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1年高考模拟语文预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2011年高考模拟语文预测试卷(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安徽省2011年高考模拟语文预测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原创)A.瓜葛(gé)熟稔(rěn)央浼(měi)同舟共济(jǐ)B.裨将(pí)溃脓(kuì)口角(jiǎo)空穴来风(xué)C.翘首(qiào)噱头(xué)掮客(qi
试题预览
安徽省2011年高考模拟语文预测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原创)
A.瓜葛(gé)    熟稔(rěn)      央浼(měi)     同舟共济(jǐ)
B.裨将(pí)    溃脓(kuì)    口角(jiǎo)    空穴来风(xué) 
C.翘首(qiào)  噱头(xué)    掮客(qián)  长吁短叹(xū)
D.诤友(zhèng) 露骨(lòu)      偌大(nuò)   拈花惹草(zhān)   
2.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原创)
A.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他们对三国、《论语》等历史本来就很感兴趣,而新一代人却未必买账,仅仅是新一代的彷徨迷茫和生存焦虑,目前就很少有主流文化节目能够切中。
B.缘分是人平等精神的体现,它要求有缘人撇开地位、等级、学历、财富等世俗观念,超然物外地共同创造美好的精神境界。
C.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静土、世外桃园。秋雪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词章。
D.近几年,大批富起来的中国游客疯拥前往世界各地观光,你能在不同的陌生国度看到各种各样的中文警示牌,这让我们这些能看懂中文的人真有些无地自容。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原创)
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雪泥鸿爪,无处寻觅,真令人唏嘘不已。
B.学习钢琴要勤奋,且贵在坚持,每天练几个小时,长此以往,必将获得不菲的成就。 
C.如果索福瑞愿意童叟无欺地公布收视率,周立波肯定是央视最想“做掉”的那个人。
D.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原创)
    A.日本新闻媒体公布了地震时的航拍照片,这些极具震撼力的照片,让公众有机会感受从空中目击楼房倒塌的一幕。
    B.由于日本核电站爆炸导致核泄漏,引发了我国沿海地区居民争相抢购食盐,让这些地区的超市、商店一度陷入“盐荒”危机。
    C.漫步花园小径,清风不时地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株不起眼的金桂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D.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5.下面是著名歌手毛阿敏在春节晚会上演唱的《微笑》的部分歌词,请仿照下面的格式,续写歌词。(4分)(改编)
当黎明穿破黑暗,朝霞对着天空微笑;当激流越过险滩,浪花对着大海微笑。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几个网络新词及其解释:
■槑,读法:méi
  古义:“槑”是古文中的“梅”字。
  网络新义:由于它是由两个呆字组成,所以在现在的网络用语中成为了形容人比呆还呆,很呆、很傻、很天真的意思。
  ■靐,读法:bìng
  古义:雷声
  网络新义:由于“靐”由三个雷叠在一起,所以在网络用语中,指太雷了(程度比雷更深),晴空霹雳雷,用法同“雷”。被三声雷吓倒肯定比一声雷的惊吓程度要深得多。
  ■巭,读法:bū,又音pū
  古义:bū勉学、pū工作人员
  网络新义:在《功夫熊猫》上映之后,“巭”成为了“有功夫的人”的简称。
  实例:“巭閄”,功夫门人的意思。
  ■嘦,怎么读:jiào
  古义:只要(方言)
  网络新义:该字属于合成字,是“只”和“要”的组合。现在是网友们津津乐道的网络新词的一员,常与其他的古汉字合在一起用,让人不知所云。
  实例:嘦巭深,铁杵磨成针。
对这种赋予古字新义的网络造词现象,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100字(4分)(原创)
                                                                           
