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卷(九年级下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姓名班级学号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4分)真正美丽的生命执著地追求着真善美,它不会趋炎附势的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的gē()浅。但是,生命之
试题预览
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4分)
真正美丽的生命执著地追求着真善美,它不会趋炎附势的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
        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的gē(    )浅。 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1)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加点字“趋”的读音:    (1分)
(2)根据读音写出汉字gē(       )浅。(1分)
(3)填人选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分)
   A.莫名其妙      B.明知故问      C.行云流水      D.高山仰止
(4)选段画横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1分)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这个商店出售苹果、香蕉、梨和水果。
B、他在跑最后一圈时摔了一跤,但还是坚持跑完了全程。
C、周末晚会上,教室里回荡着同学们的欢乐笑容和歌声。
D、在总复习时,我们要克服没有计划,没有重点。
3.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茅盾是现代著名作家,我们学过他的《白杨礼赞》,他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子夜》等。
B、按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杜甫、杜牧、苏轼。
C、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中的许多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郑人买履”“愚公移山”等历来为人们喜爱、传诵。
D、《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都是英国人,分别是斯威夫特和笛福。
4.下面是以“不要等到……”为话题的一段话,请顺着思路在横线上续写。(2分)
不要等到孤独时才想起朋友;不要等到失败时才去想起他人的忠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下表是某网站对1000名不同年龄段学生通讯方式的调查,请你仔细阅读此表并写出从表中你得到的两点结论。(4分)

中学生 大学生 研究生
固定电话 85.36% 97.46% 95.52%
移动电话 13.43% 33.04% 97.58%
E-mail 15.87% 55.89% 98.54%
书信 31.78% 30.45% 27.43%
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默写。(6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      。
(2)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对离别人祝福的句子是:
                       ,                      。
(3)李商隐的《无题》描写恋人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的名句是:
                       ,                      。
(4)《使至塞上》这首边塞诗中,最能体现作者王维“诗中有画”特点的诗句是:
                       ,                      。
(5)晏殊《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句子是 :
                       ,                      。
(6)中国古代关于清明、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一个相应的诗句:                      ,                        。
二.古诗文阅读
〈秋水〉(13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秋水时至(       )   百川灌河(        )      不辩牛马(       )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河伯始旋其面目(       )
 河伯欣然自喜(       )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9.写出与本段文字有关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下面所列各句中加点的“见”字与“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句中“见”字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儿童相见不相识                 B、于是入朝见威王
C、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从庄子“道”的观点看,事物无大小、是非之分,一切都是相对的,但作为寓言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2分)
                                                                        
                                                                      
(二)(10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古今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1分)
   A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C 、河曲智叟亡以应   D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1分)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    
   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
C、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    
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而山不加增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D、以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15.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16.选段中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    ;而愚公坚信能够移山的根据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       。(2分)
  17 .将\'甚矣,汝之不惠\'译成现代汉语: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8-21题。(13分)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8 .第一段先说白杨树是“极普通的”,又说它“决不是平凡的”,是否前后矛盾?请加以简单的分析。(3分)

               
19 .白杨树有怎样的形貌和气质?请用第二段的语句回答。(4分)

               
20 .文章最后提及“贵族化的楠木”,作用是什么? (3分)

