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西省上饶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高二选择性必修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西省上饶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命题人魏建宽汪德田庞元审核刘瑞兰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满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诘(jié)难玷(diàn)辱祈(qí)求长吁(xū)短叹B.憎(zēng)恶穴(xuè)位坍(
试题预览
江西省上饶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
语文
命题人  魏建宽  汪德  田庞元   审核 刘瑞兰
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满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诘(jié)难        玷(diàn)辱       祈(qí)求        长吁(xū)短叹
B.憎(zēng)恶       穴(xuè)位         坍(tān)缩       三闾(lǘ)大夫
C.诏(zhào)书       晕(yūn)厥        潜(qiǎn)能        春色撩(liáo)人
D.框(kuàng)架      挫(cuō)折         平仄(zè)         涸(hé)辙之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逾期    揄扬        情分        安份守己
B.梗概    发掘        崛起        如哽在喉
C.猖獗    昏厥        大放厥词    一蹶不振
D.侧隐    怂恿        逸兴遄飞    自命不凡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我问,“让他们尽管骑自行车,快快活活地玩一阵好了。”
B. 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C.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
D.下面是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访谈节目的片断,受访者张积慧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非典型性肺炎”病区护士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二战期间的日本法西斯暴行令人发指,二战结束后,中国及亚洲其它各国人民以德报怨,对日本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厚与善意。
B.浙江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委员指出,科研评价、项目评审等活动本应当由专业的学术团体来承担,但目前政府部门则往往越俎代庖。
C.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同时他又以高山景行的人品,为这个世界树立了一个道德楷模的形象。
D.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正式对外发布了评选结果,作家贾平凹、迟子建、周大新、麦家当仁不让地荣获本届茅盾文学奖殊荣。  
5.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子认为,前期法家的商鞅只讲“法”而不讲“术”,慎到只讲“术”而不擅长“法”,申不害主要是强调“势”,三者“皆未尽善也”;只有把“法”“术”“势”有机结合起来,才算是尽善尽美。
B.墨子的基本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其核心是兼爱。
C.荀子,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曾任齐国的稷下学宫的祭酒。他在《天论》一文中提出了“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D.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如果将这种思想放在漫长的古代历史进程中及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去审视,我们会发现这一思想可以称得上惊世骇俗,振聋发聩,意义非凡。
二、(21分,每小题3分)
阅读文言文《庄子•德充符》(节选)与《仲尼弟子列传》(节选),完成6 —12题。
(一)
庄子•德充符(节选)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 ‘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寡人传国焉。闷然而后应,泛然而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
仲尼曰:“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眴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刖者之屦,无为爱之:皆无其本矣。为天子之诸御,不爪剪,不穿耳;取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形全犹足以为尔,而况全德之人乎!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哀公曰:“何谓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何为德不形?”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脩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哀公异日以告闵子曰:“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执民之纪而忧其死,吾自以为至通矣。今吾闻至人之言,恐吾无其实,轻用吾身而亡其国。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
B.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C.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D.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
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A.是/必有/异乎人者也
B.若/无与乐/是国也。
C.丘/也尝/使于楚矣。
D.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
8.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国无宰,寡人传国焉。     焉:句尾语气助词。
B.寡人丑乎,卒授之国。     丑:惭愧。
C.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是:这。
D.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   恶:丑。
9.翻译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句是(   )
A.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矣。
   不曾听到他倡导过什么,只见他对人表现得很谦和罢了。
B.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
   现在哀骀它没有说什么就取得人们的信任,没有什么功业就赢得他人的亲敬,能使别人把国家政事委托给他。
C.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
    所以不足以让这些变化扰乱内心的平和,不能把这些变化挂在心中。
D.恐吾无其实,轻用吾身而亡其国。
恐怕我没有实绩,(只是)轻用我的躯体,以致使我的国家陷于危亡。
(二)
仲尼弟子列传(节选)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①,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选自《史记》,岳麓书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注】①豭豚:豭,公豬;豚,小豬。文中指以豭豚皮装饰的剑。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后儒服委质。                 质,通“贽”,礼物。
B.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狱:监狱。
C.宽以正,可以比众。               比:可使亲近、和顺。
D.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         造:往,到……去。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                  ②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①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②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C.①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        ②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
D.①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  ②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12.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子路原本是一位好勇尚力的粗野之人,曾凌辱孔子。孔子却以礼教化子路,终于使子路也成为他的弟子。    
B.卫国政权更迭出现动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卫灵公的宠妃与太子蒉聩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卫国政治动荡并引发一系列政治事件的起因。
C.孔子在与季氏的对话中,充分表露了对子路才能的肯定,孔子称子路具备了一个宰臣应有的全部品质。
D.孔子对子路之死,有先见之明。子路死后,孔子也十分伤感,他感叹正是因为有了子路的“护驾”之后,他才没有遭到他人言语的侮辱。

