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模拟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九年级语文模拟测试题(九年级上册 鄂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九年级语文月考检测试卷一、(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浩瀚(hàn)水渍(zì)茫茫戈壁(gē)B厄运(è)焦灼(zhuó)入不敷出(fū)C蹒跚(sān)匮乏(kuì)自艾自怜(ài)D耷拉(dā)嗥叫(háo)吹毛求疵(cī)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褶皱磕绊永垂不朽B沮丧
试题预览
九年级语文月考检测试卷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浩瀚(hàn)水渍(zì) 茫茫戈壁(gē) B 厄运(è) 焦灼(zhuó)入不敷出(fū)
  C 蹒跚(sān)匮乏(kuì)自艾自怜(ài) D 耷拉(dā)嗥叫(háo) 吹毛求疵(cī)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褶皱  磕绊  永垂不朽                 B 沮丧  浮澡  汗流浃背
  C 荒谬  窒息  海市蜃楼                 D 谦卑  凝视  心惊胆战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1)全队的人都被那驼步声和这嘶喊声     得落下热泪,谁也不肯向前走一步了。
 (2)我绝不    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人都必得有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3)与此同时,我必须    我的理想,也许有那么一天,我能实现这些理想。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这次家长会上,家长们就如何让孩子不再沉迷网络的问题进行了广泛地讨论。
 B 那些坚守职业操守的人,无时无刻不将“责任”二字铭记于心。
 C 在从医生涯中,王争艳坚守着医务工作者的原则:廉洁从医,不求回报。
 D 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文学名著,有利于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5、下面语句还原到语段中的位置,正确的一处是:
许多疾病会打破人体内原有的平衡,使内分泌紊乱,导致人过早的产生白发。
头发变白是毛发正常的老化,但是影响毛发变白还有其他一些因素,遗传、疾病和精神因素也会使头发变白。(A)在我国,头发早白具有家族集聚的特点,一个家庭的父母头发早白,其遗传基因使子女的头发十有八九也会早白。(B)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溃肠性结肠炎以及贫血、营养不良等都可能使人头发变白。(C)不少人由于极度紧张、忧愁、悲伤而引起体内发生一系列急剧变化,造成内分泌严重失调,在很短时间内出现白发,有如民间传说的“伍子胥过韶关,一夜愁白了头”。(D)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高峰
①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里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
②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着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0C~500C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每天都有数小时的地表高温。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也将变得越来越贫瘠和荒凉。
③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障了充分的水,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原来,干旱地区土壤的肥力本身不如气候温和地区,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和气候温和地区有相同的农林物产。
④以往的研究表明,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必需营养物质。虽然全球气候变暖可让沙漠和其他干旱地区的降水比以往稍微增多一点,但是这只能带来临时性的草芽萌生,并不能阻止沙漠化进程的加快,更不可能带来多样化的绿洲生态,气候变暖在沙漠地区导致的损失比收获要巨大得多。
⑤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的温度会骤然增高,空气分子被加热到3万度以上(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致使大气中不活泼的氮和氧化合,变成二氧化氮。大雨又将二氧化氮溶解成为浓度很低的硝酸,并随雨水降到地面,很快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化合变成很好的化肥——硝石。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因此,干旱地区的氮平衡被恶劣的气候所打破,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中。
⑥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⑦如果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
6.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C.沙漠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水         D.沙漠地区的恶劣气候
7.下列说法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沙漠地区土壤中的氮含量很少,气候不断变暖导致它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
B.即使没有阳光的照耀,沙漠土壤中的氮也会随地表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释放出来。
C.如果能有充分的水,那么干旱地区土地的出产就会得到改善。
D.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必需营养物质。
8.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是指沙漠“变得越来越贫瘠和荒凉”的现象。
B.气候温和地区的氮在土壤和大气中能循环而达到平衡,功劳在于大雨。
C.如果能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减少干旱地区氮的流失。
D.如果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那么沙漠扩张的势头将会减弱。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错)
10.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宋何罪之有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
11.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四、(14分)
12.将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3.填空(共8分,每小题2分)
 (1)生活中,有人感叹浮生若梦,应及时行乐的悲调,请你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来启发他正确对待这有限的人生。
 (2)苏轼《浣溪沙》中作者自勉,表达身处逆境,仍乐观向上精神的诗句是:谁道人生无再少?          ,           。
 (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
五、(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①刚刚搬入新居不久。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②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
③“你找谁?”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④“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⑤“什么事?你说吧。”
⑥“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
