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九上第二单元检测题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鄂教版九上第二单元检测题
(九年级上册 鄂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第一部分:1、根据括号前的注释填词。⑴奇山异水的富春江(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风物独绝。⑵在呼伦贝尔,你的心会被那些平日经常忽视的白芍药、红百合、紫飞燕、黄野菊紧紧抓住,(被吸引停住了脚步) ,萌生情趣,采摘几枝,轻嗅几次,丝丝幽香,一汪灵气。⑶近处的(形容枝叶繁盛)
试题预览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第一部分:
1、根据括号前的注释填词。
⑴奇山异水的富春江(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风物独绝。
⑵在呼伦贝尔,你的心会被那些平日经常忽视的白芍药、红百合、紫飞燕、黄野菊紧紧抓住,(被吸引停住了脚步) ,萌生情趣,采摘几枝,轻嗅几次,丝丝幽香,一汪灵气。
⑶近处的(形容枝叶繁盛) 的树林中,黄莺在歌唱。
⑷近处的树木,枝丫伸展,形成(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的景象。
2、下面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抒发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
B、《乌篷摇梦到春江》是一篇形神兼备、意蕴深厚的写景抒情散文。
C、《托起草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诗意盎然的草原风光长卷。
D、《我们的风景》写的是作者在旅行中爬山时,所感受到的沿途的四季风景。
3、给下列句子理出正确的语序。
⑴不断传来百鸟的鸣声。
⑵只见一道白色而细小的瀑布悬挂在山上。
⑶杜鹃鸟尖锐的啼鸣不时响彻林间。
⑷对面山上传来布谷鸟悠扬的歌声。
⑸忽听流水丁冬响。
⑹近处的葳蕤的树林中,黄莺在歌唱。
正确的顺序是 。
4、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然后答题。
前不久,在镇江市江滨实验小学举行的新课程改革课题汇报会上,该校四(3)班学生朱滨清根据平时的课外阅读发现:课本《品德与社会》中有关“郑和下西洋乘坐的船的长和宽”与有关资料上的说法不一致。于是她借着上台与专家们见面交流的机会,向该书的主编、教育专家高峡质疑,高老师承认由于校对时出了错而造成数字后面的单位错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材料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假如你是朱滨清同学,该怎样向专家提问比较得体,请你帮她设计一下。
5、(2006年宁波试题)综合性学习。
宁波,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爱心城市”,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爱心行列。最近,学校正在组织“爱心助学”活动,主要内容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学生建一个“爱心图书馆”。作为本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工作。
①请你向全班同学作一次捐书动员。要求中心明确,语言简洁,富有鼓动性。(60字左右)
②请你选写一句名言警句或一副对联(也可以自己创作),用作“爱心图书馆”的环境布置。
③为了激发山区同学阅读名著的兴趣,大家准备制作一些书签,用来向他们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请参照示例写出你这张书签的文字内容。
示例:笛福《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孤身一人在荒岛上度过了28年!坚毅顽强,精神可嘉。
6、(2006年黔东南试题)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篮球场上气氛激烈,观众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B、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大脑退化。
C、李华是一个很执着的人,他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坚持到水落石出。
D、只要坚持下去,最后才能取得成功。
第二部分:
(一)
(一)此刻,我在山巅的路上攀登。
山谷相当的深,有浅滩,有深渊,溪水在流淌。阔叶林覆盖着陡峭的山坡,呈现一派明快的绿韵,每当阵风刮来,便把微微发白的叶背翻转了过来。默默地耸立着的针叶树呈现出一派浓绿的景象。
忽听流水丁冬响。只见一道白色而细小的瀑布悬挂在山上。不断传来百鸟的鸣声。近处的葳蕤的树林中,黄莺在歌唱。对面山上传来布谷鸟悠扬的歌声。杜鹃鸟尖锐的啼鸣不时响彻林间。
(二)此刻,我在山巅的路上攀登。
雨刚停息,云雾涌动,升腾。群山笼罩在统一的古雅的藏青的色调里,远处一片灰蒙蒙,呈现出朦胧的轮廓。
雾霭轻抹山谷,掠过山峰,飘然而去。近处的树木,枝丫伸展,形成光怪陆离的景象。眼看着一切都陷入空旷的“无”中。单色的浓淡雾霭,描绘出恍如一幅水墨画般的、梦幻与神秘谐调的画面来。
突然间,在意想不到的空间里,惟有山顶格外鲜明地浮现在蔚蓝的天空中。
7.选段中多处使用了修辞,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8.第(一)部分中作者是如何来描写景物的?突出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9.第(二)部分在写景上有何特色?试分析一下原因。
10.第(二)部分着重描绘了哪种景物?它有怎样的特点?
