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201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商丘市201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商丘市201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4页。共六大题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2.所有试题均应按题号把答案涂、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超出答题框或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考生交卷时只交答题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
试题预览
商丘市201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4页。共六大题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试题均应按题号把答案涂、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超出答题框或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金、石、书、画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这里的“石”是指石刻,即古代刻在石头或石碑上的文字。
石刻出现的年代早,汉朝以前就有了保存较完整的石刻。譬如说石鼓,有专家考证确定它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石刻。近年在河北满城发掘出古代中山王的墓,出土一块石头,上面有两行字,也是战国时期的石刻,只是稍晚于石鼓年代。由此看来,我国石刻的起源最早应该追溯到石鼓和中山王墓石刻。秦代也有石刻,只是不作碑形,常常是在山岩上磨平一块石头刻字。现在保留下来的秦代石刻只有《琅琊台刻石》和《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上的字全都模糊了,而《泰山刻石》也只剩下几个字了。石刻的大批出现是在汉朝,保留下来的石刻也以汉碑为多。所以,现在所谓的“石”,大致是指汉代及汉代以后的石刻。
根据形状和用途的不同,石刻可以分为摩崖、碑刻、墓志等等。所谓摩崖,就是在天然的石壁上刻文记事的石刻。最有代表性的摩崖石刻当数陕西汉中地区的《石门铭》。它记载了我国最早的穿山隧道褒谷石门的开通、堵塞、复开的情况和被称为栈道之始的褒斜古栈道的有关修复情形,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上面的文章写得很好,用语精准,叙事细致,文采飞扬,是一篇难得的佳作。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碑石记载着坟墓主人的生平事迹,后来也应用到活着的人,如歌功颂德碑、记功碑、建庙碑等。古人刻碑意在歌颂、吹捧碑的主人,企盼流传千古,但后来得以保存流传的主要原因,却不在于它那歌功颂德的内容,而在于它上面书写的文字。前人将古碑上的石刻文字用纸墨拓印下来,制作拓本,往往是因为碑上刻的字写得好,宝贵得不得了。比如汉朝在华山立了一块碑,叫《华山庙碑》,在清朝末年只保留下来三本拓本,后来又发现了一本,四本拓本价值连城。墓志是一种长埋地下的文字记录。坟里埋块石头,刻上死者姓名和死者事迹,以便挖开的人知道是谁,再重新埋上。这用意很天真,后来人家正因为他坟里有墓志,就来挖他的坟,这种事情多得很。墓志内容翔实,史料价值高。人们经常通过墓志来研究历史人物的家族、世系问题,如在江苏南京出土的六朝墓志,可以帮助我们考察当时王导、谢琨等诸大姓世系、家族及两晋历史。
整理和研究石刻文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清朝末年的叶昌炽先生编的《语石》,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来论述石刻,涉及种类、式样、用途、文字、书家等,内容极其丰富。清末民初杨守敬编的《寰宇贞石图》,将整篇整幅的碑文影印出来,每幅都能看到碑版的全貌。近代赵万里先生编辑的《魏晋南北朝墓志考释》,所收都是墓志,既影印拓本,也考释文词,是收藏比较全面的一本好书……研究者的精心收藏和编辑,为推动中国石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取材于启功《中国古代的金石书画》,有删改)
1.下列对于“石”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金、石、书、画中的“石”指的是石刻,中国石刻的起源最早应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
石鼓和中山王墓石刻。
B.石鼓是保存较完整的“石”,《琅琊台刻石》和《泰山刻石》是保留下来的稍晚于石鼓
年代的秦代石刻。
C.现在所谓的“石”,大致指汉代及汉代以后的石刻,因为大批出现在汉朝的石刻多数
保留了下来。
D.由于“石”的形状和用途各不相同,我们可以把石刻分为摩崖、碑刻和墓志三类,三
者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石门铭》摩崖石刻最具代表性的原因,是因为它记载了我国最早的穿山隧道褒谷石
门的修造情况,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B.碑刻得以保存流传的主要原因,许多时候不是因为它上面歌功颂德的内容,而是因
