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乳山市高三语文考前综合训练四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综合训练
试题
名称
山东省乳山市高三语文考前综合训练四(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山东省乳山市高三语文考前综合训练四一(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项是()A.摆布纵横捭阖败笔甘拜下风南辕北辙B.秕谷比肩接踵鄙薄惩前毖后金碧辉煌C.凋零雕虫小技吊销掉以轻心南腔北调D.信笺作茧自缚间或自惭形秽流水潺潺2、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集思广益鞭长莫及夙兴夜寐引咎自
试题预览
山东省乳山市高三语文考前综合训练四
一(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摆布    纵横捭阖    败笔    甘拜下风    南辕北辙
B.秕谷    比肩接踵    鄙薄    惩前毖后    金碧辉煌
C.凋零    雕虫小技    吊销    掉以轻心    南腔北调
D.信笺    作茧自缚    间或    自惭形秽    流水潺潺
2、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集思广益       鞭长莫及       夙兴夜寐       引咎自责
B、变本加厉       秣马厉兵       良莠不齐       再接再厉
C、刻不容缓       欢心鼓舞       迫不及待       与是具进  
D、各行其是       枉费心机       焕然一新       闲情逸致
3. 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京珠高速公路的建成,促进了南北        更快的交流。
②刚刚走出校门,踏上新的        ,觉得浑身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
③今年南方某省高等院校招生3万人,可使全省高考录取率        与去年持平。
A.物资    里程    大致        B.物质    里程    大概
C.物资    历程    大概        D.物质    历程    大致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他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似乎从没有见过他的音容笑貌。
B.他俨然像个大款,头上冠冕堂皇,身上大衣笔挺,脚上皮鞋锃亮。
C.新瓶装旧酒的改革是换汤不换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D.他慷慨激昂地把多年的积蓄捐献给希望工程。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美国家庭每年倒掉的垃圾总共有2亿吨,美国人“生产”的垃圾按人头算几乎是德国和日本的两倍。
B.陈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C.上级领导对我们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学习三个代表,提高觉悟;二是坚持改革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关心员工的思想和生活,确保内部的安定团结。
D. 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正因为阻力极其微弱,空气极其稀薄,所以这里是远程火箭和人造卫星活动的好场所。B.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27个国家数百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给予很高的评价。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惟一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D.近日国际黄金价格再次出现波动,截至上周末,国际黄金市场的价格上涨最高点已达到
290美元以上。
7.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劝学                劝:劝说                 可以横绝峨眉巅       绝:跨越
B数罟不入洿池        洿:深                   传其道解其惑         惑:疑惑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侧身西望长咨嗟       咨嗟:叹息
D外连衡而斗诸侯      斗:使……争斗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因:凭借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著名学者 庞朴在他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中说: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           ,         ,          ,            ,           ,                 。
①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               ②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
③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④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
⑤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               ⑥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
A. ④①⑤⑥③②      B. ⑤④⑥③①②       C. ⑥⑤④③②①        D. ①④⑥⑤②③
二、(12分)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皭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
    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缞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罪于令,收将杀之      收:拘禁
 B.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矜:怜悯
 C.诸公多其行,连辟之      多:称赞
 D.恢谢不与通              谢:感谢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后永以事被考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①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   ②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C.①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D.①请托无所容     ②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11.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乐恢“耿介”性格的一组是
 ①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皭然不污于法
 ②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③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④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⑤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⑥弟子    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让县令动了恻隐之心,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窦宪兄弟放纵,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故不与他们交往。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乐恢还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三、(1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皭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 (3分)
