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11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1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五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历史是人们对“过去”的追忆。那么,为什么人们是追忆这些“过去”而不是那些“过去”?人们到底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过去”中构建历史的?探讨这些问
试题预览
2011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五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历史是人们对“过去”的追忆。那么,为什么人们是追忆这些“过去”而不是那些“过去”?人们到底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过去”中构建历史的?探讨这些问题,需要把握历史的不同层次。
“过去”不仅是一个相对于“现在”“未来”的时间概念,还是一个席卷一切的客观进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过去”的进程中。所以,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历史应该包含世界上的一切人物(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一切事件(无论是惊天动地的还是悄无声息的),一切地方(无论是富庶的还是贫困的)。这无所不包的历史,可以称为“原生态历史”。不过,在极为纷繁复杂的“原生态历史”面前,人的认知能力是十分有限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处在不断“过去”之中,“现在”作为一个不断奔向“未来”的点,其身后留下的是无数个“过去”。要完全认知“过去”,全景式复原“过去”,对身处“现在”的人来说是不大现实的。即使是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手段,对于现代人类社会所发生一切的记录能力也相当有限。所以,“原生态历史”中的许多信息总是不可避免地永远消逝,能够以文字、图像、声音、实物等形式留下的历史信息或者说“有记录的历史”,只能是“原生态历史”中的一部分。但是,“有记录的历史”又未必都是身处“现在”的人们所关心的历史。面对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层层累积的“有记录的历史”,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从自己“现在”的生存状态出发,有选择地构建历史。换句话说,只有“过去”中那些能引起“现在”人兴趣和思考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人们所关心、所了解的历史,成为“被激活的历史”。
“原生态历史”是最客观真实的历史,也是最宏大丰富的历史,但它永远不可能被人们完全认识。人们只能不断接近它,希望能越来越多地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有记录的历史”事实上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要丰富得多,它总是处在被不断发现的过程中,而且每一次重大发现总能极大地影响人们对历史的看法。比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骨文的发现,刷新了中国“有记录的历史”,也使人们对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有了新的认识。与此类似的由于新材料的重大发现而形成的敦煌学、简帛学等,也都在不断拓展着中国“有记录的历史”。“被激活的历史”只是“原生态历史”的冰山一角,是“有记录的历史”的一肢半节,它之所以能被激活,又总是与人们“现在”的生存状态、当下的价值选择紧密关联。意大利学术大师克罗齐曾提出过一个命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他看来,那些不再被思考而只是用抽象词语记录的“编年史”是“死历史”。但“死历史”不会永远都是死的,当生活的发展逐渐需要时,“死历史”就会复活,过去史就变成了当代史。“现在对我们沉默不语的文献,将依次被新生活的光辉照耀,将重新开口说话”。克罗齐的这一命题是否正确,值得商榷,但有其合理成分。可以说,当“有记录的历史”被新生活的光辉照耀时,它就成为了“被激活的历史”。
所以,可以认为,人们之所以追忆这些“过去”而不是那些“过去”,主要是由“现在”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选择决定的,呈现在“现在”人面前的历史主要是“被激活的历史”。当然,对于不同群体来说,由于生存状态和价值选择的不同,“被激活的历史”又是各不相同的。即使对于同一群体而言,由于时代的不同,“被激活的历史”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被激活的历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人们是从“现在”出发去发现历史,决定了关注“现在”始终是史学的学术增长点,是史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回顾一下中外史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因为对“现在”的关注而带来的史学兴盛。从某种意义上说,史学就是在不断构建“过去”与“现在”的对话中彰显自身价值、推动自身发展的。
                                                  (选自《历史的层次》)
1.以下对“原生态历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原生态历史”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包含世界上的一切人物、一切事件和一切地方。
B.“原生态历史”中的许多信息总是不可避免地永远消逝,能够留下来的只是一部分。
C.“原生态历史”与“有记录的历史”“被激活的历史”在作者看来是不同层次的历史。
D.总有一天,“原生态历史”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地发展、进步而最终被人们完全认识。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人们如果要在纷繁复杂的“过去”中构建历史,就需要站在“现在”和“未来”的视角上。
B.“有记录的历史”指的是能够以文字、图像、声音、实物等形式留下的全面的、客观的、真实的历史。
C.只有当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从自己“现在”的生存状态出发,有选择地构建历史时,“死历史”才能被激活。
D.随着历史不断地发展前行,那些不再被思考而只是用抽象词语记录的“编年史”都会成为当代史。
3、对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过去”与“现在、未来”相对而言的,从历史的客观进程看,“现在”“未来”都会成为“过去”。
B.“有记录的历史”总是处在被不断发现的过程中,而每一次发现又刷新了“有记录的历史”。
C.一切历史都是过去发生过的事情,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历史研究的本质就是关注过去史。
