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东沟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阜宁县东沟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高二必修五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阜宁县东沟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2010年9月)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飒爽sà框架kuànɡ榛莽zhēn大厦shàB.睦邻mù河畔àn栖息qī文牍dúC.发酵xiào混淆xiáo绥靖jìnɡ楔子xiēD.手绢juàn轴心zhóu土坯pī正月zhènɡ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试题预览
阜宁县东沟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2010年9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飒爽sà     框架kuànɡ     榛莽zhēn     大厦shà
B.睦邻mù    河畔bàn       栖息qī       文牍dú
C.发酵xiào   混淆xiáo       绥靖jìnɡ     楔子xiē
D.手绢juàn   轴心zhóu      土坯pī       正月zhènɡ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恫吓hè        攻讦jié        暴戾lì        按捺nài
B.当差chāi       给予gěi       甲壳qiào      削减xuē
C.场院cháng     创伤chuāng    当作dàng      累赘léi
D.宁愿níng      炮制páo       请帖tiě        着落zháo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安详    部署    张慌失措     卑躬屈膝
B.沧桑    磋商    龙盘虎踞     枉费心机
C.授与    炫耀    打躬作揖     贻笑大方
D.元凶    针砭    断壁残垣     敲榨勒索
4.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寒冬腊月,买一些水仙,用小泥盆栽上或用小瓷碗盛清水供上,就可以坐对窗头案上着意欣赏一番。
B.与人间世事变幻、朝代更迭一样,罗布泊也经历了几荣几衰,曾经的浩瀚大湖如今变成了茫茫沙海。
C.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进利,而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登上光辉灿烂的顶峰。
D.少小观潮江海上,常常壮怀激烈,遐想着未来;晚岁观潮,则大多回头审视自己的七色人生,咀嚼着多歧的命运。
5.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______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________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________诚实温和。 
A.考查     宁可     品性             B.考察     宁愿      品性 
C.考查     宁愿     品行             D.考察     宁可      品行
6.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家有关部门的______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②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________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管。
③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________着饱满的生气。
A.监测     私自      充斥           B.监控     擅自      充斥
C.监测     擅自      充溢           D.监控     私自      充溢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回到住所,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
B.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C.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时下,田园风光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很流行,满足了人们走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因此有人单刀直入地经营起了乡村旅游。
B.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格外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这种状况不禁让那些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C.经过不懈的刻苦努力,他的演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仅内容充实,而且表达生动,闪烁其辞,使全场观众无不为之而动容。
D.儒学是儒家的学说,有孔子所创立。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9~12题。
    在传统哲学思想中,儒家与道家所提倡的天道与人道的合一都是一种单向度的合一。
    儒家关注的焦点是社会人伦道德问题,重视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从整体上说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关注的焦点是自然的法则,重视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主要把人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并从否定现实社会文化道德的角度来否定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属性。
    实际上,人的存在具有多质性。最基本地来说,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同时又是一种自由的存在。在对社会的关系上,人既有认同的需要,也有独立个性张扬以及独立价值判断的需要;在对自然的关系上,人既有与自然相融而和睦相处的需要,又有改造自然的需要。这些方面都是对立统一的。所以,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双向度的或多向度的,而不应是单向度的。人作为自由的存在,其自主性的选择和活动是最本质的东西。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通过自身的选择和活动去创造合乎目的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任何既定的文化和文明的成果,都只是人的创造物,是人本质的表现。乃至于自然万物都深深地印上了人类选择与活动的印迹。所以,儒家用道德性来否定人的自然本性,道家用自然本性来否定人的社会属性,都是对于人的丰富本质和自由本性的片面化乃至否定。
