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九上15、重复与变化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鄂教版九上15、重复与变化
(九年级上册 鄂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15、重复与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通过借助音乐艺术的表现特点和术语来说明建筑艺术和其他艺术的表达方法。2、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例子说明观点的方法。3、理解艺术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重复与变化。【词语释义】悠然自得:悠闲的样子。疏疏落落:稀疏零落的样子。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力去筹划管理。荒谬绝伦:极端错误,
试题预览
15、重复与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通过借助音乐艺术的表现特点和术语来说明建筑艺术和其他艺术的表达方法。
2、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例子说明观点的方法。
3、理解艺术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重复与变化。
【词语释义】
悠然自得:悠闲的样子。
疏疏落落:稀疏零落的样子。
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力去筹划管理。
荒谬绝伦: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尽如人意:完全合乎人的心意。
【主题分析】
这是一篇谈艺术创作规律的文章。作者选取一系列典型事例,具体说明了在艺术创作,主要是建筑艺术中,重复与变化这一重要的艺术规律。
【布局谋篇】
全文共16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提出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问题,并指出在时间的持续,空间转换的持续和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三种艺术作品中,重复与变化的问题都非常重要。
第二部分(2-7),谈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和绘画艺术中重复与变化的问题。
第三部分(8-15),谈建筑艺术的重复与变化。
第四部分(16),联系我国解放后12年的城市建筑实际,指出:在重复与变化相统一的问题上,还有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并且批评了城市建筑中只有重复没有变化和只有变化没有重复这两种错误倾向。
【写作特色】
举例典型丰富,论说有力
文章虽然是在谈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问题,但落脚点还是在建筑艺术,因此,文章所举的建筑艺术方面的例子十分典型,而—且介绍详尽。人民大会堂的柱子和门、窗、檐、额,故宫的“前三殿”和“后二殿”等,颐和园的长廊和花窗,这些建筑都是经典之作,以它们为例,极有说服力。此外,文章还举了不少其他艺术门类的例子。有音乐艺术的举例,如舒伯特的著名五重奏《鳟鱼》;有舞蹈艺术的举例;还有绘画艺术方面的举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这些都是古代名画佳作。综观这些例子,有建筑艺术和非建筑艺术,有古有今,有中有外,而且凡是提到作品名称的,都是名家名作,这样典型而丰富的举例,使文章很有说服力;艺术创作中普遍存在着重复与变化的规律这一中心观点,论说得十分清楚,令人信服。
【难点突破】
1、作者从哪些方面谈了艺术中重复与变化的问题?作者认为重复与变化是怎样的关系?
文章谈了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绘画艺术和建筑艺术等方面中的重复与变化的问题,而其中着重谈了建筑中的重复与变化。作者认为: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必然单调而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凌乱。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
2、这是一篇谈艺术规律的文章,作者是如何做到深入浅出的?
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实际就是艺术创作的辩证法,既有深刻的道理,又有美学的内涵。但作者将这一艺术创作的规律介绍得生动形象,重要的方法就是巧用比喻。如文章在举李公麟的《放牧图》说明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时,就将绘画比作音乐,使读者通过想象,实现听觉与视觉的巧妙沟通。在介绍故宫和颐和园的长廓时,也把建筑比作乐曲的“主题”、“变奏”、“乐句”、“乐段”、“前奏”等。
【相关背景】
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广东省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1927年7月~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3月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建筑史。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7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
梁思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可以将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用类似语言翻译的方法转化到西方建筑的结构体系上,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他和夫人林徽因一起实地测绘调研中国古代建筑,并对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建筑史学奠定了基础。建国后,梁思成在建筑创作理论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强调新建筑要对传统形式有所继承。梁思成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等。
【诗词品读】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赏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诗人到长安应试落第,心情很苦闷。他自恃文章好,又得到王维、张九龄的延誉,颇有声名,以为可以仁途畅达。不料落第,使他大为苦恼,只好归隐。《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王维曾邀孟浩然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命其出,并问其诗,浩然乃自诵所作,至“不才明主弃”句,玄宗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起首二句记事,叙述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三、四句说理,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五、六句写景,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最后两句阐发愁寂空虚之情。
全诗语言丰富,层层辗转反复,风格悠远深厚,读来韵味无穷。
【巩固训练】
第一部分: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出不穷 千篇一( ) 眼花( )乱
荒( )绝伦 前( )后顾 ( )然自得
2、解释下列词语。
⑴惨淡经营:
⑵杂乱无章:
3、读课文,指出下列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⑴颐和园的谐趣园,绕池环览整整360度周圈,也可以看到这点。
⑵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⑴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
⑵至于其他门、窗、檐、额等等,也都是一个个依样葫芦。
⑶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⑷这种重复却是给予这座建筑以统一性和雄伟气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形象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⑸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⑹虽然在不同的部位上,这一列和那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
⑺它的艺术效果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就是那几十根柱子。
正确的顺序是 。
5、(2006年成都试题)下面两则材料,反映出了一个什么共同问题?请将这一问题写在下面,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条相应的建议。