(二)
凝望红海滩(2006年海门试题)
⑴早听说在双台河的入海口处,每当海潮退去之后,会出现一片奇异的景观——红海滩,只是很长一段时间,我并没有去理会。印象的底版中,它似乎只是近于夕阳之中的枫林或经霜之后的西山红叶吧。然而几年前,当我真的与红海滩晤面时才如梦方醒——A湛蓝湛蓝的天幕之下,那片坦荡无垠的玫瑰红,红得那么娇艳,那么剔透,那么珠光闪烁。放眼望去,那红还无休止地向着天边和大海延伸着。这生命之血的红啊,红出一种燃烧之美、青春之美、生命之美。刹那间,说不清我的心是收缩了还是放开了,我仿佛变得很小很小,像是变成了海滩嫣红之中的一个点,又仿佛变得很大很大,大到张开双臂就可将茫茫的红海滩拥抱。
⑵自从去了一次红海滩,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种声音在耳畔滚动,它从遥远的天边注入我的灵魂深处——这是来自大自然的声息,是天籁之声,还是红海滩的呼唤?
⑶我曾向从事海洋科研的专家咨询过红海滩的成因,那是在海滩上大面积生长的一种植物,叫碱蓬草,经过含有大量盐分的海水日复一日的浸泡,才逐步变红的。在其他一些含碱量较大的地方,也零星生长有这种植物,只是没有形成这样大的规模又没有海潮浸泡的机遇,才没有形成这样的景观。B我也曾仔细地观察过这纤细的小草,它的根扎得并不很深,但须根极多,密密麻麻地紧紧抓住海滩的泥土,这样,大海无论是惊涛拍岸还是轻柔的摩挲,它都会紧贴在那里,待海潮退去后,继续从容娴静地显露出它的殷红。我还知道了这种植物既可食用,又可药用,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时朝,这碱蓬草不知拯救过多少人的性命呢!
⑷从此,我不再流连那夕阳下的枫林,也疏淡了那西山的红叶,每有机会,便到海边,凝望那一望无际的玫瑰红。经人指点我还惊喜地发现,不仅仅在水陆边缘有这诱人的景观,乘船出海,在双台河口与渤海湾间的潮间带上,也有大面积的嫣红。在那望不到尽头的嫣红之中,常有一条条纤细的小河,泛着金鳞汩汩流淌,恰似少女俊美的两道蛾眉,更烘托出整个脸部俊美的轮廓。C这一望无际的空旷之中没有花香,没有鸟语,只有点缀其间的簇簇芦苇在秋风之中诉说着它们苍凉的妩媚,就连不时掠空飞过的鸥鸟也是静静的,不出声响。极远处的海面,有三三两两的帆影缓缓驶过。与红海滩对峙的是海浪,它们喷着泡沫,绽放着朵朵银花。这一切,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人间自然坦荡的情愫铺就而成,钟灵毓秀,风物绝顶。静静地站在它的前面,做作、矫揉、压力、限制和虚荣都会化为乌有,人变得更有生气与活力。人,更像一个人了。
⑸感谢博大精深的大海。亿万斯年,大海创造了无数奇迹,就连人类也是从大海中走来的。大海是历史的化身,力量的象征,是美的创造者。面对碧沉沉的大海和横无际涯的红海滩,我陡生负疚之感。在烦躁的城市喧嚣和高楼林立的“人化自然”中,红海滩啊,你给人以千金难买的心灵抚慰!我们该怎样回报呢?
