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上4、琵琶行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北师大版九上4、琵琶行
(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4、琵琶行(节选)【作家作品】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著有《白氏长庆集》。【相关常识】“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试题预览
4、琵琶行(节选)
【作家作品】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著有《白氏长庆集》。
【相关常识】
“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
【相关背景】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其多。《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倡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和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词句理解】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经过再三邀请呼唤,她才勉强走出来;出来时,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儿。一面是急急以求,一面是默默以待;一面是频频呼唤,一面是迟迟而出。这种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表现了双方的心情和个性。诗人抓住这一点,逼真地描绘了琵琶女的出场之态。尽管用语平实,但欲露还藏的情态,已经入木三分。“千呼万唤始出来”,并非孤傲忤慢,而是因为自有志趣,不愿露才扬己;更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的难言之恨,不便说明,也不愿见人。这种拘谨、腼腆而又稳重的样子,也恰恰是萍水相逢时一个女子应有的情态。
【主旨探究】
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悒郁、愤懑之情。
【写作技巧】
⑴作者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
⑵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
⑶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
【板书示例】
【课文相关】
名人谈音乐
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海伦•辛普森
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尼采
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爱因斯坦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贝多芬
对我来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舒曼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门德尔松
第一部分:
1、本文作者 ,晚年自号 。
2、原文填写。
⑴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
⑵别有幽愁暗恨生, 。
⑶用听众的反映从侧面写弹奏效果的句子是 , 。
3、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说,也不愿见人。
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拟人的手法。
C.“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D.“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
4、白居易在《琵琶行》一首诗中,最擅长用景物画面反衬人物心境和音乐效果,请你写出两处这样的景色描写句子:
⑴
⑵
5、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 )
A.拘于礼法,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
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
C.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
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
6、对下面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
D.第五、六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
比较•鉴赏:
7、《琵琶行》中对声音的描写堪称一绝。下面是一组描写声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这些句子在写法上的共同特点。
⑴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老山界》)
⑵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
⑶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老残游记》)
⑷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听潮》)
第二部分:
(一)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8.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9.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10、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间关: )
⑵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凝绝: )
⑶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暗恨: )
⑷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迸: )
1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12、这首诗中有许多描绘乐曲声的比喻句,按表现乐曲的不同特点填空:
①形容乐声粗重的:
②形容乐声轻细的:
③形容乐声流畅的:
④形容乐声冷涩的:
(二)
江南烟雨《琵琶行》
一千一百多年前,白居易左迁九江郡司马,在鄱阳湖边住了下来。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被一支琵琶惊醒了,循着琵琶声,诗人发现了自己,鄱阳湖流下了两行清泪。琴声和着泪水沉到了湖底,千年之后这里仍然能够听到嘈嘈切切的琴弦。
我也是被这琵琶声惊醒的,走在湖畔,千年之前的那声裂帛,仿佛就在昨天。
那一个瞬间,白居易走在歌女的的弦上,琵琶声响在诗人的诗里,拨弦的人轻拢慢捻,弦上的人醉不成欢,琵琶声渐行渐远,在心头响起,在诗里隐没,书案前,只留下江州司马,泪湿青衫。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在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新醅的酒,眼前的茶,饮不醉但求一醉的白司马,湖心的飞鸟,湖边的新芽,挑不明诗人的醉眼昏花。你来了吗?你醉了吗?你醒了吗?诗人与秋风,一问一答。江南的秋雨扯天扯地,诗人的酒杯,举得起,却放不下。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石狮子立在湖边有上千年了,你们还记不记得那个白司马?白司马怕是已经记不得你们了,那天,晚归的诗人真的醉了,烈酒烧灼着他的胸膛,他的胸中,只有难酬的壮志,烈酒朦胧了他的双眼,他的眼里,只有模糊的背影。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声并未远去,但春天还是来了。
诗,是有气味的,这会儿的诗,有一种湿渌渌的青草的芳香。诗人一来,满山的清流鸣泉便开始吟咏唱和,天罡浩荡,那是风在寻章摘句。诗人一伸手,便拽了满把的新诗,诗太多了,诗人开始随手抛撒,我跟在后面,一俯身,便是千古的经典。
诗实在是太多了,诗人专门为它们建造了家园。
白居易草堂,这是一个诗的乐园。日上三竿,诗人在这里高卧,伸一个懒腰,竟也是诗意盎然。
我独坐在草堂前,守候着诗人,守候着白司马有些迟了春天。
琵琶犹在,我分明听到了欣喜的弹拨,比诗人的脚步更迫切,比诗人的心情更舒展,比诗人的诗更浪漫。
诗人归来了,一起归来的,还有诗,有酒,有花。
一朵花,一杯酒,一首诗,分不清谁更醉人,谁更灿烂。分不清谁会芳华于弹指之间,谁将流传得更加久远。有花,有酒,白司马醉倒在诗的马前,诗无言,诗是诗人最初和最终的家园,诗是诗人永远的春天。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江州任职期间,白居易自编诗集十五卷,有诗约八百首,《琵琶行》六百一十六言,最为脍炙人口。
13、《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还有另一首长篇叙事抒情诗与之齐名,它是《 》。作品主要描述的是 与 的感情悲剧。
14、从本文所引的诗句中可知,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听到琵琶女的演奏的?