                                                                           
7.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大众迈腾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送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后经证实了解,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此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语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酒后肇事,还口出狂言“我爸是李刚”,这引起了网友的极大愤慨与关注。 
很快,网友们由愤怒变为冷嘲热讽。猫扑网最先发起了名为“‘我爸是李刚’造句大赛”的活动,参与者迅速过万。其中一位网友这样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见女友把命催,醉驾撞人咱不怕,李刚就是我老爸。”
李启铭说的“我爸是李刚”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颇有深意,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句话有什么深意,不超过80个字。(4分)(原创)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根据2011宁波期末卷改编)
现在“竹盐减肥”炒得很热。其实竹盐进入中国至少有十几年了,最初是在“高档牙膏”中出现的。大概是牙膏再高档也还是不如减肥产品有号召力,所以“排毒减肥”的竹盐产品又进入人们的视野。
不过竹盐其实不是新东西。在韩国,它大概可以算得上“民族瑰宝了”。古时的僧侣把盐装在精心选择的竹筒中,用天然黄土封上,再用特定的松枝烘烤,最后得到的固体粉末就是竹盐。这个过程往往要反复进行,“好”的竹盐会进行9次。古代韩国人用这样的竹盐来治疗多种疾病,据说有“奇效”。这样的炼制过程颇有中国道家炼丹的意味——精选的材料、长时间的炼制,所以在对竹盐的宣传中,经常宣称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几十种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消炎”、“杀菌”、“排毒”、“减肥”等功效。
对于这样的“民族瑰宝”,韩国人自然很骄傲。他们也希望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去证明他们祖先的神奇。在权威的生物医学论文数据库中,能找到零星的几篇对竹盐进行现代科学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基本上是用竹盐去处理体外培养的细胞或者人为致病的老鼠,观察到了竹盐的一些效果。不过,这样的研究结果实在是太过初步,只能提供一些猜想,也就完全不可能被任何一个国家的主管机构认可。而且,就这些不会被认可的“竹盐功效”中,也没有一项跟“排毒”、“减肥”能扯上关系。另一方面,韩国科学家们也老老实实地承认,还不清楚为什么竹盐会有这些“功效”。
有关竹盐的广告中宣称“竹盐中的有机物进入人体后如何如何”,则完全是臆想。竹盐的烘烤温度高达1000至1300度,在此温度下有机物会被烧掉而只剩下无机物。也有广告宣称在此高温下,盐的分子结构发生了转化,生成了“高能量”的食物,具有了“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如果是真的,这大概是对于经典化学理论的改写。韩国科学家的研究则比较“传统”,指出经过炼制的竹盐可能含有了一些其它的矿物质,而这些矿物质可能会导致一些特别的功效。他们测量了纯食盐、粗盐和竹盐的成分,发现竹盐中锰、钙、锌、铁、硫等成分的含量比纯食盐或者粗盐要高。这也很符合化学中的物质平衡——竹子和黄土中含有比较多的这些成分,经过烘烤最后进入了食盐中。换句话说,竹盐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粗盐”。如果这些成分的差别是竹盐的所谓“神效”(如果它存在的话)的原因,那么完全用不着那么费劲地去用竹子黄土松枝反复烘烤,人们可以很轻易地混合出任何需要的组成来。
宣传竹盐神效的广告喜欢说在高温下这些物质相互反应,生成了新的“神奇”的物质。按照化学理论,在烘烤这样的反应条件下,矿物质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所以,竹盐广告中所宣称的那些“竹盐减肥”的理论依据,既不符合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也没有经过任何现代科学方法的验证。它的神奇,只能依靠对于“传统”、“经验”的信念来支持——也就是说,如果相信现代科学,那么它是靠不住的;如果相信存在着与现代科学不同的“科学体系”,那么它的任何结论我们都无法评价。
8.下列关于竹盐作用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韩国人用竹盐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奇特的效果。
B.竹盐在炼制过程中含有了一些其它的矿物质,正是这些矿物质对人体产生了重要作用。
C.竹盐含有的锰、钙、锌、铁、硫等成分要高于纯食盐和粗盐,因此它对人体有一定作用。
D.竹盐在烘制过程中有机物会被烧掉而只剩下无机物,因此它对人体没有任何作用。
9.下列对竹盐的炼制和研究的表述,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韩国人炼制竹盐与古代中国道家炼丹的方法大致是一样的。
B.竹盐的“排毒减肥”功能在权威的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找不到任何证明哪怕是零星的资料。
C.韩国人在竹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只是这些成果目前我们还不能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加以评价。
D.竹盐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都是在炼制过程中从竹子和黄土中吸取到的。
10.联系全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观点。(3分) 
                                                                             
