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三调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1分)一、基础知识(1-2题每小题1分,3-17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原创题)A.删除膻味嬗变潸然泪下B.处方笺歼灭
试题预览
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三调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1分)
一、基础知识(1-2题每小题1分,3-17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原创题)
A.删除      膻味         嬗变       潸然泪下
B.处方笺    歼灭         缄默       间不容发
C.飙升      飘渺         剽悍       彪炳青史
D.血缘      戏谑         虐待       空穴来风
2.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原创题)
A.黯淡 惊骇 打盹 鞠躬尽瘁    B.精萃   狼藉  褪色 无精打彩
C.租赁 感概 起讫 首屈一指    D.蜇伏  申张  魅力  灯影幢幢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报纸上说,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许多抓产品质量的建议。
B.在地摊上买药要特别小心。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
C.你一旦进入了生活知识的宝库,就会感到又喜又惊,乐不思蜀。
D.我国国人——特别是农民,绿色意识怕是还停留在中古世纪——这并非耸人听闻之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诗人在自己的王国里可以有惊人的想象力,随便说出来都妙语连珠。
B.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C.这场球赛,我们班就要获胜了,同学们在旁边呐喊助威,信誓旦旦。
D.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飞船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实施“夸父计划”……中国的太空探测计划正迅速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原创题)
A.谷神星这个名词,可能对我们不太熟悉。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C.程红兵老师的经验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重视。
D. 这场篮球赛取胜的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苟余情其信芳         自可断来信
B.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世人
C.留待作遗施           采之欲遗谁
D.适得府君书           少无适俗韵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原创题)
A.府吏见丁宁                    渐见愁逼迫
B.及时相遣归                    嬉戏莫相忘
C.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芳菲菲其弥章
B.箱帘六七十
C.匪来贸丝
D.便言多令才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原创题)
A.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B.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C.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慢慢地。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C.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故:缘故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适合。
11.下列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此余之所得也
B.不能喻之于怀
C.亦将有感于斯文
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原创题)
A.火尚足以明也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顺流而东也
C.侣鱼虾而友麋鹿        始舍于其址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原创题)
A. 王安石的作品主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中,这部集子是以他的籍贯命名的。《游褒禅山记》是其中的名篇,本文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散文。
B. 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他名列其中的宋代诗人还有:苏洵、苏辙、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等五位。
C.“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风”是《诗经》中传统的十五国风,“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并称,后来成了文学的泛称。
D.王羲之,字逸少,世称“王右军”。与其子王献之书法造诣皆深厚,父子二人并称为“二王”
二、课内精段选读(6分,每小题2分)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怡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或因寄所托。 因:因为。
B.虽世殊事异。 殊:不同。
C.临文嗟悼。   临:面对。
D.录其所述。 录:记下。
15.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放浪形骸之外
B.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C.夫人之相与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16.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及其所之既倦。           ②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④引以为流觞曲水。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17.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己为陈迹。
(译文)原先愉悦喜欢的(事物),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为)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0题。(9分,每小题3分)
放鹤亭记 苏 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①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②。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③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④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注释]①彭城:古地名,今徐州。 ②扉(fēi):门。③陂(bēi):水边。④傃(sù):朝向,沿着。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皆以美于徐公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9分)
21、将下面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3分)
译文: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4分)
译文: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4分)
译文:                                                                
2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字用语巧妙,请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4分)
                                                                     
(2)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何联系?(4分)
                                                                       