①据某报调查,15-45岁这个年龄阶段,有近60%的人不知道2006年5月14日是什么节日。当知道这天是“母亲节”时,在访问中,很多人认为这一天与往日相比,也不是特别在乎,也没有打算以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问候和祝福。还有部分人认为,这天是外国节日,我们没有必要去记住它,过好自己的这一天就可以了。
②据调查统计,约有57%的中小学生,对自己的生日记得很清楚,并且在这一天往往要邀请同学或朋友来祝福一下。但是对自己母亲的生日却不知道。主动关注母亲生日的也不多,在母亲生日到来之际,往往需要他人的提醒。
两则调查材料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
第二部分:
(一)
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在空间转移的持续,但是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所以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成为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②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③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另一例子。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变奏。但是这些变奏又“万变不离其宗”——主题。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嬉戏,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
④舞台上的艺术大多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几乎所有的舞蹈都要将同一动作重复若干次,并且往往将动作的重复和音乐的重复结合起来,但在重复之中又给以相应的变化;通过这种重复与变化以突出某一种效果,表达出某一种思想感情。
⑤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⑥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名画。它以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画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不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入胜。画家在你还未意识到以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把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
⑦宋朝名画家李公麟在他的《放牧图》中对于重复性的运用就更加突出了。整幅手卷就是无数匹马的重复,就像一首乐曲,用“骑”和“马”分成几个“主题”和“变奏”的“乐章”,表示原野上低伏缓和的山坡的寥寥几笔线条和疏疏落落的几棵孤单的树就是它的“伴奏”。这种“伴奏”(背景)与主题间简繁的强烈对比也是画家惨淡经营的匠心所在。
6.作者开篇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指出艺术作品的什么特点?
7.作者是如何论述音乐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的?
8.第⑤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加点的“这一点”指什么?
9.作者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分别证明了什么观点?
(二)
李政道在谈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时说道:“我想,现在大家可以相信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它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但是,随后的感受升华又是和情感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没有智慧,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它们很可能是确实不可分的。如果是这样,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在“科学与艺术”讨论会上,与会者对我国当前科艺、文理相互沟通的状况很不满意。他们说:这么多年来,科技人员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没有音乐细胞”,而文艺界常常炫耀的是“小时候我数学考了个零”。
专门到美国考察“零点项目”的沈致隆教授:“美国所有的大学其艺术之普及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各科学生都可选艺术课程,专业艺术教育与非专业艺术教育没有鸿沟,常常一个化学博士又是一个著名的演奏家,功利注意不像我们这么明显。”
科学与艺术——一个硬币的两面!李政道博士的话,我们当深长思之。
(选自《科学与艺术》,有删改)(2006年襄樊试题)
10.从本文的阐述来看,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11.“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没有智慧,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12.对“科技人员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没有音乐细胞’,而文艺界常炫耀的是‘小时候我数学考了个零’”这种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
(三)
美在何方
说起来十分奇怪,记忆中对美的觉悟居然是从书本开始。,
我生活的这个城市,美是需要用点劲才能看得出来的。城市给我的印象有些肮脏、杂乱、喧嚣、破旧。其间自然有许多美丽的事物,譬如一朵花、一片云。我的这个城市适宜拍照而不是游览。每次从风景地归来,总是十分沮丧,往日的麻木被瀑布森林大漠海洋洗去,活泼泼的感觉神经便觉得疼痛。朋友教过我一个看画的方法:卷起一本杂志,像单筒望远镜,用一只眼睛来欣赏。这时,遮去画框之外的纷乱,画居然明亮立体得多。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
不过,我不能总是眯着一只眼走在街上。我的印象总是整体的印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的审美意识是从这里开始的。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那么纯粹,令人情不自禁。我不知也无须知道翠柳置身何地,无须知道这千秋的沧桑与万里的景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词儿一蹦一跳的,读起来眼睛会一闪一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气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慷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是沉甸甸的忧伤。,
人渐渐走入景中,将景淹去,留下一点气息。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有燕在双飞,人就立得更孤独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需要心情。凡俗的我虽然没有那种超然,却有对超然的向往。有位老先生近来发现陶渊明是个斜眼,因他东篱采菊却见了南山。我想这也是游戏之论吧。不仅南山,北山西山也是见得的,连眼都不必斜,只需转转身体就行。我想我们是很容易被这样的诗句烦了的,因为我们既无菊可采,又无南山可见,所见之物多是人之眼,所以需要研究它究竟是斜还是不斜。
从诗词发出发,回到生活中,人的感觉有了两个系统:艺术与非艺术。艺术是我们逃遁现实压力的港湾。美在心目中被放大,直到淹了一天一地。美在心目中被抽象,以至不需特定的对象。
美常常是无名的。走在九寨沟,看近处的水、远方的山,拍拍大树,数一数牦牛,在珍珠滩洗,洗双足。我无力指出一个具体的荚,即便指出也是虚妄的。那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所有的细节都淡化了,心中起伏着一种莫名的愉悦。景物不再是对象;于是人也就不再君临一切。在这美好的时间和美好的地点,一切都是和谐的。不需要刻意修饰,努力操作,苦思冥索。许多人支起照相机,许多人架起画板。然而全都徒劳,因为取舍也是多余的。我想,我们热爱的还是这样一种深入其中的境遇,热爱它的全体,否则,旅游如何能成为人类如火如荼的节目呢?这样的荚比起“绿肥红瘦”式的吟咏更有生命力。
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见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体察的美尤为幸福。幸好在景观之外还有人性、力量、崇高,人的情感由此丰富起来。
很多年以前,我常常站在晒台上看一个人走过弄堂。她走入我的视线直到消失,其间不过一分钟。那时我还小,不懂爱情或情欲,只觉得想看一看。假如世上有所谓“美的觉悟”的话,这就是了。这是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觉悟,其间没有语言的参与,其间无须学习和训练,是情不自禁的真正的觉悟。
13.本文题目是“美在何方”,作者认为“美”在哪里?
