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初三语文综合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深圳市罗湖区初三语文综合测试卷(九年级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深圳市罗湖区初三语文综合测试卷(2011.04)说明:1.全卷4大题,18小题,共6页。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2.答题前,请在监考老师的指导下,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填、涂写好自己的姓名、校名和考号;姓名、校名和考号不得写在指定位置以外;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3.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解答过程一律书写在答题
试题预览
深圳市罗湖区初三语文综合测试卷(2011.04)
说明:1.全卷4大题,18小题,共6页。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在监考老师的指导下,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填、涂写好自己的姓名、校名和考号;姓名、校名和考号不得写在指定位置以外;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3. 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解答过程一律书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不得在指定框线以外答题,否则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不交测试卷。
 

一、本大题共5道选择题,共15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组(3分)
A.荫蔽(yìn)霎时(shà)酬和(hè) 动辄一拍即合(jí)
B.虐待(nǜe)哂笑(shěn)蹲踞(jū)叱咤风云(zhà)
C.挑衅(xìn)   隐晦(huì)   吞噬(shì)  骇人听闻(hài)
D.媲美(pì)   粗犷(guǎng)  掳掠(lǔ)   觥筹交错(gōng)
2.请选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3分)
A.轻风像一壶老酒,把门前的几棵柳树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像迈着小醉的步子走在回家路上的旅人。
B.他见我凝望屏风良久,轻声问,你也喜欢刺绣吗。
C.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思考着。
D.一个生命,他爱一片土地,往往极有道理,却又用不着“讲理”。
3.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
①都说阳光是公平的,在这里却不,不!它沉湎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底部来过。
②也许鸟儿掠过山崖,衔叼的草茎在这里落下过草籽儿,但是草籽儿没有发芽,
③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
④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
⑤也许山泉流过谷底,携带过几粒花种,但是小花儿没有长大。
A.①③②⑤④  B.②⑤①③④  C.①⑤②④③  D.②①⑤④③
4.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不当的一项(3分)
A.他走上前,轻声地说:“阿姨,请问到购书中心怎么走?”
B.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称。例:“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即韩愈与柳宗元,“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
C.“除非是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
D.陶渊明,东汉著名诗人,他的田园诗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的基石”,其中《归园田居》、《饮酒》等作品最具代表性。
5.选出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3分)
A.既出,得其船     故不为苟得也
B.群响毕绝         哀转久绝
C.曾益其所不能     香远益清
D.肉食者谋之      抑亦人谋也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6-7题(8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两篇选文皆是清新的山水小品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及修辞手法突出了景物的特点。试分析两篇文章在写作心境上的不同。(4分)
(二)名句名篇默写。(15分)
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
(1)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2)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光云影共徘徊。(《观书有感》朱熹)
(3)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竹里馆》王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年多难更凭危。(《登岳阳楼 其一》陈与义)
(5)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苏轼)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饮酒》陶渊明)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岁常端正。(《赠从弟》刘桢)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无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幕遮》范仲淹)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收吾骨瘴江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11)前不见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艾青)
(13)赵翼《论诗》中“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李杜”“风”“骚”在古代文学中都有特定的含义,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学过的“李杜”“风”(任选其一)连贯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本大题共9小题,共22分
(一)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2题。(9分)
201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的作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有学者在评价金庸时认为,一部射雕,表面上是写武侠,骨子里却全是至情至性的文人。最称心如意的是那个旷世的黄东邪,他有一个自己的岛,外人的进入是不被允许的。这岛上桃花盛开,山石奇秀,他有箫有剑有明月有好风有爱女有一望无际的大海,因此他懒得与人往还,因为他只爱他自己的岛——那只有他那样智力的人才配居住的岛。难怪有人说,做人一定要学黄东邪:你可以顽皮,你可以偶尔犯点邪气,但你一定要有一个别人无力进入的、只属于你的美丽的岛。
    《心存莲花》是获得满分60分的文章,25495名高三学生中,获得满分的文章,独此一篇。
心存莲花
(1)生活中,有时不是缺少宁静,而是缺少体会;不是缺少诗意,而是缺少发现。做人当如黄药师,你尽可顽皮,尽可邪气,但你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桃花岛——宁静与诗意。
(2)“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大师用他自己的方式阐释了宁静的深意。闲庭信步,看庭上花开花落,望天边月缺月圆。这是何等的境界!弘一大师虽有家国之痛,但心中仍有如莲般的宁静岛屿,不为外物所动,何其美好!如此,心存莲花,寻找内心深处的宁静,又怎会不得其真谛呢?
