己把握。这种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到的自由,便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了。
  我的阅读主张,说来简单,与胃口的好恶决定多吃、少吃,或者不吃,是差不多的。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那些没有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也许在某些正经人和革命者看来,不属大雅的书,视若敝屣的书,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阅读了。固然,石榴这东西,能食的部分极其少,不能食的部分尤其多,但此物之苦之涩之酸外的,偶然一得之甘旨,忽然意外的清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口味。
  有时,阅读闲书的愉悦,所带来的身心充实,胜过很多灌输的学问。所以,碰上这类闲书,我总是要拿起来翻一翻的。不惮吹灰之力,也许获益其中,哪怕分文不值,弃之也不嫌迟。当然,阅读,有快乐,也有不快乐。有读得兴起,拍案叫绝的愉悦;也有读得没劲,大倒胃口的不愉悦。有广告做得极红火,评论捧得极热烈,拿在手中,看在眼里,不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愉悦;也有不见报章介绍,也无名家推荐,随意买来,便中翻阅,倒能提高修养,裨益身心的愉悦。因此,阅读各式各样的书籍越多,识别好坏良莠的能力越高,从精神食粮中摄取的营养就更丰富,获得的愉悦也更广泛。
  鲁迅说:“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由此可见,求知求生,是同样的道理。春华秋实,你付出的多,你收获的也多,只要读书,就有收获。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多读一本书,便多一分智慧的光亮。
18.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2分)

19.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阐述“阅读的愉悦”的?(3分)

20.在阅读中,我们如何获得自由,享受快乐?(4分)

21.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2.从这篇文章中,你获得了怎样的阅读启示?(4分)

三、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一年又一年,春草绿了;一年又一年,春花红了。一年又一年的南风吹拂,牙牙学语的孩童变成了青春勃发的少男少女。亲爱的同学,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有亲情友情的滋润,有成功快乐的伴随,也有烦恼挫折的困扰……请用你手中的笔,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它成为你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珍藏。
    1、请以“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为题,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如果必需出现,请用××代替。
题目: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
1、 bó  xuàn  采改为彩  译改为绎
2、第一句“规划”与“目标”搭配不当,改为“布局” 第三句“闻名”与“有名”重复,把“有名的”删去。
3、(1)答题示例:①到市旅游、文化、交通等部门进行有关运河淮安段旅游资源的调查。②向运河沿岸市民进行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2)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示例:标语:保护母亲河,快乐你和我理由:这样简洁明快,主题突出,以自身为出发点,点明活动意义。
    (3)答题示例:制订大运河未来发展规划;改善运河观光带的环境;发展陆路运输,减少运河压力等。
4、略
二、㈠
5.①穿戴②偏爱③认为……美④同“熟”,仔细
6. C 
7.略
8.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9.建议:开张圣听(“咨诹善道”或“察纳雅言”) 
  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注意语言委婉。
㈡、10.文章叙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母亲讨饭(米)供儿子读书的故事,表现了母爱无疆的主题。11.(选作)(A)“轻轻地、细细地”表现对儿子的呵护,通过细节描写,体现了深厚的母爱。(B)斑驳陆离:形容土墙已经百孔千疮破败不堪了。噌噌:形容长得很快。 本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儿子”家虽然十分贫穷,但儿子在母亲的呵护下健康地成长。12.因为这三袋米,凝聚着母亲的汗水和心血,是母爱的结晶,母爱是无价的,金钱买得到粮食,但买不到母爱。13.示例:天啊!那位靠乞讨大米供儿子上学的母亲竟是我的娘。娘啊!您拖着残疾的身躯乞讨供我读书,那漫长的乞讨路上却印下了您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和殷切希望。儿子不知怎样才能回报您的恩情。
㈢14.为了要告诉我们从日常生活入手来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
15.列数字,准确说明了在肉类消费中,牛产生的温室气体是最多的。
16.不能, 因为公共交通每年节省的天然气只是接近53亿升,并非确指,去掉后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示例: ①尽量步行或者骑自行车;②尽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③尽量使用节能灯
㈣18.阅读能够摄取丰富的营养,获得广泛的愉悦。
19.要有选择地阅读,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要广泛阅读,提高识别良莠的能力;要多读书,多读一本书,便多一分智慧的光亮。
20.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的自由,便是阅读的快乐。
21.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对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22.答案示例:要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要选择地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自己识别好坏良莠的能力,摄取丰富的营养,获得读书的真正愉悦。
三、作文23.(略) (222.184.2.2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2011年度初三语文模拟试卷』  下一个『2011年淮安市涟水县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及答案(sujuans)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