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国际学校2010-2011第二学期高一自主学习调研语文试卷(一)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昆山国际学校2010-2011第二学期高一自主学习调研语文试卷(一)(高一必修三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昆山国际学校2010-2011第二学期高一自主学习调研(一)语文2011.3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指定位置。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
试题预览
昆山国际学校2010-2011第二学期高一自主学习调研(一)
语  文
                                                                      2011.3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标识/见识广博     亲家/亲朋好友    粮囤/囤积居奇
B.闪烁/众口铄金     攒射/人头攒动    脉络/脉脉含情
C.缪贤/未雨绸缪     参乘/参差不齐    剥削/削价处理
D.提防/提心吊胆     鲜见/鲜为人知    给与/供应给养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与早已流行的互联网论坛和博客相比,微博以140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以及对终端设备的简单要求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
B.苏州河淤泥疏浚工程正式全线启动,显示了上海市政府部门彻底治理苏州河长期存在的污染问题、打造东方“莱茵河”的决心。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2010年的国产大片《孔子》《赵氏孤儿》等都善于从本土文化土壤中吸纳养分,呈现出本土特色鲜明、原创力充沛、文化厚度不断增加。
3.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等离子体杀死细菌的过程,请依次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每点不超过6个字)(4分)
等离子体是一种离子化气体,一般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科学家在一个大气压环境下让等离子体的温度平稳保持在35℃到40℃之间;再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破坏细菌的DNA结构,杀死生长在伤口处的由生物膜保护的细菌。由于低温等离子体直接瞄准了小面积的特定感染区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周围组织不会受损。
         ▲                        ▲                        ▲         
二、文言文阅读(28分)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素善留侯张良     (交好)               越国以鄙远     (边邑,边境)  
  B.垂拱而治         (治理)               谦冲以自牧     (约束,修养)
  C.江海下百川       (居……下)           相如固止之     (顽固)
  D.逆强秦之欢       (拂逆,触犯)         臣等不肖       (贤,贤能)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必竭诚以待下                              阙秦以利晋
  B.吾其还也                                  德不处其厚
  C.终苟免而不怀仁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下列各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夫晋,何厌之有                             君何以知燕王
  B.吾属今为之虏矣                             廉颇为赵将,代齐
  C.拜送书于庭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求人可使报秦者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王彦与八字军
                    徐梦莘
王彦既得卫州新乡县,即传檄州郡。金人以为大兵之至也,率数万众薄彦垒,围之数重,矢注如雨。彦兵寡,且器甲疏略,疾战,辄不利,彦决围以出,其众遂溃。金人见彦所乘甲马独异,复尽锐追击;彦与麾下数十人驰赴之,所向披靡。转战十数里,弓矢且尽,会日暮,得免。
他将往往复渡河以还。彦收散亡,得七百人,保共城县西山。常虑变生不测,夜即徙其寝所。其部曲曰:“我曹所以弃妻子,冒万死以从公者,感公之忠愤,期雪国家之耻耳!今使公寝不安席,乃反相疑耶?我则非人矣!”遂皆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其诚。
彦益自感励,大布威信,与士卒同甘苦。未几,两河响应,招集忠义民兵首领一十九寨,十余万众,绵亘数百里,金鼓之声相闻,倡义讨贼者皆受彦约束。禀朝廷正朔,威震燕代。金人患之,列戍相望,时遣劲兵,扰彦粮道。彦每勒兵以待之,且战且行,大小无虑数十百战,斩获酋领及夺还河南被虏生口,不可胜计。
王彦在西山聚兵,既集,常虑粮储不继。一日,尽发军士运粟。会奸人有告虏帅者,金人乘虚,遽以大兵薄彦垒,彦率亲兵乘高御之。众稍却,彦大呼贾勇,士众力战,且以强弩飞石齐发,金人方稍退。金人有死者,皆以马负尸而去。自此金人布长围,欲持久困彦,彦绝馈运者旬余。彦檄召诸寨兵,大至,金人乃遁去。
《遗史》曰:“时金人锐意中原,特以彦在河朔,兵势张甚,未暇南侵。一日,虏帅召其众酋领,俾以大兵再攻彦垒,酋领跪而泣曰:‘王都统寨坚如铁石,未易图也!必欲使某将者,愿请死,不敢行。’其为虏所畏如此!                             (节选自《宋文选》)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且器甲疏略               疏略:粗糙简单
B.其部曲曰                 部曲:部下委屈地
C.皆受彦约束               约束:限制,管束
D.大小无虑数十百战         无虑:大约,总共
8.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王彦英勇善战的一项是(3分)( ▲ )
①疾战,辄不利,彦决围以出          ②彦与麾下数十人驰赴之,所向披靡
③彦每勒兵以待之,且战且行          ④彦大呼贾勇,士众力战   
⑤彦檄召诸寨兵,大至,金人乃遁去    ⑥王都统寨坚如铁石,未易图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王彦在攻得新乡县后就把号召抗金的文件分送到各州郡去,金人以为宋朝大军已到,于是率领几万人包围他的军队,箭如雨点般射向王彦阵地。
B.新乡失利以后,失散的将士渡过黄河回到了王彦身边,为了向王彦表示忠诚,都当着王彦的面,在身上刺下了“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
C.后来王彦领导的抗金力量越来越强大,其士众多达十多万人,他们拥护宋朝,倡导抗击金人保家卫国的大义,在北方声势浩大,威震燕代地区。
D.王彦领导的“八字军”英勇奋战,威名显赫,让敌人闻风丧胆,甚至在虏帅派遣将领进攻王彦之际,敌酋居然宁可受死也不敢与王彦交战。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金人见彦所乘甲马独异,复尽锐追击。(3分)
译句:                               ▲                                      
(2)遽以大兵薄彦垒,彦率亲兵乘高御之。(3分)
译句:                               ▲                                      
(3)时金人锐意中原,特以彦在河朔,兵势张甚,未暇南侵。(4分)
译句: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缺   题
                           刘禹锡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1)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贯穿全篇,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                         ▲                          
   (2)“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两句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6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⑵先帝不以臣卑鄙,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⑶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⑷大行不顾细谨,       ▲        。(司马迁《鸿门宴》)   
⑸    ▲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    。(杜牧《阿房宫赋》)
⑹天行健,     ▲    ,地势坤,     ▲    。(《周易》) 