第Ⅱ卷(114分)

三、翻译与探究(13-16题)(共15分)
13.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3分)
 答:                                                                           
14.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3分)
答:                                                                               
15.“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4分)
答:                                                                               
16.当代学人鲍鹏山这样评价子路:“《论语》中若无子路,就如同《水浒》中没有了李逵。”请根据上面的选文从个性化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以200左右的文字谈谈你对鲍鹏山这句话的理解。(5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17-18题。(7分)
长安秋望   [唐]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17.“鲈鱼正美不归去”是用典,含蓄地表达了哪两重情感?辛弃疾在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诗也用了这一典故,请补写完整辛诗中的这一名句。(3分)
答:(1)情感:                 ;                 。
(2)辛弃疾的名句:                 ,尽西风,季鹰归未?
18.诗人杜牧对赵嘏这首诗的颔联赞叹不已,并因此戏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此联的妙处。(4分)
答: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24分)
踏  歌  声      张  炜
①有一首轻快的古诗让人难以忘怀,那就是:“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小诗明白如话,却绝非单薄浅直的游戏作。诗人乘舟马上就要离开桃花潭了,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了“踏歌声”。这声音不仅让李白,也让一代代读者为之回眸,想看看歌声响起处的那个汪伦的样子。什么才是“踏歌声”,读者多有解释,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当年民间流行的那种“踏歌舞”,有其相对固定的舞姿和表演程式。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拘泥于一个词语的考证,倒是简单些更为近乎诗情辞意,即那个可爱天真的汪伦踏着节拍唱着歌送行来了。
②不知这位古人汪伦的年龄,只知他以好酒款待诗人,两人结下了淳朴的友谊。李白的性情已经从他诸多的诗文中泄露无遗,他是那么浪漫天真,喜欢结交一些异人,心比天高,豪放不羁。而这位汪伦大概也差不了多少,发现朋友已走,竟然唱着歌赶来,一个人在岸上啊啊唱起。这一幕不像实际生活,倒像是今天戏曲中的一个场景。但这又是真实的再现,不可能是李白的虚构。李白记下的是他们分手时的回眸一望,所见所闻也就是一个大男子的踏之歌之。烂漫的情致,令今天的人心向往之。
③古人的纯洁质朴以及率性可爱,几乎总是这样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怎么也无法遮掩。即便是以诗与思被后世称仙论圣的李白和孔子也不例外。孔子曾问弟子,什么才是最高的理想。记载中四个弟子各有一番不同的回答,其中的三个弟子都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颇大的抱负,唯有一个叫曾点的弟子,他回答得好像有所怪异和不同,似乎有点出人意料。这个曾点竟然说他只希望在天暖和起来的时候,邀约几位好友,再带上六七个小孩子,到沂河里洗澡,然后再登上高处吹吹风,一路唱着小曲回家转。这位曾点回答老师如此重要的提问,不仅没有一丝豪志表达出来,而且尽是玩的心思;玩倒也罢了,还玩得别出心裁,既要有好友相伴,又要带上一群小孩子,还要登高唱唱小曲之类。这真是孩子气太重,不像有出息的圣人弟子。谁知孔子听了这四个人的明志之言,直接就表态说:曾点的理想和我一样啊!
④这儿的孔子多少有点像那个“踏歌声”的汪伦。但他们的身份有多么不同啊,一个是周游列国的夫子,一个却是村夫。两人相同的唯有真与趣,有那种不可泯灭的自然之态。这种学问的至深与情趣的至纯,二者竟然结合在一起,这种境界才叫高呢,只可惜愈是到了现代愈是难以一遇了。仿佛像模像样的人都要庄重起来,把自己的角色一演到底,稍稍离开不苟言笑的呆板也就完了。全是这样的角色,全要适应着这样的舞台,那么天地大戏场也就变得虚伪冷酷了,人与人之间开始丧尽了温情趣味,弄到最后,一个人连正常咀嚼和回味的能力都没有了。
⑤现代人的寿命长于古代,可是从许多方面看,从心上看,现代人苍老的速度却又远远超过古人。古人即便到了年老尚能保持一颗充盈鲜活的童心,而现代人一入庙堂或商市就变得不可观了,他们看上去不是机械木讷,就是老谋深算,吐出口来的每一句话都远离性情,而且还要学得千人一腔。这种极度的畸型却又被视为最正常的状态,真是可怕之极。
⑥根据记载,孔子在七十三岁的那一年故去。他于逝世前做了一个梦,醒来依据梦境做了一个判断,知道自己要死了。这是迷信也罢,巧合也罢,反正一切真的如他所料,一代圣人如期告别了人间。有意思的是孔子给人庄严神圣的宗师感觉,自己却风趣了一辈子,连最后的告别都充满了这个色彩。他曾对弟子叙说了那个死亡的预言,并且在梦后一个人唱了起来,唱的是:“泰山将要崩塌了,梁木将要毁坏了,哲人将要凋谢了。”他的弟子当时正从外地赶来,还没见人,只听了这歌就知道事情坏了,老师的身体将有大问题。
⑦孔子一生是谦谦君子,可他在最后的歌声里还是透露出自己是一位“哲人”。他在告别人世的关键时刻,竟没有守住自身的秘密,童言无忌般地将自己的谢世与泰山崩梁木毁的大事连在一起,做出了最严重的比喻。
⑧其实孔子以及许多类似的古代圣哲,一生奔波的都是质朴的事业,是求真求实的工作。也正因为这样的质朴无华,反而要被物欲化的世界给深深地误解。他们的一生都像是在率真地“踏歌声”,他们的一生都是热情好客、孩童般纯稚的人,可以说一直都属于汪伦一族。
(选自张炜散文集《芳心似火》,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有删改。)