               
21 .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白杨树象征了什么?(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2~27题。(14分)
“人”证  
  在火车上,一个很漂亮的女列车员盯着一个民工模样的中年人,大声说:“查票!” 
  中年人浑身上下一阵翻找,终于找到了,却捏在手里不想交出去。 
  列车员朝他手上瞅了一眼,怪怪地笑了笑,说:“这是儿童票。” 
  中年人憋红了脸,嗫嚅着说:“儿童票不是跟残疾人票价格一样吗?” 
  儿童票和残疾人票的价格都是全票的一半,列车员当然知道。她打量了中年人一番,问道:“你是残疾人?” 
  “我是残疾人。” 
  “那你把残疾证给我看看。” 
  中年人紧张起来,说:“我……没有残疾证。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就向我要残疾证,我没办法才买的儿童票。” 
  列车员冷笑了一下:“没有残疾证,怎么能证明你是残疾人啊?” 
  中年人没有做声,只是轻轻把鞋子脱下,又将裤腿挽了起来――他只有半个脚掌. 
  列车员斜眼看了看,说:“我要看的是证件!是上面印着‘残疾证’三个字的本本!是残联盖的钢印!” 
  中年人一副苦瓜脸,解释说:“我没有当地户口,人家不给办理残疾证。而且,我是在私人工地干活,出了事之后老板就跑了,我也没钱到医院做评定……” 
  列车长闻讯而来,询问情况。 
  中年人再一次向列车长说明,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买了一张和残疾人票一样价格的票…… 
  列车长也问:“你的残疾证呢?” 
  中年人说他没有残疾证,接着就让列车长看他的半个脚掌。 
  列车长连看都没看,便不耐烦地说:“我们只认证不认人!有残疾证就是残疾人,有残疾证才能享受残疾人票的待遇。你赶快补票吧。” 
  中年人一下子蔫了。 
  他翻遍了全身的口袋和行李,只有几块钱,根本不够补票。他带着哭腔对列车长说:“我的脚掌被机器轧掉一半之后,就再也打不了工了。没有钱,连老家也回不去了,这张半价票还是老乡们凑钱给我买的呢。求您高抬贵手,放过我吧!” 
  列车长坚决地说:“那不行。” 
  那个女列车员趁机对列车长说:“让他去车头铲煤吧,算做义务劳动。” 
  列车长想了想,说:“好。” 
  中年人对面的一个老同志看不惯了,他站起来,盯着列车长的眼睛,说:“你是不是男人?” 
  列车长不解地说:“这跟我是不是男人有什么关系啊?” 
  “你就告诉我,你是不是男人?” 
  “我当然是男人!” 
  “你用什么证明你是男人呢?把你的男人证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周围的人一下笑起来。 
  列车长愣了愣,说:“我一个大男人在这儿站着,难道还有假不成?” 
  老同志摇了摇头,说:“我和你们一样,只认证不认人,有男人证就是男人,没男人证就不是男人。” 
  列车长卡了壳,一时想不出什么话来应对。 
  那个女列车员站出来替列车长解围,她对老同志说:“我不是男人,你有什么话跟我说好了。” 
  老同志指着她的鼻子,说: 
  “你根本就不是人!” 
  列车员一下暴跳如雷,尖声叫道:“你嘴巴干净点!你说,我不是人是什么?!” 
  老同志一脸平静,狡黠地笑了笑,说:“你是人?那好,把你的‘人证’拿出来看看……” 
  四周的人再一次哄笑起来。 
  只有一个人没笑,就是那个只有半个脚掌的中年人。他定定地望着眼前的一切,不知何时,眼里蓄满了泪水,不知道是委屈、感激,还是仇恨。  
2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多次写了“笑”,请说说这些“笑”字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 
  (1)列车员“怪怪地笑了笑”和“冷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同志“狡黠地笑了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几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 (4分)
  列车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车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年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年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你知道标题中的“人”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末,中年人“眼里蓄满了泪水”,说明他心中的确有委屈,你能说出他有哪些委屈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
28、【命题作文】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都在告别。告别父母,我们在叮嘱中感受亲情的温馨;告别朋友,我们在不舍的体验中学会成长;告别昨天,我们在流逝的遗憾中学会珍惜;告别忧伤,我们在前进中获得久违的快乐………告别是一种仪式,它宣告旧的已然过去;告别也是一种蜕变,它意味着新的变化即将开始;告别更是一种出发,他催促我们朝着新的目标不断前行。在一次次的告别中,我们由青涩走向成熟。
请以“在告别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我手写我心,言之有物。(2)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1)qū(2)搁(3)A(4)去掉“的原因”。
2.B
3.C
4. 不统一答案,参考:不要等到生病时才意识到生命的脆弱。  不要等到有人赞赏时才去相信自己。不要等到别人指出时才知道错了。不要等到腰缠万贯时才准备帮助穷人。
5. 不设统一答案,参考:1、不管哪个年龄段使用固定电话的比例都很高,使用书信的比例都很低;2、随着学历的提高他们使用电子邮件方式和移动电话通信的比例在大幅度提高;而使用书信的比例却呈下降趋势。4分。答对一点得2分。
6.(1)隔江犹唱后庭花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略

7.按时  注入  通“辨”,分辨  危险  面孔  高兴的样子
8.略  9.望洋兴叹、贻笑大方(见笑大方)  10.D  11.略  12.A  13.C  14.B  15.D
16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17.你太不聪明了

18. 不矛盾。普通是因为白杨树常见(多),也极其容易生长;它的不平凡是指它具有特殊的气质——力争上游,不折不挠。
19.形貌: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气质: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20.写楠木与白杨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表明自己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深化了中心。
21.文章以白杨树象征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以及他们质朴、顽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22.本文描写了一个查票的故事,辛辣地讽刺和抨击了人性的冷漠与残酷。
23(1)表现了列车员的冷漠和无情;(2)这是充满智慧和胜利的笑,表现了老同志对丑恶现象的蔑视。
24.冷漠无情;官腔教条;忠厚老实;充满智慧和正义感。
25.因为标题中的“证”是证件,不是证明,而证明是“人”的证件是没有的,加上引号表示特殊意义,同时也避免了歧义。(即与“人证”、“物证”之“人证”产生歧义)
26.在私人工地干活,出了事之后老板跑了,自己又没钱到医院做评定,没办到残疾证;露出了半个脚掌,人家却只认证不认人;儿童票和残疾人票的价格一样,自己没有想揩国家的油,却遭到百般刁难和嘲笑;自己已经伤残,不能打工了,列车员和列长还要让他去车头铲煤,算做义务劳动。 (116.10.14.20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复习课内阅读』  下一个『《致女儿的信》练习及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