为它上面文字书写优美,具有书法价值。
C.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碑石记载坟墓主人的生平事迹,古人刻碑的目的是为逝
者歌功颂德,还有记功、建庙等。
D.墓志内容翔实,史料价值高。历史学家要研究王导、谢琨等诸大姓世系、家族及两
晋历史,要依循南京出土的六朝墓志。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从石刻的形状和用途来看,现在保留下来的秦代石刻《琅琊台刻石》和《泰山刻石》
应该属于石刻中的摩崖石刻。
B.汉朝的《华山庙碑》的拓本价值连城,是因为碑上的字写得好,具有艺术审美和收
藏价值,并且存量少。
C.碑石的起初作用和墓志一样,也是记载坟墓主人的生平事迹,后来碑石的使用范围
在扩大,其为逝者歌功颂德的作用渐渐为墓志所代替。
D.叶昌炽先生的《语石》、杨守敬先生的《寰宇贞石图》、赵万里先生的《魏晋南北朝
墓志考释》,都是整理和研究石刻文字的著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圣历中,举制科中第。调阆中尉,刺史不礼,弃官去。久之,授朝邑尉。桓彦范等诛张易之、昌宗,而不杀武三思,幽求谓彦范曰:“公等无葬地矣。不早计,后且噬脐①。”不从。既,五王皆为三思构死。
临淄王入诛韦庶人,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敕一出其手。以功授中书舍人,参知机务。睿宗立,进尚书右丞、徐国公,增封户至五百。
景云二年,以户部尚书罢政事。不旬月,迁吏部,拜侍中。玺诏曰:“顷王室不造,中宗厌代,戚孽专乱,将陨社稷,朕与王公皆几于难。幽求处危思奋,翊赞圣储,协和义士,震殄元恶。国家之复存,系幽求是赖,厥庸②茂焉,朕用嘉之。宜加赐实封二百户,子子孙孙传国无绝,特免十死,铭诸铁券,以传其功。”先天元年,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
幽求自谓有劳于国,在诸臣右,意望未满,而窦怀贞为左仆射,崔湜为中书令,殊不平,见于言面。已而湜等附太平公主,有逆计。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炜定计,使炜说玄宗曰:“湜等皆太平党与,日夜阴计,若不早图,且产大害,太上不得高枕矣。臣请督羽林兵除之。”帝许之。未发也,而炜漏言于侍御史邓光宾,帝惧,即列其状。睿宗以幽求等属吏,劾奏以疏间亲,罪应死。帝密申右之,乃流幽求于封州、炜于峰州、光宾于绣州。明年,太平公主诛,即日召复旧官,知军国事,还封户,赐锦衣一袭。
开元初,进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俄以太子少保罢。姚崇素忌之,奏幽求郁怏散职,有怨言。诏有司鞫治,宰相卢怀慎等奏言:“幽求轻肆不恭,失大臣礼,乖崖分③之节。”翌日,贬睦州刺史,削实封户六百。迁杭、郴二州,恚愤卒于道,年六十一。赠礼部尚书。
(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四十六》)
注释:①噬脐:咬腹脐,比喻不可达到。②厥庸:他的功劳。③崖分:合适的界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顷王室不造 顷:倾覆
B.中宗厌代 厌:通“餍”,满足
C.朕与王公皆几于难 几:几乎
D.乖崖分之节 乖:违背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刘幽求功劳大的一组是(3分)
①不早计,后且噬脐 ②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敕一出其手
③戚孽专乱,将陨社稷,朕与王公皆几于难
④翊赞圣储,协和义士,震殄元恶
⑤特免十死,铭诸铁券,以传其功 ⑥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炜定计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幽求比较有远见。他劝说桓彦范在诛杀张易之、张昌宗时,也要把武三思杀掉,
不然将为武三思所害,彦范等人不听从,后来五个王被武三思所害。
B.皇帝赞赏刘幽求功勋卓著,对他大加封赏。赏赐他二百户,子孙可持续继承封国,
并把赦免死罪的文字刻在铁券上,来表彰其功劳。
C.刘幽求自认为功劳大,功劳在众臣之上。看到窦怀贞担任左仆射,崔湜做中书令,
他心中特别不平,就借机与张炜密谋,诬告崔湜谋反。
D.刘幽求受姚崇和宰相卢怀慎等人告发。姚崇平日里忌妒幽求,告发其疏于职守,有
怨愤之言,卢怀慎等说幽求轻肆不恭,致使幽求被贬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临淄王入诛韦庶人,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敕一出其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湜等皆太平党与,日夜阴计,若不早图,且产大害,太上不得高枕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柳枝词
郑文宝①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 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 ① 郑文宝(952~1012):多才多艺, 是宋初一位负有盛名的诗人,风格清丽柔婉。