②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3分)
  ③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两个小题(8分)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不见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封侯: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①.这是一首吊古诗,是诗人瞻仰苏武庙时所写。诗人见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4分)
②.这首诗借凭吊古迹而致慨,遥念先贤,启迪后进,感情极为真挚。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4分)
15.名句默写(6分)
⑴连峰去天不盈尺,                       。⑵孔子曰:三人行,                   。
⑶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⑷不积跬步,              。
⑸                   ,孤舟一系故园心。⑹                   ,望帝春心托杜鹃。
四.语言表达(12分)
16. 将下列语段中与主旨无关的两句删去,并将原文漏掉的一句话还到原位。(3分)
       ①中国人是吃惯了“大锅饭”的。②后来发现这样吃下去弊病太多,便来了个奖优罚劣。③古人是颇注意赏罚分明的。④然而就时下而言,有些单位的领导往往愿意赏善而不愿意罚恶。⑤何故?⑥诚然,思想政治工作应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但这不等于只奖不罚。⑦他们认为赏善多,矛盾少;罚恶多,生是非,丢选票,甚至还会丢掉乌纱帽。⑧由于只赏不罚,结果使企业涣散。
   漏掉的一句话为“这一改革使企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句话应放在    句之前。
17. 《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岗’。”
        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它究竟蕴涵着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3点。(3分)
18.根据语境推断补写下列语段,然后为这一段拟一个标题(不超过8个字)。(6分,每空2分)
       荣获1962年诺贝尔物理奖的科学家朗道,曾画下四个几何图形。第一个是正立的锐角等腰三角形(△);第二个是正立的菱形(◇);第三个是两个顶角相对的三角形(    );第四个是倒立的三角形(▽)。朗道解释说,第一个表示知识面宽,头脑敏锐,这类人能做出杰出的贡献,如牛顿、爱因斯坦;第二个表示                          ,能够做出一定的贡献,朗道自己就属于这类人;第三个表示缺乏敏锐的头脑,但这种缺陷为宽阔扎实的基础知识所弥补,大部分科学家属于这类人;而第四个则表示                ,这类人通常是一事无成,朗道表示,这类人即使给他当助手他也不要。
五.现代文阅读(18分)
幸福和苦难都属于灵魂
                      周国平
幸福似乎主要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不过,它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非常强烈和深刻的快乐,以至于我们此时此刻会由衷地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正是这样,幸福的体验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了实现。不管拥有这种体验的时间多么短暂,这种体验却总是指向整个一生的,所包含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总体评价。当人们感到幸福时,心中仿佛响着一个声音:“为了这个时刻,我一生值了!”若没有这种感觉,说“幸福”就是滥用了大字眼。人身上必有一种整体的东西,是它在寻求、面对、体悟、评价整体的生命意义,我们只能把这种东西叫做灵魂。所以,幸福不是零碎的表面的情绪,而是灵魂的愉悦。
“幸福”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活得有意义”的鲜明感觉。它必须通过反思,所以会有“身在福中不知福”之说。幸福只是灵魂的事,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
既然一切美好的经历必须转化为内心的体验才成其为幸福,那么,内心体验的敏感和丰富与否就的确是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对于内心世界不同的人来说,相同的经历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事实上他们也并不拥有完全相同的经历。
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扯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到苦难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为苦难,正是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怀疑、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是灵魂在出场。外部的事情在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也只成为一个精神事件,就称不上苦难。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撼,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应当说必具有某种精神价值。
快感和灵魂是肉体感觉,快乐和痛苦是心理现象,而幸福和苦难则仅仅属于灵魂。幸福是灵魂的叹息和歌唱,苦难是灵魂的呻吟和抗议,在两者中凸现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或正或负的强烈体现。
幸福是生命意义得到实现的鲜明感觉。一个人在苦难中也可以感到生命意义的实现乃至最高的实现,因此苦难和幸福未必是互相排斥的。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在苦难中感到的却是生命意义的受挫。我相信,即使是这样,只要没有被苦难彻底击败,苦难仍会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   (原文见2004年第一期《语文教学通讯》有改动)
19.结合全文,简要回答作者为什么说“幸福不是零碎的表面的情绪,而是灵魂的愉悦”。(4分)
20.文中加点的两个“经历”的含义是否相同?应该怎样理解?(4分)
21.作者为什么说“幸福和苦难未必是互相排斥的”?结合文章内容,请分条表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一个人是否有幸福的感觉,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善感的心灵,能否将美好的生活经历转化为内心的体验。
B.当我们说“我这一辈子值了!”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是幸福的感觉,因为他的一生的追求就是为了获得这种感觉。
C.幸福和苦难都是灵魂的对象,都惊醒了沉睡的灵魂,由于它们的角度不同,给灵魂的感受和价值也不同。
D.因为苦难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信心,使灵魂处于痛苦而又紧张的状态,所以,苦难可视为人对生命意义的负面的体验。
E.由于幸福和苦难未必是互相排斥的,我们有时候经受的痛苦、悲伤、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正是一种幸福。
六.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以“最前与最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山东省乳山市高三语文考前综合训练四
答题纸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3分)译文:                                                                           
                                                                                  
