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思南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二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将(jāng)进酒 至莫(mò)夜月明褒(āo)禅山无物以相(xiàng)之B、暴(ào)霜露 梵(fān)语 铿(kēng)然 穴罅(xià)C.洎(jì)牧以谗诛盖音谬(mi
试题预览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将(jāng)进酒         至莫(mò)夜月明    
褒(bāo)禅山            无物以相(xiàng)之
B、暴(bào)霜露           梵(fān)语          
铿(kēng)然          穴罅(xià)
C.洎(jì)牧以谗诛         盖音谬(miù)也     
钟磬(qìng)          鹳(guàn)鹤    
D.咎(jiù)其欲出者        栖鹘(xíhú)        
窈(yǎo)然           噌吰(hó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得很好,咱们以后再算账!
B.这件艺术作品,精致绝伦,巧夺天工,让人莫名其妙。
C.日元贬值势如破竹,亚洲经济灾难深重。
D.古人十分推崇君子之交,而真正的友谊是要经受时间的考验的,所以人们常说“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某报记者一篇报道地方强制拆迁,侵害群众利益的文章,惹恼了当地官员,他们竟派公安人员到报社拘传记者,其根本原因是滥用公权在作怪。
B.《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C.加快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步伐,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是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提供示范的需要,是形成沿海与内陆联动开发开放新格局的需要。
D. 虎照之真伪在经过鉴定、新闻发布、质疑、年画虎照现世、民间委托鉴定为假乃至国家林业局回应种种过程之后,该事件仍未尘埃落定。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道山如屏,溪水如歌,鹅卵石铺就的古道,将你带入到古老意境的同时,也将你引到了爱莲堂前,            大多是周敦颐的两位优秀后裔鲁迅、周恩来的名言警句。伫立堂前,你会情不自禁地去寻觅三位周氏奇人之间千丝万缕的牵系。
    ①大门旁一副“心传承孔孟,道学启程朱”的对联;
    ②一副“心传承孔孟,道学启程朱”的对联刻在大门旁;
    ③言简意赅地道出源远流长并对后世有极大影响的周子理学;
      ④言简意赅地道出周子理学的源远流长和对后世的影响;
    ⑤堂中悬挂着好些字画,争奇斗妍的字画中;
    ⑥堂中悬挂着好些字画,这些字画争奇斗妍;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二、(本大题共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
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节选自王蒙的《〈红楼梦〉启示录》)
5、对本文第一自然段中“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既“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又要“将真事隐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
   B.作品既在厚重中显出轻灵,在写实中不失之于拙,又要在执着中显出超脱,梦幻中不失之于巧。
   C.作品中既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又坚持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
   D.这种方法既给创作者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又为读者留下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6.以下不属于文学作品“荒诞性与梦幻性应运而生”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
   B.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忽忽的朦胧的人生体验。
   C.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需要。
   D.失去现实针对性而获得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
7.下列对有关词语在文中意思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 “《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一句中“写实”在文中指的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
   ② “执著中显出超脱”一句中“执著”指的是“追求真实”。
   ③ “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一句中“命运”指的是“创作规律”。
   ④ “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一句中“芜杂”指的是“现实生活”。
   ⑤ “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一句中“二度”的意思是“再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⑤
8.以下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写实的小说和写梦幻的小说各有长短,最好是把写实与写梦幻结合起来。
   B.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入,干预现实生活,但只要穿插一些梦幻内容,把小说与人生间离开来,就不至于失之偏颇。
   C.《红楼梦》“一方面强调了不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曹雪芹可谓达到了真小说家的境界。
   D.增添了一些荒诞和幻化内容的作品比纯写实的作品更具有文学性,更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三、阅读苏轼《石钟山记》完成9—11题,9分。
石 钟 山 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箜箜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款坎镗嗒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洪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嗒者,魏庄子之的、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往。        