D.史学要彰显自身价值、推动自身发展,就必须要在“过去”和“现在”中不断地进行对话。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苏 氏 文 集 序①    [宋]欧阳修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恨。”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②,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也,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③,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注]①苏氏:苏舜钦,宋初文学家。   ②酒食之过:因奸党告发,朝廷以在进奏院聚饮不敬罪名治苏舜钦等人之罪,实是打击改革派范仲淹等人。  ③擿(tī)裂:割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                      考:考察。
B.公其可无恨                                      恨:痛恨。
C.号为时文,以相夸尚                              尚:推崇。
D.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                            讽:劝勉。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①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
B.①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①何其难之若是欤!                 ②大王来何操
D.①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在苏子美死后四年,友人欧阳修在苏子美岳父家中得到了他的的文章遗稿,并编集完成了《苏氏文集》。
B.在欧阳修看来,苏子美的文章,不仅能自行于天下,而且能伸于后世,即使是仇家也不诋毁他的文章。
C.苏子美外貌奇特雄伟,似高不可攀实则和蔼可亲,那些人攻击他排挤他,意图不全在子美一人身上。
D.苏子美是太平时代能够振兴文风的难得的人才,对他的不幸遭遇,友人欧阳修深表同情也深感痛心。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3分)
译文:                                                                     
(2)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 (4分)
译文:                                                                     
(3)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3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江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③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  ②馘(ɡuó):割耳朵。  ③治安:贾谊曾给文帝上《治安策》。
8.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9.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  (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2)榆柳荫后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3)                 ,余亦乘舟归鹿门。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4)千岩万转路不定,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6)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          (范仲淹《岳阳楼记》)
(7)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易卜生与鲁迅    余华
2006年五月的一天,我坐在哥本哈根机场的候机厅里,准备转机前往奥斯陆。我的目光被一架挪威航空公司飞机尾翼上一个巨大的头像所吸引。我心里反复思忖:飞机尾翼上的头像是谁?
就在飞机从跑道上腾空而起的剎那间,我想起来了:他是易卜生。看着窗外地面的哥本哈根逐渐远去,我不由笑了起来,心想这个世界上有过很多伟大的作家,可是能在天上飞来飞去的,恐怕只有易卜生了。
我降落在易卜生逝世一百周年之际的奥斯陆,绵绵细雨笼罩着奥斯陆的大街,印有易卜生头像的彩旗飘扬在大街两旁。我隐约有这样的感觉,“易卜生”在挪威不止是一个代表了几部不朽之作的作家的名字,“易卜生”在挪威可能是一个词汇了,一个已经超出文学和人物范畴的重要词汇。
就像我小时候的“鲁迅”,我所说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鲁迅”。那时的“鲁迅”不再是一个作家的名字,而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词汇,一个包含了政治和革命内容的重要词汇。
文革是一个没有文学的时代,只是在语文课本里尚存一丝文学的气息。可是我们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里,只有两个人的文学作品。鲁迅的小说、散文和杂文,还有毛泽东的诗词。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十分天真地认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作家名叫鲁迅,只有一个诗人名叫毛泽东。
那时“鲁迅”已经从一个作家变成了一个词汇,一个代表着永远正确和永远革命的词汇。
我有口无心地读着语文课本里鲁迅的作品,从小学读到高中,读了整整十年,可是仍然不知道鲁迅写下了什么。我觉得鲁迅的作品沉闷、灰暗和无聊透顶。
文革之后,鲁迅不再是一个神圣的词汇,他回归于一个作家,也就回归于争议之中。很多人继续推崇鲁迅,不少人开始贬低和攻击鲁迅。
1996年,一个机会让我重读了鲁迅的作品。一位导演打算将鲁迅的小说改编成电影,请我为他策画一下如何改编。然后我发现自己的书架上没有一册鲁迅的著作,只好去书店买来《鲁迅小说集》。当天晚上开始在灯下阅读这些我最熟悉,也是最陌生的作品①。读的第一篇小说就是《狂人日记》,可是我完全忘记了里面的内容,小说开篇写到那个狂人感觉整个世界失常时,用了这样一句话:“要不,赵家的狗为何看了我一眼。”我吓了一跳,心想这个鲁迅有点厉害,他只用一句话就让一个人物精神失常了。
《孔乙己》是那天晚上我读到的第三篇小说。读完后,我立刻给那位导演打电话,希望他不要改编鲁迅的小说,我在电话里说:“不要糟蹋鲁迅了,这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第二天,我就去书店买来了文革以后出版的《鲁迅全集》。我沉浸在鲁迅清晰和敏捷的叙述里。我后来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他的叙述在抵达现实时是如此的迅猛,就像子弹穿越了身体,而不是留在了身体里。②”
文革结束以后,我阅读过很多其它作家的作品,有伟大的作品,也有平庸的作品,当我阅读某一位作家的作品时,一旦感到无聊,我就会立刻放下这位作家的作品,让我没有机会去讨厌这位作家。可是文革期间我无法放下鲁迅的作品,我被迫一遍又一遍地去阅读,因此鲁迅是我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
我告诉挪威的读者:当一个作家成为了一个词汇以后,其实是对这个作家的伤害。                         节选自《读者》2011年第6期,有删改。
11. 从表达技巧和内容两个方面简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①阅读这些我最熟悉,也是最陌生的作品。