19. 作者以“踏歌声”为题,有什么用意?(4分)
答:                                                                          
                                                                              
                                                                            。
20.第④段作者说“一个人连正常咀嚼和回味的能力都没有了”,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个人”指的是哪一类人?“咀嚼和回味”的对象又是什么?(6分)
答:                                                                       
                                                                           
                                                                               
21. 文章使用了多重对比,请概括归纳。(6分)
答:                                                                           
                                                                               
                                                                             。
22.北京大学教授李零这样评价孔子——“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恓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先秦诸子散文阅读》,结合所学的《〈孟子〉选读》的文章,仿照李零的笔法,以150左右的文字勾画出你心中的一个立体的孟子形象。(8分)
答:                                                                           
                                                                               
                                                                               
                                                                               
                                                                               
六.(4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4分)
(1) 子曰:“岁寒,                       。”
(2)子曰:“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                     ,有礼者敬人。
(4) 子曰:“                    ,非道弘人。”  
七.名著阅读。(4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当下领命草檄,援笔立就。其文曰: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丐乞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好乱乐祸。
檄文传至许郡,时曹操方患头风,卧病在床。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顾谓曹洪曰:“此檄何人所作?”
……操方欲起行,只见刀斧手拥一人至,操谓之曰:“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
(1)节选的文字出自中国古典小说名著《                    》,写作讨伐曹操檄文的人是                   。(2分)
(2)根据小说的情节,概述写作讨伐曹操檄文的作者的结局。(不超过40字)(2分)

