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试卷(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检测题七年级语文试卷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得分 一、知识积累(21分)1.“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这句话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给我我们的叮咛和嘱咐,请将其工整、清楚地抄写在下边方格内。(3分) 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
试题预览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检测题
七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得分
一、知识积累(21分)
1.“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这句话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给我我们的叮咛和嘱咐,请将其工整、清楚地抄写在下边方格内。(3分)


2.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3分)
A. 哺(pǔ)育  怪诞(dàn)    臃(yōng)肿   彷(fáng)徨
B. 深邃(suí)  讪(shàn)笑   重荷(hé)     郝(hǎo)叟
C. 骊(lí)歌  亘(gèn)古     默契(qì)     污秽(huì)
D. 狂澜(lán)  菜畦(qí)     脑髓(suí)    炽(zhì)痛
3. 用横线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方框内加以改正。(4分)
错字
改字
A、家喻户晓  人声鼎沸  锋茫毕露  锲而不舍  
B、妇儒皆知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  鞠躬尽瘁
C、博学多识  慷概淋漓  气冲斗牛  心会神凝
D、人迹罕至  扑朔迷离  义愤填赝  一反既往
4.作家作品填空。(3分)
①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出自北宋政治家            的《孙权劝学》一文,他编著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成语               就是从这句话演变而来的。
②“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就这样算了吗?我从前没有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这是                (人物)心里想的,作者是         国著名爱国短篇小说家                。
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5分)
①美国迪士尼拍摄的电影《花木兰》重新演绎了《木兰诗》中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千古传奇,诗中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中艰苦凄清战斗场景的诗句是                   ,                    。
②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                            。
③诗人李白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写下了《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其中最能抒写自己对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                      。
④长江、黄河一起被并称为“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在你的记忆中一定有不少歌咏长江和黄河的古诗词名句,请各写出一句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A、长江:                                                               
B、黄河:                                                               
6.下面对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阿廖沙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中的主人公,另两部小说《在人间》、《我的大学》主人公是阿列克谢。 
B.《三国演义》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是刘备,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是诸葛亮。
C.《水浒传》中有三位身怀绝技的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走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D.沙僧是清代吴承恩在长篇小说《西游记》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是唐僧的二徒弟。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文言文《伤仲永》,完成7——11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②日扳仲永          
③稍稍宾客其父                              ④泯然众人矣                            
8.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分)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9.文中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 



10. 从最后一段的议论来看,作者通过方仲永的故事意在向我们说明一个怎样的道理?(3分)



11. 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3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12——16题。(15分)
(1)“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3)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5)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6)“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12. 文章一开头引用了闻一多先生的两句话有何作用?(3分)

1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选文段的主要内容。(2分)



14. 文中“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一句中加点的动词用的好在哪里?(3分)
            


15. 选文中划线的“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句话用了什么样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分)




16. 对于“说”和“做”,究竟是先“说”后“做”,还是先“做”后“说”,你如何看待?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一点的看法。(4分)




