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下期中检测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人教九下期中检测题(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期中综合评估检测题第一部分:1.下列词语注音、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阔绰(chuò):阔气。  山响:形容响声极大。B.服辩(iàn)  荣膺(yīng):光荣地获得。C、打尖:途中休息临时吃点东西。  芳馨(xīn):芳香。D.到了儿(liào):到地方。  倒坍:(tān)倒塌。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试题预览
期中综合评估检测题
第一部分:
1.下列词语注音、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阔绰(chuò):阔气。  山响:形容响声极大。
B.服辩(biàn)  荣膺(yīng):光荣地获得。
C、打尖:途中休息临时吃点东西。  芳馨(xīn):芳香。
D.到了儿(liào):到地方。  倒坍:(tān)倒塌。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误入歧途  恩宠荣碌  循序渐进  过于笼统
D.不骄不躁  劳而无功  家资殷实  至死不瑜
C、慢慢积累  自命不凡  终南捷径  生性恶劣
D.寻欢作乐  投进监狱  漂亮温顺  偷机取巧
3.选择词语填空,每个词只准用一次。(4分)
冷静  沉静  镇静  宁静
(1)四下里一片( ),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
(2)他们依靠天赋的才能,用( )的头脑信任自己的才能,相信它会使他们走上正路,因为天赋的才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3)多么( )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4)这一点,他是知道的,而且知道之后,他还非常( )。
4.划分下列诗句朗读节奏。(4分)
(1)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3)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4)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5、班里开展“魅力台州”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逐一完成下列任务。(6分)
【书香台州】⑴早在南宋时期,台州便是一个民重耕读、书院绰立的东南文化之邦。时在台州任职的朱熹,也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当地的书院就学,并赋诗《送子入板桥桐江书院勉学诗》。下面是其中的一联,要补全下联,你觉得最恰当的是(  )
上联:汝若问儒风,云窗雪案深工夫。
下联:汝若问农事, 。
A、绿阴冉冉遍天涯  B、欸乃一声山水绿
C、万古荒凉楚水西  D、晓烟春雨劳耕锄
【诗韵台州】⑵台州雄奇秀丽、玄远清幽的自然风光,吸引过无数迁客骚人,滋养了众多本土诗人,弹奏出多少诗韵词音。请结合具体的描述,选择依次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  )
寂静苍茫的台州山水,成了诗人栖身的居地,精神的家园。寒山子的仰慕台岳大名,前来隐居寒石山洞,在“ ”的空明澄澈中,感受隐逸生活的清幽脱俗;项斯身居草野,痴迷山野风光,向往遁迹空寂的云山,唱出“ ”的心声;戴复古行走乡间,被“ ”的初夏风光感染,举杯畅饮,醉而忘忧。
①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朗  ②吾心似秋月,碧潭深皎洁  ③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
【人文台州】⑶下图中“和合二仙”的原型诞生于台州,传说分别为台州的两位高僧“寒山”和“拾得”,两人相交甚厚,后被民间奉为欢喜之神,他俩的形象被画成瑞图,专门悬挂在举行婚礼的喜堂上。寒山持“荷”,谐音“ ”字,拾得拿“盒”,谐音“ ”字,分别暗寓 , 的美好祝福(每条横线上填一个四字短语,短语必须包含所谐之字)。
6、给下列一则新闻加上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3分)
本报北京4月21日电世界数字图书馆(网站www.worlddigitallibrary.org)2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所在地巴黎正式启用。该图书馆是在互联网上以多种语言形式向全球读者免费提供源于世界各地的重要原始资料。
据介绍,世界数字图书馆馆藏包罗万象,从图书到各种档案都有,资料质量非常高。它按时间、地点、主题和捐助机构等内容提供搜索和浏览服务。使用者可以用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葡萄牙文、俄文与西班牙文7种语言查询。

7、选出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2分)
A.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B.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D.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当时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艰难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部分:
(一)
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已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已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已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
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已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
8.写孔乙己断腿前买酒掏钱用的“排”字,写孔乙己断腿后酒掏钱时用的“摸”字。这两个字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3分)

9.断腿后的孔乙己的手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朗读时若把重音放在“用这手走来的”的“这”字上,意在强调什么?若把重音放在“用这手慢慢走去了”的“手”字上,又传达出何种复杂的感情?(3分)

10.小伙计为孔乙己温了酒并端出去时,不是直接送到手里而是“放在门槛上”——这表现了小伙计对孔乙己怎样的态度?(3分)

11.十九个钱不足五碗酒的价钱,可在掌柜眼里,它比孔乙己的生命还重要——这表明孔乙己生活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3分)