答:                                                                        
八.作文(60分)
25.阅读《庄子•秋水》中的“濠梁之辩”及相关评论,以“读濠梁之辩有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
(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注】濠梁:濠水上的桥。)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辩论鱼乐一节,写出了庄子观赏事物的艺术心态与惠子分析事物的认知心态。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三)在这个著名的论辩中,惠子是逻辑的胜利者,庄子却是美学的胜利者。                         ——李泽厚《华夏美学》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选A。  B项“穴”读第二声,C项“潜”读第二声,D项“挫”读第四声。
2.选C项。A项“安分守己”,B项“如鲠在喉”,D项“恻隐”。
3、选B,“(萧纲《折杨柳》)”应置于下引号之外,是句外括号。注意D项的句子,其标点运用是正确的。D项的材料来源于教材必修5第86页,人教社编辑给“面对面”加了书名号,这是错误的,对学生有误导,特摘引过来作为命题材料,提醒学生注意。
4选D,应使用“众望所归”或“不负众望”。
5.选A,申不害与慎到颠倒了。 
6.选A。B项“知”通“智”,“规”同“窥”;C项“兑”同“悦”;D项“郤”通“隙”。
7.选C,“也”为表句中语气停顿之词,应断为“丘也/尝/使于楚矣”。
8.选A。“焉”训为“于之”,为兼词。
9.选A。“只见他对人表现得很谦和而已”翻译有误,“和”应译为“应和”“附和”。
10.选B。“狱”应解为“诉讼案件”。
11.选B,均为句中语气停顿助词。  A项,分别表转折与修饰;C项,一为句尾语气词,一为动词(可译为“参与”,有的选本也训为“同”);D项,一为疑问词,一为兼词。
12.选C。具臣:备位充数、不称职守之臣。这段话见于《论语•先进》。原文作“季子然问”,且兼及仲由、冉求二人。他们是季氏的家臣,可是对季氏的许多僭越行为及其他孔子认为不合礼义的言行,都不加以劝止,所以孔子说了这句语带双敲的话,既批评了他的学生,也流露了对季氏的不满。《先进》篇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3.子路说:“我吃着人家孔悝的饭就不能躲避与孔悝相牵连的灾难。”子羔(见劝说无效)终于离去了。(3分)
14.仲由的(学问)吧,好像登上了正厅,可是还没能进入内室呢。(3分)
15.穿着用乱麻作絮的破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羞耻的,恐怕只有仲由吧!(4分)
16.《论语》中的子路与《水浒》中李逵一样,个性鲜明,且有不同的性格侧面,形象十分丰满。子路刚直,好武尚侠,天真烂漫,毫无城府。卫国内乱,他得知孔悝犯上作乱,认为自己应该尽辅臣之责,必须去制止这场内乱,他的慷慨赴难,体现了侠勇与忠义。他与敌人博斗,为了护持“礼仪”,为不失风度,竟在命悬一线的时刻,仍停下来整理帽带,结果被对手杀死,这又表现了他的“尚礼”。而李逵也正是这样的一个质朴、刚直且具侠肝义胆的人。(5分,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只要围绕“个性化人物形象塑造”的切入点援引材料言之成理即可。不过,一定要援引材料,做到持论有据。子路他是一座随时可能都会爆发的火山,是一柄随时都可能出鞘的闪着寒光的宝剑,也是一座不设防的城池。他无一丝小人之心,也无一丝虚伪之气。《史记》中子路的形象被司马迁塑造得很成功。)
参考译文:
(一)鲁哀公向孔子问道:“卫国有个面貌十分丑陋的人,名叫哀骀它。男人跟他相处,常常想念他而舍不得离去。女人见到他便向父母提出请求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子,不如做哀骀它先生的妾,’这样的人已经十多个了而且还在增多。从不曾听说哀骀它倡导什么,只是常常附和别人罢了。他没有居于统治者的地位而拯救他人于临近败亡的境地,他没有聚敛大量的财物而使他人吃饱肚子。他面貌丑陋使天下人吃惊,又总是附和他人而从没首倡什么,他的才智也超不出他所生活的四境,不过接触过他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乐于亲近他。这样的人一定有什么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我把他召来看了看,果真相貌丑陋足以惊骇天下人。跟我相处不到一个月,我便对他的为人有了了解;不到一年时间,我就十分信任他。国家没有主持政务的官员,我便把国事委托给他。他神情淡漠地回答,漫不经心又好像在加以推辞。我深感羞愧,终于把国事交给了他。没过多久,他就离开我走掉了,我内心忧虑像丢失了什么,好像整个国家没有谁可以跟我一道共欢乐似的。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我孔丘曾出使到楚国,正巧看见一群小猪在吮吸刚死去的母猪的乳汁,不一会又惊惶地丢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 期末试卷


上一个『七年级上语文阅读练习』  下一个『诗歌鉴赏答题规范格式六点(讲座)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