 (3)“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之王。走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用“世间哪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般的诗意为我们开辟了一重新境界。他虽叛逆,但心中仍存一朵傲气红莲,那便是他内心的诗意。如此,他问遍了佛理,他率性自然地活着。
(4)但如今,我们的宁静早已不知所踪。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成日为名上下奔窜,为利左右窜奔。许多人的心中早就没有了宁静,没有了那枝只属于你的莲花。更何况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连李白、杜甫都难以抵挡迪奥或奥迪的诱惑,我们的诗意早已缺失。间或的“伪诗意”窜出,只能被人所耻笑,为人所痛心。远有“羊羔体”,近有“文化故里”之争,内有程式化的新闻报道,外有“要正面宣传”的独断……如此种种,怎能不令人痛心疾首!
(5)究其根本,还是对于宁静的体会与诗意的发现缺失。为自己留一个空间,种上心中美好的莲花,唤回内心的本具,是在这个社会之中不被丑化、欲化的根本方法。
(6)日本法师吉田兼好有这么一句话:“人心是不待风吹而自落的花。”遵循万物的宁静的天道,诗意地栖居,才是在这个社会之中的桃花源。而我,甘愿为一株辛夷坞芙蓉,开在世间种种圆满的规则之外,心怀宁静与诗意,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走出小我,成就大我。栖息在这现代人都需要的宁静岛屿,心存莲花,宁静自然。
(7)故夫惟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作者:深圳一考生 考场作文)
9.标题理解。文章以“心存莲花”为题,有什么妙处?(2分)
10.论证方法。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分)
11.论据选择。本文在论据的选用上有什么特点?(2分)
12.拓展延伸。高三学生的考场作文成了初三学生的阅读选文,请联系你自己,自选角度,谈三点感受。(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3分)
翅 果
(1)空中有一些东西在飞,旋转、飘扬,随风起起落落。 
(2)抬头看去,是从大树的顶梢,一点一点,向下坠落。坠落的速度很慢,有时候会停在空中回旋,好像在思索飘动的方向;有时候会静止在原地,停留一会儿,浮浮荡荡,等一阵风来,又随风飘去远方。 有一些飘落到我的头顶上方,我用手去抓,抓在手里,细看是青绿色的种子。绿豆大小,圆圆的一粒,带着两个像螺旋桨般的翅膀,静静躺在我的掌心,像沉睡中的婴儿。 整个夏日,城市上空到处都是种子在飞。有的像细细的棉絮,扑头扑脸飞来,细小又轻,在风里翻转,沾惹在头发上、眼睫毛上。觉得扰乱人,用手去拂开,却又甚么都没有。轻轻扬扬的飞絮,在风中一转瞬就无影无踪,早已不知又飘荡去了哪里。 
(3)好像总是有感伤的行人,停在春天的大树下发呆,看漫天扑来的飞絮,不知如何是好。 我不知道夏天也有飞絮,也有种子漫无边际静静洒落。 果然有行人停住,抬头仰望,举起手掌去承接。种子也彷佛听人召唤,温驯如鸟,带着螺旋桨翼的翅膀,静静旋转,降落在行人手掌上。 
(4)种子依靠风来传布,像空中的飞絮,细小到不容易觉察,甚至也意识不到这样漂浮的游丝竟然是种子。小时候玩过蒲公英,拿到口边一吹,细细的种子就一片飞去。我知道也有一些植物,像枫香,有翅翼帮助种子飞离母体,叫翅果。 
(5)生命用各种形式完成繁殖蔓延,有的用鲜艳的色彩,充满诱惑的香气来引诱昆虫传播花粉;有的靠风的飞扬四处散布,有的靠水漂流;有的隐藏在甜美的果实里,等待人们吃食完毕之后,把种子丢弃在土中生长。一个朋友告诉我:鸟类啄食种子,种子在鸟腹中没有被消化,随粪便排出,种子借鸟的飞翔被带到很远的地方去,而且同时得到鸟粪这样珍贵的有机肥料帮助成长。 
(6)生命在大自然中冥冥间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因果,彷佛小到一粒种子,都能够有清楚的生存意志,会努力演化出最恰当的方式来完成自己。 
