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一、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部分。(1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不逊(xùn)稽(qǐ)首  形容憔悴(jiāo)深恶(wù)痛疾B.璀璨(càn)睥睨(nì)如法炮制(páo) 翻来覆(fù)去C.家醅(pēi)挑衅(xùn)相形见绌(chù)  藏污纳垢(gòu)D.尴(gān)尬颔(hán)首广袤
试题预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一、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部分。(1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不逊(xùn)   稽(qǐ)首  形容憔悴(jiāo)   深恶(wù)痛疾
B.璀璨(càn)   睥睨(nì)    如法炮制(páo)   翻来覆(fù)去
C.家醅(pēi)    挑衅(xùn)     相形见绌(chù)  藏污纳垢(gòu)
D.尴(gān)尬   颔(hán)首   广袤无垠(mào) 粗制滥(làn)造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引经剧典    抑扬顿挫     迁徙     伫立
B、正襟危坐     诚皇诚恐     犀利     凛冽
C、慷慨大方     不可名状     祈祷     鞭挞
D、盛气凌人     暗然失色     托辞     睥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B.他几次为老人做好事的精神实在是无可置疑的
C.“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在对比中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D.听了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4.根据下面句意,选择句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填在括号内。(   )
①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荫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②你看,在那冰雪初融的时候,不是暗暗泛青的芽首先把春意带到人间吗?
③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
④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
⑤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树枝,那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桃杏增添了色彩,还给人们送来了春的气息。  
     A、③②④⑤①   B、⑤①②④③  C、③②④①⑤   D 、②④③⑤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夸张写出了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
B.《马说》中作者先从反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再从正面展开议论,由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归结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在于食马者“其真不知马也!”。 
C.《雷电颂》想象瑰丽奇特,闪耀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光辉,运用象征手法,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含蓄、深沉、凝练。
D.《小石潭记》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二、按原文或根据提示填空。
7.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原句每(空0.5分,共6分)
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翩而至的脚步,同样,战争、瘟疫也一样不能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③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
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他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李白在《行路难》中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题(42分)
(一)(13分)
①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②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私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只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碳、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质,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④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二百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想,在那些比我们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8.第①段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方面阐述了“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这样一个观点。(2分)
9.为什么说“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②段中加点的“这样”指代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原因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段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你简要品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人类应该怎样去“敬畏自然”。(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0分)
草长莺飞的季节,她带着6岁的男孩到公园放风筝。天好蓝,风好柔,大地似一袭绿绿的地毯,柔软又舒适。他们尽情地嬉戏,累了,便躺在地上讲故事。阳光那么暖,明晃晃地照在身上,让人生出几分倦意,她从恍惚中醒来,身边没了男孩。四周望去,也没有看见孩子的身影。“程程——程程——”没有回声。她慌乱起来,边跑边喊,呼声越来越急促,越来越尖锐。忽然,她听到有人喊:“有个孩子掉进湖里了。” 
  她奔向湖边,看到层层荡漾的涟漪,像是男孩柔弱的生命发出的最后呼声,她什么都不顾,纵身跳入水中,抓住那个孩子,托出水面,拼命地往上蹿。幸好,游艇赶来了。 
  也许是极度的惊吓,也许是耗尽了体力,她昏厥过去。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把她惊醒,她看到一位母亲抱起了那个湿淋淋的生命。她惊呆了,一下子清醒过来,冲上前去,她看清了,那孩子不是程程。她发疯似地扒开围观的人,哭喊着:“程程——!”“我在这里!”这次听清楚了,是他。她就那么站着,眼泪哗哗地流下来,止也止不住。 
  救护车把她和落水的儿童送到了医院,闻讯的记者来了,让她谈谈救人的感受。她有点胆怯,语无伦次:“哪还顾得上想什么,只要把孩子救上来,舍上我的命也愿意。”
多质朴的话语,记者似乎觉得找到了闪光的语言,被救儿童的母亲更是感激涕零。她慌了,忙说:“不是这样的,如果知道是你的儿子,我是不会跳下去的,水那么凉,我还不会水,我以为是程程呢……” 
  仿佛石破天惊,在场的人一片哗然,记者也大吃一惊,为她的真实坦诚。 
  “那么是母爱让你奋不顾身以至忘了自己不会游泳?”“不,不是,是责任。”她说,“我只是个保姆,如果小孩出了事,我会愧疚一辈子,一辈子不会安宁。所以,我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让孩子平安,也为对得起孩子的家长。”
病房里一下子静得出奇,医生和护士都停下手里的活儿,对她肃然起敬,她的话似乎比故事本身更感人。
记者又说:“即使你不说出救人的出发点,别人也不会知道,而且会因此被人称颂,何必那么直白?”
“只为安心。”她又指着被救的儿童的母亲说,“也让她安心。”记者不语,眼里波光闪闪,故事中的“故事”才是记者想要的弥足珍贵的闪光点。他说,他感动,是因为她勇于救人;他心动,是因为她真实人性的自然流露。
古人说:“心安是福。”马丁说:“无愧是良心床上最好的枕头。”对于一个生命而言,似乎没有比心灵的自由快乐更重要的事了。
14.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含义?请写出你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结尾处,作者说“对于一个生命而言,似乎没有比心灵的自由快乐更重要的事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完这篇文章,你从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写。请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使之构成排比句(2分)
没有一种领受可以是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因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3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9.解释加点的词(3分)
⑴横无际涯  横:_______________   ⑵朝晖夕阴  晖:_____________
⑶前人之述备矣 备:____________(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心:__________
(5)不以己悲  以_______________   (6) 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__________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前人之述备矣”与前文中的“_________ ”一句相照应。(1分)22.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⑴文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  __________。(1分)
   ⑵文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语句是_                   _________。(1分)
24.文中的“进”是指__________;文中的“退”是指__________。(原句填空,2分)
(四)(6分)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 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俟(sì):等待。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2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2分)
不敢与家人言之(        )          遂以还之(        )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         )      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 
2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最后一句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为什么?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C C A D B
二、按原文或根据提示填空。
7.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阅读题(42分)
(一)8.机体    智慧     
 9.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正确的认识纠正错误的认识,今天的认识也许会被将来的认识纠正,取代,所以说“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10.人类宣称要代替大自然
11.①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②人类的认识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之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很幼稚。③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
12.文段多处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同时阐发了“敬畏自然”的道理,此外,还运用反问句,使语言富有力量。
13.认识自然的伟大,尊重自然的一切,爱护自然等。
(二)14.本文讲述了一位保姆奋不顾身救小孩子的故事。
15.保姆真实坦白地说出自己的救人动机,这是她真实人性的自然流露,特别感人。
16.保姆那种“只为安心”的人性美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17.(略)
18.、参考示例:一湖水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静静绽放感激的笑脸。
(三)19.广远    日光    详尽     思想    因为      没有
20.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2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2.迁客、骚人
23.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4.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四)25. 这件事      于是(就)     曾经     听说 
26。那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27。 穷       拾金不昧与寄金不昧足以表现何岳的人品,尽管“穷”,在重金面前不动心。 (123.149.9.19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浙江省杭州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模)』  下一个『八年级下册25《诗词五首》检测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