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实验学校1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潮阳实验学校1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高二选择性必修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潮阳实验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并在答题卡上将考生相关信息按要求填好。2.第1~8题填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
试题预览
潮阳实验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并在答题卡上将考生相关信息按要求填好。
2.第1~8题填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12、13小题在答题卷上作答。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煽动/潸然  咯血/炮烙  蹊跷/独辟蹊径
B.游弋/刈草  侪辈/跻身  轴承/压轴好戏
C.纰漏/癖好  缧绁/泄密  薄荷/薄利多销
D.干劲/径自  会晤/梧桐  散落/散兵游勇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一个主张豪放,一个主张柔婉,虽然彼此带有一定的“水火不容”,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重词作本体的动机,可谓殊途同归。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提倡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他们的观点相辅相成,令人耳目一新。    
A.水火不容    B.殊途同归     C.相辅相成    D. 耳目一新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由于可燃冰主要储存在海底的冻土带,一旦开采,将可能极大地破坏海底通讯线缆和管道,并可能形成并诱发无法预料的环境灾难。
B.预计于2015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三地的交通,成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
C.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撞击中国渔船事件发生后,中国决定渔政船将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开展常态化巡逻,并加大巡航力度。
D.对于深圳等城市来说,房地产税改革试点推出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抵制房价过快上涨,而不是改革现有的财税制度。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      ,      。可是,即使如此,      ,因为      。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      。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①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②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
③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
④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⑤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
A.② ④①③⑤  B.②⑤③④①  C.④②①③⑤  D.⑤②③④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才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仕隋为马邑郡丞。会高祖(李渊)击突厥,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靖为所执,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 ,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太宗寻召入幕府。
    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禽也。”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纵兵击破之至江陵屯营于城下铣甚惧始征兵于江南果不能至靖又破其将杨君茂郑文秀。铣遣使请降,靖即入据其城,号令严肃,军无私焉。 或请籍铣将拒战死者赀以赏将士,靖曰:“王者之师,义存吊伐,百姓既受驱逼,拒战岂其所愿?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但恐自此以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计之善。”于是遂止。江汉之域闻之,莫不争下。以功授上柱国。凡所怀辑九十六州,户六十余万,优诏劳勉。太宗嗣位,拜兵部尚书。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
    (选自《旧唐书•李靖传》,有删改。)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    诣:前往    B.太宗固请,遂舍之    舍:释放
C.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  弘:广大    D.直趋恶阳岭以逼之    趋:走,快走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    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B.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    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
C.铣甚惧,始征兵于江南    突利可汗不虞于靖
D.拒战岂其所愿            靖为所执
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靖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3分)
①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②至江陵,屯营于城下  ③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
④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 ⑤潜令间谍其心腹      ⑥进击定襄,破之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8.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靖从小就有文材武略和远大志向。他看出李渊有经营天下的志向,就给自己戴上枷锁,将到朝廷报告重大事变。李渊抓住他,要杀他,他用豪言壮语解脱了自己。
B.萧铣占据荆州称帝,高祖命李靖平定。李靖挥师接连打败萧铣军队,后来占据了江陵城,军队纪律严明,没有四下掳掠的现象。
C.平定萧铣之后,李靖又渡过南岭,由于他采取了正确的招抚策略,使岭南九十六州,六十余万户人民归人唐朝版图。
D.太宗准备对突厥用兵,任命李靖为代州行军总管。他率领骁骑三千,出敌不意,插到恶阳岭,使敌人十分惊慌,最后克复定襄,威振北狄,足与当年渭水之战相媲美。
9.断句和翻译。(10分)
⑴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分)
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纵兵击破之至江陵屯营于城下铣甚惧始征兵于江南果不能至靖又破其将杨君茂郑文秀。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3分)
                                                                                            
②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3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此诗生动的表达效果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关?请简要说明。 (3分)
                                                                                      