8.试分析“系”字在本诗中的表达效果。(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句,在离别之情的表达上有什么样的技巧?(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2)“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3) __ ,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起去看
刘心武
儿子九岁那年,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高兴得跳起来。
到了看台,儿子只顾吃冰棍,吃了冰棍又扭着身子要喝汽水。父亲生气了:“你再这么磨人,下回不带你来了!”父亲教给他如何看球,他知道了什么叫角球,什么叫点球。
儿子十六岁了。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晃晃肩膀出门去了。父亲看着儿子的背影,气呼呼地说:“都是你惯的!”母亲就叹气:“他这阵子不知道怎么那么大气性。你总恶声恶语训他也不是个事儿。”
父亲独自去了赛场,在门口把多余的票退了。球赛不怎么精彩,双方磨来磨去死不进球。有个年轻的球迷乱吹口哨,也不知是跟哪位球员教练员裁判员生气。中场休息,父亲去洗手间,半道忽然发现儿子,跟几个同学在一起喝可口可乐,嘻哈议论倒也罢了,肢体一刻不停,手舞足蹈的,看着实在扎眼,本想过去吆喝几声,拼力强忍住了。父亲没等散场就回了家。母亲问谁输了让他脸那么黑。他大嚷:“我输了!”儿子很晚才回家,只叫声妈,就回自己那间屋了。还把门关得紧紧的。父亲要冲进去跟儿子算账,母亲拉住他:“人家自己去看个球怎么啦?”
儿子上大学了。暑假在家,有天跟父亲说:“爸,我有两张票,咱们一起去看球吧。”母亲就看着父亲,父亲想了想,唔了一声。母亲布出一桌菜,爷儿俩喝啤酒。母亲听爷儿俩侃球,开头客客气气,后来抬起了杠,再后来语速加快,互相打岔。母亲心里有点紧张。但是最后爷儿俩一起去看球,一起回了家,回了家又坐在沙发上喝啤酒,把球场上的角色刻薄了一溜够。晚上母亲见儿子老晚了还在弄电脑,就先敲敲半掩的门,儿子说:“妈,快来!”母亲过去,儿子让她看在电脑上画的画。闲聊几句后,母亲问:“你上中学时候,为什么不跟你爸去看球,还老跟他顶牛?”儿子笑了:“妈,我那是少年反叛期啊!尤其要反叛老爸!您记得他当时怎么造句的吗?——带你去看球!——我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他还把我当成个附属品,可以随随便便地把我带来带去——其实那时候您跟老爸也没多大区别,动不动就说‘把手洗干净!’‘怎么把衬衫领子竖起来了?’就不懂得,第一,我不是上幼儿园的娃娃了;第二,我要有个性呀!”母亲笑了,母子肢体没有拥抱,心是拥抱得紧紧的了。
儿子工作了。有天父亲打他手机:“咱俩一起看球去怎么样?”儿子问是哪场。父亲告诉了他,儿子直言不讳:“他们能赛出什么味道来?整个儿是鸡肋!”父亲就乐呵呵地回应:“弃之可惜不是?”爷儿俩约定赛场门外不见不散。
父亲年纪不算太老,却坐上了轮椅,那天儿子回来看望。吃罢饭,儿子说:“爸,我带你去看场球吧。”母亲好高兴:“是呀,让你爸再乐和乐和。看电视上的球赛,他总乐和不起来。”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
那晚儿子开车来接父亲,母亲告诉他:“我拦不住,他自己去了。他说他不要让人带去。他说他又不是件东西,凭什么让人带来带去的?我说你不是不方便吗?他说现在到处的设计考虑到了坐轮椅的人士,他完全可以自己去看球赛。他揣着你留下的那张球票就自己驾着轮椅坐电梯下楼了,还死不让我把他送上出租车。我后来从阳台朝下望,他顺利地从咱们楼门外的轮椅道上到了街边,拦住的出租车司机照顾他坐进了车,轮椅放进了后备箱……”儿子没听完就跑下楼,赶紧去开车奔往比赛场地。
儿子在看台上找到了父亲。看台上有为轮椅人士专设的空间。父子俩都若无其事地微笑
着打招呼。
中场休息,儿子过去对父亲说:“一起去洗手间吧。”父亲点头。人们只见老的自己熟练地操纵着轮椅,少的在一旁同行,俩人分明对共同支持的球队的表现有所争议,你一句我一句地抬着杠……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以“儿子”的成长为顺序,写出了一个孩子从幼年到成年的成长历程,揭
示了每个人在成长中都无法逾越叛逆期这一必然规律。
B.这篇小说的线索是“父与子的矛盾”,这对矛盾贯穿小说的始终,推动着故事情节的
发展,父亲与儿子的性格在故事发展中越来越丰富。
C.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位可有可无的人物,没有母亲,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也是完整的,
只是在小说情节的丰富性上,少了变化,少了陪衬人。
D.儿子要“带”父亲去看球,“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这写出父子两人微妙的
心理:儿子感到了自己精神的强大,父亲则不愿拖累儿子。
E.小说开头是父亲带儿子看球赛,结尾是儿子到赛场照看父亲,儿子幼时叛逆,父亲
老来也“叛逆”,这在形式上形成闭合的环型结构,别具匠心。
(2)结合原文概括分析儿子从十六岁起几个成长阶段的性格特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以“一起去看”为题在表达上有哪些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本文,从“成长与叛逆”的角度来探究如何看待教育问题。(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精神贵族”钱钟书
张建术
