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与答案(201003)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09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与答案(201003)(高二上册 沪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201003)姓名班级(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3分)A:最近有没有去“扫货”啊?B:有啊,刚“败”了一个“小马可”的包包,很MarcJacos!A:我倒不大喜欢MarcJacos的手袋,太纽约“范儿”,“大马哥牌”倒是很“妖”。①这样的对话肯定会被年长的一辈所责备:“这说的啥呀!”可是混在时尚圈、
试题预览
2009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201003)
姓名        班级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3分)
    A:最近有没有去“扫货”啊?
    B:有啊,刚“败”了一个“小马可”的包包,很Marc Jacobs!
    A:我倒不大喜欢Marc Jacobs的手袋,太纽约“范儿”,“大马哥牌”倒是很“妖”。
    ①这样的对话肯定会被年长的一辈所责备:“这说的啥呀!”可是混在时尚圈、追求时尚的人,一定知道这样的语言来自新新人类,即“潮人”。
    ②“潮人”以年轻人为主,他们穿着时尚、新颖,对国际流行品牌极其熟悉;他们另类大胆,奔放自由,个性独立,行为新潮,在艺术上追求Avant-garde(前卫主义),喜欢“嬉皮”“爵士”“嘻哈”。潮人以其“新”“奇”“特”的装扮和行为,已成为时代的“宠儿”,以至明星们也纷纷以“潮人”自居。于是乎,“潮人村”“潮人吧”“潮人馆”“潮人服饰”“潮人玩物”“街头潮人”……应运而生,甚至出现了“天使爱美丽,潮人爱出位”“做人,就要做‘潮人’”等狂语。风气所至,潮人已经成为一个高频流行语。如“演艺界潮人热与冷之间”(《文汇报》2008.7.12);“数码装备潮人,尝鲜盛夏的果实”(《法制时报》2008.6.19);“‘潮人’主持本地帮”(《南方周末》2008.6.10)等。
    ③据考查,“潮人”一词来自日本,是“追求新潮之人”的缩写。在我国古代就有“弄潮儿”,其含义与“潮人”有点相似。宋朝潘阆《酒泉子》:“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弄潮潮”本义是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水中戏水的少年,今比喻站在时代前沿有开拓精神的人。众所周知,日本是个潮流大国,日本人在装扮上追求新颖、奇特,什么样的稀奇装扮在日本都不会使人觉得突兀。那里不仅是国际知名品牌服饰的云集地,而且形成了一批以精致的细节、大胆的造型、鲜亮的色彩、个性的混搭为特色的时尚品牌,在那里总能找到世界各地都没有的特别款式。这些都让日本人的打扮成为时尚潮流的指标,并由此刮起一股“潮人之风”,出现许多个性的“潮牌”(即潮人喜欢的品牌),如BAPE,TOY2R,VISVIM,GOODENGOUGH等。
    ④“潮人”不仅仅会穿、会扮,更会不断地发明创造新的时尚语言。“潮人”世界有自己的用语,如本文开头出现的那段对话,其中“扫货”即为shopping”;“败”就是买到手的意思,源自圈中格言“生命不息,败家不止”;“小马可”是设计师Marc Jacobs的二线品牌Marc By MarcJacobs,而“大马哥”则是圈中人对品牌D&G的称呼;“范儿”前加形容词,即什么什么的感觉;而“妖”就是美女们一定要懂的,因为在时尚圈里漂亮一定不能说漂亮的,一定要说“妖”,这绝对褒义,美得妩媚。诸如此类的词语实际上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语言生活中。有些媒体曾介绍过一些“潮人”用语。如“时尚潮人‘黑话语录’”(《市场报))2008.6.16),“80后潮人必须会的六十句话”(腾讯网2008.6.27)。
    ⑤有人还为潮人划分等级,如根据其自身表现出的潮流指数,通过一系列的测试题或是形象比较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像《瑞丽时尚先锋》(2008.6.5)发表了《测试你是几级“时尚潮人”》的文章。此外,还有人根据不同标准给“潮人”分类。如根据对时尚方向的关注点不同分为数码潮人、音乐潮人、影视潮人、环保潮人、弄色潮人等;根据地域的不同分为日本潮人、芬兰潮人、纽约潮人、香港潮人等。
⑥现在年轻人追求潮流,追求“个性”“前卫”“新锐”,“潮人”之风已猛刮全球。在个性张扬的时代,追求新潮本也无可厚非,I  I不顾自己的特点I  I公众的审美习惯,一味地随波逐流、盲目跟风,I  I会跌落“媚俗”的低谷。“潮人”并非只是简单的穿着、打扮,做一些惊世骇俗的动作就能实现的。真正的“潮人”要有对潮流的敏感力和感悟力,对时尚内涵的理解力,有自己的文化品位。潮流总是无法追逐到尽头的,我们还要考虑什么样的装扮和行为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恰当地突出自我的个性、流露自我的品味和对时尚的追求才是新时代年轻人的主调。    
(《咬文嚼字》2008年第11期)
1.第②段说“风气所至”,“风气”在文中指                         。(2分)
2.潘阆《酒泉子》中的“弄潮儿”,与文中所说的“潮人”,其相似之处在于         
                                              。(整合文中信息回答) (2分)
3.第②、④段中列举了许多媒体,主要是为了                        。(2分)
4.文中第⑥段的空格处应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 (2分)
  A.若 与 才    B.但 和 只       C.既 及 则    D.虽 或 就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2分)
  A.“个性张扬”、“行为新潮”、“语言怪异”,已成为当今年轻人的基本特点。
  B.正因为有许多个性的“潮牌”,才使得稀奇的装扮在日本不让人觉得突兀。
  C.贬词褒用是“潮人”用语的一个典型例子,也是语言发展演变的一种现象。    
  D.所谓的“前卫”、“新锐”,只是一种定义与划分,实质是一种盲目的跟风。
6.文末说“真正的‘潮人’”,应当有“自己的文化品味”。你赞同这种看法吗?结合你对服饰装扮或生活用语的感受,谈谈自己所理解的“文化品味”(80字左右)(3分)
                                                                              