 B.至莫夜月明     莫:通“暮”,晚上。    
C.舟人大恐     舟人:坐在小船里的人。    
 D.空中而多窍    窍:窟窿。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④微波人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焉”字相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焉”字不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焉”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焉”字不同。    
11.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趁着长子迈到饶州担任县尉的机会,探访了石钟山。
B.作者到了绝壁之下,听到了栖鹘的叫声,老人的咳嗽声和笑声、水声。
C.第二段中的两个“笑”字表达的意义不一样。前者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后来表现释疑以后轻松愉快的“笑” 。 
D.作者刻意渲染石钟山阴森可怕的环境,主要是用来吸引读者去亲自探访。 
第二卷  (120分)
四.(28分)
12.翻译三题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8分)
江阴浮远堂  [南宋]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南宋与金议和,划淮为界。淮南,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神州,诗中指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区。
⑴诗中“万里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古人登高望远,往往恨重山阻隔,然而作者却“最苦无山遮望眼”,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默写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10分)
(1)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是又在六国之下矣。(苏洵<<六国论>>)
(2)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自胡马窥江去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姜夔<<雨霖铃>>)
(5)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7)楼船夜雪瓜洲渡,                   。(陆游〈书愤〉)
(8)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蜀相〉)
(9)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10)庄周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野 性 的 林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
    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 当我们进入林中,瞧着那藤萝缠绕、蕨类丛生,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又使人堕入了朦胧的神秘之感里。
    这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多么富于野性。
    我在这里看到了力的素描和写生。野性不就是力的象征!雪莱的名句说得多好:“万物由于自然律,都必融会于一种精神。”我却从森林里瞧出了大自然神笔的气势。它的铁画银钩倔强而刚劲。没有这亘古如一的精神,便不可能有万物的滋生。每一粒种子落入土里便是力的萌芽,然后便有力的茁壮和成长。你瞧那每一棵树木都挺拔而昂扬,没有丝毫悠游的逸致,也没有一点儿踌躇犹豫的迹象。它们只是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朝着晴空,朝着雨露,朝着阳光。看得出来,在这横七竖八的密林里,它们的生长并不容易,在青春时显然是十分艰苦的,彼此间曾经出现过力的较量和搏斗。看那桢楠合抱着铁榈,高山榕的气根绞勒着另一株大树,它们成长起来了。有的巨大得像擎天的柱石,几乎多人才能合抱;有的高达数十米,仰着头还看不到它的尖顶;它们的根长成板块,一块一块的深深地陷入地里,仿佛是艘万吨巨轮的舵,支撑着这巨蘖固如磐石。于是,我从这些勃勃的生机中好像听到了山林的心跳,看到了最美妙地刻画力的珍品。
    野性的林具有最纯真、最朴素的美。它毫不做作,既没有病态,也没有畸形。它是这样浑厚、丰满而斑斓,因为它包罗、积累并融合了从古至今林中最美好的种属、质地和品性。被称为活化石的几千年前繁茂滋生的树蕨和铁榈依然健在,仅仅二万余亩的林区便有千种以上的乔木和草木,难道这还不够浑厚和丰满!绿楠干细似杖,乌柏蕨茎粗如椽,黄铜高可擎天,铺地蜈蚣低与脚齐,高山蒲葵叶大如伞,五列木青红相间,鸡藤果花纹五色,猕猴桃有方有圆,难道这还不够斑斓奇丽?然而这千姿百态都富于原始的健美,每一棵树都闪烁着生命的光华、茁壮的异彩。春天的光,夏日的雨,秋季的风,隆冬的别言都为它们淡抹浓妆,使守林人觉得春色新,促人振奋;夏色暖,教人舒坦;秋色金,令人欢欣;冬色凝,使人坚定。他们也像森林里的树一样,爱上了这块土地,蒂固根深。
    我们愈往里去,只觉得绿的色彩愈重,泥土的气息愈浓,遍地的野趣也愈迷人了。我们可以从清脆的鸟声里听出画眉、白鹤、原鸡这些山野的精灵们对森林的热 爱;从错乱的蹄印里看出鹿、豹、山猿\黄狼、马猴、野鸡,以至蟒蛇,这些丛林的壮士们依恋故土的深情。待我们到达森林的中心,越过淙淙的流泉,树丛尖端的奇景便展现在我们的头顶。在那万木之巅,各种吊兰如盆景低垂,似繁花四散,奇花异草在树尖儿争妍斗丽,组成了一个奇异的空中花园。啊!高山盈盈,林木青青,异卉缤纷,我们竟可以从这儿追思到古森林那千姿百态的风光,使我们的美感向着智慧的高度上升。
    终于,我从力和美之中看到了希望。它们并不平庸,也毫不温驯;虽貌似粗鲁、莽撞,但却充满活力。野性难道不就是一种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挠的性格吗?在这儿,随处都可以找到这可贵品质的特性。瞧,所有的树木都坚信自己有立于众树之林的能力,它们从来也没有片刻放弃对光和热执著的追求.那先锋树种乘风飞来,落地生根。不论岁月多么漫长,它们凭借自己的力量便可以世代更新,绵绵不绝。
    野性的林让我们获得了力的启示,美的意念,希望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虽然奔走竞日,却只感到清新的欢乐而毫无倦意。
15.在作者看来,这原始森林“富于野性”,其“野性”的含义有哪些?(6分)
答:                                                                            
                                                                                    
