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热点作家作品阅读训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11年中考热点作家作品阅读训练(九年级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中考热点作家——肖复兴作品阅读训练★作家名片肖复兴,当代著名作家,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
试题预览
中考热点作家——肖复兴作品阅读训练
★作家名片
肖复兴,当代著名作家,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我们曾经相爱》、《早恋》、《青春梦幻曲》,中短篇小说集《四月的归来》、《北大荒奇遇》,报告文学集《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多梦时节——肖复兴报告文学集》等,报告文学《海河边的一间小屋》、《生当作人杰》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拥你入睡》、《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小溪巴赫》等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链接中考
《生命的平衡》肖复兴(入选2007年浙江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
《喝得很慢的土豆汤》肖复兴(入选2008年江苏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
《前方遭遇塌方》肖复兴(入选200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母亲》肖复兴(入选2009年湖南娄底市中考语文试题)

★点击心灵•感受真爱
超 重
那天到机场送人,飞往法兰克福、伦敦、罗马和巴黎的航班,密集得像雨点似的挤在一起。大概正赶上暑假结束,大学开学在即,到处可以看到推着装有大行李箱推车的学生们,送行的父母特别多。
  不时有孩子进到里面去办理登机手续,家长只能够站在候机厅里等,“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都伸长了脖子,把望眼欲穿的心情赋予人头攒动的前方。不时便又看见有孩子匆匆地从里面走出来,给家长一个渴望中的喜悦。不过,我发现,匆匆出来的孩子大多并不是为了和送行的父母再一次告别,也很少见到有孩子对父母依依不舍的场面。
  站在我身边的是一位妇女,眼神有些茫然和牵挂。不一会儿,我看见一个大小伙子推着行李车,气冲冲地向她走来,没好气地对她嚷嚷道:“都是你,让我带,带!都超重啦!”只听见她问:“超了多少?”语气小心而谨慎,好像过错都在自己的小媳妇。“10公斤!”只有儿子对母亲才会这样肆无忌惮、大吼大叫。 
  于是,我看见母亲开始弯腰蹲了下来,把捆箱子的行李带解开,打开箱子。那是一大一小的两个名牌箱。儿子也蹲下来,和母亲一起翻箱子里面的东西,首先翻出的是两袋洗衣粉,儿子气哼哼地嘟囔着:“你也真是的,这也带!”然后又翻出一袋糖,儿子又气哼哼地嘟囔一句:“搞什么名堂,这也带!”接着把好几铁盒的茶叶都翻了出来:“什么都带!”母亲什么话都没说,只是默默地看儿子天女散花般把好多东西都翻了出来,面前像是摆起了地摊。最后,儿子把许多衣服和一个枕头也扔了出来,紧接着手往箱底伸去,只听见母亲叫了声:“被子呀,你也不带了吗?”
  我有些看不过去,冲那个一直气哼哼嘴噘得能挂个瓶子的儿子说:“10公斤差不多了,你东西都不带,到了那儿怎么办?”儿子不再扔东西了,母亲站了起来,一脸忧郁,本来化得很好的妆,因出汗而坍塌显出些许的斑纹。“先去试试再说。”我接着对那个儿子说,他开始收拾箱子,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又塞进箱里。儿子推着行李车走了,我问那位母亲孩子去哪里,她告诉我去英国读书。她脚下的那些东西都散落着,稀泥似的摊了一地。
  这时,我身旁另一侧,又有一个女孩推着车走到她的父母身边,表情几乎和那个男孩一样气哼哼的,把车使劲推到她父亲的脚前,说了句:“严重超重!”父亲和刚才这位母亲一样,立刻蹲下身子,替女儿打开行李箱,我一看,箱子里几乎全是吃的东西,而且全是麻辣食品,不用说,来自四川。左翻翻,右翻翻,父亲权衡着取出什么好,女儿站在那里,用手扇着风,摸着脸上的汗,说道:“这都是我想带的呀!”这让父亲为难了,倒是母亲在旁边发话了:“把那些腊肠都拿出来吧,那玩意占分量。”父亲拿出了好几袋腊肠,又拿出好几管牙膏、一大罐营养品和几件棉衣,再盖箱子的时候,鼓囊囊的箱子瘪下去一大块。女儿风摆柳枝般推着车走了,我悄悄地问母亲这是去哪儿,她说是去法国读书。
  有的独生子女,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养儿方知父母恩,他们还没到明白父母心的年龄。超重的难道仅仅是物品吗?
他们可以埋怨父母的娇惯和期待超重,却永远不该埋怨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超重。

1.阅读全文,说说题目“超重”的含义?
 
2.文中的母亲面对气哼哼嘟囔的儿子,为什么“什么话都没说”?

3.文中的父亲面对女儿 “这都是我想带的呀!”那句的话, 为什么会为难?

4.对文中的儿子和女儿,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 人世情态•还原本性
两角钱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十四五岁的样子,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不用说,也是工地上的民工,跟着大人们一起来寄钱。他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未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更让我感到奇怪。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就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地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小民工,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是在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是两角钱,也是他的血汗钱。我谢了他,A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接过两角钱,服务员的脸上呈现了笑容。邮戳在信件上欢快地响了起来。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子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们还没有汇完钱,他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B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吗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句,还没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C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到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不过,我有时总会想,没有还给孩子那两角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1.分析“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有些奇怪。”这段文字的表达效果。
 
  2.文中A、B、C三处的“笑”有什么不同?

3.“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句中“郑重地”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4.你对文中的“我”只对“小民工”说感谢,而不还钱的做法如何评价?
 