⑹在熙熙利来、攘攘利往的世界里,也会有人对它无所用心,他们对宁静之美、自然之美不屑一顾,是因为他们早已丧失了精神家园。他们是永远也不会具有这份自然坦荡的心境的。
11.第⑴段末尾,作者先说自己仿佛变得“很小很小”,后又说“很大很大”,前后矛盾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12、作者在第⑴段中说,红海滩在“印象的底版中,它似乎只是近于夕阳之中的枫林或经霜之后的西山红叶”,但第⑷段又说“不再流连那夕阳下的枫林,也疏淡了那西山的红叶”,为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13.第⑷段末尾说“人,更像一个人了”,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14.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从画线的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赏析。(可从语言特点、表现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
选( ),赏析:
15、本文的作者对那一望无际的红海滩情有独钟,感慨良深。你认为他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你从中得到什么启迪?
(三)
凤凰印象(节选)
我常常梦回夏日凤凰沱江上的各种风物。人的一生如果感受过这种自然的美,便会终生难忘,以致在城市繁华喧闹的现实中,长久留恋那种生活留在脑海中的更好的印象。
……
我坐在跳岩上,把脚放入冰凉的江水中,。眺望远处美丽的虹桥。我安静的坐着,让江水滑过我的小腿,听着委婉动人的流水的声音。流水啊流水,你听听那歌儿唱:有人羡慕你,自由自在的流,我愿变作你,到处任意游啊游。假如流水能回头,请你带我走。假如我是清流水,我也不回头……转眼之间,头发长了又要剪,离开的朋友又重新出现,似水的年华,年少的往事,却如这江水一去不复返了。
行往沈从文墓地的一段沱江,堤岸上没有许多游人。静静的山,翠得让人心神荡漾。江水透明如无物,两岸山色融入江里,柔得像轻纱染上了颜色,又绿似翡翠浸在冰块里。还有,你听,你听,静静的听,山林中鸟儿在唱歌呢,江水在唱歌呢,远远飘来摇橹人的船桨划过江水的声音,哗啦,哗啦。我的眼睛、耳朵,我的身体四肢,感到沁人心脾的爽快。这声音、颜色,这河风拂面的凉爽,这安静动人的情景,我如何也描绘不出来,笔下写不出来,言语说不出来,照片记录不下来!
江面吹来的风夹着江水的冰凉,夜就这样使凤凰从酷暑中解脱,凉快下来。我尤记得初见沱江夜色那心动的感觉:夜色中,沿江—‘路过去透着温和的亮的吊脚楼人家,挂着红彤彤的灯笼,这是一幅夜的妩媚的画。夜,是完全的黑。红,是纯粹的红。红的灯笼,像
黑的夜里的焰火,单色的对比,却是撩人的惊艳!
天边的夜,朦胧了山峦的线条,星星,虽化作了银河,却不抢眼,在夜里散发着柔柔的光。江水就在脚下流过,人被融化在随水而去的凉爽江风里。夜深了,吊脚楼上稀稀疏疏的人语、声响,渐渐的,像临入睡前的呓语,渐渐的,睡着了。沱江的夜是那么的静,温柔的
静。静夜里,只有这银铃般动听的潺潺的江水声。江风轻拂我的脸,我在这夜的画里,静静地哼着歌:年华似水流,转眼又是春风柔,层层的相思也悠悠。他乡风寒露更浓,劝君早晚要保重,期待他日再相逢,共度白首……渐渐的,我也醉了,在流水声中睡了。
又有一夜,是满河的河灯。不,那该是天上银河的星星掉到了沱江里!划船的人在上游放了河灯,红的、黄的、青色儿的,满满闪亮的一河,再顺水划下来,人在桨声灯影中行。满河的灯在江中随水漂流,江面上的微风把灯儿吹得巍巍颤颤的,忽明忽暗的闪着,宛如夜色中眨露眨躲的美丽女子。那夜,星星坠入河里,也坠入了人的心里。
我就这样住在这自然里,离开了,仍眷恋着凤凰的山山水水。或许我,像从文先生一样,活在了对这片美好山水的印象里。
16.作者运用多种感官来感受沱江优美的情境,试分析一下。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写法上有何特色?
18.文中所述“我尤记得初见沱江夜色那心动的感觉”,作者为什么会“心动”?
