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2010-2011学年(上)人教课标版必修2水平测试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焦作市2010-2011学年(上)人教课标版必修2水平测试语文试卷(高一必修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四课大地的歌吟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语言特征: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音乐性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3、理解诗歌中象征意蕴,以及历史文化的厚重感4、体会不同诗人的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教学方式:1、自读品味法2、导读提升法3、讨论交流法4、读写结合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自
试题预览
第四课    大地的歌吟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的语言特征: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音乐性 
2、 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 
3、 理解诗歌中象征意蕴,以及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4、 体会不同诗人的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教学方式: 
1、 自读品味法         2、 导读提升法 
3、 讨论交流法         4、 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自学指导:阅读《诗的语言》,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 

诗歌语言与实用语言的区别,最显著的就是它们的目的不同。现实语言为实用,目的为“读解”;诗歌语言不为实用,目的在于“审美”。 
1、 多义性 
2、 跳跃性 
⑴诗人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 
⑵跳跃性是诗歌本身应该具有的特征 
3、 可感性 
具体、形象、可知。 
一般来说,诗歌不是用来说理的,但诗歌中又有哲理;诗歌的“理”,要通过诗歌的意象和形象来包含;我们读诗,要读出诗的情感,有时还要注意它所蕴含的哲理。 
4、 音乐性 
外在的音乐性:押韵、平仄、节奏 
内在的音乐性:情绪起伏,不同诗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精读《河床》 
教学目标:
    1.寻找诗人独有的意象,体会意象与诗人的沉思和联想之间的关系。
    2.体会诗人个性化语言的表达,以及这种语言表达的选择对于传达思想情感的作用。
    3.明白诗歌的抽象哲理与感性形象是怎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自学指导:
一、初步感知整首诗:
    学生齐读《河床》。这首诗充满了激情,有一种粗犷雄浑的美,这种澎湃的激情是学生在初读的时候就能感受得到的。但《河床》不是一读就懂的,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说对这首诗的初步的印象,它既可以是内容上的,又可以是情感上的,又或者是语言上的。也可以让学生提一些问题,问题本身也是思考的一个结果。但学生一下很难说清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老师可以引导:
    回忆:我们在必修里学到了读懂诗歌的最基本的方法:寻找意象,明白意象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二、这首诗中最大的意象——河床,诗中有对河床的直接描绘,同时也通过其他一些意象的辅助来使“河床”这个意象变得更加坚实、饱满,内涵变得更加丰富。
    1.“河床”有什么特点,诗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河床的特点。由此分析探讨诗歌的内容。
诗人写出了河床的地域特征,除此之外,还用其多彩的诗笔描绘出了河床外在的形态特征和内在的性格特征。
地域特征是它来自黄河源头,起源于巴颜喀拉山;形态特征表现为:宽阔浩荡(“巨人般躺倒”“巨人般屹立”)、有时滋润(“我须臾不停地/向东方大海排泻我那不竭的精力”)、有时干枯(“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远观而不可近狎”)、沟壑纵横(“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性格特征表现为:坚实宽厚(“那些马车响着刮木,像奏着迎神的喇叭,登上了我的胸脯。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雄性美(“我拓荒千里”)、富有使命感(“我把龙的形象重新推上世界的前台”)、博爱(“我在每一个瞬间都同时看到你们”)。
2.再读《河床》这首诗,明白诗人想通过创造“河床”这个形象目的是什么。
    明白“河床”是一种象征,掌握象征手法的知识概念,学会欣赏诗歌的象征意蕴。
    美国文艺理论家桑塔耶纳指出:“看得见的景象还不是诗歌真正的客体。”“还有一种超越可见界线的、视觉综合力不能捕捉的景象。”这种景象指的就是象征意蕴。
    象征是在具体事物上赋予不完全确定的意义,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启迪读者自己去确定的一种诉诸感官又超越感官的形象创造手段。《河床》中“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我是滋润的河床。我是干枯的河床。我是浩荡的河床”,“我坚实宽厚、壮阔。我是发育完备的雄性美。/我创造。我须臾不停地/向东方大海排泻我那不竭的精力”,“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我是屈曲的峰峦。是下陷的断层。是切开的地峡”……在这里,所有的形象特征既是河床的,又是远远大于河床的,诗人渗进了不屈不挠的人类精神,但这不屈不挠的人类精神载体,又可以被看做人类各种性质大致相同的经验:可以说这是个英雄的象征,先驱者的象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文化丰厚、沉着自信的民族的象征。诗人通过河床这个象征物,把感情景物与情感、道德、意志等内容凝聚在一起。
三、诗中用了多种人称,“我”“他们”“他”“她”“你们”,分别指代什么?
“我”指河床,诗人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为河床代言,消弭了河床与阅读者之间的隔膜;“他们”指唐古特车夫,也泛指熟悉河床,与河床有过“亲密接触”的人们;“他”指兀鹰,“她”指母狼,这里把动物都拟人化了,使之更加形象;“你们”有两种不同的指代,一指黄河象(“也永远怀念你们──消逝了的黄河象”),表达诗人对消失了的物种的一种亲切缅怀的情绪;一指人类,把河床和人类并举,有一种不分“你我”的和谐感,使读者更能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同身受。
四、语言品味
1、语言的不同流俗
昌耀的诗歌抗拒那些“主流诗歌”语言系统中的语汇、喻象,那些想象、表述方式。不同流俗,凸现了诗歌的质感和力度。他拒绝“格律”的“润饰”,不讲究韵律、押韵,注重的是内在的节奏。内在节奏通过奇崛的长短句式来实现,如“你们的麦种在农妇的胝掌准时地亮了”,并将现代汉语与文言词语和句式相交错,如“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远观而不可近狎”,形成突兀、冲撞、紧张的效果。
2、丰富多彩的意象
一种是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意象,如“兀鹰”“母狼”“黄河象”等,它们本身都是带有原始色彩的血性动物,容易唤起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渴望与想象;另一种是与民族世俗生活有关的细节,如“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在我隘口的深雪潜伏达旦的那个猎人”等,给人以视觉刺激。除了这些实的意象外,还有一种是虚的意象,如“是眩晕的飓风”,“我是时间,是古迹。是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是始皇帝”,“是不可测度的深渊”,“是结构力,是驰道。是不可攻克的球门”等。这一系列具有伤残感的意象,既是他心灵痛觉的复写,又是他对那种狞厉粗犷的原生力量的认同,表现出人类最高贵的精神品质。