★ 善待生命•母爱本色
生命不仅属于自己
     母亲已经去世十几年了,怪得很,还是在梦中常常见到,而且是那样清晰。一个人与一个人的生命是这样系在一起,并不因为生命的结束而终止。
    记得那一年母亲终于大病初愈了,那时,我刚刚大学毕业.一直躺在病床上,母亲消瘦了许多,体力明显不支,但总算可以不再吃药了,我和母亲都舒了一口气。记不得从哪一天的清早开始,我忽然被外屋的动静弄醒,有些害怕。因为母亲以前得的是幻听式精神分裂症,常常是在半夜和清晨时突然醒来跳下床,我真是生怕她的旧病复发。我悄悄地爬起来往外看,只见母亲穿好了衣服,站在地上甩胳膊伸腿弯腰的,有规律地反复地动作着,显然是她自己编出来的早操。我的心里一下子静了下来,母亲知道练身体了,这是好事,再老的人对生命也有着本能的向往。
   大概母亲后来发现了每早的锻炼吵醒了我的懒觉,便到外面的院子里去练她自己杜撰的那一套早操,她的胳膊腿比以前有劲儿多了,饭量也好多了。正是冬天,清晨的天气很冷,我对母亲说:“妈,您就在屋子里练吧,不碍事的,我睡觉死。”母亲却说:“外面的空气好。”  也许到这时我也没能明白母亲坚持每早的锻炼为了什么。后来有一次我开玩笑说她:“妈,你可真行,这么冷,天天都能坚持!”她说:“咳,练练吧,我身子骨硬朗点儿,省得以后给你们添累赘。”这话说得我的心头一沉,我才知母亲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孩子,她把生命的意义看得是这样的直接和明了。在以后的很多日子里,我常常想起母亲的这话和她每天清早锻炼身体的情景,便常让我感动不已。一直到母亲去世的那一天,她都没给孩子添一点儿累赘。母亲是无疾而终,临终的那一天,她都将自己的衣服包括林子和手绢洗得干干净净,整齐地叠放在拒门里。
   也许,只有母亲才会这样对待生命。她将生命不仅仅看成自己的,而是关系着每一个孩子,将她的爱通过生命的方式传递。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这样的,都不仅仅属于自己,都会天然地联系着他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只是有时我们不那么想或想得不周,总以为生命是属于自己,自己痛苦就痛苦罢了,而不那么善待甚至珍惜,不知道这样是会连及亲人的,他们现在会为我们日夜担心,日后会为我们辛苦操劳。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人,我的弟弟就是其一。他饮酒成性,喝得胃出血,一边吃药一边照样攥着酒瓶不放。大家常常劝他,他却死猪不怕开水烫。不止一个人说他:“你得注意点儿身体,要不会喝出病来的,弄不好连命都得搭进去。”他却说一句:“无所谓。”照样以酒为乐,以酒为荣,根本没考虑到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包括我在内会也是那样轻巧的无所谓吗?他连起码想想如果有一天真是喝出病来不可收拾的时候会给亲人带来多少痛苦都没有。
   每次看到他这样子,我便想起母亲,我也曾将母亲当时锻炼的情景告诉给他,但似乎他无动于衷。想想,他没有亲身感受到那情景,母亲每天清晨锻炼身体而想着包括我和他在内的孩子的当时,他喝酒喝得正痛快淋漓着呢。或许,这就是孩子和母亲的区别。只有孩子才始终是母亲的连心肉,孩子脱离母体之后总以为是飞跑了的蒲公英可以随处飘落而找不到了根系。
   我们常说一个人和一个人感情是可以相通的,其实,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生命更是可以相连的。

   1.仔细阅读全文,说说作家在本文中告诉了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给我们?
  
2.说说文中的母亲是如何善待自己的?

  3. “这就是孩子和母亲的区别”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4.阅读本文之后,你认为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  
                                                     
【参考答案】
《超重》1.既指所带行李超重,又指父母情感超重。 2.因为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无言的、博大的。 3. 一是为女儿取舍物品而为难,二是为自己的爱不被女儿理解而为难。 4.答案思路:能指出文中的儿子和女儿对父母的态度是一种不尊重不理解的行为,要多为父母着想,不要不顾父母的感受。
《两角钱》1.这段文字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成功地刻画了“小民工”想帮助我又怕我不接受帮助的犹豫不决的心理。  2. A处的“笑”是帮助别人得到感谢而喜悦;B处的“笑”是以笑和“我”打招呼;C处的“笑”是被“我”的再次感谢而欣慰。3.不能删去,这突出了我对他的感激是真诚的,表现我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真诚相处的关系得肯定与期待。  4.示例:“我”做得对。两毛钱确实微不足道,哪怕是对一个小民工。但是,这却成全了这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帮助人而快乐的良好愿望。“我”做得不对。两毛钱确实微不足道,但如果还给他,并再次致以真诚的谢意,这才是对善良行为的最好回报。
《生命不仅属于自己》1. 本文的作者告诉我们的人生道理是:人和人之间感情相通,生命更是相连,只有自爱的人才可能真正去爱别人,善待自己和善待他人同样重要!2. 文中的母亲将生命不仅仅看成自己的,而是关系着每一个孩子,将她的爱通过生命的方式传递。3.孩子总是以为生命属于自己,而母亲将生命不仅看成是自己的,而且关系着每一个孩子,将自己的爱通过生命的方式传递。4.示例:为了每一个爱自己的人规划一个美好的蓝图,奋发努力,为自己、也为别人好好生活!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对自己负责! (113.195.101.15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西峰中学七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卷』  下一个『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省长郡中学2011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