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说明文试题惊变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科技说明文试题惊变
(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1.病毒“毒”在哪里? ①病毒是目前已知的自然界最小的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不同的是,病毒只包含一种遗传物质——核酸:脱氧核糖核(DNA)或核糖核酸(RNA),据此将其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病毒的核酸可以看做是可遗传给后代,并且用来区别于其他个体的“身份证”,其中包含“性别、指纹、相貌”等多种信息。病毒
试题预览
1.
病毒“毒”在哪里?
①病毒是目前已知的自然界最小的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不同的是,病毒只包含一种遗传物质——核酸:脱氧核糖核(DNA)或核糖核酸(RNA),据此将其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病毒的核酸可以看做是可遗传给后代,并且用来区别于其他个体的“身份证”,其中包含“性别、指纹、相貌” 等多种信息。病毒很精明,其核酸几乎只用来合成宿主无法提供的功能蛋白,其余的则向宿主索取;它既要寄生于宿主中存活下去,又要避免被宿主的免疫系统清除,目前可有效治疗其他微生物感染的抗生素和制霉菌素对它都“”。
② 。
③宿主的免疫系统如同坚守岗位的警察,时刻监测着罪犯(病毒)的动向。一种病毒只要被免疫系统识别,其“身份证”中的信息即存入“警察”的数据库中。此后,免疫系统遇到同种类的病毒时,即可根据以往“经验和信息”擒获并剿灭它。然而,病毒绝非等闲之辈,它可以变着法子改变(即突变)“身份证”中的信息,以此来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捕”,如有时改变自身核酸序列,进而改变序列编码的病毒标签蛋白(如同更改指纹和性别);有时还将病毒标签蛋白伪装成与宿主相容的蛋白(如同将可憎的相貌改为人见人爱的童真面容来迷惑大众)。病毒这种“易容术”有部分是与生俱来的,如RNA病毒的核酸本身就具有极高的突变率;有部分则是在宿主细胞的选择压力下(类似“严打”形势)不得已采取的措施。就这样,病毒借此一次次逃脱“追捕”,而其“毒”就体现在罪犯不断行凶却未能被绳之以法的无奈之中。
④病毒能否成功感染宿主细胞,取决于细胞表面是否存在与之匹配的受体,这如同钥匙与锁的关系。以目前的甲型流感为例,该病毒的易感宿主原本为猪,( )在其不断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与人类细胞受体匹配的突变病毒,( )在适宜条件下传播给人类,( )造成了流感流行。病毒感染宿主后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有的会使宿主发病乃至死亡,有的则稳定存在于宿主体内。前者的罪魁大多为强毒株,与宿主的同归于尽也阻断了它的进一步传播。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感染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其高达50%的致死率也导致了该病毒只能由禽类传播给人类后即自行终止,因此目前还未出现人际间大流行。与宿主共存的病毒可致宿主慢性感染,即病毒通过改变自身结构或改变感染部位的方式逃脱宿主免疫系统的监测,并以低浓度稳定在宿主细胞中复制。最典型的例子是乙肝病毒,该病毒感染初期会大量复制,进而导致急性肝炎。随后便进入慢性感染期,以低水平在肝细胞中复制产生病毒血症,有时还可诱发肝癌。
(李晓峰《 人民日报 》2009年6月4日)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第②段横线处填写一个既能概括上文内容,又能领起下文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那么病毒这么猖狂,是谁在为它撑腰?
