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周考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阶段测试
试题
名称
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周考试卷(高二必修五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我们学校用的周考试卷,一个小时,100分,效果还可以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周考试卷(教师版)一、语言文字运用(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赍(jī)发埋(mái)怨泅(qiú)水悖(èi)时B.地壳(qiào)央浼(miǎn)搠到(shuò)酒馔(zhuàn)C.星宿(xiǔ)出岫(yò
试题预览
我们学校用的周考试卷,一个小时,100分,效果还可以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周考试卷(教师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赍(jī )发    埋(mái)怨   泅(qiú)水  悖(bèi)时
B.地壳(qiào )  央浼(miǎn)  搠到(shuò)   酒馔(zhuàn)
C.星宿(xiǔ)    出岫(yòu)   叨(dāo)陪鲤对    决起而飞 (xuè)   
D.岑寂(cén)   付梓(zǐ)    锱铢必较(zī zhū)  尺牍(dú)
答案与解析:D。[A\埋(mán)怨B\央浼(měi)C\出岫(xiù)]
2.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并选出全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①屈贾谊于长沙   ②窜梁鸿于海曲  ③四美具,二难并   ④襟三江而带五湖 
⑤乐琴书以消忧   ⑥眄庭柯以怡颜  ⑦或棹孤舟      ⑧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⑨历职郎署       ⑩臣拜表以闻
A ①④⑦⑩    B ①②⑥⑩   C③⑤⑧⑨   D①②⑦⑩
答案与解析:B. ①屈,使动 ②窜,使动,③美,形容词作名词;难,形容词作名词 ④襟,意动用法;带,意动用法。⑤乐,意动用法 ⑥怡,使动用法;⑦棹,名词作动词⑧雾,名词作状语;星,名词作状语⑨职,名词作动词⑩闻,使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
 B.对那些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我们深恶痛绝,恨不能把他们全部扫地出门。
 C.翠翠的心情坏到了极点。虽然爷爷给她准备了漂亮衣服和最爱吃的饭菜,可她恶衣恶食,一点兴致也没有。
D.陈家老屋是香水河畔最古老的建筑,与陈家老屋形影相吊的是他的左侧立着的一株无枝无叶的百年老树。
答案与解析:B。A、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一般含贬义。如,学习文件不能只~,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可以换成“字斟句酌”。B、深恶痛绝——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C、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D、形影相吊——形,指身体;吊:慰问。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一贯以技术领先、功能创新闻名的恒利科技电脑公司,在近期计划率先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家用电脑产品。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目标,达到这目标将是一如既往地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改革。
 C、为什么火上舞蹈者的脚掌不会被烧伤呢?原因之一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在跳跃,两只脚掌交替地接触炭火,每次接触的时间都很短。
 D、文化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关键在于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答案与简析: 3、D(A.语序不当,将“计划”和“在近期”互换。B.成分缺损,在“将是”前加“的方法”。C.“原因”与“因为”重复。)(3分)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读书,是智慧的行为。
 ②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墩甫上。
 ③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④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⑤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
 A.①③②④⑤      B.⑤①②③④     C.②④③⑤①         D.①⑤②④③
答案与简析:4、D(“读书”是全段的中心话题。①、⑤句是一种因果关系,因为读书是一种智慧的行为,所以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故先①后⑤;②、④句阐述第⑤句,从读书的内容谈到读书的感受,故先②后④。第③句“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总结全段。)(3分)
6.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 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答案与简析:D(①代词,它,指“鹏之背“②代词,它,指“水”③助词,是……还是④代词,它,指“大鹏”)
7.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为代词的项是:(       )
A、惟江上之清风          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知来者之可追           D、 之二虫又何知
答案与简析:D(A结构助词BC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代词,这。)
8.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大王来何操
C、莫之夭阏者          D、微斯人,吾谁与归
答案与简析:A(A为被动句,其余为宾语前置) 
9.下列句式中是状语后置句的一组:(      )
①复驾言兮焉求              ②刘夙婴疾病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            ④ 刘备,枭雄也
⑤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⑥寓形宇内复几时
⑦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⑧问征夫以前路  
⑨南冥者,天池也            ⑩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A②④⑨⑩   B③⑤⑦⑧   C②⑦④⑩  D ①③⑤⑦
答案与简析:B(①宾语前置②被动句④判断句⑥省略句⑨判断句⑩被动句)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 13 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塘)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请改道易行。   易:更改      B.子退而自察。     察:考察
C.货赂不至。       赂:礼物      D.而君反以罪臣。   罪:怪罪
答案与简析:10.B/“察”是“反省”的意思。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B. 景公迎而贺之曰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君乃反迎而贺            D. 寡人无复与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彼与彼年相若也 
答案与简析:11.C/乃:竟然;A,两个“之”,一个是助词“的”,一个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两个“而”,一个表承接,一个表转折;D,两个“与”,一个是参与,干预的意思,一个是和的意思。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晏子治理东阿的正确方法的一组是   (    )
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②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③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④并会赋敛,仓库少内。
⑤当此之时,民无饥者    ⑥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③⑥           D.②⑤
答案与简析:12.C/此题考查整体阅读能力。要注意题干中的“正确做法”四个字。①不是晏子的“做法”,而是请求。②是景公称赞晏子的话。④是错误的做法。⑤是晏子的业绩。因此只有③、⑥正确,选C项。 
13.下列各句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无方,治理混乱,而景公本来认为他可以,现在却让他很失望,因而责怪了他。
B.晏子受到景公责怪后,立下三年治理不好东阿自请死罪的军令状,改道易行,廉洁自侓,一心为民。
C.晏子重新治理东阿,忠于国事,政效显著,第二年年终考核地方官治绩,景公亲自迎接并向他祝贺。
D.晏子对景公错误的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请求晏子再去治理东阿,并决定不再干预。
答案与简析:13.D/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有方而非无方;B,晏子受到景公责怪后,故意改变原来的治理方式,而非一心为民;C,晏子重新治理东阿后,加倍征收赋税,迎合权贵,因景公不深入考察,所以反倒得到表扬。
三、文言文翻译与默写(   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简析:(1)您治理东阿很好啊!(2分, “之”计1分,句式1分)
(2)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简析: (2)我很愚蠢,不能再治理东阿了,希望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赅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3)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简析:(3)老了应当更加有壮志,那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自己的心志呢?