                                                                                     
   (2)既然杨华榆荚“无才思”,为什么还要“漫天作雪飞”?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2)                       ,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4)云树绕堤沙,               ,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柳永《望海潮》)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和而不同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随着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两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
    “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来的。据《国语•郑语》,郑桓公问史伯:“周其弊乎?”史伯回答说:“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即没有处理好“和”与“同”的关系,一味地追求“同”而抛弃“和”。在史伯看来,“和”与“同”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和”是“以它平它”,即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而“同”则是“以同裨同”,即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无论加多少,最后还是绝对的单一体。因此,“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个共同体“丰长而物归之”,即丰富、发展并生成新东西。而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则只能是“同则不继”。《说文》:“继者,续也。”因此,“不继”则为“绝”,即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从而使单一的同一体走向衰亡和灭绝。,
    史伯认为,这样的道理随处可见:如“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一种声音构不成动听的音乐,一种颜色构不成美丽的图画,一种味道构不成美味佳肴,一种事物则无从比较。
    可见,“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只有在两者对举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的内涵,这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和”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就是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这一命题的确切涵义。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晏婴,发挥了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的思想,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和同之辨”的内容。据《左昭•二十年》载:晏婴在回答齐景公“和与同异乎”的问题时,明确指出“和与同异”。他认为,“和”好比做羹汤或弹奏音乐,只有,“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方能成为美味佳羹或动听的乐曲。如果一味地“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搏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婴以五味相济、五音相和的例子来说明“和同之异”“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即后来儒家所谓的“中庸”。意谓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这样才能使汤的味道平正适中而增加食欲。如果用清水去调剂清水,谁还能去喝它呢?也如同琴瑟,如果老是弹一种音调,谁还能听它呢?由此晏婴得出一个结论:“同之不可也如是。”
    春秋末期,处于社会急剧分化、急剧变动中的孔子,继史伯、晏婴等思想家的“和同之辨”,更明确地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后来所称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把殷周以来蕴涵在六经之中丰富的“和”的思想资源,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之中,从而进一步启发了先秦诸子对“和”的深入讨论,遂使“和”或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上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5分)
A. 史伯提出“和”与“同”两个概念,标志着“和”的理念趋于成熟。
B.史伯认为周必然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
C.“和同之辨”体现了中国哲学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 
D.晏婴说“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意思是“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
E.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13.下列行为,符合“和谐理念”的一项是(    )(3分)
   A.与同学称兄道弟,经常投其所好,尽量不给他提意见,彼此相安无事,一团和气。
   B.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90年代苏联解体,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
   C.伊朗落选的总统候选人穆萨维及其支持者,号召民众继续不顾政府禁令,参加在德黑兰举行的“没有口号的沉默”新游行。 
D. 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聘请左派和激进派人士李大钊、陈独秀当教授,也请来身穿马褂、拖着一条长辫的复辟派人物辜鸿铭来教英国文学。  
14.“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内涵有什么不同?(4分)
                                                                                        
                                                                                        
                                                                                        