2、根据上下文,第①段的横线处不应填入的词语是(只填序号)。
A.无计可施 B.无法无天 C. 一筹莫展 D.无可奈何
B
3、阅读第④段,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
但 进而 最终
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④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举例说明,说明了病毒有的会使宿主发病乃至死亡,但与宿主的同归于尽的同时,也阻断了病毒的进一步传播,这一事实现象,如此举毒性较强的,为人熟知的H5N1,有利于读者理解、接受,从而加强了文章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5、阅读原文,结合下面这则新闻摘要,,谈谈你对抵抗病毒肆虐的认识。(60字左右)
相关链接:
美国流行 “撞肘” 礼
现在美国人改变了见面问候的礼仪。不再握手了,都来“撞肘”了:两个人见面不再双手相握,而是手臂抬起,把上臂回内180度,把肘子向外,和对方肘子相碰。这让我们想起,在NBA赛场,扬起肘子代表着强硬,代表着对抗,代表着英雄主义。面对甲型H1N1流感,美国人又幽默了一把,似乎在用“撞肘”这种新的见面礼,表达着强硬对抗流感的决心。 (《钱江晚报》)
温馨小贴士
病 毒 侵 扰 并 不 可 怕 ,
答案不唯一,只要突出不失去信心和团结,就能战胜任何困难这一主题即可。
如:
最重要的是树立坚强的信心,以冷静、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甲型H1N1流感。历史已经证明,在与灾难的博弈中,人类的智慧最终会取得胜利。
2.
比研发疫苗更重要的
①至今仍在全球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让人们自然联想到近些年来频繁发作的种种怪病:疯牛病、狂犬病、禽流感……这些源自动物的人畜共患病,不仅使人类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生命的脆弱,更促使“万物之灵”们反思:为什么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却受到越来越多的疾病威胁?
②不要一味迁怒于动物,冷静下来,仔细听听专家学者们的解释吧——
③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行为,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病原体在致病性、抗原性、传播途径等方面发生诸多改变,加大了疾病传播的风险;随着人口的激增,人类不仅肆无忌惮地入侵原本属于野生动物的领地,还把一些野生动物引入人口稠密的城市供人玩赏、与游客“零距离接触”,使一些病原体跨越物种屏障感染人类;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许多养殖场密度过高、通风不良、消毒不及时、环境脏乱差,大大降低了畜禽的免疫力,加剧了动物传染病的流行;
畜禽粪便随意排放,生活垃圾成堆,工业、生活污水污染江河湖海,导致蚊虫肆虐、细菌滋生,肠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高发……
④如果我们稍微认真地去正视这些事实,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虽然这样的结论会让人类尴尬,但它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⑤《人类瘟疫报告》引言中有句话耐人寻味:“瘟疫在古代是坟场,在近代是战场,在当代则是考场。” 甲型H1N1流感等人畜共患病所考验的,不仅是人类应对疾病的能力,更是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以及善待动物、爱护环境的道德。人类仅仅是自然生物系统中的一分子,与其他成员相互依存、休戚相关,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最终都会危及人类自身。人类在自然界确立了自己的强大,也就对自然界多了一分义务——只有更好地维护整个生命网络的完好,才可能从根本上保障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⑥一种新的传染病暴发后,研究开发疫苗和药物固然是当务之急,但却不能仅仅止步于此。近些年来接二连三暴发的人畜共患病给我们的教训已足够深刻:如果只满足于解一时的“( )”,而不改变人类破坏自然、虐害动物的行为,其结果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⑦甲型H1N1流感迟早会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其敲响的警钟却值得久久聆听:没有动物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没有环境的安全,人类也将失去生命的屏障。
赵永新 《 人民日报 》( 2009年6月4日 14 版)
1、仔细阅读文章,在文中第④段横线处填写一个概括性的句子总结上文。
。
人类才是导致或加剧人畜共患病暴发的“罪魁祸首”
2、根据上下文,第⑥段的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只填序号)。
A. 燃眉之急 B.迫在眉睫
C.紧迫任务 D.当务之急
A
3、阅读第⑥段,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一种新的传染病暴发后,研究开发疫苗和药物固然是当务之急,但却不能仅仅止步于此。
“仅仅”一词意起强调作用,该词在此强调,人类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比奔命于研制各种抗病毒疫苗,对与人类安全更为重要。如果去掉仅仅一词,则该文所阐述的主旨则会不突出、不强烈,这充分显示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③段在全文中的表达作用。
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举例子,有力说明了人类的不当行为,才是各种流传疾病流行的诱因,如此举例说服力强,令人警醒,有力的突显了主题:“没有动物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没有环境的安全,人类也将失去生命的屏障。”
5、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摘要,你又想到了什么,请结合下文谈谈你的感受。
相关链接:
N1H1流感在国际间蔓延,有国外生产的抗流感特效药“达菲”身价百倍,成了抢手货。近日有科学家证实,“达菲”的主要原料,竟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八角茴香。中医药源远流长,堪称“国粹”。然而,在国际市场上,中药销售额每年约160亿美元,我国仅占5%左右。目前,中药出口仍以原材料和半成品为主,日韩等国用廉价的原料加工成“汉方药”或“韩药”,再高价返销中国。中国每年用上亿美元进口这类“洋中药”。一些中医药业人士感叹:我们卖了“一筐草”,人家变成“一堆宝”!