                                                                               
四、名句默写(12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2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           ,          ,映带左右。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亦足以畅叙幽情。。
(2).《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赤壁赋》中的“              ,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近。
(3)《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四句非常精彩,这四句是            ,             ,           ,          。
(4).《游褒禅山记》一文作者王安石由游洞的经历阐发开来,指出“                 ,          ,其孰能讥之乎?”的人生哲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5题(10分)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大、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他会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就是伟人、高贵和智慧。
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扎根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也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样也靠人喂养照料。树本来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决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最长久。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这才是奇迹呢,树不用吃饭。真正有生命活力的大树全都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他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
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到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那样干燥的沙漠边缘,它得有多大的修行才能活过来呀?何况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巨人一样健康的屹立着,襟怀博大,人和梯子在它的脚下显得极其可笑。
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虚势造成的,它靠它的是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之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意。
我还见到过五百年高龄的无花果王,它占地数亩,落地的无花果使他周围散发着甜腻的腐败和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蟒纠缠盘绕、四处爬伸。它达到了它这种植物的极致,造就成、编织成一座自已的宫殿。
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就会成为一棵大树。这样的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它们的形态确实不同凡响,一看就知道,是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它们身上都有编号挂牌,就像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荣誉。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遍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已经只有这些了。
你细细端详这些巨大的柳树,会从他们每一棵树的神态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一派大人物风范。我当时就颇感疑惑,心想,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吗?要是果然如此,那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了。(选自《美文十年精华》,有删节)
24、文章的题目说“大树和我们的生活”。作者认为大树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4分)

25、从全文看,作者认为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它就是伟人、高贵和智慧”的主要依据是那几点?(6分)

六、语言表达题(8分)
26.请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一个句子。(4分)
我的乡愁 ,是牵着风筝的线,离乡越远,思念越长;我的乡愁,                ,                     ,                     。