11.根据全文内容,给本文拟一个提问式标题。(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0分)(根据2011•淮南一模改编)
父亲坐在黑暗中
杰罗姆•魏德曼
父亲有个怪习惯,他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黑暗里。有时我回家很晚,家里一片漆黑,我蹑手蹑脚进屋,在漆黑一团里脱衣上床。睡前我有上厨房喝一杯水的习惯。我赤脚走路,没有弄出任何声音。我进厨房的时候,差点给父亲绊了一跤。父亲穿着睡衣睡裤,正坐在厨房里的椅子上抽烟斗。
“啊,是爸爸。”我说。
“啊,是你。”
“爸,您为什么不上床?”
“我就去。”他说。
不过他还是坐在那儿。我睡了一大觉醒来,发觉他还坐在那儿,吧嗒吧嗒抽烟斗。
①我在房间里读书,我听见母亲进屋就寝,听见弟弟上床,听见姐姐进来,卸妆梳洗,窸窸窣窣,她忙完后周围一片寂静。一会儿,我听见母亲跟父亲说晚安。我继续读书。过了一会儿,我口渴了,去厨房喝水。我差点儿又一次被父亲绊倒。
有好几次他都是这样地使我吃一惊,我忘了他会坐在那里。
“爸,你不睡觉在想些什么?”
  “没什么。”他回答。
那么这是在干什么呢?
我想象了所有可能情况。我家不富,但父亲为钱而犯愁时,是不会不声不响的。不可能是为了自己身体,因为若身体不好,他也不会沉默寡言的。我们个个身强体壮。那么会不会是想念他的兄弟,会不会想他的父母亲?不过他们全死了。而且他也不会那样绞尽脑汁细想他们的。我说的“绞尽脑汁细想”,那不是真的,他不会冥思苦索。他看起来甚至从来不曾好好想过什么。他看上去显得太平和了,唯其太平和以致他不大冥思苦想什么。父亲的行为着实使我不安。
他为什么会坐在那里,与黑暗为伴呢?是不是他的脑子不如从前一样管用了?他看起来甚至并不比五年前更老。每个人都注意到这一点,人们都说他保养得很好。尽管如此他却在深更半夜独自坐在黑暗里,抽烟想心事,眼睛眨都不眨,盯视前方。
终于,我生气了。
“爸爸,出了什么事情?”
“没事,儿子。什么事情也没有。”
但是这次我决心打破砂锅问到底。
“那么为什么一直坐在这儿,冥思苦想到深更半夜?”
“儿子,那是休息。我喜欢。”
我无言以对。明天他还会坐在那儿的。我还会被困扰的。
“呵,爸,您想些什么呢?什么事情使您烦恼昵?您在想些什么?”
“没什么事情使我烦恼。我很好。那真是休息。就那么回事。去睡觉吧,孩子。”
夜已深。屋外街道阒寂无声,屋内一团漆黑。我轻轻地上楼,楼梯吱吱发出声响。
我脱下衣服,然后又发现自己有点口渴。我赤脚走到厨房间。到之前我就知道父亲准在那儿。我能看见父亲弓背坐在愈发漆黑的黑暗里的身影。他坐在同一张椅子上,他的胳膊肘支在膝盖上,嘴里叼着熄火的旱烟管,眼睛一眨不眨直盯着前方。他似乎不知道我在此。他没有听见我进来。我静依门框,注视着他。
②万籁俱寂。但深夜里还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声息。当我一动不动站着的时候,我开始留心谛听。冰箱上的闹钟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夜空里间或传来一辆机动车穿街过巷的隆隆声;街上的废纸被微风吹起,窸窸声隐约可闻;人们窃窃私语之声如轻柔的呼吸,此起彼伏。嗯——这一切让人产生一种愉悦奇妙而又特殊的感觉。
口渴使我从沉迷中醒来。我轻松愉快地走进厨房。
“喂,爸爸。”我说。
“啊,儿子。”他说。他的声调很低,声似梦中呢喃。他并未移动身子,也未停止聚精会神的凝视。   我找不到水龙头。窗外路灯的暗淡光影只是使屋里显得更暗。我够着了屋中央的一条灯绳。我拉亮了灯。
父亲身子一阵痉挛,仿佛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
“爸,出了什么事?”我问。
“没事,”他说,“我不喜欢光亮。”
我把灯关上了。我慢慢地喝水。我自己对自己说,我必须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
“为什么你不上床?为什么你这么晚了还坐在这?”
“这样对我挺好,”他说,“我不习惯光亮。我做小孩子那阵在欧洲,那时我们没有照明灯。”
我的心里跳了一下,我快活得连气都屏住了。我想我明白了。我想起了父亲少年时代在奥地利的故事。我看见房梁很宽的那种小吃店,我祖父呆在栅栏后面。天已晚,顾客散尽,而父亲也打开了盹。我看见那张烧着煤块的睡炕,火苗呼呼窜动着。那间屋子已很暗,且变得愈来愈暗。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儿蹲伏在一堆放在一个大壁炉旁边的嫩树枝上,他被照亮了,眼睛一眨不眨地呆望着炉里的灰烬。那个男孩儿就是我的父亲。
我想起了我静静地立在门边注视着父亲时所感受的那些愉快时刻。
“爸,您的意思是说这没什么不好?您坐在黑暗里只是因为您喜欢吗?”我发现,我要压抑声调中不断增加的快乐似乎挺难。
“当然是呵,我不能在灯光底下想事。”父亲说。
我放下了玻璃杯,转身回房间时对父亲说:“晚安,爸爸。”
“晚安!”父亲回应。
不多久我又回来了。“爸爸,您想些什么呢?”我又问。
他的声调似从远方传来。声音很轻,且是老调重复。“没什么,”他说得很柔和,“没什么要紧事。”
(选自《外国超级短篇小说》 上海文艺出版社版,朱佳良译。有删改)
12.小说画线①处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3.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怎么样一个人,请加以概括。(4分) 
                                                                                  