②他的叙述在抵达现实时是如此的迅猛,就像子弹穿越了身体,而不是留在了身体里。

12.选文中对鲁迅的认识经历了哪些阶段?请依次概括。(6分)

13.本文评说鲁迅的内容很多而写易卜生的却很少,这是为什么?试从写作目的角度,做简要分析。(5分)

14.在历史上,有许多人物的名字已经成为一个个词汇了。试举出两例,并阐释其特定意义。(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要挟(xié)        自惭形秽(huì)       并行不背      毋庸赘言
B.纤(xiān)维     刚愎(bì)自用         湮没无闻      前倨后恭
C.鞭挞(tà )       自怨自艾(ài)       觥筹交错      披沙拣金
D.感喟(kuì)      病入膏肓(huānɡ)      罄竹难书      得渔忘筌
16.下列语段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同去年相比,今年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规模更庞大,场面更火爆,名校效应和降分诱惑让众多考生趋之若鹜。不少业内人士对这种现象不置可否,认为这样大规模的自主招生考试有可能演变为一种提前进行的高考。为了凸现自主招生的特殊性,有的招考学校在命题上热衷于标新立异,致使试卷中出现偏题怪题,让不少考生止步不前,甚至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后期学习。因此,专家提醒,考生与家长不要盲目跟风。
A. 趋之若鹜         B.不置可否
C. 标新立异         D.止步不前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历次地震灾难的结果显示,地震造成的损失不完全取决于地震强度的大小,还与人们的防震意识的强弱、防震知识的多少有关。
B.4月16日,山东泰安突发森林大火。目前,官兵们已在老虎岭西侧打通了一条隔离带。这有效地减少了大火继续向泰山山脉蔓延的趋势。
 C.本周国家发改委还将在广东召开“稳定菜篮子价格”现场会,推广相关地区动用相关价格稳定基金等手段,平抑蔬菜价格。
D.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向致力于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今年6 月我省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将正式步入组织实施阶段。
18.江城中学邀请校友、青年科学家、商界精英王伟先生来校为全体同学作报告,这在校园中产生很大的反响。下面是郭小江同学给王伟先生发的邮件中的一段文字,其中有四处不当。请找出并按要求修改。  (4分)
    听了您的报告,我无比激动。您的成就让我高山仰止,您是学校的骄傲。中学时代的您,兴趣广泛、学习努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您在个人爱好与专业选择方面的真知灼见,让我受益匪浅。听了您的报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除了兴趣之外,还要有远大的目标、执着的追求、孜孜不已的精神。最后,祝愿您身体健康,盼望您为母校尽绵薄之力!
不当之处 文中句子(词语) 修改后的句子(词语)
表达不简明

表达不得体

19.下面是关于“朴素”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句式一致,表达明确。(6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朴素者难觅,是因为太多的人对“朴素”没有真正的理解。如果说珠光宝气不是朴素,那么衣衫不整也不是朴素;       (1)        ,那么清汤寡水也不是朴素;       (2)       ,那么蓬门筚户也不是朴素。其实,朴素是一种简约,而不是粗陋;       (3)        ,而不是伪饰。真正的朴素是一种至诚,一种境界。
20.下面是选自《新华网》的4条标题新闻,请在分析这些事实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80~100字的新闻短评。(5分)
①沈阳查获25吨被掺入致癌物与兽药的毒豆芽。
②国家下令稽查地沟油,郑州工商质监卫生部门推卸责任。
③联合利华宝洁操纵洗衣粉价格,欧盟开出3.152亿罚单。
④众多网民痛斥“染色馒头”“瘦肉精”,称道德滑坡十分严重。