19.请你描绘你的故乡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处景致。
第三部分:写作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白芳礼,天津的一位平凡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18年,省吃俭用、顶风冒雨奔波在街头,把蹬三轮车积攒的近35万元钱,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中小学,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而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他把物质生活压到最低点,却把能量释放到最高度。一年365天,他没歇过一天。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这不是神话,白芳礼倾尽所能地把他的光和热洒向了众多需要帮助的学生。2005年9月23日早晨,93岁的白芳礼静静地走了。无数活着的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了他——蹬三轮车的老人。
白芳礼老人的事迹曾感动了无数善良的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回想一下,你最受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如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
(参考答案:1、⑴钟灵毓秀⑵流边驻足⑶葳蕤⑷光怪陆离 2、A(点拨:《白杨礼赞》不仅赞美北方的农民,更主要的是赞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抗日军民) 3、⑸⑵⑴⑹⑷⑶(点拨:写景的句子可从描写的位置变化上确定顺序。) 4、⑴小学生向教育专家“开炮”(质疑,提问等)⑵略(本题不设统一答案。) 5、①例如:作为“爱心城市”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去帮助贫困山区的同学。同学们,献出你的一份爱心,为他们捐出几本书,让他们也能和我们一样享受阅读的快乐吧!(中心明确,内容清楚,语言简洁,有一定鼓动性)②例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也可以自己创作。(所写句子与图书馆环境相称即可。)③略(作者与作品相符,情节概述或人物介绍,体现作品特点,) 6、B 7.(1)反复,如:“此刻,我在山巅的路上攀登。”一句两次,出现。(2)拟人,如:“近处的葳蕤的树林中,黄莺在歌唱。”“对面山上传来布谷鸟悠扬的歌声。”(3)比喻,如:“单色的浓淡雾霭,描绘出恍如一幅水墨画般的、梦幻与神秘谐调的画而来”。 8.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展现景物。突出了一种幽静的氛围。点拨:写景所用的主要写作角度就是视觉,其次是听觉。 9.突出了景物的色彩。作者不仅是位散文家,还是一位画家,对景物描绘上作者多使用了一些表示色彩的词语,这在下文中也有体现。点拨:分析原因时注意结合背景及文章内容。 10.着重描绘了云雾。抓住了云雾变化的特点。点拨:作者写景时往往以一种景物为中心,对其进行多侧面的描绘。 11.不矛盾,“很小”“很大”都是对红海滩美的心理感受。“很小”,是面对坦荡无垠的红海滩作者觉得自己太渺小(或答“与红海滩融为一体。”);“很大”表达了作者对红海滩的喜爱之情。(意思对即可) 12.因为作者起初对红海滩不屑一顾,见到并了解了红海滩后,真切地感受到了红海滩的美,所以对红海滩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意思对即可) 13.摆脱了做作、矫揉、压力、限制和虚荣,拥有自然坦荡的心境,富有生气与活力,这样的人才更像一个人。 14.A运用排比的手法,富有气势,写出了在湛蓝的背景下,红海滩的色彩之美。B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碱蓬草的从容和生命力的顽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C侧面烘托了红海滩周围环境的宁静。(写出语言特点、表现手法、表达作用) 15.身处尘嚣,仍应追求自然坦荡的心境。如:走进自然就是消解烦恼、调节情绪的最好方式。 16.(1)触觉,写冰凉的江水,凉爽的江风。(2)听觉,写山林中鸟儿在唱歌,江水在唱歌,船桨划过江水的声音。(3)视觉,满河的河灯,红的、黄的、青色儿的,满满闪亮的一河。作者从多个角度写了对眼前景物的感受,全面地展现了沱江的美景。点拨:散文中作者调动多种感官来写景是一种常用的写法,赏析时应注意此点。 17.这段话紧紧抓住山的静和绿,正因为静才愈能听清鸟儿的歌唱声、江水的哗啦声,正因为绿才使人备感身心的放松,才使人感到沁人心脾的爽快。 18.古朴的镇子与一种令人惊艳的红色同时出现在读者面前,这是怎样的一种视觉的冲击力与震撼力,也正是这两者如此大的反差,才给作者别样的感受,让作者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中,不能自已。 19.略。点拨:描写时可借鉴本文的写法,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地去写,同时注意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营造一种优美的情境。) (116.208.221.9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鄂教版
九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
鄂教版九上23、唐诗两首
』  下一个『
鄂教版九上第三单元检测题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