    因而,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扬弃儒家的模式,又要扬弃道家的模式。在重视人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统一的同时,以尊重和发挥人的自由本性为出发点,重新定位现代教育的价值。一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把人作为适应性、选择性与创造性的统一体,立足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双向度的关系。二是建构认同和帮助个体自主选择的教育环境。承认受教育者选择的能力和权利,重视个体自觉的道德实践与价值判断,把外在于个体的社会伦理规范定位在指导性功能上,通过受教育者自主的选择和教育者的指导性影响来实现社会规范向个人规范的转化。
    (选自《传统教育哲学问题新释》,有删节)
9.下列“对人的存在具有多质性”含义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人的存在具有多种存在的本质和属性。
B.社会对人有多种认同和选择需要。    
c.自然与人的关系既有对立又有统一。
D.自主选择是人存在的最本质的特征。
10.从原文看,对“人的自由本性”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人具有自主性的选择和活动,并创造自己的生活。
B.任何已有的文化和文明的一切成果,都是人类的创造物。
C.自然万物都深深地印上了人类选择与活动的印迹。
D.人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需要与自然相融而和睦相处。
11.根据文意,对儒道“天人合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关注的是人对社会关系的单向度的认同,把人道德化。
B.道家主张“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对自然关系的单向度的复归,把人自然化。
C.“天人合一”本质上都是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片面化,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
D.儒道两家都倡导人对伦理与自然的单向度认同和复归,不过儒家更注重人的自由存在。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指出儒道哲学的弊端,论述人的丰富本质和自由本性,从而提出现代教育价值的主张。
B.文中以人的存在多质性和现代教育为例,辩证分析了我国传统教育无视人的主体地位的弊病。
c.现代教育要扬弃儒道模式,以尊重和发挥人的自由本性为出发点,重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D.现代教育的价值既要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又要构建认同和帮助个性自主选择的教育环境。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7题。
                           戆子记
                          [清]谢济世
 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①。黠者眴②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
 既而改御史,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则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
 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蘖③,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 
 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 
[注]①酡:饮酒脸红貌。②眴(shùn):眼珠转动,以目示意。③媒蘖:酝酿之意,比喻定计陷害。
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酒酣                 酣:酒喝得很畅快
B.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   短:缺点、过错
C.而心颇衔之       衔:接受 
D.名曰戆子云           戆(zhuàng):性情憨厚而刚直
1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      ②吾令人望其气                
B.①备粱糗以从          ②以其无礼于晋                  
C.①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    ②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
D.①而心颇衔之           ②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1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戆者“忠直”的一组是  (    )
 ①召未至,戆者已归。     ②挥拳逐去,客哄而散。 
 ③遭戆者于道。        ④戆者止之。 
 ⑤谢之,而心颇衔之。          ⑥即吾侪报主之时也。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戆子通过厉斥歌者、夺酒劝主、沽直之辩这几件事情,使主人从不开心、勉强接受到心中感佩,慢慢取得了主人的认可,从主戍边之举更是获得了主人的信任。 
B.文章用对比手法,戆子、黠者的一言一行形成了鲜明对比,黠者前后的行为也构成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传神,仆人的“可用”、“不可用”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C.本文文笔简约,语言朴实,生动地刻画出了三个不同品性的仆人形象。文中黠、朴二人正是朝中奸佞小人和平庸俗人的投影,而戆子则是作者这类人的写照。 
D.作者为“戆子”作记,是借戆子宣泄心中郁愤,剖示耿直忠诚之心,是对朝廷吏治、君主视听的讽刺。 
17.把第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2分)
 译文:                                                                     
   (2)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3分)
 译文:                                                                

四.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一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墨 梅   王 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8.(1)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16分)
幸福和苦难都属于灵魂
周国平
幸福似乎主要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不过,它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非常强烈和深刻的快乐,以至于我们此时此刻会由衷地觉得活着是那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正是这样,幸福的体验最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了实现。不管拥有这种体验的时间多么短暂,这种体验却总是指向整个一生的,所包含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总体评价。当人们感到幸福时,心中仿佛响着一个声音:“为了这个时刻,我这一生值了!”若没有这种感觉,说“幸福”就是滥用了大字眼。人身上必有一种整体的东西,是它在寻求、面对、体悟、评价整体的生命意义,我们只能把这种东西叫作灵魂。所以,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绪,而是灵魂的愉悦。