第二课时
略读《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
《金黄的稻束》
教学目标:
从形象入手,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简介诗人  
郑敏是抗战后期崛起的大后方学院派青年诗人中的一位。她与杜云燮、穆旦等属于昆明湖畔的一组,被称为和谐的“三重奏”,“杜云燮比较清俊”,“穆旦比较雄健”,“而郑敏最浑厚、丰富”。  
自学指导一:初步理解内容  
诗人笔下的金黄的稻束是怎样的形象?从哪些关键性的诗句中看出?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金黄的稻束是母亲的形象,可从“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些诗句中看出。  
诗人用金黄的稻束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对劳动的母亲的赞美。  
自学指导二:研读诗歌
1、“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 
“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 
2、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 
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在具体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值得称道的还有这首诗的语言,它们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 
3、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 
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得非常和谐。它在跳跃的地方都作有机的过渡,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数个意象贯串起来。诗的前两行写大自然的“稻束”,一个跳跃,却又写起了“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从稻束到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见”作了暗过渡,所以虽然跳跃,却不感突兀。在省略中我们能感到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暗示:全诗把“稻束”与“疲倦的母亲”连了起来。这联结的线索就是由诗人对那个一切都被颠倒了的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认识引起的,即为什么劳动者却是贫穷者,对社会贡献得越多,自己却丧失得越多。诗人把这些对社会的认识,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线索贯穿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地之子》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土地的象征意蕴。
2、体会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一、全班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
整体上:朗诵的语气应该是深沉的,语速应该是舒缓的,第二节,要体现出跌宕的感情变化:歌唱“天上”时,语气是抒情、赞美的;而转折之后,语气更加坚定、浓烈。

自学指导:探究研讨:
1.诗中的“大地”如何理解? 土地—祖国—人间
这大地可以理解为诗人赖以成长生活的故乡家园,广袤富饶的土地;也可理解为养育自己的祖国母亲,具有深厚的文明积累的民族土壤;也可以理解为生生不息的饱含了全部意义的人间。可以把它与郭沫若的《地球,我的母亲!》作对比阅读,看两者的构思、格律以及风格有何不同。
2.“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如何理解?
(导读)诗人像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一样从大地母亲的怀中吸取信念和力量,只要与大地母亲接触,他便力量无穷,所向无敌;而一旦被对手举到空中,他就失去了力量。诗人用反衬跌宕的艺术手法,进一步肯定诗人作为“地之子”对大地的热爱,将感情推到极点,以加强读者感受,深化诗作的内涵。
3、语言特点:
全诗语言质朴平实,作者直抒胸臆,如大地一样本色、实在,但诗人的血脉的跳动,起伏跌宕,一如土地上奔腾不息的河流。
4、艺术手法:
直抒胸臆,运用比喻 对比 反衬:把“天国”与“大地”对照,在对比之中抒写土地的坚实。“天国”固然好,但住在天国便失去了,而且失掉生命的所系所依──土地,母亲。