五、(60分)
21.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2010年12月15日,深圳市78岁的市委组织部老干部肖雨生在小区里跌倒,保安和路人无一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肖先生的儿发现了父亲,但父亲已没有了呼吸。
2011年1月1日,深圳市一位名叫黄玉珍老奶奶跌倒在路边,满脸是血。罗湖外语学校学生周天成、罗炜挺身而出,救助老人,受到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表彰。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和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1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9分,每小题3分)
1. D    2.C    3.C
二、(32分)
4.B    5.D   6.B   (4~6小题,共9分,每小题3分)
7.(共10分)
(1)这些文章就是金玉啊,即使抛弃埋没在粪土之中,也不会消融腐蚀。(3分。句式1分;补出省略介词,1分;语句通顺,1分)
(2)如果一旦有了那样的人,又幸运地出现在太平时代,世人难道可以不为此重视他、爱惜他吗?(4分。重点词语“苟、治世”,2分;句式,1分;语句通顺,1分)
(3)(苏子美)不被世俗的爱好牵着走,可以称得上是见解独特与众不同的人啊。(3分。句式,1分;语句通顺,2分)
8.(4分)上阕作者既描写了扬州(维扬)经过战争劫难后的荒凉景象,又陈述了古往今来的英雄都随着时间消逝的史实,在此基础上,“徒感慨”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英雄已逝的深沉思索与感叹。(2分)
    下阕作者先写自己年轻时的志向远大,但随着时间流逝,壮志成空,“空怅望”表现了作者年华已逝、壮志难酬的惆怅心情。(2分)
9.(4分)(1)借景抒情。作者描写了单调的景物,形成辽远、凄迷的意境,抒发了对国事的担忧、惆怅之情。  (2)运用典故。作者运用了“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等典故,书写了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  (3)直接抒情。作者直接运用“徒感慨,漫悲凉”“空怅望”抒发悲伤、惆怅之情。  (4)对比。作者把年轻时的远大理想与现在的愿望成空进行对比。
(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0. (1)虽九死其犹未悔  (2)桃李罗堂前  (3)人随沙岸向江村  (4)迷花倚石忽已暝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6)宠辱偕忘  (7)惊涛拍岸  (8)梧桐更兼细雨
(任选5句,共5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增字,该空不得分)
三、(25分)
11.(6分)①对比。表明作者在文革期间对鲁迅作品的认知。“最熟悉”是指文革时大量、反复、在文字表层地阅读,“最陌生”是指不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3分。技巧,1分;简析,2分)  ②比喻。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作品的评价:鲁迅的作品叙述清晰而敏捷,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想性。(3分。技巧,1分;简析,2分)
12.(6分)(1)文革时期,鲁迅是一个词汇,一个代表着永远正确和永远革命的词汇。(2)文革后,鲁迅不再是一个词汇,而是一个回归于有争议之中的作家。(3)1996年以后,“我”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作家。(6分,每点2分)
13.(5分)从写作目的来看,是要说明一个道理:当一个作家成为了一个词汇以后,其实是对这个作家的伤害。这一点从中国人的评价鲁迅的变化中已经被证明了,因为要写出变化过程,所以写的多;而对挪威人来说,易卜生仍然只是个词汇,所以写的少。这样写不仅能够节省笔墨,更能够使主旨鲜明。(5分。目的,2分;简析,3分)
14.(8分)  示例:
孔子,一生致力于构建、推行“仁”的学说,积极入世,兴办私学,奠定了儒学基础,成为儒学的代名词。
王安石,尽心尽力,勇于创新,百折不挠,一生致力于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已成为改革的代名词。
(8分。每例4分。能够举出相对应的名人,1分,阐释出特定意义,3分)

四、(24分)
15.B  16.C  17.A         (共9分,每小题3分)
18.(4分。每处1分)
不当之处 文中句子(词语) 修改后的句子(词语)
表达不简明 一个人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一个人之所以成功(或:一个人成功的原因)
执着的追求、孜孜不已的精神 执着的追求(或:孜孜不已的精神)
表达不得体 高山仰止 钦佩不已
尽绵薄之力 做出贡献
19.(6分)(1)如果说山珍海味(或“生猛海鲜”等)不是朴素    (2)如果说高楼大厦(或“华居美室”等)不是朴素    (3)朴素是一种本色(或“自然”等)(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句式一致,表达明确。每空2分)
20.(5分)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暴露出诸多社会问题:企业经营盲目追逐利益,责任丧失;监管部门推诿塞责,监管不力;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所以强化监管意识、加大执法力度、加快道德建设迫在眉睫。(从现象——原因——举措角度来进行评析。3分;注意观点鲜明,表述清晰,2分)
五、(60分)
  21.参照2010年安徽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124.225.26.22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下一个『尤溪一中2010—2011学年(下)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