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七年级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总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酝酿niàng澄清chéng湛蓝zhēn发髻jìB、黄晕yùn唱和hè山麓lù卖弄nòngG、水藻zǎo屏风ǐng贪婪lán穹隆gōngD、贮蓄zhù濡湿rú沏茶qiē顷刻qǐng2、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
试题预览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总分           
                      (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酝酿niàng    澄清chéng    湛蓝zhēn    发髻jì
B、黄晕yùn      唱和hè       山麓lù      卖弄nòng
G、水藻zǎo      屏风bǐng     贪婪lán     穹隆gōng
D、贮蓄zhù      濡湿rú       沏茶qiē     顷刻qǐng
2、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方格中。(3分)
呼朋引伴  花枝召展  束手无措  镶嵌
名负其实  抖擞精神  铿锵有力  缭亮



3、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4分)
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_____(A气息 B气味),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____(A润湿 B潮湿)的空气里酝酿。
②水藻真绿,把终年____(A贮蓄 B贮藏)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③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____(A顶 B戴)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____(A安 B镶)上一道银边。
④用手拨开濡湿的树枝夜里_____(A蕴蓄 B贮藏)着的一股暖气立刻向你袭来。
4、文学知识填空。(4分)
①《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字舍予,________人,著名作家。
②《树林和草原》的作者__________是19世纪_______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  》是他的成名作。
③“吹面不含杨柳风”出自南宋_________  的《___________   》。
④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欢的“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风、花、雪、月”一直是古代文人吟颂的对象,请从你的积累中分别写出一句有关它们的古诗词名句。(4分)
                                                            
                                                             
6、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4分)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的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
说是竹乡,并不是没有别的植物,不过实在太少,而竹子之多,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他便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我们沿着一条路边是小溪的石子路深入竹海去。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要不是当地的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途,因为在我看来,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是差不多的,除了每根竹子上有一个登记的号码以外,路上又没有标志或街名。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了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7、“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句中用“铺”而不用“长”,为什么?(4分)
                                                               
8、为了写竹子之多,作者还用         作比。(4分)
9、从这两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0、“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一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文中能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有哪些?(4分)
                                                               
                                                                   

(二)
夏之韵
⑴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被,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    )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    )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几个月的(    ),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    )。夏天到了。
⑵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其中大约有一定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在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最后的冲刺。
⑶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餐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想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⑷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淡淡,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
11、第一段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凝成 主宰 积蓄 升腾  B、变成 支配 贮存 升腾
C、变成 主宰 贮存 飞升  D、凝成 支配 积蓄 飞升
12、第一段中作者调动多种感官来写夏天,请举出相应的例。(4分)
视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13、第二段的中心句是                        。(4分)
14、第三段中说“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4分)
15、最后一段,作者说要大声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夏季,其原因是                  ,作者写“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这样写在文中起         作用。(4分)
16、夏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请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点,用比喻或拟人手法加以描述。(4分)
                                                                   
                                                                   

三、作文(40分)
17、家乡的         
要求:从“春”、“夏”、“秋”、“冬”中选择一个词语填入横线上,然后写一篇文章,要有适当的景物描写,500字左右。

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3每小题3分,4-6每小题4分,21分)
1、B    2、招;策;副;嘹   3、①A;②A;③A、B;④A    
4、①老舍;舒庆春;北京    ②屠格涅夫;俄;《猎人笔记》 
③志南和尚;《绝句》    ④松、竹、梅     5、举例:如
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花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6、提示:仿写时要从句式、内容两个方面入手,表达要流畅而富有文采。
二、阅读理解. 
(一)(每小题4分,共16分)
7、极言竹子之多,“铺”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一根挨一根。 
8、竹海 
9、惊讶、喜悦 
10、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了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
(二)(11小题3分,其余每小题4分,23分)
11、A 
12、视:山坡……长墙。听:蝉儿,潜在……长鸣。嗅:吹送着……麦香。触:热风浮动着。 
13、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14、田间的农民只要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15、因为夏季是紧张、热烈的。衬托 
16、略
三、作文
17、略 (113.15.100.23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201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伤仲永》试卷』  下一个『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