14.第二段末句说“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是怎样得来的?
15.第三段表述了作者对“城市之美”怎样的看法?这段文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16.本文大量引述了古代著名诗人的著名诗句,请你写出其中两位的姓名及生活的朝代。
(1)诗句: ,作者是 ,他是 朝人。
(2)诗句: ,作者是 ,他是 朝人。
17.文章末段中,作者称他“很多年以前”的一次体验为“真正的觉悟”,“真正的觉悟”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18.本文对你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中语句谈一谈。
第三部分:
19、(2006年黔东南试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学生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阶段。
B、目前,广安市文化市场稽查队发现在例行检查时,一些网吧接纳了未成年人。
C、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似无似有。
20、综合学习实践。
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土地,这里曾是贫穷的山庄。而现在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如果你搜集到了向人们诉说着时代的变迁,家乡的发展的不同时期同一地点拍摄的一幅幅照片,已汇编成册。现请你:
⑴给这些汇集“家乡的老照片”的影集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⑵如果给这个集子写了序言,你准备从哪几方面来写?
(参考答案:1、依次填:层、律、缭、谬、瞻、悠 2、⑴在课文中的意思是形容艰苦(多用于筹划、构思等)。⑵杂乱而无条理。 3、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⑵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 4、⑸⑶⑴⑺⑹⑵⑷ 5、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反映的共同问题只要能从两则材料中得出即可。“共同问题”参考示例:不少人忽略对母亲的关心,而关注自己的更多。(或:不少人对自己考虑更多,对母亲关心不够。) 6.指出“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并说明“持续性”主要存在三种类型:时间的持续,空间转移的持续,时间与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7.作者先阐述了“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为进一步说明音乐艺术离不开重复与变化,作者在第④段中以舞台艺术为话题,强调它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是“通过这种重复与变化以突出某一种效果,表达出某一种思想感情”的,观众正是在舞蹈动作和音乐旋律的重复与变化中得到美的陶冶的。 8.引出下文。“这一点”指绘画艺术也是在时间与空间的不断持续中重复着、变化着的。点拨:结构上的作用可从承上启下方面考虑,判定时可结合具体内容而定。 9.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论证丁时空的持续性;举李公麟的《放牧图》,沦证了主题与变奏的统一。点拨:认真阅读文章,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10.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11.情感使智慧开创新路,智慧让情感结出完美成果,情感与智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12.这种现象是存在的,这种认识是偏颇的,它凸显了我们教育中存在的过分追求功利主义的弊端。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二者密不可分,不应该有鸿沟。我们要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我国目前科艺、文理相互沟通很不满意的状况,培养优秀的科艺兼备人才。(意思正确即可) 13.“美”在现实生活中,“美”在每个人的心中。 14.是排除肮脏、杂乱、喧嚣、破旧之后而得来的。点拨:从该句的前文中找答案。 15.城市之美需要用劲才能看出来。这段文字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6.例:(1)“两个黄鹂鸣翠柳”,作者杜甫,唐朝人。(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作者李白,唐朝人。(3)“枯藤老树昏鸦”,作者马致远,元朝人。(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作者苏轼,宋朝人。点拨:平时记诵名句时注意把作者及出处都记牢。 17.指发自内心的、心灵深处的感悟。或:没有语言参与的、无须学习和训练的感悟。 18.例:结合“美是需要用点劲才能看得出来的”,淡发现美;结合“美”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谈热爱生活、领悟生活;结合“幸好在景观之外还有人性、力量、崇高,人的情感由此丰富起来”,谈丰富自己、提高审美情趣,等等。 19、D 20、⑴名字应抓住特点,有特色,理由应充分。⑵原因、内容、希望等。) (116.208.221.9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鄂教版
九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
鄂教版九上14、散文两篇
』  下一个『
鄂教版九上16、油画伏尔加纤夫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