15.“和”的理念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相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5分)
城市里的蟋蟀       吴丹红
和城市站在一起,也就渐渐远离了自然。“唧……唧……唧……”,那曾经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天籁似已远去。我已无法解读弥漫着欲望泡沫的城市生活,内心总处于无边的焦虑与渴望之中。
不记得有多久没有数过星星了,抬头望天俯身看地的感觉似乎已经离我好远好远了。站在阳台上,隔着那些被几何化的不锈钢防盗网,望着被分割成俄罗斯方块般的世界,看着闪烁的霓虹灯和过往匆匆的都市人,我总觉得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我。
那是童年时的那只蟋蟀的声音。
儿时,在外婆家。“唧……唧……唧……”的虫鸣声似乎成了乡村每晚必定上演的歌剧,蟋蟀们如矜持羞涩的少女,又如风度翩翩的绅士,不用伴舞,不用伴奏,只是清唱,顶多来个小组唱,就这么简简单单,却和着泥土的气息,唱出了自然与生命的真谛。
外婆不知从哪里给我捉来了一只蟋蟀,我把它养在一个花盆里。一次,邻居小姐姐把她的蟋蟀放在我的蟋蟀身边,我们用枯树枝轻轻撩拨。忽然,两只蟋蟀大战了起来。几个回合之后,小姐姐的那只败下阵来,我的那只却是一副得胜将军的模样。我们为蟋蟀的精彩表演啧啧称赞。后来,我在作文中常常写到那只蟋蟀,老师说我的作文中充溢着一种乡情。
我的童年就这样在蟋蟀的吟唱声中度过。后来我还是被带进了城市,带进了贴着红白蓝瓷砖的高楼,带进了有空调有电脑有俄罗斯方块游戏,却没有泥土没有草丛没有蟋蟀的房间……
在城市,我习惯了这种俄罗斯方块般的生活。早出晚归,步履匆匆。
不知何时起,我学会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会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学会了冷眼旁观,学会了猜疑与妒忌……那只承载着我童年欢笑的蟋蟀,早已被压在了心底。也许,是我把它给遗忘了。前不久,我在一个商店里看到有竹制的或塑料制的蜻蜓、蟋蟀卖,便兴冲冲地买回了一对塑料蟋蟀,把它们放在一个塑料花草丛中。后来,我在网上看到诗人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我想我应该记得童年的那只蟋蟀,可是它却无处可寻。我在俄罗斯方块中感到一阵茫然和悲哀。
我那童年的可爱的蟋蟀,你在哪儿?
“唧……唧……唧……”,也许是因为过度的思念,我竟然有些幻听,仿佛当年那只蟋蟀在我耳边低吟,释放出一种平和的伤感,是的,它在为我现在的寂寥而伤感。我知道我无法寻觅它,因为那只是幻觉。我却仍然探头往窗外搜索。窗外很眩,有红绿灯,有汽车尾气;窗外很吵,有人在蹦的唱K,有人在猜拳行酒,也许这些都是城市应该有的声音吧。闪烁的霓虹灯尽情地展示着城市的繁华与躁动不安,一如千娇百媚的舞女。难怪贾平凹会说:“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楼顶上的激光柱不停地旋转着,它在扫射着城市的夜空;波音777、空中客车在不停地起降。激光柱、客机的灯光让月光星光都暗淡无光。生活的节奏在各种各样的挑战中不断地膨胀,不断地加快,喧嚣的环境、乏味的生活、残酷的竞争使我们烦躁不安。我要将自己藏在哪里,才不至于被这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淹没?
没有人告诉我,只有暗淡的月亮对我凄然一笑。
我到底还是惦记起那一只蟋蟀了。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中会有我们的蟋蟀吗?在这里,我的蟋蟀已无处躲藏。它逃离了不属于它的方格,逃离了充盈着欲望泡沫的城市。而我却站在原地,无法跳出俄罗斯方块。
就是那一只蟋蟀/在你的记忆里唱歌/在我的记忆里唱歌/处处唱歌/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比最和谐的音响更和谐/凝成水/是露珠/燃成光/是萤火/变成鸟/是鹧鸪/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
我知道我的蟋蟀不是流沙河的那一只,但他的诗还是引起我深深的共鸣。也许,每个城市人心中都有一只蟋蟀。城市人,你找到了心中的蟋蟀了吗?
16.文中说“我想我应该记得童年的那只蟋蟀,可是它却无处可寻,我在俄罗斯方块中感到一阵茫然和悲哀”,这里的“茫然和悲哀”有怎样的内涵?(4分)
                                                                                        
                                                                                        
                                                                                        
17.作者在文中为什么用了大量笔墨写儿时听蟋蟀、斗蟋蟀的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
                                                                                        
                                                                                        
                                                                                        