五、课内文言翻译(14分)
 13.请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3分)
                                        ▲                                       
(2)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3分)
                                        ▲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分)
                                        ▲                                       
(4)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2分)
                                        ▲                                       
 (5)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尽可王矣。(3分)
                                        ▲                                       

六、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大地记忆
                 杜爱民
①童年在故乡南城墙上戏玩,近旁的大地,是一片菜田。农民们将它收拾得简净整齐,豆角藤蔓架用竹竿编扎,一排排挺立。每到初夏,茄子泛紫,黄瓜的丝蔓上开出黄花,青菜长得最茁壮,在阳光下泛出油油的绿色。菜田的尽头,接着一望无际的麦田,越过道路、溪流和沟壑,一直向南伸向秦岭北麓的脚下。出于好奇,我向着目力无法企及的远方张望。乐游塬麦田间的小道上,农民赶着大车来了去了;农舍上空,炊烟聚了散了。
②我见到过大地在冬天里的安睡。也只有在最寒冷的日子里,雪覆盖于泥土之上,才会变成一种温润的东西。我心最初体味到的温暖,大约缘于此。随着惊蛰、春分、谷雨的到来,农民们加快了劳作的速度,不断更换手里的农具。曾经一度觉得自己看见过终南山的樵夫在山坡上伐木、行走,后来我知道,这只是梦里情形的残存所致。
③我对大地和人群的了解,那时候也仅仅缘于自己简单的张望。
④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多么单纯,经由劳作,人拥有了大地持续永久的供养。那些在大地上终日沉默不语、辛勤劳作的农人们,追随着自己的幸福,在季节里守候。因为未知的收获,人们任劳任怨。不是没有苦难和灾祸,不是万事都顺人心意。在武斗、死亡的葬仪和没有尽头的苦作交替出现之后,大地仍然呈现出不可更改的沉静和吉祥。它给出一条退路,让多数人能够生息,并保持尊严。它只要求多数人在时节的规律上践行必要的约定。大地让与它最接近的人懂得了安乐,安乐是土地直接授予人的厚道和本分。真正的幸福感并不是对所费与所得之间的功利比较感到满足,除了简单的生活耗费,人可以不受过度消费的烦扰。
⑤生活在关中土地上的多数农人不信任立于庙堂、刻在名山之上的金科玉律,他们按在大地上获知的经验行事。从四十五岁起,人们已经开始为自己准备棺材。上好的松木和柏木,被精心制成极讲究的棺材。看着自己的归宿,人们欣喜不已。我在西安南城外的一个大车店里,见到一位老者,手抚棺盖不住叹气,他大概是觉着等待得太久了,生怕错过与土地的约定。
⑥去年春天,我去陕北靖边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镇子小住,结识了采油工邓振峰。振峰每天白天要去好几个井站,夜里三点起床查泵,一次巡察要走三个小时,两三个月就穿破一双鞋。他接替父亲干这份工作,两年中间独自守护散落在山沟里的抽油机。他只去过扬井,是一个几户农家聚集而住的小地方。他希望能轮上换班,休息几天,坐一次火车。
⑦正午时分,老乡将一头驴牵到房子前的空地上打转。振峰说,他现在的想法已经不多了,看驴在院子里晒太阳,都是一种乐趣。
⑧这位二十出头的兄弟在同我说的时候,太阳正照在绵延无际的黄土山梁上。我的眼睛被黄土上的光芒强烈地刺痛着。

14.赏析第①段文字在表达上的特色。(4分)
                                 ▲                               
15.作者童年时通过简单的张望,对大地和人群有了哪些了解?请加以概括。(4分)
                                 ▲                               
16.关中的农人在大地上获取了哪些经验?(6分)
                                 ▲                               
17.本文写到采油工邓振峰,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深意。(6分)
                                 ▲                               

七、作文(70分)
  18.请以“不一样的眼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222.92.28.23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月考试卷


上一个『初三练兵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湖北省荆州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