27.下面一段文字中人物的语言有不得体之处,找出四处并加以修改。(4分)
        王凯和李阳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宿、同桌,十几年来一起长大,友谊深厚,高考后两人分别被两所高校录取。回校取录取通知书时,两人相见,王凯拉住李阳的手说:“李阳同学你好,今天与你在此幸会,我都高兴死了!咱俩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你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永远感谢你,我相信我们的友谊万古长青,希望今后我们保持联系。” 
①将          修改为           
②将          修改为           
③将          修改为           
④将          修改为           
六、作文(60分)
28. 往事如翻开的日记,一幕幕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刚上高中的我们还不可能为失去的岁月而悲伤。可是,那逝去的沧桑岁月、悠悠往事总会给我们无数的人生感悟。
请以“往事如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文体自选,文体特征要鲜明。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三调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B  2.A(B萃—粹   彩—采    C 概-- 慨     D蜇—蛰 申—伸  )
3.D (A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用于谦词。
B“鱼龙混杂”比喻优劣善恶等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在一起。
C“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多指沉湎于某种快乐,应改为“流连忘返”。
4.A  5 .D  (A.句中的“对”弄错了对象,应当是“我们对谷神星这个名词可能不太熟悉”。 
B.   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C.原句结构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6.C   7.B  8.D  9.D  10.D(适:享用。)11.A(判断句,其它状语后置句)
12.D (A.“ 明”形容词作动词,“ 照明”;“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B. “一”数词用作动词,“东”方位名词作动词。C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 友)”;“ 舍”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D.“西”“东”“侧”都名词作状语,“ 向西”“ 向东”“从侧面”。)13.B
课内文段:
14.A(依,随着。)15.C(夫,句首发语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16.D(之:①往,到达;②代词。③因为;④把,将,介词。)
17.B(总是在读古人的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
二、文言文阅读
18、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B项“其子和之”的“和”读hè,动词,意思是“和谐地跟着唱或伴奏”。此处不作形容词,也不能理解为“和睦”。
19、答案:A    解析:A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当“用”“拿”讲。B项第一句“其”是代词,指“它们”,第二句是表语气的副词,此处是表反问语气。C项前一句“而”表并列,第二句连词,表修饰。D项“声闻于天”中的“于”是介词,“在”的意思,第二句的“于”是介词,当“比”讲。
20、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古今词义的辨别能力。A项“明年”是指“第二年”,与现代汉语“明年”意义不同。B项“适当”是“刚好对着”的意思,现代汉语的“适当”作“恰当”“合适”讲。C项“同日而语”是成语,指“放在同一时间谈论”,也就是“相提并论”的意思。成语词义有较大的稳固性,现代汉语中保留古汉语的意义。D项“南面”不是表方位的名词,而是“面向南”的意思。
三、文言翻译(10分)
21、  (1)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2)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3)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
解析:(1)“乐”是意动用去,要解释为“以之为乐”。 (2)“全”“名”是关键词,“全”是使动用法,当“使之全”讲,“名”是动词,“闻名”的意思,(3)“履”是“踏”的意思。
诗歌鉴赏    (8分)
22.(1)萧萧梧叶飘落,本不会有声响,飒飒秋风送爽,本是时令使然,但用了“送”字和“动”字,就化无声为有声,变无情为有情(2分),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景,让客观景物染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抒发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情(2分)。
(2)儿童挑灯夜捉促织,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的对照(2分),以乐景写哀,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心情(2分)。
四、名句默写
23答案:(12分)
(1).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4)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五、现代文阅读
24、作者认为大树是人们很好的榜样,它是奉献的典范,处理复杂关系的大师,它是高明的哲学家,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和教益。(4分)
25、⑴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它居高临下的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
⑵树为人们贡献了全部却从不索取;
⑶树是有灵有智的,是处理与自然界各种复杂关系的大师;
(4) 树取万物精气,得日月之灵华,又养育万物,陪衬日月。(共6分,写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四点都对给6分,少一点扣1分)
六、语言运用
26.答案示例:我的乡愁,是心中珍藏的酒,离乡越久,味道越醇厚。(4分)
27参考答案:①李阳同学——阳子(或:李阳)
②幸会——相见(或:相聚)
③青梅竹马——(应该删去)
④万古长青——长存(每点1分,共4分。顺序不论。)(4分)
七、作文 略
附:文言文考译文
 熙宁十年秋,彭城暴发洪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屋,洪水漫上他家大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洪水退去,山人搬家到原来住屋的东面,在东山的山脚下。山人登高眺望,找到了一块奇异的地方,就在它的上面造了一座亭子。彭城地方的山,冈岭四面围拢,隐约地象个大环,只缺它的正西一面,山人的亭子刚巧对准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月冬雪,使广阔的大地一片洁白;在刮风、下雨、阴暗、晴朗的天气中间,景色瞬息万变。山人有两只鹤,很驯服,而且很会飞。早晨,山人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它们放出去,听任它们飞到什么地方。它们有时站在池塘边、田野里,有时飞翔到云层的上面,傍晚,它们就向着东山回来,所以给亭子起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常带着暮友和下属去看望山人,在这座亭子上喝酒,感到很快乐。苏轼斟了杯酒给山人喝,并且告诉他说:“您知道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朝南坐的君主,也不能跟他交换。《易经》上说:‘鹤在山上的北面叫,它的孩子——雏鹤在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低洼的地方叫,声音一直传到天上。’这是因为作为鸟类来说,鹤的品格清高、深沉、安静、处在,超出在尘世的外面,所以《易经》和《诗经》的作者把它比作明智的人、有才能的人和身怀高尚品德的人。跟它亲昵,跟它玩耍,好象是有利而无害的。然而,卫懿公爱好鹤,就丧失了自己的国家。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都认为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的,没有什么象酒那样严重的了;可是刘伶、阮籍这班人却因此保全了自身,而且名声传到后代。唉!朝南坐的君主,即使是清高、深沉、安静、处在象鹤那样的,还不能爱好;如果爱好它,就会丧失自己的国家。然而,在山林间逃避世俗的人,即使是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象酒那样的东西,爱好它尚且不能成为祸害,何况爱好鹤呢?从这看来,国君和隐士的快乐是不可以放在一起讲的。”
  山人听了我的话,高兴地微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吗?”于是,我作放鹤和招鹤的歌,说“鹤飞去呀,望着西山的缺口。在高空飞翔,向下面观察,选择它们认为应该去的地方。很快地回过身体,收起翅膀,似乎打算飞下来休息;忽然看到什么东西,又昂首飞向天空,准备再作奋然一击。怎么能整天徘徊在溪涧。山谷之间,嘴啄青苔,脚踏白石?鹤归来了,在东山的北面。那下边有个人,头戴道帽,足登草鞋,身穿葛衣,正在坐着弹琴。他亲自种田过活,把那剩余的粮食喂你。归来吧!归来吧!西山不能够长久停留。”

附:诗歌鉴赏: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促织。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222.219.184.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模块诊断与学分认证考试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下一个『高一年级秋季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