(二)补全下列诗句。(10选7)
7、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            ,欲语泪先流。
9、吾尝终日而思矣,                   10、吾师道也,                    
11、了却君王天下事,                  12、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3、携来百侣曾游,                    14、山河破碎风飘絮,              。
15、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16、             ,清泉石上流。

(三)阅读下文,回答17~20题(12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7、写出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3)君子不齿                        (4) 圣人无常师            
18、下列加点字与“孔子师郯子……”中的“师”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序八州而朝同列                   B、侣鱼虾而友麋鹿
C、却匈奴七百余里。                 D、履至尊而制六合
19、下列加点字中与“郯子之徒”中的“之”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B、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杜赫之属为之谋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四)阅读下列文段,完成21-24题。(10分)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奋六世之余烈                  (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2、下列句子与其他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2分)
A.这段文字主要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其统一天下的破竹之势与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B.这段文字可以渲染“攻天下”时的秦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文秦迅速灭亡作对比,以此突出文章的中心。
C.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讽刺秦始皇自以为可以保其功业,传至万世以至无穷
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24、有评论称《过秦论》乃西汉政论家贾谊之史论名篇。文章行文犹如长江大河,波澜起伏,气势磅礴,雄浑有力,极有文采,有如汉代辞赋,让人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赞叹不已。请就选文运用的修辞手法角度,结合具体文句,对本文的写作特色进行赏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25~27题(8分)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25、解释加点词的意义(2分)
(1)华如橘,春荣            (2)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26、解释下列句子(4分)
(1)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27、白居易介绍荔枝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     介绍的重点是      (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8一32题。(10分)
    高帝之入秦,一战于武关,兵不血刃,而至咸阳。此天也,非人也。    
    秦之亡也,诸侯并起,争先入关。秦遣章邯出兵击之。秦虽无道,而其兵方强。诸侯虽锐,而皆乌合之众。其不敌秦明矣。然诸侯皆起于群盗,不习兵势,陵藉郡县,狃①于亟胜,不知秦之未可攻也。于是章邯一出而击周章、破陈涉、降魏咎、毙田儋,兵锋所至,如猎狐兔,皆不劳而定。后乃与项梁遇,苦战再三,然后破之。梁虽死,而秦之锐锋亦略尽矣。然邯以为楚地诸将不足复虑,乃渡河北击赵。邯既北,而秦国内空。至是秦始可击,而高帝乘之。此正兵法所谓避实而击虚者。盖天命,非人谋也。
项梁之死也,楚怀王遣宋义、项羽救赵。羽愿与沛公西人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祸贼,尝攻襄城,襄城无噍类②,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喻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诚得长者往,无侵暴,宜可下。”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沛公方入关,而项羽已至河北,与章邯相持。邯虽欲还兵救秦,势不得矣。怀王之遣沛公,固当,然非邯、羽相持于河北,沛公亦不能成功。故曰:此天命,非人谋也。([宋]苏辙《汉高帝论》)
注释:①狃:习惯 ②噍类:指活着的或活下来的人
28、本文作者苏辙,与其父         、其兄苏轼,并称为“三苏”。(1分)
29、文中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是?                      。(2分)
30、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史实,与本文所说的“怀王遣沛公入关”这一典故,在事理上最有关联的一项是  (        ) (2分)
    A.约法三章  B.四面楚歌  C.揭竿而起  D.破釜沉舟    
31、第②段末句“盖天命,非人谋也”,与第③段末句“故曰:此天命,非人谋也”,这两句的位置能否互换?请结合文意加以评价。(2分)
                                                                         
