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训练——借景抒情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古诗阅读训练——借景抒情(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古诗阅读训练——借景抒情诗一、方法指导:阅读、赏析【例一】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注释:1、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年(732)春天,诗人是时客居洛阳。2、汉代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你是如何看出来的?【例二】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
试题预览
古诗阅读训练——借景抒情诗  
一、方法指导:阅读、赏析
【例一】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1、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年(732)春天,诗人是时客居洛阳。
2、汉代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例二 】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注释:李煜,五代时南唐后主,世称李后主。本篇是他降宋后囚居汴京时所作。
1、 这首诗中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哪些特点?

2、 这首诗表达了何种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总结一:古诗阅读四步骤——四看(想一想:自己是按什么顺序来读诗的?)
1、看     ,其中包含                信息。2、看      ,其中包含          信息。
3、看     ,其中包含                信息。4、看      ,其中包含          信息。
总结二:古诗赏析四步骤——四析(适合所有文体)
1、写的什么?(景物)    2、写的怎么样?(特点)  3、为什么这样写?(感情、观点)
4、怎样写的?(手法:先从景、情关系入手分析,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景衬情——正衬、反衬等,再分析具体的艺术手法、修辞手法。)
如例二: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哀景衬哀情,正衬;“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
二、针对性训练
(一)品读《天净沙•秋思》 , 填空答题。 (5 分)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1、 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             ”,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 28 字 , 写了十种景物 ,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
     (二)  阅读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3、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4、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 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3分)
   
      6、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2分)
  (五)阅读张籍的《秋思》这首诗,回答问题。(2分)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7、 这首诗写了生活中怎样的细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部分:探讨古诗中常见感情
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
1、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菩萨蛮(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南乡子(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6、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9、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对雪(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飘弃樽无渌,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总结三:古诗词中常见情感
诗人喜——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山水很美丽      诗人怒——朝廷腐败穷兵黩武百姓生活苦
诗人哀——国破家亡壮志难酬仕途多险阻      诗人愁——青春易逝羁旅寂寞思念亲和友
即:同情人民疾苦、担忧国家命运、悲伤报国无门、悲叹壮志难酬、感伤时光易逝、感慨昔盛今衰、渴望建功立业、苦闷仕途失意,思乡怀人:羁旅边关思乡、思念亲友、闺中怀人,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等
四、延伸拓展训练
(一)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答: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二)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3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4分)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      、       、      、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
   6、“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四)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8、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读下面的矸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1漉豉(chǐ):豆制品。 2萁(qí):豆茎。 3然:通燃。
   9、诗中“泣”字用得极为传神,请作具体分析。
   
   10、如何理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内涵。
   
    总结四:炼字类答案要点(研究答案1、6、9后总结,用心寻找吧!)
    1、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6、①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②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共2分,答出心境、环境各1分,意思对即可)
9、 “泣”字使用了拟人手法,极为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诗人面对兄弟残酷紧逼的现实表现出的极度痛苦和悲愤。
总结要点:

所用分析法:语法分析+语境分析+修辞分析+效果分析

二、  答案:1、 秋思之祖  〈 1 分 〉 思乡 (2 分)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2 分)
2、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2分)。(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
3、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4、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5、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6、对故乡无限依恋(对故乡思念) 
7、写了作者寄家书时“临发又开封”这一动作细节,表达了作者作客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三、1、闺中怀人之愁;2、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3、思友之愁、失意之愁;4、伤春之愁、家国之愁;5、昔胜今衰之愁;6、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7、羁旅之客愁;8、亡国之愁;9、人生失意之愁;10、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
四、  答案:2、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3、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1分)
4、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2分) 
5、桂花、(春)山(涧)、(明)月、(山)鸟(共1分,写出3个即可,但写人或夜,此题不得分)
幽静(1分,能体现“静“即可)
7、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8、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4分。每小题2分)
10、豆茎与豆原本是同根相生,诗人用豆茎与豆比喻同胞兄弟、手足之情。面对兄弟紧迫地残酷相逼,诗人极度伤心而又深感无奈。
1.闺中怀人之愁 2. 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3. 思友之愁、失意之愁4.伤春之愁、家国之愁
5.昔胜今衰之愁6.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7.羁旅之客愁8.亡国之愁;
9.人生失意之愁;10.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 (123.131.127.5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上一个『高二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竞赛试卷』  下一个『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