18.乡愁,是城市人一种共同心理。有人认为这是现代人精神家园失落所致,有人认为这是无病呻吟。你是怎样看的?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15分)
拯救诗人       冰 点
一张宽大的床板被当成桌子,上面残留着他日常生活的大部分痕迹。一瓶已经被冻得凝固的食用油,粘着辣椒、很久没刷过的饭碗,两个半鸡蛋壳,以及3把挂面。剩菜已经看不出本来面目,油腻腻地瘫在一次性饭盒里,这都是朋友们在饭店吃饭时为他打包的剩菜。
这是距离北京市中心29.9公里的宋庄辛店村。何路,诗人何路,就住在这里。
这个重庆男人并不是一个天生就擅长挨饿的人,至少在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做过火锅店老板、记者,不但无须风餐露宿,而且还拥有“几十万元的家财”。
何路自称已经为诗歌坚守了17年,而其中的16年,他都在挨饿。
从一年前开始,诗人何路暂时不用挨饿了。一场大病后,人们给他捐款共89688元。
转折发生在2009年2月14日。那一天,已经发烧了十几天的何路倒在自己住的出租屋里,心想着“这次可能要交命了”。衰弱的病人被前来探访的朋友发现,并送进了北京市通州潞河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急救。很快,由于呼吸衰竭,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一群挤在病房外的艺术家勉强凑够了住院费,但医生告诉他们,这个病每天的花费都在5000元到10000元之间,很多人立刻就傻掉了。
    突然间,这个穷得叮当响的诗人陷入了一个世俗的困境里,没有钱只有诗歌的话,他恐怕连命都保不住。
    抢救一个穷诗人的行动立即开始。何路病危当晚,胡月朋就把文章《死磕派诗人倒下啦》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
    这篇文章开始在网上传播的同时,已经与何路失去联系10多年的卧夫也听说了这个消息。与何路不同,卧夫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这个生长于黑龙江省矿区的男人,曾经放弃团市委书记的职位,从家乡带着400粒安眠药来到北京,想创办文学刊物,结果钱款被骗;无奈之下,他去到圆明园画家村,计划“静心写一部长篇小说”,但仅仅半年之后,身上的钱就花没了。他曾经只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吃饱?”
    一些诗人选择依靠资助进行创作,但卧夫却下定决心,如果是因为生存原因,“我绝不会向他人开口借钱”。最终,他离开了画家村,并成为一家外企的市场部经理,但他一直将“诗歌梦”珍存。
当为诗人何路呼救的声音在网络上传递时,有人要求看到何路的诗,借以证明他“到底有没有料”。但他发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连网络上也没有何路作品的任何影子。
    “我无法提供他的作品,我也无法证明他的身份。但他的确是一位真诚的诗人。”何路的一个朋友无奈地说。
除去不能看到作品,诗人和正在帮助诗人的人受到了一些网友的猛烈抨击。有网友说:“一个人没有生存能力是可耻的,可恶的,没办法给生命一种健康的状态,我讨厌听到‘艺术家很饿’。”
不过,也有人这样说:“饿死这样的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不幸与耻辱。”
    “为艺术而艺术的家伙”越来越少了,但何路正是其中之一,他“质疑劳动的价值”。
事实上,诗人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流行了。曾经月发行量54万本的《诗刊》,如今据说已经下滑到2.5万本。大多数诗人也不再忍饥挨饿。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教授、小说家或者房地产老板,几乎没有人以流浪为生。因为“一个人只靠写诗是很难维持生活的”。可是在宋庄辛店村的这个农家小院里,你可以同时碰到两个——何路,和他的室友曾德旷。
    和何路在同一个院子里挨饿的曾德旷,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小有名气。他因为诗歌而被称为“顾城的接班人”,去年西安一次笔会的开幕式上,曾德旷上台朗诵了自己的诗,当即被观众们追为偶像。
    曾德旷想赚钱。他的诗集《经过多年以后》出版后,他将这本定价15元钱的诗集卖到300元一本,最后“竟然还真卖出去了两本”。这样的好事不常出现。结果,5年以后,他仍然带着卖不完的诗集在各地流浪。他比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坦白:“我不想劳动,我不想参加工作,我就想写东西。”不过,他已经不再写诗了,因为“写诗写得再好也不足以谋生,这条路太难走了”,他决定回家,“再也不回北京了,也不写诗了。我不想再这样混下去了。宋庄不能给我希望”。
不过,何路还会留在这里,曾德旷觉得,这“或许是因为他在这能找到希望”。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0.3.17《拯救诗人》,有删改)
19.综观全文,应如何理解“拯救诗人”这一标题? (4分)
                                                                                        
                                                                                        
                                                                                       
20.文章在主写何路的同时,还穿插写了曾德旷和卧夫,试简要分析这样写的用意。(5分)
                                                                                        
                                                                                        
                                                                                       
21.有人认为:“一个人没有生存能力是可耻的,可恶的。”也有人认为:“饿死这样的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不幸与耻辱。”请结合文本中的“何路现象”,谈谈你的看法。(6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 期中试卷


上一个『2010—2011学年度无锡新区第一次模拟考试』  下一个『山东省兖州市2011届第三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