“幸福”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活得有意义”的鲜明感觉。它必须通过反思,所以会有“身在福中不知福”之说。幸福只是灵魂的事,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
既然一切美好的经历必须转化为内心的体验才成其为幸福,那么,内心体验的敏感和丰富与否的确是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对于内心世界不同的人来说,相同的经历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事实上他们也并不拥有完全相同的经历。
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到苦难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为苦难,正是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怀疑、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是灵魂在出场。外部的事情再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也只成为一个精神事件,就称不上最苦难。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应当说必具有某种精神价值。
快感和痛感是肉体感觉,快乐和痛苦是心理现象,而幸福和苦难则仅仅属于灵魂。幸福是灵魂的叹息和歌唱,苦难是灵魂的呻吟和抗议,在两者中凸现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或正或负的强烈体验。
幸福是生命意义得到实现的鲜明感觉。一个人在苦难中也可以感到生命意义的实现乃至最高的实现,因此苦难和幸福未必是互相排斥的。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在苦难中感到的却是生命意义的受挫。我相信,即使是这样,只要没有被苦难彻底击败,苦难仍会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
(原文见2004年第一期《语文教学通讯》,有改动)
19.结合全文,简要回答作者为什么说“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绪,而是灵魂的愉悦”。(3分)
                                                                            
20.文中加点的两个“经历”的含义是否相同?应该怎样理解?(3分)
                                                                            
21.作者为什么说“幸福和苦难未必是互相排斥的”?结合文章内容,请分条表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一个人是否有幸福的感觉,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善感的心灵,能否将美好的生活经历转化为内心的体验。  
B.当我们说“我这一辈子值了”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是幸福的感觉,因为他的一生的追求就是为了获得这种感觉。  
C.幸福和苦难都是灵魂的对象,都惊醒了沉睡的灵魂,虽然它们的角度不同,给灵魂的感受和价值也不同。  
D.因为苦难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信心,使灵魂处于痛苦而又紧张的状态,所以,苦难可视为人对生命意义的负面的体验。  
E.由于幸福和苦难未必是互相排斥的,我们有时候经受的痛苦、悲伤、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正是一种幸福。
六.语言表达(3)
23.下面的词句是清末某文学家为武侯庙撰写的对联的组成部分,请把它们整合成下联,并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 取西蜀定南蛮   ②中军帐里    ③水面偏能用火攻   ④东和北拒点    ⑤变金木土革爻卦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句话:“蜗牛之所以走得慢,是因为它不舍得放下家室。”
“舍得”,意思是愿意割舍,不吝惜,但如果把其中的“得”读作二声,这个词就会变成一个短语,产生新的含义,富有发人深思的辨证意味。若再去联系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你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和感悟。
请以“舍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东沟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答卷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1)                                                                        (2)                                                                          
18.(1)                                        
(2)                                                                          
19.                                                                          20.                                                                          21.                                                                                                                                                         22.             
23.                    
24.作文

舟山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答案
一.1.A    2。C    3。B     4。C     5。A     6。C   7。C    8。D
9.A (“人的存在”是有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自由的存在等多种本质和属性的。BCD项都只答到其中一种存在方式。) 10。D(人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而且是社会的存在,不仅有与自然相融而和睦相处的需要,又有改造自然的需要。)11。D(不合文意,文中说儒家和道家都是对“人的自由本性的片面化乃至否定”,“儒家更注意人的自由存在”错。)
12.B(“以……为例”说法不对,同时也没有“辨证分析我国的传统教育”。)
13.C(心中怀着,特指怀恨在心)14.B
15.C(①③句是客观之事,不能说明“忠直”,故可排除含有①③的选项。⑤是侧面说明。)
16.A(“心中感佩,慢慢取得了主人的认可”处理解有误)
17.(1)我们兴致也差不多了,哪儿有歌伎来给我们助酒呢?