②(2分)译文:                                                                            
                                                                                  
③(3分)译文:                                                                           
                                                                                 
14①





15.⑴                      ⑵                    ⑶                   
⑷                      ⑸                    ⑹                   
16与主旨无关的           两句删去,将原文漏掉的一句话还到原位应放在     前
17⑴                                                      
⑵                                                      
⑶                                                      
18标题:                                           
补写:第二个                                                       
第四个                                                             
19


20



21



22
 
山东省乳山市高三语文考前综合训练四
答案 
1.选D。A项“摆”“捭”音同;B项“秕”“比”“鄙”音同,“毖”“碧”音同;C项“凋”“雕”音同,“吊”“掉”“调”音同。
2.选C与时俱进
3. A。物质:①客观存在,与“意识“相对。②特指金钱、生活资料等,多用于抽象的东西;物资:生产或生活上所需的物质资料,多用于具体的东西。里程:事物发展的过程,重视未来;历程:事物经历的过程,重视过去。大致:大体上;大概:用于猜测或估计,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4. 选C。“换汤不换药”一般指形式改变而实质没变。A项“音容笑貌”常用作怀念之词;B项“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D项“慷慨激昂”指情绪激动昂扬,而非“大方不吝惜”之意。
5.选选A。B项“嘛”应放到单引号外;C项“三个代表”是专用词语,应加上引号;D项是陈述句,句末问号应改用句号。
6.选C。A项语序不当,“阻力极其微弱”应与“空气极其稀薄”互换。B项成分残缺,“给予”前加上“科学家们”。D项成分赘余,应去掉“290美元以上”中的“以上”。
7.选A.劝:劝勉,鼓励
8. 选A【解析】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由内到外,由低到高来排列。六句三层意思,每两句为一层。由“思维方法”到“行为习俗”,由“情感抒发”到“审美趣味”,由“价值取向”到“终极关怀”。
9.D(谢:谢绝)
10.A(A因为,介词/因为,连词。B.和、同,介词。C.趁、趁着,介词。D.助词,与后边动词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
11.D(④叙述的不是乐恢,而是窦宪兄弟;⑥写乐恢死后人们对他的凭吊。)
12.B(“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有误,说反了。)
13.① (焦永的)各位弟了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惟独乐恢保持白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关键字:系、皭、污)
②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因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关键字:数、毁、由是)
③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没有亲政,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关键字:以、乃、乞骸骨)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①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了他,准备把他杀了。乐恢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白天黑夜号哭。县令听到这个消息,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都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惟独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于是矢志成为有名的儒生。性情廉洁正直,孤高独立,那些品行不与自己相投合的人,即使尊贵也不肯与他们交往。信阳侯暗中接近乐恢,多次送礼请乐恢,乐恢拒绝他,不予应答。
    ②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回来后,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因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被征辟到司空牟融的府中。正赶上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牟融做司空,乐恢因为与第五伦是同乡,(乐恢)不肯留下来,在举荐了颍川杜安之后辞去官职。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朝廷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③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争,朝廷称道他的忠心。入朝担任尚书仆射。这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和窦宪关系密切,放纵家人胡作非为。乐恢弹劾王调、李阜以及司隶校尉。众多指责、荐举(的事实),令(他们)无法回答,无从逃避,显贵的外戚们非常厌恶他。窦宪的弟弟夏阳候窦瑰想要问候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窦宪兄弟两个行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保全自身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乐恢慨叹地说:“我怎么能够容忍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呢?”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众多帝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利下移造成的。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政务,以此显示天下是个人的天下。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当今应该做的,帝王应以大义为重,断绝这种联系,国舅应以谦逊为主自我反思。”上书没有得到朝廷回复。