⑦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⑧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
⑨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
⑩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
○11“换上吧。”我热情地说。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对孩子说:“这位叔叔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建筑公司盖的。我负责砌墙,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对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12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许多。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13一会儿,这对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退到门边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手,重重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真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
○14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那孩子对他父亲说道:“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一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15孩子仰起稚气的脸,眨着双眼,高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16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
○17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挺。
○18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
14.用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方框,表明“我”对这位民工父亲的态度的变化过程。(3分)

15.开篇描写新居“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其用意是什么?(4分)
答:                                                                        
16.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幸福”的理解。(4分)
“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
答:                                                                         
17.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有不少“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如何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分)
答:                                                                         
六、(共8分)
根据要求完成18~20题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去年以来,云南秋、冬、春连旱,出现百年一遇的旱情;贵州秋、冬连旱,出现八十年一遇的旱情。
材料二  2010年,全国2212万人因干旱而饮用水困难,其中79%的人集中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截至4月底,干旱已造成百色市222万人受灾,115万人饮用水困难,251万亩农作物受灾。
材料三  据统计,如今已有近10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水荒地区。联合国警告说,如果世界仍以同样的速度消耗水资源,到2025年,将有27亿人面临严重的水短缺。
 ⑴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内容。(3分)
答:                                                                  
⑵分析材料三,说说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答:                                                                  
⑶百色受灾期间,得到了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热忱帮助。假如你是旱区的一名受助学生,请续写下面的句子,以表达你的感激之情。(要求:句式相似,意思连贯,形象生动)(2分)
您送来的滴滴甘泉,汇成了涓涓细流,浇灌了一片片心田;
您送来的滴滴甘泉,              ,               。
七、写作(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孩子和妈妈住在湖心小岛,他们常常去钓鱼。在鲈鱼钓猎开禁的前一天的傍晚,他们又来钓鱼。在美丽的月光下,孩子意外地钓起了一条很大的鲈鱼,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翕动着。他从没钓过这么大的鱼,妈妈和儿子都惊呆了。可是此时离开禁时间还有两小时,虽然周围没有一只鱼艇,没有一个钓鱼人,妈妈还是坚定地要求孩子将鲈鱼放生,孩子哭了。泪光中,鲈鱼抖动笨重的身躯渐渐消失。孩子再也没能钓到那样大的鱼,但他却为此终生感谢母亲。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于那晚的问题,但他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成为一名成绩斐然的建筑师。
人生的成就究竟源于什么?请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本中不要出现自己真实的姓名、班级。


6、B    7、C   8、B
14.(3分)警惕(或冷漠)   感动   敬佩(每框1分)
15.(4分)(每个要点2分)⑴体现新居的宽大、温暖、清亮、宁静。
⑵烘托“我”愉悦、兴奋的心情。
16.(4分)示例:⑴为生活中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或相互平等、真诚理解)而感到幸福。
⑵这位民工父亲为能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工作成就而感到幸福。
17.(4分)①“鸡犬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淡漠。(2分)
②人与人应该沟通理解,真诚相待,相互帮助,这样才能和谐相处。(2分)
(只要能扣住“真诚、理解、和谐”答题,表达通顺,即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18(3分)去年以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遭遇严重旱灾。(关键词:西南部分地区 严重旱灾)
19(3分)(每个要点给1分)①无节制用水(或过度浪费水资源)。
②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
20(2分)示例:化作了缕缕春风,吹开了一朵朵心花。
作文
(讲解:母亲对儿子的教育的核心是诚实、守法、严于律己。事情虽小,但习惯的养成、原则的坚守、抗拒诱惑的意志事关重大。材料后面“人的成就究竟源于什么?”向考生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可以寻找的“源”很多:家庭的严格教育、母亲见微知著的教育、人的自控能力、好习惯的养成、对抗诱惑的意志、坚守人生原则……这些“源”都在材料之中。成就不分大小,不要狭隘地理解成就必须是成人以后的事业上的成就。更不能离开材料去写材料中没有的成功原因——如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把握机遇……) (219.140.189.12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鄂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四川巴中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下一个『2006----2010年高考语文四川卷分类详解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