(7)孔子是哲学家中非常关心“种子”的一位。他的哲学围绕着“仁”这个核心主旨在发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里,“仁”被太多理论学说包装,变得越来越复杂难解。“仁”在民间的语言里,其实就是“种子”。 嗑瓜子的时候,在坚硬的外壳保护下,里面藏着柔软的瓜子仁;“仁”也就是种子发芽的部分。花生仁、杏仁、核桃仁,民间在最日常的生活语言里仍然保留着“仁”这个字的原始意义。 孔子对“仁”最贴切的解释,也许是“生生”吧。生命必须生长,文字这样精简,生命专一于生长的意志也单纯没有杂念。 
(8)此刻我手掌上躺着一枚种子,这枚种子如何会发展出两侧像螺旋翼一模一样的翅膀?它借着这翅翼可以飞离母体多远?这一对翅翼可以帮助他找到更适合生存的土地吗? 
(9)我觉得自己像一棵大树,根牢牢地生长在泥土里,种子却已随风飘飞去了四方。 种子是被祝福飞离到离母体更远的地方吧! 
(10)抬头看去,满天无边无际的小小种子,带着它们轻轻的翅翼,在风里游荡、漂浮、起落、旋转,彷佛许许多多欣喜雀跃的新的生命。
(11)我把手掌一扬,原来停在我掌中的一粒,也即刻随风飞起来,旋转着翅翼,参加进这夏日空中浩大的嘉年华会中去。                        
(选自蒋勋《只为一次无憾的春天》,有删改)
                                                   
13.主题探究。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14.手法赏析。本位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2分)
15.词语理解。从原文中看,作者认为“仁”字在孔子的解释里和民间的日常生活语言里分别作何解释?(3分)
16.句意分析。分析“彷佛小到一粒种子,都能够有清楚的生存意志,会努力演化出最恰当的方式来完成自己”这句话的含义。(3分) 
17.语言特点。本文语言上突出特点有哪些?(3分)

四、本大题共1小题,40分
18.作文
善待自己






罗湖区九年级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意见(2011.04)
有言在先:
出一套没有争议、好评如潮或者恶评如潮的试卷都不是很容易。命题者这样出题或者那样出题肯定有他的考虑。可以争论,但更欢迎讨论。可以提意见,但更欢迎提建议。
请负责各题阅卷的老师认真研究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如果有不同意见,请在阅卷之前提出。除了作文,其余各小题,都是2人阅卷,两人要统一标准,尽量缩小分差。

一、(15分)
1.    3分     BA  (注:“荫蔽”yīn 与“荫庇”yìn不同。)荫 yìn(统读) 
               (“树~”、“林~道”应作“树阴”、“林阴道”)国家统读了,只有一个字音,就是第四声。虽然百度和商务印书馆的词典都没有改过来,但是,那些不足为凭。专门咨询市语委专家,得到确认,读第四声。这道题,有两个正确答案。
2.    3分     C  (“判断”“思考”之间的逻辑顺序不对,应为“思考”“判断”。 B项的标点不在本题考查之列,而且也没有问题。)  
3.    3分     B  (这一题,题干上出现了两个问题。(1)C D选项完全一样。由于不影响学生答题,因此没有不作更改。(2)句②末尾应该是分号。由于本试卷是印刷厂家根据word文档重新打印的,因此,在校对中出现疏漏,特此致歉。
                   对这道题,可能会有很多声音。大略读来,似乎三个选项都可以说得过去。但是,且慢,看了下面的文字再说。
第三题选B选项理由如下:
第一:见九下《地下森林断想》82面第4自然段。不全是因为来自课文,就唯书唯上。我们也考虑过句子有语境,段落也有语境。
第二:②⑤两项的表述中未涉及“阳光”,而①③④三句均为正面提及阳光。以这个逻辑来考虑,②⑤两项是要排在一起的,无论或前或后。
如果抛开这一点,则ACD选项都有自圆其说的道理,“ACD都正确”的逻辑,正好能够说明它们均为不正确选项。反观B项,②⑤两句,说明草籽儿没发芽,小花儿没长大的现象,后面三句跟着说明原因。从逻辑、语法角度讲,都顺理成章。)
4.    3分     D  (陶渊明是东晋诗人)
5.    3分     C  (益:①增加。与“曾”合为“增加”。它不可能是“更”。②更加。
得:①得到。引申为找到、发现。②得到。取得。
绝:①停止,消失。②消失,停止。
