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中学九年级上下册文言文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阶段测试
试题
名称
西峰中学九年级上下册文言文测试题(九年级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西峰中学九年级上下册文言文测试题同学们,九年级上下册文言文已经学完,现出此试题进行检测。做题时要仔细认真,书写端正。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考出好成绩!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小题。(17分)(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
试题预览
西峰中学 九年级上下册文言文测试题
    同学们,九年级上下册文言文已经学完,现出此试题进行检测。做题时要仔细认真,书写端正。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 5 小题。( 17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5分)  
(1)比至陈(  ) (2)被坚执锐(   ) (3)刑其长吏(   )    (4)皆来会计事(    ) (5)客出入益发舒(   )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复立楚国之社稷 B、或说陈王曰     或以为亡    
C、故天下传之     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2
5、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分)
①原因:                                                    
②启示:                                                   
二、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6-11小题。(16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
故曰,城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6.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是             ,《曹刿论战》中的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条件是(用课文中句子回答)                          。(4分)
7.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2分)
A.七里之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多助之至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E.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上使外将兵
8.“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2
9.用“/”划分下边句子朗读的节奏,每个分句只划一处。(2分)
    故  君  子  有  不  战,战  必  胜  矣。
10.古今中外抑或文学作品中因做到“人和”而成就大业的,不胜枚举,请任举一例,并说说给你的启示。(3分)
                                                                                                                                   11.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都非常重视民众的作用,试举一例:                                                。(3分)
三.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12- 小题。( 17 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选出加点字的读音和意义有错的一项。(      )(2分)
A.便要还家  (yāo邀请)           B.鸡犬相闻   (wén听见)
C.土地平旷 (kuàng空阔宽阔)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shǔ 属于)
1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2分)
A.阡陌交通  B.无论魏晋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落英缤纷
14翻译: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3分)
                                                         
15.《醉翁亭记》中的“          ”与文中的“黄发垂髫”意思一样,都采用了    修辞。(2分)
16.文中哪些语句描绘了桃花源中优美的环境?哪些反映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文原话)(4分)环境:                                                          
生活:                                                          
17.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出“世外桃源”这样一个地方?(2分)
                                                                         
18.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反复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2分)
答:                           。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9—26题。(25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7分)
(1)汪然出涕 (   )     (2)君将哀而生之乎( ) 
(3)向(      )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      )矣。
(4)以尽吾齿 ( )     (5)时(      )而献焉。
(6)又安敢毒耶 ( ) 
20.与“悍吏之来吾乡”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君将哀而生之乎?    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后天下之乐而乐      D、古仁人之心
21.下列句中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而/乡邻/之生日蹙      B、今其/室十无一焉
C、非死/则徙尔           D、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22、理解:(4分)
(1)文中描写官吏催讨赋税的语句是:           。(2)描写乡邻悲惨遭遇的语句是:             。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24、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为之说        既克,公问其故 
B、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C、谨食之       食之不能尽其材
D、今以蒋氏观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5、与“以尽吾齿”中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C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D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6、选文第一段写蒋氏自述遭遇时,以悍吏来乡逼租之急与他自己的“弛然而卧”、“熙熙而乐”作对比,其作用是                                   
             (2分) 
五、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27~32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7.文言词汇——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去国怀乡                       ②春和景明                    
③把酒临风                      ④吾谁与归                    
28.文言翻译——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9. 阅读理解——我能用原文填空。
①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②文中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                 ,“退”指:_________  _______。
30. 美句赏读——第一二段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试举一例,并说明美在何处。
我的赏析: 
31. 问题探究——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这一名句传诵千古,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名句的时代意义。
我的探究: 
32、拓展延伸——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发展的世纪,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否,就取决于科技是否发达。我们将是祖国的建设者、主力军,我们又该有怎样的忧乐观呢?
我的抱负: 