钱钟书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挪榆,他以一册仅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现代散文大家,而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他去世之后,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曾在报纸上撰文纪念,标题是“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可以代表大家共同的心声。
钱钟书的性格很独特,有一般才子的恃才傲物,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神往。
1978年9月至1980年底,是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大放异彩的时候。一位叫费景汉的汉学家,这样描述在一次座谈会上的钱钟书:
会场上最出风头的要算是钱钟书——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智,善于征服别人。他在茶话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会用优美的英文背诵一段那位诗人的诗作;提起另一位德国诗人,又会用标准的德文背诵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这些诗人未见得是什么大诗人,提及的诗作也未必是他们的重要之作,但钱钟书却能出口成章,流利地背出,真是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
有人这样谈观感:钱钟书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两个小时“表演”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这些吓坏了的外国人当时还不知道有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就是正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管锥编》。
姓钱的钱先生,一生似乎没有真穷过,也似乎没有发过财,应该说他是一位精神的贵族。
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他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度过了难关。
进入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只希望由钱钟书每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实际授课时间只相当于一个工作日。像这样的价码,着实让人咋舌,可钱钟书却拒绝了。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英国一家老牌出版杜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钟书说:“不卖。”与钱钟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美国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时间方便时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他说:“我现在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
更使杨绛好笑的是钱钟书一辈子开不了钱庄。有同事找他借钱,他问:你要借多少?答:一千。钱钟书说:“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五百,不要来还了。”同一个人二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他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期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出车撞伤行人,急切中找钱钟书来借医药费。他问:“需要多少?”司机答:“三千。”他说:“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五,不算你借,就不要还了。”
凡进过钱钟书家的人,都不禁惊讶于他家陈设的朴素:沙发是用了多年的旧物,多年前的一个所谓书架,竟然是四块木板加一些红砖搭起来的。没有人能弄明白钱钟书究竟看过多少书,但那时他家里却几乎没有书。据说犹太人认为把知识的财富装进脑子里,比置办什么财产都划算、安全,钱公馆主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
(摘自《魔镜里的钱钟书》)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充满机智,出口成章,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
表演,这里说明了钱钟书很有演讲才能。
B.“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体现了钱钟书性格独特的—面,以及人们对钱钟
书的缅怀与尊敬。
C.钱钟书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扑朔迷离的形象,如偶露一鳞半爪的云中之龙,这是由他
恃才傲物的个性与作品的深奥所致。
D.钱钟书在经济陷入困顿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得不在文稿里掺进—些东西,