    ④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没有亲政,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窦宪趁此机会,迅速而又严厉地告知各州郡对乐恢进行逼迫、威胁。乐恢最后饮药而死。(死后,)穿丧服守丧、哀悼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非常悲痛。后来,窦氏被诛杀,和帝开始主持朝政,乐恢的门生何融等上书陈述乐恢的忠心、气节,(和帝)任命乐恢的儿子乐己担任郎中。
14.①诗人见到了苏武庙的古祠高树。先是想到了苏武“魂销汉使前”的故事,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将其羁留匈奴十九年的种种难以言状的情感,尽写入“魂消”二字。本诗“见”是发端,而后全是想象,追思历史。抒发了对苏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提示:苏武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他被扣留匈奴期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十九年如一日,爱国挚情丝毫未减,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贫贱不能移”的英雄气概。《苏武庙》一诗是温庭筠在凭吊苏武庙时的临风怀想之作,咏叹了苏武坚贞不屈的壮举,赞颂了苏武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
② (1) 在有关时、空描写方面,诗篇深得纵横捭阖、驰骋自如之妙。(2) 灵巧、活泼的用典,使诗歌更加情思隽永,耐人寻味。(3)灵巧的对仗,增加了诗歌的绘画美。
(参考赏析)这首诗在写作上的特色如下:其一,在有关时、空描写方面,诗篇深得纵横捭阖、驰骋自如之妙。从时间角度讲,第一句落笔突兀,波澜骤起,极写了苏武生前见到汉使时的激动情景;第二句是写其身后的寂寞;第三、四句是追述他在胡地牧羊时心灵和肉体所遭受的磨炼;第五句是写归汉后之所见 ;第六句是回忆其出使时的装束和年龄;第七、八两句是写归汉后的感叹。时序上的跌宕转换,既扩展了诗的境界,又使语言显得轻捷活泼,毫无板滞之感。从空间的角度讲,这首诗的第一句写的是苏武生前胡地最后表现,第二句是写苏武庙的景致 ,第三、四句是写苏武留胡之北海(第三句写空间的上方,显出苏武“心事浩茫连广宇 ”的思国心情 ;第四句是写空间的下方 ,显示了苏武所处环境的荒凉。)第五句写朝廷楼台,第七句把笔触伸到茂陵,这样,苏武生前、身后活动空间场景的大幅度跳跃,就为表达诗的主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从而使诗篇扩大了容量,具备了纵横捭阖的悲壮气势。
其二 ,灵巧、活泼的用典,使诗歌更加情思隽永,耐人寻味。诗歌中活用历史典故,可以增强诗的形象性和含蓄性,扩大诗的容量;也可以避直就曲,产生某种暗示的艺术效果。这首诗三、四句所用之典,俱见 《汉书•李广苏建传 》,一则记载:“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 ,言武等在某泽中。”另一则记载:“乃徙武北海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当年苏武滞留塞外,目之所见 ,是“ 胡天月 ”,是“塞草烟”,是’云边雁断 ”,是“陇上羊归”,既是其亲眼目睹之景物 ,又是见之于史书的典故。这三、四句的用典在暗不在明,实写与用典达到了难以区分的地步。“甲帐”、“丁年”等皆是用典。“封侯印”也见之于史书,说苏武归国后,拜为典属国,至宣帝时始赐爵关内侯。运用典故,令人毫无生硬堆砌、偏僻艰涩之感,从而收到了形象、含蓄、曲尽其妙的艺术效果。
其三,灵巧的对仗,增加了诗歌的绘画美。这首诗中间两联对仗不仅工整 ,而且灵巧奇绝。三、四两句 ,主要从空间角度描写苏武留胡时环境的艰难;五 、 六两句主要从时间的角度突出其留胡时间的漫长。两联有机配合,便从时、空观方面突现了苏武不可动摇 、固若磐石的爱国之志 。其中“甲帐”、“丁年”的对仗更见功力,看似信手拈来,而实有巧夺天工之妙。
15略
16. ③⑥    ④
17. .⑴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
⑵既劝戒常人不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
⑶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以增加收入
18. ⑴朗道图解人才(“朗道”、“图”和“人才”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⑵头脑敏锐但基础知识欠缺    头脑既迟钝,知识面又狭窄(意思对即可)
19.此题考查对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它是一个结果性语句,由“所以”一词可知,答案在上文中,对第一段中间部分仔细品读可以很容易找到答案。
答案:①幸福的体验包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整体评价。②灵魂是评价生命整体意义的东西。
20.此题考查对文章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结合上下语句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不同。前一个“经历”是具体的生活历程。第二个“经历”是内心对生活的感受与领悟,是心的历程。
21.此题考查了对文章中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的把握。解答此题,要把握文章最后三段的要点。答案的三点分别是对后三段内容的概括和理解。
答案:①两者都和灵魂有关,都牵扯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②两者都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或正或负的体验。③两者都使人感受到了生命意义的实现。
22.选B、C。B项将因果关系颠倒了,有幸福的感觉时,仿佛心中响着这句话,说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日常综合训练


上一个『山东省乳山市高三语文考前综合训练三』  下一个『山东省乳山市高三语文考前综合训练五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