六、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32~36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3. 我能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形貌昳丽                       ②暮寝而思之                     
③王之蔽甚矣                     ④时时而间进                     
34.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5.从文中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的评价: 
36.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的人数,说明了什么?
我的理解: 
37.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最后“战胜于朝廷”。而在社会生活中,某些部门的“意见箱”形同虚设,往往是“一把手”说了算。假如你是纪检书记,你打算怎样整治这种不良的工作作风?
我的做法: 
七、阅读《曹刿论战》,完成37-40小题(14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
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8.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字。
①又何间焉                      ②肉食者鄙                 
③小惠未徧                      ④小大之狱                 
39.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0、理解填空。
①“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
②“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
41.本文略写了哪一部分的内容?结合你的写作经验,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我的理解: 
42.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齐鲁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结合课外积累,你能举出另两个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吗?
我的积累: 
②鲁国获胜的原因有哪些?其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结合实际简要谈谈。
获胜原因:
我的感受: 
八.阅读《愚公移山》选段,回答42~46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43.文言词汇——我能选出下面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惩山北之塞(苦于)      聚室而谋(商量)         叩石垦壤(敲、凿)
B.毕力平险(险要)        出入之迂也(绕道)       始龀(换牙)
C.帝感其诚(诚心)        亡以应(没有)           固不可彻(彻底)
D.长息曰(长时间)        有遗男(遗留)           杂然相许(纷纷)
44.文言翻译——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5.内容理解——我能用原文填空。
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
②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
③愚公自信能移山的原因是:                                                    。
46.问题探究——“智叟”这一人物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我的探究:   
47.拓展延伸——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有人认为愚公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你认为如何呢?请阐述你的观点。
②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选第      题,我的解答:           
九、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回答47~50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8.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舍鱼而取熊掌                 ②死亦我所恶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49.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0、本文中,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提出的?
我的提炼: 
5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我的理解: 
52.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读完本文,你想到了哪句与本文观点一致的诗句?并写出诗的题目与作者。
②读完本文,你想到了我国历史上哪个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并用简洁的话改进其事迹。
我选第    题,我的联想:   

 




参考答案
一1、等到  同“披”,穿戴   惩罚  集会商议  更加2、B 3、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陈胜的许多老朋友都主动离开了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亲近他的人了。4、(甲)陈胜率众起义,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权(乙)陈胜起义建立政权后丧失民心,丢失了政权。5、(1)顺从民意,深得民心;违背民意,丧失民心。
(2)答题不要求面面俱到,能从某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如: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人不要忘本、要讲诚信、做人要懂得珍惜感情等均可。
二、6、人和。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AB。 8、施行仁政的人  君子。 9、“故”后和“战”后。10、人物:刘邦 事件:入咸阳,颁布“约法三章”,大获民心。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11、唐太宗采纳魏征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三、12.D  13、D  14、 15、伛偻提推、借代。 16、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7、表达作者对现实黑暗的不满,也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18、怕被官府发现,打扰他们幸福安定的生活。
四、19眼泪  使……生存   从前   困苦不堪   年龄  到时候  怨恨20、B ,21C       22、23略、24C、25C、26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
五:27.①离开国都;②阳光;③面对着;④归依。28. ①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②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29.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③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30. 例:“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一句,点面结合,动静相生,生动而形象地勾勒出洞庭夜月图。3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以天下为己任,胸襟阔大,境界崇高,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学习的。32.主要观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六、33.①光艳美丽;②睡觉;③因受蒙蔽而不明;④间或,偶然。34. ①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②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35. 有点虚荣,但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实事求是。(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与表扬等,合理即可。)36. “令初下” “门庭若市”说明齐王治政问题很大;“数月之后,时时而渐进”说明齐王逐渐采纳了很多意见,不断改进了方法;“期年之后” “无可进者”说明齐王已完全采纳了群臣吏民的意思,国家大治。37. 如:加强行政监督,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等,合理即可。
七、38.①参与;②目光短浅;③通“遍”,遍及;④案件。39. ①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②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40.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41. 略写了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详写了曹刿在战前、战中的表现,作者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42. ①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②如: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言之成理即可)
八.43.A,44. ①凭你的那点力气,连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挖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②子子孙孙是无穷无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还怕挖不平吗?45. ①惩山北之塞,出于之迂也。②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③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46. 对比烘托,以智叟的鼠目寸光来烘托愚公的大智若愚。47. ①可谈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可就事论事,谈愚公的不知变通。②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起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
九、48.①放弃;②厌恶;③比;④通“避”,躲避。49、 ①(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就舍弃生命,选取正义;②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这种本性,(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50、 舍生而取义;“舍鱼而取熊掌”作比喻提出的(或用“鱼”和“熊掌”作比喻)。51.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52 ①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陈毅《梅岭三章》: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②如:文天祥宁死不降元;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114.105.8.11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日常阶段测试


上一个『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提优讲义(二)』  下一个『九年级上期末默写复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