(2)这是我们主人报国之时,也就是我们报答主人的时候,我愿跟您去。(判断句1分,“侪”1分,整个句子完整流畅1分。)
四.18.(1)高洁、清秀;淡雅、素朴。(答对一组得1分,两组中各答一个,得2分) 
(2)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五.19.①幸福的体验包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整体评价。②灵魂是评价生命整体意义的东西。(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
20.不同。前一个“经历”是具体的生活历程。第二个“经历”是内心对生活的感受和领悟。(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
21.①两者都和灵魂有关,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②两者都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或正或负的体验。③两者都使人感受到了生命意义的实现。(每答对1点给2分)
22.BC(B项将因果关系颠倒了,有幸福的感觉时,仿佛心中响着这句话,说这句话时未必是幸福的感觉。C项“价值不同”错,价值是“都能深化对生命意义的认识”)(选对1项给2分)
六.14253
附: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梅庄主人在翰林院供职。他有三个奴仆:一个聪明,一个老实,一个憨直。
 一天,同在翰林院的官员们到梅庄主人家小聚,酒喝得正畅快时,主人说:“我们兴致也差不多了,哪儿有歌伎来给我们助酒呢?”聪明的仆人马上回答说:“有。”接着他又担心憨直的仆人会有话说,就告诉主人,找个别的理由把他支使出去。叫老实的仆人看门,而他亲自去请歌伎。歌伎还没有来,憨直的仆人已经办完事回来了,看见两个人怀抱琵琶来到门口,就惊讶地问:“为什么到这里来?”聪明人说:“这是奉主人的命令。”憨直的人厉声说道:“我在这里当仆人十多年,从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人进出,一定是主人喝醉了酒吩咐的话!”他挥动拳头,把歌伎赶了出去。客人们闹哄哄地散了席,主人感到对不起他们。
 一天夜里,主人点灯饮酒,校勘书籍。天气寒冷,酒瓶已经喝空了,脸上还没发红,聪明人用目光示意老实人再去买酒。老实人在路上碰见了憨直的人,憨直的人夺下酒瓶,回来规劝主人说:“今天喝二瓶,明天喝三瓶,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买多了酒会损失钱财,喝多了酒会伤害身体,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呀!”主人勉强点头同意他的话。
 不久,主人改官为御史。早晨上朝前,书童为主人举着灯,灯油倒出来弄脏了主人的朝服,聪明的人跺着脚说:“不吉利!”主人很生气,叫老实人用棍子打书童,憨直的人上来阻止老实人,并说:“我曾听您说,古人有羹汤弄脏了朝衣、灯烛烧着了胡须都不动声色的,您能说却不能做吗?”主人把怒气转到憨直的人身上,说:“你是想赚得直言敢谏的名声呢?还是想表现恩惠来讨好呢?”憨直的人回答道:“恩惠是您施予的,我哪里有呢!我奉献愚忠,您却说我赚取直言的名声!您现在身居掌管纠察的官职,将来跪在天子脚下,和天子争论是非,在朝廷上和大臣们争议兴革利弊,把失去官位看作是抛弃草鞋,甘心降职贬谪就像是乐于回家一样。您也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别人也会认为,您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主人说不出话来,只好表示感谢,但心里却很记恨这人。
 从此聪明人整天窥察憨直的人的过错,引诱老实人一同挑拨离间,劝主人赶走憨直的人。正逢主人获罪坐牢,谄害没有成功。没多久,主人奉命戍守边疆,出牢来整理行装。这时聪明人已经逃走了,老实人也竭力请求到别家去做仆人,憨直的人却捋起袖子上前说:“这是我们主人报效祖国的时候,也正是我们报答主人的时候啊!我愿意去!”他忙着买马、造车、制作帐篷、准备干粮,跟着主人去边疆。于是主人叹息着说:“我原来认为聪明的人和老实的人有作用,现在才知道,聪明的人有作用却不能任用,憨直的人倒是可以任用的;老实人可以任用却实在没有作用,倒是憨直的人有作用啊。”
    主人把憨直的人收养为儿子,取名“戆子”。
这是一篇名文。为“戆”者作记,只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一生忠诚耿直却处处蹭蹬的满腹郁愤,充满对朝廷言路及用人制度的辛辣讽刺。写来简炼生动,时有警句,人物立纸上呼之欲出。从三个不同品性的仆人身上,我们可见到奸诈媚谄、八面逢缘的佞人形象,目光短浅、唯唯诺诺的俗人形象,而戆子无疑是作者本人的写照。 (120.135.243.8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调研测试』  下一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