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试题(九年级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座号______成绩_______第一部分基础整合(16分)1.默写《泊秦淮》,并注明作者。(2分)2.读下面文段括号中的拼音,然后在括号内依次写出相应汉字。(2分)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chuí()
试题预览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座号______    成绩_______

第一部分   基础整合(16分)
1.默写《泊秦淮》,并注明作者。(2分)
                                                             
                                                          
                                                         
                                                         
                                                         
2.读下面文段括号中的拼音,然后在括号内依次写出相应汉字。(2分)                       
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chuí (      )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zǎi(      )着,无边无yín(     ),坦荡如dǐ(       ),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3.在横线上规范书写名句。(任选有把握的四小题作答)(4分)
(1)                           ,长河落日圆。
(2)商女不知亡国恨,                          。
(3)蓬山此去无多路,                           。
(4)                           ,千里共婵娟。
(5)读书破万卷,                        。(格言)
(6)人们在赞美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时,常引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的一个经典名句,它是                                   
4.判断下面句子的正误,在句子后面的括号内打上“ √ ”或“ × ”。(4分)
(1)“四书”指的是《史记》《大学》《红楼梦》《孟子》。(     )
(2)描写社会环境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
(3)“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
(4)记叙文的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
5.上联作者从小受到《论语》、《孟子》、《红楼梦》等文学名著的熏陶,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你也一定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请选择你熟悉的任意一部,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2分)
  上联:读论语,懂不耻下问   下联:                                  
6.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例如“追梦少年”、“快乐小猪”、“诗坛雏燕”、“睡梦中的雄狮”、“醉里挑灯看剑”等等。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
  请你为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并将你的命名缘由写在下面。(2分)
  我的网名:                                                
命名缘由:                                                
第二部分 阅  读(44分)
一、诗歌赏析(3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诗中的“         ”字突出了作者凄清寂寞之感。(1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7分)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二十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汪然出涕(                )     (2)则久已病矣(              )
(3)而乡邻之生日蹙(              ) (4)谨食之(              )
8.用现代汉语翻译“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2分)
译文:                                                      
9.文段中“熙熙而乐”怎样理解?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意图?(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
10.表明作者写作本文目的的句子是                                           (1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5分)
金壶丹书
《晏子春秋》①
景公②游于纪③,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④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注解】①《晏子春秋》:一部记载晏子言行的散文著作。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的国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②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   ③纪:原是一个诸侯国,后为齐国兼并。  ④鳋(sāo):鱼腥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分)
(1)则恶其鳋也_________(2)何以亡也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2分)
君子有道,悬于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这则故事所蕴含的一个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4分)
(一)
 (1)“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3)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4)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本文直接批驳之后正面立论,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证明了            
               的正确论点,用        (A、直接批驳B、间接批驳)(2分)
2.请为第(2)段中“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四类人各找一个例证。(4分)
答:                                                                      
                                                                     
                                                                     
3.选文第(1)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答:                                                                  
4.第(3)段“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是           句,说明
                                                                 (2分)
5.第四段中加点词分别比喻的是什么?(4分)
答:                                                                
                                                                     

(二)
阅读《一位母亲与家长会》,完成6—10题。(10分)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刘燕敏)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都说了些什么?母亲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
“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家的路上,母亲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他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母亲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母亲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跟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6.本文以____________为线索,通过对母亲四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勒出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2分)
   7.“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文中母亲的语言质朴感人。请从文中任选一处作简略的品味。(2分)
   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请发挥想象把孩子未说完的话续写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赞成文中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吗?如赞成,请简述理由;如不赞成,请为文中的老师提一条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推荐阅读(5分)
(A) 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 
(B)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 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 
1.以上两段文字出自中国古典章回小说《    》,作者是______________(2分)
2.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常常以诗词引出人物和故事。A段的诗引出了作品中的哪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B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写作实践(任选一题)(40分)
一.题目:不可忘却的记忆
要求:①能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②字数500以上。③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二.著名主持人崔永远曾经说过:“朋友是那么一批人,是你容易忘掉的人,是你痛苦时第一个想找人,是给你帮助不用说谢谢的人,是惊扰之后不用心怀愧疚的人,是你走麦城也不对你另眼看待的人,是你步步高升后对你称呼从不改变的人。”
   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少于500字。(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以及附近地名。(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整合(16分)
1.默写《泊秦淮》,并注明作者。(2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读下面文段括号中的拼音,然后在括号内依次写出相应汉字。(2分)  锤、宰、垠、砥
3.在横线上规范书写名句。(任选有把握的四小题作答)(4分)
(1)  大漠孤烟直   (2) 隔江犹唱后庭花(3)   青鸟殷勤为探看
(4)    但愿人长久    (5)  下笔如有神(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判断下面句子的正误,在句子后面的括号内打上“ √ ”或“ × ”。(4分)
(1)(  ×   )、(2)(  ×   )、(3)(  √    )、(4)( √  )
5.解析:对联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通过对联考查名著,可充分体现出汉语得天独厚的优势,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与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解答时首先应精选自己所熟悉的名著,其次考虑能否用与上联对称的语言补全下联。所补下联应由名著题目、作品内容或自我感悟两部分组成,宽对即可。答案示例:(1)品童年,知生活艰辛。(2)赏三国,看历史兴衰。(2分)
6.解析:如“足球小子”缘由:我喜爱足球运动
如“空谷幽兰” 我喜欢被人称为“花中君子”的兰花,我还要学习它超凡脱俗,独立不阿,高雅纯洁的品格。(2分)
第二部分 阅  读(44分)
一、诗歌赏析(3分)
1、独(1分)
2)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眷恋。(2分)
二、文言文阅读(7分)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涕(    眼泪      )     (2)病(    困苦不堪    )
(3)蹙(   困窘           ) (4)食(    同“饲”,喂养   )
8.谁知道赋税的祸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2分)
9.以喜衬悲,突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主题(2分)
10.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5分)
1、(1)讨厌 (2)为什么 (1分) 2、(2分)君子有治国的方略,要把它公布到大街小巷上。(大意写出即可) 3、(2分)示例: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一个人如果只是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却并不打算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根据认识水平以及语言表达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4分)
1.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  B   (2分)
2. 略(4分)
3. 过渡(承上启下)(2分)
4.反问;现在也有“自信力”的人(2分)
5. “脂粉”喻美化、伪装。“筋骨和脊梁”喻气节、人格、品质。“状元宰相”喻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处于地下斗争的各种革命力量。(4分)

(二)
   6.家长会 自信、善良、聪慧、坚强(2分,意思对即可)
   7.母亲为儿子成长所受的委屈与今天儿子考入清华的喜悦交织在一起。(2分指出悲与喜交织的具体内容即可)
   8.例:选句: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位。
   品味:面对老师对孩子成绩差的指责,母亲没有责怪儿子,而是巧妙地指出应改正的地方和需要努力的方向,使孩子树立信心。母亲这善意的撒谎,实则是对儿子的激励和期待。(2分)
9、略
10、略
三、名著推荐阅读(5分)
1.《水浒(传)》,施耐庵;(2分)
2.风雪夜山神庙(1分)
3.B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侠肝义胆、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知道林冲被陷害,鲁智深便想方设法进行营救,得知林冲流放沧州,更是一路相随,在危急关头救了林冲,这一义举充分显示了他的侠肝义胆。他一路上细心观察,耐心等候时机,不是在客店中鲁莽行事,而是选择在僻静的野猪林果断出手,这又充分显示了他粗中有细的一面。(2分)
第三部分 写作实践 略 (116.16.10.12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  下一个『语文版九年级(上)月考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