谋:①策划。②谋划、策划。)
二、文言文(23分)
6.    2分  (1)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1分)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1分)。
2分 (2)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1分)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1分)。
7. 4分  
(1)主旨不同。《答谢中书书》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的乐趣,同时能与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有志向道同之处,生发出无比的自豪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喜爱之情。 也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归隐林泉的高洁志趣。《与朱元思书》表现出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 (能回答出《答》文主旨中与前辈名士比肩的自得、《与》文则鄙视退隐、与世俗的高位厚禄表示不屑之意即可酌情给分言之成理即可)

(2)写作目的不同。《答》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与》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言之成理即可。)
此题设问主要着眼思想内容方面,学生如果出现理解偏差分别罗列两文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及修辞手法,不能得分。

8.(15分)
1分      (1)但余钟磬音  
1分      (2)半亩方塘一鉴开 
1分      (3)弹琴复长啸 
1分      (4)万里来游还望远  
1分      (5)欲济无舟楫   
1分      (6)不知天上宫阙  
1分      (7)结庐在人境  
1分      (8冰霜正凄惨  
2分      (9)山映斜阳天接水,更在斜阳外  
1分     (10)知汝远来应有意  
1分      (11)后不见来者  
1分      (12)入则无法家拂士  
2分      (13)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现代文(22分)
(一)议论文(9分)
9.    2分    含义:每个人的心中要拥有宁静和诗意。(作者以比喻的手法拟题,表明了自己对每个人都应该建设并且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园的看法:拥有宁静与诗意。)
10.    2分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丛飞,收入并不丰厚,但进行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他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他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能够保持本真,并努力帮助他人。
11.    2分    不能删掉。这一段,从内容上看,作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了自己心中的“莲花”,深化了文章主题。从结构上看,对全文进行了收束与总结。
12.    3分    “心中的莲花”是个比喻的说法。正如文中的“宁静与诗意”一样,注意,本体与喻体“莲花”要有相似点。学生答题,有喻体,有简要阐述,符合本文主旨且通顺。得3分。只有喻体,没有阐述。喻体正确,得1分。
              示例:①洁身自好。②两袖清风。③骨气。④尊严。⑤奉献与付出。⑥坚强。⑦脱俗的美丽。……
(二)文学作品(13分)