                                                                                  
14.②处划线部分的写出了夜里怎样的特点?请分析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5.联系全文,你认为父亲为什么喜欢坐在黑暗里?(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3题。(18分)
深 虑 论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原创)      A. 而遗其所不疑                     遗:遗漏      
    B. 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惩:惩罚,引申为灭亡       
C. 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审:周密     D. 其于治乱存亡之几                 几:预兆、先兆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原创)     A.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可以相继而无变               人而不仁,如礼何     C.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以为同姓之亲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改编)     A. 本文是一篇经国济世的政论文,通篇紧扣题目“深虑”二字着笔,通篇一气,层次清楚,中心明确。     B.本文首段从理论上婆媳“虑天下者”的习惯思维特点及其必然的局限性,表明他们虽然思虑甚详,却每每祸出虑外。     C.中段通过具体的事物即通过秦、汉、魏、晋、唐、宋的史实,说明要想国家不灭,必须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     D.末段用良医、良巫的不能谋子的生活事例引出古圣人“用大德以结乎天心”的深谋远虑,并以此警戒后世君主。 19.为下面文言语句断句。(3分) (原创)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原创)   
(1)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3分)        
                                                                                  
(2)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1-22题目。(6分)(改编)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21.诗歌颔联“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分)
                                                                           
                                                                           
2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三)(4分)
23.《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1)子贡的这句话,孔子也有同样的表述,请写出这句话。(1分)(原创)
                                                                           
(2)请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分析子贡这个观点的现实意义。(3分)(原创)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原创)
(1)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_____      _____。(王勃《滕王阁序》) 
(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4)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重乎?(《论语8.7》)
(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杜牧《阿房宫赋》)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原创)
有一位老僧,他吃饭的时候只配一道咸菜。老友忍不住问他:“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咸有咸的味道。”老僧回答道。
吃完饭后,老僧倒了一杯白开水喝,老友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么平淡的开水?”老僧笑着说:“开水虽淡,可是淡也有淡的味道。”
咸菜的咸与白开水的淡就像我们在人生中遇到的不同情境与事件,漫漫人生路我们需要品尝各种滋味,需要体验各种心境,样样不可缺,样样不可少,这才是圆满的结局。
根据材料,请以“咸与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过分借鉴或抄袭。  













2011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答题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选择题每题3分)
1.(   )  2.(   )  3.(   )  4.(   )
5.______________    ____ 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__,__   ____ _____________。(4分)
6.                                                                          
                                                                       
                                                                      (4分)
7.                                                                          
                                                                      
                                                                       (4分)
二、小说阅读(20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8. (   )(3分)  9. (   )(3分)
10.                                                                  (3分)
11.                                                                 (3分) 
(二)小说阅读(20分)
12.                                                                          
                                                                               
                                                                       (6分) 
13.                                                                            
                                                                       (4分)  
14.                                                                             
                                                                       (4分)
15.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18分,选择题每题3分)
16.(      )       17.(      )    18.(      )   
19.断句。(3分)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天津青光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下一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期末测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