(4)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3分)
译文:                                                                    
答案与简析:(4)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品德可使一位君主满意, 能力能使全国人信任的人,他们看自己,其实和斥鴳一样所见甚小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诏书将下 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李密《陈情表》)
(4)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 ,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周《逍遥游》)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席慕容:追寻我的游牧文化之根
陈远
      新京报:1989年你第一次踏上蒙古高原以后,你的诗歌创作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那时开始的一次接一次的寻根之旅,对你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席慕容:我是蒙古族人,自小父母都是用蒙古语讲话,但我却没有出生在自己的家乡,因此既不能讲正确的蒙古语言,也不认识蒙古文字。自1989年第一次踏上蒙古高原的土地以来,我几乎每年都要从台湾来到蒙古高原,感受那里的文化和气息。这次将近两个月的内地寻根之旅中,北京是我的最后一站。1989年成为我创作的分水岭,我自己也是十年之后才发现。如果说有什么影响的话,我觉得是土地给予了我某种力量。我从前没有自信心,不善于出头露面,即使在我的诗歌很畅销的时候,我也不愿意出来演讲。因为我觉得诗歌创作是我个人的事情,要让我出来说点什么,我说不出来,我只是躲在家里写诗,如此而已。第一次回到内地的时候,民族大学的教授曾邀请我去演讲,我婉言谢绝,因为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但是在1999年当我再次回到这里的时候,我自己主动跟他要求要去民族大学演讲。
     新京报:你为什么想到要去追寻这种游牧文化的根呢?
     席慕容:我第一次回来虽然是在1989年,但追寻游牧文化之根的这种想法却是我从小就有的,甚至在我出生之前,那个基因就已经有了。我觉得,土地对于血缘有一种呼唤。我到蒙古高原去,那里的人根本没有这种感觉,他们就生活在自己的文化里,因此感觉不到土地的召唤。可是一旦你离开了,你就会感觉到这种呼唤,或者是你正在离散天涯,或者是你感受到这种文化正在消失。这两种东西都会把你心底的感觉召唤出来,然后去追寻,去珍惜,去探索。每个人的血缘里都会有这种呼唤,有些人可能一辈子很幸福,不用感受这种呼唤,因为他就在自己的家乡。我想我之所以要追寻,是因为我曾经46年都离散在外头,从来都没有见过真正的蒙古高原,这让我想要见到蒙古高原的感觉非常强烈。
     新京报:那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游牧文化的呢?
     席慕容:我是一个汉化很深的蒙古族人,我在蒙古高原的一系列探访,既是我探寻游牧文化奥妙的过程,也是我解除自己桎梏的过程。在中原农耕文化看来,游牧文化是异己的“反宇宙”;但是,文化应该是多元的,在游牧文化看来,它自身就是“正宇宙”,所以,世界上应该存在很多的“正宇宙”。与中原相比,蒙古高原的土地是贫瘠的,蒙古高原的人民靠一种坚持生存的信念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力量,才让这块贫瘠的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同时,他们又对大自然有一种由衷的崇敬,对自然生态抱以爱惜之情,才使得自己得以生存,游牧文化得以代代流传,这正是游牧文化的本质。这种游牧文化就是我的精神的根。但这种游牧文化,在台湾并不为人所知,台湾学界甚至对游牧文化有些轻视。台湾中研院的一位学者曾 经反问我说,游牧文化除了烤肉还有什么?我希望自己能为介绍游牧文化而做一些努力。
     新京报:看得出来,草原情结已成为你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你出过5本关于蒙古高原题材的散文集了,今后还有这方面的写作计划吗?
     席慕容:今年会有一本新书出来,叫《席慕容和她的蒙古高原》,但是文字部分大概只有两万多字,其余部分主要是我这些年到蒙古高原去拍的一些照片,在我看来,那才是真正的蒙古高原。 
                                      (摘自《新京报》2005年7月29日)
13、根据全文,说说席慕容“寻根”的理由。(3分)
   答案与解析:13、曾经46年都离散在外头的她,被内蒙古土地对她血缘的呼唤,(1分)使她想感受那里的文化和气息。(1分)
    14、席慕容1999年再次回到内地时,为什么自己主动要求要去民族大学演讲?(5分) 
答案与解析: 14、1999年,席慕容意识到十年前自己因为到内蒙古高原的“寻根之旅”,(1分)使她的诗歌创作发生了变化,(1分)那是故乡的土地、文化和气息给予了她某种力量。(2分)
   15、席慕容说,“每个人的血缘里都会有这种呼唤,有些人可能一辈子很幸福,不用感受这种呼唤,因为他就在自己的家乡。”你同意他的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谈谈你的感想或认识。(5分)
答案与解析:15、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意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的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只要鲜明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意或不同意),(1分)然后有理有据的论述自己的观点,语言简炼、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3分) (61.144.235.22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日常阶段测试


上一个『201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周练(十)及答案』  下一个『 高二语文第一次周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