32、试整合《过秦论》或《阿房宫赋》的相关内容,就本文所论及的秦灭亡的原因,进行辨析并加以适当的补充。(3分)
                                                                         


作文(40分)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进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人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2009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201003)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一)(13分)1、                                                  (2分)
2、                                                                     
                                                                  (3分)
3、                                                                (2分)
4、        (2分)
5、        (2分)
6、                                                                         
                                                                              
                                                                  (3分)
(二)(7分)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三)(12分)17、(1)         (2)         (3)          (4)             
18、              (2分)
19、              (2分)
20、(1)                                                           (2分)
(2)                                                              (2分)
(四)(10分)21、(1)           (2)            (各1分)
22、        (2分)
23、        (2分)
24、                                                                        
                                                                          
                                                                  (4分)
(五)(8分)25、(1)              (2)         (各1分)
26、(1)                                                           (2分)
(2)                                                              (2分)
27、               ;                            (各1分)
(六)(10分)28、            (1分)
29、                                                               (2分)
30、          (2分)
31、                                                                       
                                                                  (2分)
32、                                                                       
                                                                           
                                                                  (3分)


 (一)(16分)
1.(2分)时下年轻人穿着时尚、新颖(1分);他们个性独立,行为新潮(1分)。
2.(3分)站在时代前,沿有开拓精神(1分);另类大胆,奔放自由(1分);追求新颖、奇特(1分)
3.(2分)说明潮人已成为高频流行语;其相关的一些语言已经渗透到语言生活中。
4.(2分)B
5.(2分)C
6,(3分)观点(1分);用例(1分);阐述(1分)
(二)(7分)略
(三)(12分)
17、(1)高出、超过;(2)糊涂;(3)同列;(4)固定(4分)  
18、B; (2分)  
19、A(2分)  
20、(1)不知道断句,有的人去学习(问老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人(却)不学习(不向老师请教)。(2分)  
(2)(以)地位卑贱的人(为师)就足以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于谄媚。(2分)  
(四)(10分)21、(1)发扬(2)同“呵”喝问
22、B(2分)
23、C(2分)
24、修辞,举例,分析各1分
(五)(8分)25、(1)同“花”(2)绘图
26、(4分)(1)大致就是那样,它的实际情况比那还要详细。(大略,其实,过,通顺,各0.5)(2)那是给那些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省略,而,为,通顺)
27、(2分)打比方;荔枝很难保鲜的特征(各1分)
(六)(11分)    
28、(1分)苏洵
29、(2分)运用排比、比喻、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1分,写到一点即可),突出秦兵的强大。(1分)
30、(2分)A
31、(2分)不能互换,“盖”作为连词,连接上句及上面内容,推测高帝灭秦的原因(表示推论的原因)(1分),而“故”,作为连词,表示“所以”、“因此”,是在先前的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举出史实予以佐证,从而论从史出,予以结论性的判定(1分)。
32、(3分)要点:能回忆课文相关内容(1分);能针对秦亡的原因,从“天命”或“人谋”的角度,予以辨析整合(1分);表达(1分) (116.234.34.7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沪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词的鉴赏(综合练习)』  下一个『初三语文综合测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