《半棵树》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半颗树的象征意蕴。
2、体会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描述式语言入诗。

自学指导:
1、“半棵树”具有怎样的象征意味?
首先从外形上看,半棵树是一个让人心惊的残缺的形象。它被雷电劈掉了半边,长在荒凉的山丘上,生存环境恶劣。
其次,半棵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已经被劈得只剩一半,但是依然直直挺立,长满青青枝叶。
据牛汉讲,《半棵树》是1972年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诗人看到同是下放的冯雪峰瘦削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这“半棵树”可以说是暗指冯雪峰的,但又不完全是。这首诗的象征意味极其鲜明,它更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的不屈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
2、如何理解“人们说/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的意味?
注意“人们说”这三个字,“人们”可能一样也遭受着侮辱与损害,但他们传布的信息、制造的舆论,也是一种威胁的力量。这一句似乎与前面几节淋漓纸面的凌厉张扬的刚健之气不甚协调,或者说是有点儿消退了那种强悍的战斗的雄心;其实,这种不甚协调就真实地反映出一个高压恐怖时代中的抗争者对自己的逼仄艰难的处境,对自己的抗争的脆弱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
3、诗歌中的另一个重要意象是——雷电
全诗就只有两个意象。雷电是作为树的对立物而出现在诗歌中。一共出现三次,一次比一次可怕。结合写作的时间,我们不难想象,雷电象征什么。那是恶对人性、天性的践踏和蹂躏,恍如邪恶之幽灵!
4、结合本诗,如何理解艺术的“打击力要放在最后”?
诗歌的前面一大半,我们感受到了半棵树的可贵可敬,我们甚至已经被它直面险恶命途的从容和生命的热情所感动。按一般情况,诗歌到此即可结束,情感的抒发(赞美)也已经十分饱满;但作者却异乎寻常地把诗歌再往深处拽上一笔——半棵树的悲剧并没有结束,因为它的“直”和“高”,它被雷电劈去了一半;因为它以半棵树的残躯,却依旧“直”和“高”,所以,雷电还要来劈它,而且早就在远处盯死了它——这真是悲剧命运难以抗拒!此时,我们的阅读,就不仅是感动,而更是震撼了!我们迫切地希望的是什么呢?

《边界望乡》
教学目标:
1、 领会洛夫诗歌奇特意象及丰富意蕴;
2、 体会洛夫魔术般的语言。
自学指导:
一、如何理解“杜鹃”“白鹭”“鹧鸪”三个意象?
杜鹃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示凄婉哀怨的情调。同样,诗人这里用这个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咯血的杜鹃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不能回归故乡的哀怨悲苦之情。
白鹭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现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这里则借白鹭来表明自己自由飞到故国的渴望。而“又猛然折了回来”写出了诗人亲吻故国土地无望的黯然神伤的感情。
鹧鸪又名山鹧鸪,其声凄厉悲惨,似云“行不得也哥哥”。诗人用“以火发音”发出“冒烟的啼声”的鹧鸪使自己“双目尽赤,血脉贲张”,抒发了自己回望故国时的急剧沸腾、摧肝裂肺、肝肠寸断。
通过三个意象,诗作将历史与现实交叉在一起,既抒发了诗人的乡愁情绪,又增加了这种情怀的历史纵深感。
二、本诗采用了哪三种艺术手法?
洛夫的《边界望乡》以繁复多变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愁情怀,在古今难以计数的思乡篇中脱颖而出,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一是反衬。望乡时,作者由“心跳加速”到“撞成内伤”,从“手掌生汗”,“伸手可及”故国乡土,到“抓回一掌冷雾”,形象地显示出诗人由看到故国时的激动、喜悦到最后偿愿无望的沉痛悲苦,以喜衬悲,更显其悲。二是联想。在诗的第三节,作者由杜鹃联想到杜鹃鸟再到杜鹃啼血的典故,三次联想飞跃,使意象叠合,象趣意深,蕴味无穷。三是想象。作者由望乡进而想象自己听到故国乡音(“惊蛰之后是春分”“清明时节该不远了”),看到故国景色(“当雨水把莽莽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伸手触及故国土地,最后由想象回到现实的偿愿无望,浸透了诗人浓浓的乡思。 (222.140.198.19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上一个『2011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下一个『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第一次语文月考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