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为此他创作了通俗易懂的《围城》。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列举大量具体典型的事例,为我
们刻画了—个极具个性色彩的传统知识分子形象。
(2)钱钟书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简要概括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如何表现钱钟书是一位“精神贵族”的?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钱钟书在艺术上的成就是伟大的,但他也有恃才傲物的一面。请结合全文,谈—谈
为什么有成就的大家往往会恃才傲物。(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3分)
A.在种种灾害面前,许多国家的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们的生
命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B.3月11日的特大地震和海啸,在给日本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波及—衣带水的邻
邦,核泄漏事故也影响到不少中国人的生活。
C.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面对人头攒动的街道,我们开始把车水马龙视为常态,却对
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安全习焉不察。
D.奥巴马带着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入主白宫,信誓旦旦地发誓要把国家从战争
和经济衰退的泥沼中拯救出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3分)
A.双汇“瘦肉精”事件的曝光不断牵动着公众的神经,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有关人
员表示,将坚决彻查这起案件,严肃追究事故责任。
B.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坚持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
式,深化改革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C.由毛里塔尼亚、马里、刚果等国的总统组成的协调小组抵达的黎波里,拟遵循以和
平解决为原则,积极协调卡扎菲与反政府武装双方的停火问题。
D.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让有“小蛮腰”之称的广州塔成为了海内外各大媒体关注
的焦点,它的美丽身姿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5.依次填入下面—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近日,从不少报纸上看到“给力”一词,有的写入文章,有的放进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有生命力而过去不见诸大众传媒的词语,试着在报刊上采用,这无论如何也是一种创新。
①虽没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热闹
②后来,有人发现《人民日报》上竟也用了“给力”
③我并不反对—些网络词语,包括“给力”在内——进入通行的报刊等媒体
④于是,—夜之间,不少报刊便纷纷仿效
⑤但也毕竟制造了—点儿“声势”
⑥据说,“给力”原是网络用语,进不了一般的报刊之中
A.①⑤⑥②④③ B.③②⑥④①⑤ C.③⑥②④①⑤ D.⑥②④①⑤③
16.下面—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5分)
客观而言,对抗性情绪是所有国家的“顽疾”,它的出现几乎可以不需要原因,强烈的情绪总是落到一个个具体事件上,有的事件可能是这种情绪需要发泄“临时撞上的”出口。在我们周围永远有一些情绪消极的人群,具有负面性格的人并非个别,社会永远有单独指出来可以令人义愤填膺的短处,中国当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高潮,转型期的问题有些还相当严重。
①虽然________ ②但________ ③也________ ④而且________ ③更何况________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友谊犹如窖藏的名酒,在久经岁月之后,散发出最醇厚的清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请以“走向春天”为题写一篇作文。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2.89.32.25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
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2010-2011学年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  下一个『
崇明县2011年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