12.对于像孔乙己这样把书读到与社会格格不入、迂腐僵化近似废物的读书人,你可能会有许多感想。请结合孔乙己的遭遇和结局,就“读书与生存”这个问题广开思路,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
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1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1)将“安详”、“慈祥”填入文中的甲、乙处:
她[甲] 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 。
14.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2分)
月光下,母亲为我唱民歌 →    →    →说谜语
15.根据文意,将文中的句子填写完整。(2分)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
16.文中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 。文中运用同样修辞方法的另一个句子是 。(3分)
17.对标题“月光启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2分)
A.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童谣。
B.在故乡明亮的月光下,母亲教会我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C.在故乡的天空下,月光启迪我领悟了浓郁的诗情和生活的真谛。
D.明月星光下,母亲用智慧和才华陪伴我的童年,启迪我的想象和诗情。
18.如果以“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永远珍藏着那一份母爱”来结尾,和原文比较,哪一个好?为什么?(4分)


(三)
最美好的时刻
一个春天的夜晚,我突然醒了,睁开眼睛,看见屋子里洒满了月光,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温暖的空气里充满了梨花发出的清香。
他下了床,踮着脚轻轻地走出屋子,随手关上了门,母亲正坐在门廊的石阶上,她抬起头,看见了我,笑了笑,拉他挨着她坐下。
整个乡村万籁俱寂,临近的屋子都熄了灯,月光是那么明亮。远处,大约一里外的那片树林,黑压压地呈现在眼前。那只看门狗在草坪上向他们跑来,舒服地躺在他们脚下,伸展了一下身子,把头枕在母亲外衣裳的下襟。我们就这样待了很久,谁都不出声。
然而,在那片黑压压的树林里却并不宁静——野兔子和小松鼠、负鼠和金花鼠它们都在那儿奔跳、欢笑;还有那田野里,那花园的阴影处,花草树木都在悄悄地生长。
那些红的桃花,白的梨花,很快就会飘散零落,留下的将是初结的果实;那些野李子树也会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野李子又酸又甜,都是因为太阳烤炙风雨吹打的;还有那青青的瓜藤,绽开着南瓜似的花朵,花朵里满是蜜糖,等待着早晨蜜蜂的来临,但是过不了多久,你看见的将是一条条甜瓜,而不再是这些花朵了。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只有大自然那无所不能,温柔可爱的手在抚弄着它——正在活动着,它在生长,它在壮大。
一个8岁的孩子当然不会想得那么多,也许他还不知道自己正沉浸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不过,当他看见一颗星星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他也被迷住了;当他听见一只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当他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安全、那么舒坦。
19.文章的标题“最美好的时刻”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①“美好”指的是 。
②“时刻”指的是 。
20.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21.第三自然段中“那只看门狗”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2.第四自然段中“并不宁静”的景象,与全文的“宁静”矛盾吗?为什么?(3分)

23.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请从语言、表达等方面任选一点作简要分析。(4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作文。
雄鹰张开翅膀,才可以在蓝天翱翔,船儿扬起风帆,方能够破浪远航。只有敢于张扬,勇于尝试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即使你不敢说“我行”,那也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只有试过了才知道,是成是败,已不那么重要,因为你已努力过。
题目:我努力,所以我感到 (横线上可以填词语或短语,例如:快乐、愉快、自豪……生活充实、精神愉快、前途光明……)
要求:①根据所写内容,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规范。

(参考答案:1、D 2、C 3、依次为:沉静、冷静、宁静、镇静 4、(1)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3)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4)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5、⑴D⑵B⑶和;合;和谐相处(或:和睦共处、和和美美、和和气气、和衷共济、鸾风和鸣……)百年好合(或:志同道合、天作之合、珠联璧合、同心合力、合家欢乐……)两个短语的先后顺序可换。 6、世界数字图书馆正式启用。 7、D 8、不能。断腿前用“排”字表明孔乙已生活虽拮据,但还能拿出钱时的炫耀心理;断腿后,他的生活更加穷困潦倒,故用了一个“摸”字。 9、前一种强调满是污泥的手,后一种表达出对用这手走路的惨境的同情。 10、对孔乙已鄙视的心理。 11、生活在一个无情的,人与人关系冷淡的社会中。 12、本题为开放题,答案合理即可。 13.甲:安详;乙:慈祥 14.讲故事;唱童谣 15.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16.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嗓音的轻柔、甜美;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或:“月儿弯弯像小船”、“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17.D 18.原句好的理由:⑴意境更含蓄;⑵结构呼应更紧密;⑶内容上突出了诗情;⑷语言上具有诗歌的韵味。改句好的理由:⑴直接点明母爱主旨,更加鲜明地表达了对母亲的爱;⑵呼应开头。 19、①宁静、温馨(和谐、美满)②春天的夜晚 20.一个8岁的孩子和母亲一起感受夜的宁静。(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21.中心突出,表达了和谐、宁静的美好感觉。(或“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美好”。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22.不矛盾。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烘托了(或“表现了”)夜晚的和谐、美好。 23.示例:语言生动。如“那些野李子树也会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野李子可爱的形状。(从“意境优美”“层次清楚”等方面举例分析、言之成理也可)) (116.208.221.9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人教九下期末检测题』  下一个『人教九下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