15、本文有不少语句是赞美琵琶女的高超演技的,有不少语句是赞美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的,请分别举例说明。
16、琵琶女的演奏之所以能引起白居易的强烈共鸣,除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之外,还有没有其它更主要的原因?如果有,那是什么?
17、“琵琶声并未远去,但春天还是来了。”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
第三部分:
18、名著阅读。
请以新课标推荐的初中生阅读名著为材料,依照所给语句的形式,将后面的两个句子补写完整。
和笛福交流,走进《鲁滨逊漂流记》,我看到了鲁滨逊敢于冒险,面对人生困境勇于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英雄本色;和 交流,走进《 》,我 ;和 交流,走进《 》,我 。
19、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城市人口中,71.9%的人居住在贫民窟,而且贫民窟人数在急剧增加。贫民窟已给城市带来危机。
②在贫困的非洲国度安哥拉,孩子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许多孩子被赶出家门,遭受辱骂、毒打,甚至被烧死或活埋,就因为他们的父母认为他们掌握邪恶的巫术。
③多年来,世界粮食计划署一直没有停止对非洲贫困地区的粮食援助。今年,又给予非洲20亿美元资金的粮食援助,相当于2008年对全球援助的总额。
(参考答案:1、白居易;香山居士 2、⑴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⑵此时无声胜有声⑶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B(用比喻的手法) 4、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②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5、C 6、D(“惨”是悲伤的意思,而不是悲惨之义。) 7、本题为开放试题,言之成理成文即可。示例:这些句子都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诉之于听觉的声音通过别的感觉写出来,便于读者理解。 8、C(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写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 9、B(“广阔的想像空间”应为“悠然不尽的无穷韵味”。) 10、⑴这里指鸟鸣宛转⑵凝滞⑶内心的怨恨⑷溅射,飞迸 11、C(A.“衬托……昂扬”说法不当。B.“衬托……成功”说法不当。D“衬托……凄凉”说法不当。) 12、⑴大弦嘈嘈如急雨。⑵小弦切切如私语。⑶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⑷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13、长恨歌;李隆基(唐明皇)与杨玉环 14、作者骑马到江边去送客人上船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琵琶女的演奏。 15、赞琵琶女:第一段末尾两句,第三段全段;赞白诗:“诗,是有气味的,这会儿的诗,……便是千古的经典。”“白居易草堂,……诗意盎然。” 16、有,诗人在政治上不得意于当局,被贬到江州当司马,心中郁闷,颇有壮志难酬之感,与琵琶女也就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故而引起了诗人的极大感情共鸣。 17、引领下文。 18、示例:老舍;骆驼祥子;看到了祥子的希望一次次破灭,面对命运的捉弄他最终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悲惨结局。吴承恩;西游记;看到了孙悟空用一双火眼金睛,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时的忠心耿耿 19、示例:非洲地区的贫困和愚昧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人口增长、教育落后)且给世界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116.208.221.9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
北师大版九上5、岳阳楼记
』  下一个『
北师大版九上3、留学巴黎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