警示语:
在 抗 击 流 感 的 战 役 中 别 让 “ 国 粹 ” 汗 颜 。
如:中华文明,能始终延续辉煌,这和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中医药”密不可分。面对瘟疫,创新性地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其就会为祖国赢得更多的利益和荣誉。
3.
理性看待转基因
①同样是为了防治病虫害,同样是为了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化学农药和转基因作物却遇到了公众截然相反的态度。化学农药问世后,人们欢呼人类在同病虫害的斗争中取得胜利。转基因作物问世后,争议声却一直( ),公众始终充满疑虑。
②公众最关心的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和哺乳动物有毒性?是否会引起过敏?事实是,在有关国际机构以及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和严格监管下,转基因作物在全球大面积商业化种植13年来,从未发生安全性事故。
③转基因食品尽管是个新鲜词,但“基因”一词已有100年历史,它由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于1909年提出。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到另外一种生物中,使被转入基因的生物产生人类需要的新性状。
④其实,在人类诞生之前,“转基因”早就存在了。有这样一个比喻:假如把地球的历史压缩为24小时,那么裸子植物诞生于晚上9点45分,一小时后出现了有花植物,而人类则在最后20秒出现。自然界物种之间的天然杂交和自然选择都有基因的重新组合,都在“转基因”。例如,植物的花粉或者种子被风、昆虫、动物等带到很远的地方,就会与别的植物杂交,其实质就是“转基因”。
⑤人类在文明进程中所做的作物品种选育,实质也是“转基因”,目的是获得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农作物,使其更符合人类的需求。
⑥有人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外源基因会跑进人体,进而改变人的基因。科学常识告诉我们,所有生物的所有基因都是由核酸组成的,进入胃肠后都要被消化、降解成小分子,不再是完整的基因,不会以基因的形态进入人体组织。我们每天食用的米饭、馒头、蔬菜、肉类等含有亿万个基因,有谁担心过这些基因对自己有害而不去吃饭?
⑦转基因在争论中前行。转基因农作物自1996年在全球开始大规模种植以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与生态效益,其推广速度之快为近代农业科技史上所罕见。目前,美国市场上70%的食品中都含有转基因成分。据估计,全球有半数以上人口食用过转基因食品。
⑧争论是必要的,但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看,转基因食品是科技发展规律所决定。正如当年化学农药的诞生一样。也许再过若干年,转基因食品又要被更新的技术所替代,这同样是科技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⑨诚然,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转基因不可能十全十美,10多年时间虽然没有出什么问题,但也不能说今后百分之百的没风险,这就注定转基因还要在争论中前行。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争论在时刻提醒科学家和政府,把转基因的安全性始终放在重要位置,趋利避害,防范风险,确保转基因技术造福人类。
(苗文新 《 人民日报 》2009年6月18日14 版)
1、仔细阅读第①段,谈一谈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该段运用对比的写法,发出疑问:人们对农药和转基因的不同看法,从而更好的引出下文,指出转基因作物对人没有害处。这样写,能够引领读着思考,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2、根据上下文,第①段的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是(只填序号)。
A.接二连三 B.不绝于耳
C.叫嚣尘上 D.各执一词
B
3、阅读第③段,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转基因食品尽管是个新鲜词,但“基因”一词已有100年历史,它由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于1909年提出。
尽管表示让步,它对所在的从句意思起冲淡、减弱作用。但,表转折。本句表示转基因并非什么新事物名称,它并不神秘,从而能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转基因的概念,有利于消除读者的错误认识。
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⑥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科学解释了转基因食品,并没有什么安全问题,这样能打消读者的疑虑,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5.某超市新上市了大量的转基因食品,请你为这类食品拟一则推荐语。(60字左右)
尊 敬 的 顾 客 朋 友 , 我 超 市 最 新 上 市 了
转 基 因 系 列 食 品, 它
如:它是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动、植物基因而生产的食品,更适合您的个性需求。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不使用化学药物,因此它既卫生又安全。
4.