(二)请仔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17——21题。(17分)
喜欢废铁的沈老汉
①沈老汉守在收购点门外,远远地看见一个穿着破衣服的男子骑一辆旧三轮车过来,他满面笑容地迎了上去……
②沈老汉五十多岁,已是白发白须,一脸的憔悴。沈老汉有个独子阿将,35岁了,还没有媳妇儿。阿将处过几个女友,女方总嫌他家贫穷。沈老汉为了挣钱帮儿子娶上媳妇儿,东借西凑一笔资金,办了一家废铁收购点。
③沈老汉给那个男子递了一支烟,倒了一杯茶。男子叫火强,以前也卖给沈老汉废铁。火强说:“老头儿,你怎么看上去像我们外地人一样?”沈老汉笑笑说:“外地人怎么了?与本地人一样啊,都是中国公民。”火强弯腰开始从三轮车内搬废铁,沈老汉过去帮忙。火强一看慌乱起来,忙挡住沈老汉说:“这点小事,怎么能劳大叔出力?”火强见沈老汉没有坚持,向那些废铁望了一眼,松了一口气。如果沈老汉过去搬废铁,秘密一定会被发现——在两根粗铁管里,塞满了泥沙。
④称完废铁,没经沈老汉验收,火强快手快脚地把废铁倒入场地的铁堆里。沈老汉笑呵呵地说:“年轻人,辛苦了。”火强偷偷地笑着想,沈老汉真是个糊涂蛋!
⑤阿将回来,他一眼便在铁堆里发现问题——新收的两根废铁管里塞满了泥沙。阿将瞧着沈老汉说:“爸,你怎么这样收废铁啊?泥沙当废铁,我们亏损不起啊。”沈老汉说:“放心,我们没亏。”阿将瞪着沈老汉。沈老汉继续说:“我收购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事,本想揭露出来,怕他丢了丑,今后不来做生意。最后我也用了一个雕虫小技。”阿将用疑惑的眼光望着沈老汉,沈老汉说:“过秤时,我换了秤砣,把那四十多斤泥沙扣除了。”
⑥沈老汉的生意逐步走上正轨。沈老汉对待卖废铁的顾客总是满面笑容,有时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可是对来卖好铁、新铁的顾客,沈老汉总是眉头紧锁,一脸不悦,好像人家欠他什么似的。一次,老张送来一车铁,沈老汉笑呵呵地把废铁收了,却对好铁不屑一顾。老张火了,说:“沈老头,你脑子有问题,人家千方百计要好铁,你却偏偏喜欢废铁啊。”沈老汉说:“收废铁我晚上睡得着,收好铁新铁晚上睡不着啊。”老张说:“怪人。”摇着头离开了。
⑦一天晚上,火强载来了一三轮车新铁管。沈老汉把头摇得如吊钟一样。火强说:“你真不会做生意,开收购点,不收好铁谁信啊。”沈老汉来回走了几步,还是摇头说:“我不能收。”火强说:“这些铁管,我也是收来的,挣点小钱。我从来没做过偷鸡摸狗的勾当。”沈老汉又摇了一下头,火强火了,说:“如果这次你不收,今后我不会卖铁给你,还会叫我的老乡与你断绝业务。”沈老汉全身一颤抖。后来沈老汉颤抖着手收购了火强的好铁管。
⑧沈老汉为人诚实,价格公道,远远近近的拾荒者、小贩总喜欢把废铁卖给沈老汉。沈老汉的生意渐渐旺了起来。
⑨那天,沈老汉出事了。片警传唤沈老汉进了派出所。原来火强卖的那些新铁管是赃物。火强坐了牢,沈老汉也被行政拘留了10天。
⑩沈老汉进去后,阿将打听来打听去,终于弄明白那事是被人举报的,不然公安人员怎么会查到他们头上啊。
⑾阿将想来想去——自己家没有仇人啊,谁会是举报人呢?阿将找片警几次,想知道举报人是谁。片警说,你想砸我饭碗?别说举报人我不认识,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的。
⑿沈老汉放出来后,大家很同情沈老汉,说他被贼害苦了。新老顾客都来关照收购点的生意,收购点红火起来。
⒀阿将却念念不忘查出那个举报人。他每天关注收购点进进出出的行人,可是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就是没有发现可疑人员。那天,沈老汉去了外面,搁在桌子上的手机响了。阿将一听,吓了一跳,来电人自称是派出所的民警,请他去派出所领荣誉证书和举报奖金。他更糊涂了,问,举报什么?民警说,一起收赃案啊,让我们破了系列盗窃案件。
⒁阿将的头疼痛起来,想了很久也不明白,爸怎么会举报自己收购赃物。
17.文章第②段从记叙顺序来看是     叙。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3分)



18.下列有关本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第④段的“快手快脚”“偷偷地笑”等词语中可看出火强是一个贪图小便宜且自作聪明的人。
B.俗话说“无商不奸”。沈老汉通过偷偷换秤砣的方法收购火强塞满泥沙的铁管,由此可见他也是一个弄虚作假、贪图小利的奸商。
C.沈老汉的生意渐渐好起来主要是因为他为人诚实,价格公道。
D.“收废铁我晚上睡得着,收好铁新铁晚上睡不着啊。”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沈老汉担心好铁新铁是赃物,如果收购了,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19.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生动,请根据故事发展的脉络补充完整下面的情节(每空仅限4字)。(3分)
  ①智胜火强    ②              ③              ④案发被拘    ⑤          
20.第⑺段两个加点的“颤抖”分别表现了沈老汉怎样的心理?(4分)



21.沈老汉为什么举报自己?读完全文,你认为沈老汉是个怎样的人?(4分)




四、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幸福是舒适与享受,有人说幸福是亲情与关爱,有人说幸福是奋斗与成功,有人说幸福是责任与奉献,有人说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态度与性格,有人说……
请以“让我告诉你我很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然后按题目要求作文。2、立意明确,写出真情实感。3、文中不能出现生活中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参考答案:
一、答案:1. 略  2.  C  3. 茫——芒 儒——孺 概——慨 赝——膺 4. ①司马光 《资治通鉴》 刮目相看 ②小弗郎士 法国 都德 5.①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②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④示例:A、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 B、黄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6. C 
二、7.①团结 ② “扳”通“攀”,拉,牵引 ③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④完全消失 8.①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都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②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9.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十二三岁时的方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10.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11.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
三、(一)12、(结构)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内容)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更能表现先生的高贵品质。13. 写闻一多作为学者在学术研究方面,实干苦干,硕果累累。14. 加点动词准确地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的投入研究,执著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文化药方,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15.比喻。写出了纸上的字写得密,写得整齐,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在学术上下的功夫之深。16.开放题,只要围绕“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谈论即可。
(二)17.插叙;这段话交代了沈老汉的家境和办废铁收购点的原因,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18.B  19.②拒收好铁(不收好铁、只收废铁) ③收购赃物(收购新铁、被迫收赃) ⑤真相大白(助警破案、接受表彰)20.第一个“颤抖”表明沈老汉受到火强的威胁后担心害怕的心理;第二个“颤抖”表现了沈老汉被迫收购新铁管时内心的矛盾、无奈与痛苦。21.①一是为了不得罪客户,以免生意受影响;不让别人怀疑自己是举报者,从而保护自己。二是维护自己“不收好铁新铁”的经营原则,同时也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②精明、善于经营,诚实、有原则、有正义感。 (119.36.177.10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2011年度高2012届7班周考题』  下一个『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