                                                                                     
16.作者说“野性的林”是“美”的,根据文意,“美”表现在哪几方面?“美”的具体内涵是什么?(6分)
(1)“美”表现在:
答:                                                                               
                                                                                         
(2)“美”的内涵:
答:                                                                                   
                                                                                 
17.文章的题目是“野性的林”,作者在第六段却不惜用大量笔墨来写鸟兽花草,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8.这篇散文以充满激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原始森林的壮丽画卷,句句有情,句句含理,“情”“理”交融。请就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和哲理做点分析。 (6分)
答:                                                                                
                                                                                       
六、(4分)语言表达题
19.请根据下列文字概括出“锦里古街”的主要特点,不超过45字。(4分)    
走进锦里大门,右侧第一家就是大名鼎鼎的“三顾园”。“三顾园”的正对面,就是“三国茶园”,在这里与朋友相聚,仿佛是现代版的“茶园”三结义。漫步古色古香的锦里古街,一个个三国英雄纷至沓来,令人沉醉。锦里的建筑色彩总体上以青黑、灰白、木黄为主色,带有典型的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顺着古朴的青石街巷,蜀绣、蜀锦、竹帘画、剪纸、泥塑等川西传统手工制品一一映入眼帘;赶庙会、贴门神、黄包车等远去的老成都场景再现古街……鳞次栉比的店铺,随风飘动的招幌,茶楼酒肆的喧嚣热闹,明月映照下的歌舞升平,呈现出一种闲适、从容的生活状态。锦里,已经成为外地游客和成都市民流连之所。
答:



20、有这样两则谜语:(3分)。
①精忠报国(打两个称谓)谜底:岳母、令郎。
②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谜底:无与伦比。
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请任选一个谜语结合谜面中的典故说明理由。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刚刚开始写作的青年,拿着自己写的长篇小说手稿去找著名作家梁晓声,请他帮忙出版,作家看了他写的小说后,委婉地告诫那青年,刚开始写小说不妨先从短篇小说写起,写一些曾经感动过你的事。不想,这位青年这样回答作家,“我活这么大还没有什么感动过我。”梁晓声感慨地说:“如果人在青年时期竟很不容易感动了,那么长大后一定是人性麻木者。”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错一个字扣一分,对于太潦草不能辨识的字作错别字处理。






思南中学2010-2011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考试题语文答案
一、基础选择题(12分,每题3分)
1.C(A莫mù 夜月明,B曝pù霜露,D栖 qī 鹘)
2.A.(B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C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用于褒义语境;D“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重在患难见真情,与时间无关。应改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C(A. 句式杂糅。可去掉“在作怪”。B 表意不明,“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有歧义。可将“近200个”移至“中国人”之后或者“字为对象”之前; D. 缺谓语/中途置换主语)
4、D(⑤句较⑥句与上下句的衔接更为紧密
二、(12分,每小题3分)
5.C(前后矛盾)  6.A  7.A(③应为“世俗人生”;④应为“丰富多彩”) 8.B (“只要……就”用得不对)
三、(9分,每题3分)    9.C    10.D    11.C
四、(28分)
12.(10分)(1)那绝壁侧着矗立,有千尺之高,好像猛兽,又像奇鬼,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寄巢的鹘鸟听到人的声音,也惊得飞了起来,在云霄间喳喳地
(2)而浅薄无知的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以为探得了事情的真相。
(3)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又是在六国之下了。
13. (1)“万里愁”抒发了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的悲愤和哀愁。(3分,大意对即可。)
(2)诗人登高望远,只因为“无山遮望眼”,所以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区尽收眼底,触目生悲。(5分,结合全诗,恰当分析诗句即可)
14. (1)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迷花倚石忽已冥 (3)气吞万里如虎 (4)废池乔木,犹厌言兵(5)此时无声胜有声 (6)惊涛拍岸(7)铁马秋风大散关(8)隔叶黄鹂空好音(9)不尽长江滚滚来(10)望帝春心托杜鹃
五、(22分)
15.①野性是力的象征;②是最纯真、最朴素的美;③是一种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挠的性格。(6分)
16.①浑厚、丰满、斑斓三方面。②它包罗、积累并融合了从古至今林中最美好的种属、质地和品性。每一棵树都闪烁着生命的光华、茁壮的异彩。千姿百态的树都富于原始的健美。(6分)
17.这里采用侧面烘托的笔法,用鸟对深林的“热爱”、兽对故土的“深情”、奇花异草的“争妍斗丽”去烘托山林的“野趣”,突出山林的美。(4分)
18.要点:
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对光和热的向往。
能够包容一切、毫不犹豫懈怠、坚信自己的力量、充满希望、敢于拼搏、不屈不挠。(6分)
六、(7分)
19.(4分)特点:凸显三国文化特色,具有明清建筑风格,展现川西民俗文化,体现闲适、从容的生活状态(一点1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20、(3分)①岳飞母亲岳飞后背刺字要求儿子精忠报匡,此谓之“岳母”“令郎”。
②李白写诗感谢汪伦盛情,诗中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故曰“无(人可)与(汪)伦(的真诚热情)(相)比”
七、20.参见201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111.124.231.11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  下一个『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