欢乐微笑益康寿
①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和长寿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气候因素,7%取决于医疗条件。从上述的百分比中不难看出 ,康寿的钥匙基本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方面人们经过实践早已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总结出了许许多多的养生格言,现在仅将其中有关欢乐、微笑益康寿的部分格言抄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②运动是生命的发条,欢乐是长寿的妙药;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头;养生之道,颜开喜笑,平时多欢笑,胜过吃补药;寿而康,健康才能长寿,康而乐,健康才能快乐,乐观才益健康;真正幸福的人,是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③ ?只要了解了欢乐和微笑对人体所起的作用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当一个人经常处于欢乐和微笑的状态之中时,就会激发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升高,使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减少疾病的发生;欢乐和微笑能促进对人体有益的内啡肽和生长因子的分泌,这样就不仅能缓解人体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还能使人充满活力,精神焕发;另外,欢乐和微笑能使人保持神智清醒,有利于工作、学习和生活,能起到美容作用。“笑一笑,少一少”就是这个道理。
④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健康,永葆健康的秘诀是欢乐和微笑,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寻求欢乐、留住微笑。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沟沟坎坎、磕磕绊绊,过去的事儿就过去了,不要再去纠缠和追忆,过好今天,向往明天,多想高兴事儿,多说开心话儿,想得开、看得惯,拿得起、放得下,心胸豁达,随遇而安,顺其自然。要学古人那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的精神。人生在世皆求乐,千金易寻乐难得。心里坦然心自乐,宽容之心自生乐,心里无私永远乐。为了我们的健康和长寿,让我们都来( )尽情欢乐吧。
(吴振杰,科学时报 )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第③段横线处填写一个既能概括上下文内容,又能领起下文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为什么欢乐和微笑能使人健康和长寿呢
2、根据上下文,第④段的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是(只填序号)。
A.喜气洋洋 B.贻笑大方 C.自得其乐 D. 喜笑颜开
D.
3、阅读第③段,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康寿的钥匙基本掌握在自己手里
基本,在文中是“主要”的意思,指出人的康寿主要的因素是自己,如果去掉就不符合事实了,这说明了说明文语言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
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①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读者能从数字上科学准确的了解到,个人因素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5、2009年10月,第十一届全运会将在济南举办,为集中展现山东人民喜迎全运的热切心情,现在全省正开展笑脸迎全运“最美笑脸”摄影作品评选活动,如果你是这项活动的参与者,你将用怎样的话语,引导人们绽开笑脸?(60字左右)
尊 敬 的 朋 友 们 , 全 运 会 召 开 在 即 , 我
们 应
用笑脸装点全运、让快乐走进心灵,笑脸是祝福,是期盼,是对 “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最好体现。请绽开笑脸,让我们共同构建美好家园!
5.