13.     2分    思想感情: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甚至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
14.     2分    托物言志。 
15.     3分    作者认为:孔子的“仁”就是“生生”,即“生命必须生长”,生命必须要延续下去。民间日常生活的“仁”是:“其实就是种子”“种子发芽的部分”。 
16.     3分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所有生命都创造并珍惜自己的生存机会,努力让自己活下去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惊叹与赞美。 
17.     3分    (1)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举例:文章第5段“有的……有的……”,就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富有气势,写出了生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完成生命的繁殖蔓延,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与赞叹。
(2)多处运用叠词,使得语言富有诗意化和音乐美。
(3)文章风格含蓄典雅,娓娓道来,轻说教而重感悟,从容不迫,自成一格。 (任选一点回答即可。不举例的1分)
四、写作(40分)(参照深圳市中考语文评分标准)
18.  40
类型
项目 一类文
(40分) 二类文
(35~39分) 三类文
(30~34分) 四类文
(25~29分) 五类文
(20~24分) 六类文
(20分以下)
内容 富有创意
真挚感人
内容丰富
构思巧妙
详略得当 立意正确
感情真挚
材料具体
构思新颖
详略得当 立意正确
融入情感
材料具体
有详有略 立意基本正确
材料较具体 立意不正确
选材不恰当 严重偏题
内容空泛
语言 富有文采 生动
流畅 通顺
连贯
较生动 基本连贯
有一些语病 不够通顺
语病较多 文理不通
结构 严谨 严谨 完整有条理 结构基本完整
条理基本清楚 结构不完整
条理不清楚 杂乱无章
文面 卷面整洁
标点正确 卷面整洁
标点正确 卷面较整洁
标点正确 写字、标点
错误较少 写字、标点
错误较多 字迹潦草
标点不清
错别字较多

说明:
一、关于字数
1.字数不足500字,每少50字扣1分。但是结构要完整。结构不完整的文章,在24分以下。
2.不足400字,20分以下。
3.不足300字,15分以下。
4.不足200字,10分以下。
5.不足100字,0分。
二、关于错字、别字和标点
1.一个错别字扣1分,不重复计算,3分封顶。
2.标点错误多,可酌情扣1-2分。

三、其他扣分原因
1.文体不明确的在既定得分上扣5分。
2.证据确凿,肯定是抄袭的作文得5分以下。肯定是套作的10分以下。
3.偏题作文,如果其他尚好,在24分以下。其他一般,在20分以下。
4.离题作文在10分以下。

四、关于基准分
1.以30分为基准分。
即“三类文”的标准。
内容方面:立意正确,融入情感,材料具体,有详有略。
语言方面:通顺连贯,较生动。
结构方面:完整有条理。
文面方面:卷面较整洁,标点正确。
只要达到以上标准,就是30分,如果有错别字,从总分里扣除。
2.35分以上文章。
与 30分的作文相比,
感情上,由“融入”上升到“真挚”。
结构上,可以看出有精心安排、构思之处。
语言上,由“通顺”“连贯”上升为“生动”“流畅”。
文面也很好,就往35分以上打。如果有错别字,从总分里扣除。
3.满分作文
与35分以上作文相比。
感情上,能够打动人。
内容上,材料丰富,新鲜。
语言上,富有文采。  
没有错别字,文面美观。就可以打满分。
即使出现的笔误,又无关紧要,其他方面特别突出,满分照打不误。
4.关于几种现象
   ①过严。比均分低2分以上。
   ②过松。比均分高2分以上。
   ③不负责。不滚动鼠标,只看开头,就胡乱给一个均分。发现一例,通报一例。
④不严格按照字数执行扣分标准。
   ⑤速度太快,不敢打出高分,也不敢打出低分。用合理的平均分数字掩盖草菅人命的行为。
   本次作文阅卷,将严格进行动态跟踪,对于不负责任的阅卷者,提醒两次,如仍无明显改进,将告知学校教务处整改。
五、关于作文命题的思考
