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资阳市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高二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资阳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到第4页,第Ⅱ卷第5页到第12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
试题预览
  资阳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到第4页,第Ⅱ卷第5页到第12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答第Ⅱ卷时,不能在试卷上随意圈点勾画或作记号。
3.考试结束时,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公姥(lǎo)     落蕊(ruǐ)    含情脉脉(mài)   呱呱(gū)而泣
B.窈窕(tiǎo)    湮(yān)没    雨雪初霁(qí)     羽扇纶(guān)巾 
C.噩(è)耗      从(cóng)容   夙(sù)兴夜寐     雕栏玉砌(qì)
D.斡(wò)旋    媲(bì)美      鞭辟(pì)入里    莘莘(shēn)学子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信誓旦旦    愤世疾俗     否极泰来     催眉折腰
B.良晨美景    仓惶出逃     变换莫测     神色黯然
C.荒诞不经    慢不经心    饱经世故     莫名其妙
D.殒身不恤    直接了当    名列前矛     吹毛求疵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是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B.眼看一些正値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心不已。
C.姜夔的《扬州慢》写的是扬州战后的荒凉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黍离之悲。
D.某建筑公司会计陈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一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抱薪救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风风雨雨中,他每天都在山里敲呀、凿呀,他用手锤敲醒了太阳,他又用手锤敲落了月亮,敲得石头都有了感情。
B.他在某杂志学习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教育改革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C.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D.李清照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陆游那样和朋友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甚至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唐诗反映了唐人丰富的精神生活。从东汉末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统一以前,长期分裂动荡,中国境内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的融合,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唐人的精神生活展开在一个较之秦汉时期内涵要繁富得多的背景之上。唐帝国经济的繁荣,国力的上升,文化的昌盛,对儒释道三教以及各学派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这一切又使唐人的精神生活处在相对自由活跃的状态,可以多方面吸取,自由发展,因而唐人精神活动的天地是广阔的,精神生活内容空前丰富。
唐代是一个健康的、富有活力的时代,特别是唐前期,主导面是积极向上的。唐诗则反映了唐代人的总体风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的事功精神,“济苍生,安黎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登高丘,望远海”、“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的广阔胸襟,“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豪气与热情,这些,作为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主调,在唐诗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唐诗中李白式的对权贵的蔑视和傲岸,杜甫式的对国家和人民的忧念,王维、孟浩然式的希企隐逸、爱好自然,岑参、高适式的负气横行、向往边疆,乃至像“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那种旅食京华的辛酸,“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那种游子恋母心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那种告老回乡的感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种科场获胜后的狂态,“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那种新婚的羞涩,“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那种宫女失宠的哀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种苦恋,“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那种宗教情绪,无不一一呈露,情态毕肖。
                            (摘自余恕诚著《唐诗风貌》)
5.对唐诗繁荣的社会基础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唐诗的繁荣是因为唐代对儒释道三教以及各学派采取的兼容并蓄的政策。
B.唐诗的繁荣是因为唐代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经济繁荣、国力上升、文化昌盛。
C.唐诗的繁荣是因为唐人的精神生活天地广阔、内容丰富。
D.唐诗的繁荣是因为唐人的精神文化内涵繁富和精神生活的自由活跃。
6.对第3自然段所举诗句要说明的观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唐诗对各个人物的各种精神生活的反映是具体细腻的。
B.唐诗具体细腻地反映了各种类型人物的精神生活的总体风貌。
C.唐诗对各个人的各种生活侧面都进行了具体细腻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 资阳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一期末考试题』  下一个『凉山州2010—2011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语文测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