给水加点儿熔岩
①如果潮汐力足以让这颗地球般大小的行星内部产生动荡,那么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②那些通过扫描天空来寻找另一颗地球的天文学家或许应该缩小他们的搜索范围。新的研究显示,一颗行星即便位于宜居区域内——这里的水是液态的,太多或是太少的火山活动也会让它成为一颗死气沉沉的天体。
③在评估一颗遥远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时,天文学家通常会着眼于一个主要的标准:这颗行星的表面有液态水吗?行星如果距离母星太近,其表面的水便会蒸发; 。
④然而美国西雅图市华盛顿大学的行星科学家Rory Barnes认为,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在即将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他和同事提出,E.T.(美国科幻影片中的外星人)的搜索者们还需要将火山活动加入到本来就已很混乱的线索中去。
⑤如果地球上没有火山,那么也许今天我们就不会站在这里。在地球历史的早期阶段,火山爆发将位于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带到地表,从而形成了最终支持光合作用的外部环境。然而火星就没有这么幸运——这颗行星有一个不那么活跃的内核,因此火山活动也较少。但是火山活动如果太多则也是很糟糕的:木星的卫星木卫一便被来自巨大母星和邻近卫星的重力牵引或潮汐力“( )”——这颗卫星表面的火山爆发就没有停过,大约每100万年,木卫一的表面便足以被新鲜的火山岩覆盖一遍。推测起来,这些火山爆发将会扼杀任何新生的生命。
⑥Barnes和同事将这种想法应用到一颗名为GJ 581 d的太阳系外行星上(距离地球约20光年,于2007年被发现)。所有的传统迹象都表明了这颗行星的潜在宜居性:它是一颗岩石行星,并且与母星的距离恰好足以维持液态水的形式(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但是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关潮汐力的问题——他们对GJ 581 d的轨道数据进行的研究显示,有一股潮汐力一直在起作用,它可能来自行星的邻居,抑或它的母星,但仍不足以点燃足够的火山活动。因此Barnes推断,潮汐力的大小尚无法满足行星的可居住性。
⑦参与该项研究的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市美国宇航局(NASA)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Brian Jackson表示,这项调查取得的令人惊讶的结果在于:发现“许多位于传统宜居区域的行星……可能根本就不适合生命居住”。Barnes说,让人感兴趣的是,“我们没有任何与这颗行星的构成有关的数据,我们正在尝试着了解这些太阳系外行星的内部状况”。
⑧美国伊利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家Darren Williams指出,无论好与坏,潮汐力无疑在行星的生物学潜力方面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Williams说:“迄今为止,行星宜居性的试金石是足够的阳光以及适宜的表面气候。”但是这篇论文扩充了相关定义,即还需要考虑潮汐力产生的温暖效应。
《科学时报》 (2009-6-19 A3 国际)
1、联系上文,在文中第③段横线处填写一个适当的句子,使文句内容更加完整(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如果距离母星太远,这些水就会凝结成冰
2、根据上下文,第⑦段的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只填序号)。
A.死拉硬拽 B.东挡西杀
C.推来搡去 D.摇摇晃晃
C.
3、阅读全文,谈谈你对“给水加点儿熔岩”一句的理解。
一颗星球如果存在液态水,或是地表宜于生物生存,如果潮汐力过大,足以让这颗地球般大小的行星内部产生动荡,火山喷发强烈,也不可能产生生命。“加点岩石”的意思是类地行星受潮汐力的大小适当,从而使火山活动适当,才可能产生生命。
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⑤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运用了做比较的说明方法,一则说明了火星为什么没有产生生命,更好的阐发了适当的潮汐力,适当的火山活动才是宜于生命产生,这一事理的正确性。
5、某科技馆要对中小学生开展以火山为专题的图片展览,请用第一人称形式,写一则简短的火山自述,但要突出火山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关系。(60字左右)
我 是 火 山 , 你 可 能 觉 得 我 罪 恶 累 累 , 但
是
我是地下宝藏的“运输队长”, 我喷出的物质几乎样样有用,温泉是我一手缔造,就连火山灰都是很好的肥料。可以说没有我,地球将死气沉沉! (112.230.39.24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
江西省广丰一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
』  下一个『
高桥学校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