“善待自己”是一篇命题作文。客观地说,是因为版面所限,即现代文阅读题的字符偏多,挤压了作文命题所需的空间。主观上讲,平时半命题、有提示语的半命题作文相对出得比较多,学生写起来,发挥余地比较大,但同时,也为教师评改作文和评价作文水平,带来了一些阻碍。因此,这次出命题作文,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想尽量设置一点难度,便于教师准确考量学生的作文水平,便于全区对各学校的作文训练成绩,进行一个细致的分析和评价,为学校最后冲刺提供多少有点价值的咨询。
“善待自己”字虽不多,但内蕴无穷。破题关键在“善待”二字。什么是“善待”?怎样“善待”?自以为是“善待”,其实是不是真的“善待”。自以为不是“善待”,其实恰巧是“善待”,自以为是“善待”的,其实恰恰不是“善待”。这些问题表面上关涉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生老病死这些生活琐事,虽然也关涉到更深层次的心灵世界、精神家园,但究其根本,触及的是价值观问题。一个人,从生到死,都无法绕开“善待”这个问题。一个正常的人,没有谁不想获得“善待”呢,既然人人都渴望获得“善待”,那么换个角度,就是也要“善待”他人他物。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人,是一个体,也是一个群体。在群体组成的社会里,要互相善待。那么,作为个体呢?也要“善待自己”。可是,回到最初的话题上来,究竟怎么样才叫“善待”?我们的国家从古到今,我们的民族历史从远到近,我们每个人从小到老,每天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亲身感受到的,无不与“善待”或者“不善待”有关。
所以,我愿意让学生以稚嫩的笔,写写他们理解的“善待”。
为什么是“善待”“自己”而不是“善待”“别人”?
因为中国的孩子,没有“自己”,或者只有“自己”。说没有“自己”,是因为,他们为将来活着,从出生时起,为幼儿园、为重点小学、为重点中学、为重点大学、为工作单位、为名利事业……或者,迷失了自己。说只有“自己”,就是因为他们从出生时起,身上凝聚了太多的期望与梦想,肩上承载了太多的希望与渴望。这一切重荷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最苦的,最累的,也是最重要的,最需要疼爱的。因为他们为了一个美好的目标,为了家族的荣耀,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书上这么说的)……在拼搏,在奋斗。因此,他们是“唯一”的。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所以,“善待自己”既然是“自己”,而不是别的“人称代词”,就决定了这个题目,是自己写自己的,相当于“我善待我”。我们希望在8000份“善待”的事例中,归纳当今深圳少年对“善待”的理解。他们可以写善待自己的身体(尅一具体为某一部分,比如“手”“脚”“眼睛”“耳朵”“嘴巴”),善待自己的精神(让精神轻松,),善待自己的心灵(让心灵纯净)……这是实写。算是第一种角度。
第二种角度。“善待自己”。既然没有主语,那么主语可以是别人。甚至可以不是人。比如动物、植物。虽然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生存的本能,但是,既然神秘的自然界给了它们代代繁衍的能力,他们的一切看似诡异的行为,又何尝不是一种善待呢?它们选择某种行为方式,也许有时看起来充满血腥,充满动物的冷酷(它们本来就是畜牲),不需要别人批准,也不需要人类的认同和欣赏,它们因此活下来了,而且还没有绝迹的迹象,这就是“善待”。谁能说不是“善待”呢?不善于“善待”自己的动物成了化石。
如果选择写人,那就太多了。余纯顺不好好地呆在上海,偏偏选择出走,穿越沙漠,穿越戈壁,最后在沙漠风干成一具雕像。这是“善待”吗?是的,这是余纯顺自己理解的“善待”。屈原投江、王维归隐、李娜出家、盖茨裸捐、李淑同出家这些是善待吗?谁说不是。
基于一个前提,就是人都不想跟自己过不去,人人都想“善待”自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荆州市2011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下一个『2011年福田区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