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课内阅读汇总(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现代文课内阅读汇总(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一课藤野先生㈠课文1~3自然段1、文章开头这三段写了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答:这三段写了作者在东京的见闻,流露出对东京环境的厌恶之情。2、作者为什么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试揣摩“无非”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答:作者满怀希望来到日本求学,但东京的学习环境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令作者非常失望和厌恶,
试题预览
  第一课 藤野先生
㈠课文1~3自然段
1、文章开头这三段写了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三段写了作者在东京的见闻,流露出对东京环境的厌恶之情。
2、作者为什么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试揣摩“无非”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答:作者满怀希望来到日本求学,但东京的学习环境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令作者非常失望和厌恶,“无非”有“只”“不外乎”“不过是”之意,正表达作者的失望和厌恶。
3、第一段中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答:表现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形成一座富士山”,用比喻、夸张,嘲讽他们的丑态;“油光可鉴”表明他们精心打扮;“扭几扭”写出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4、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事?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答:写了清国留学生学跳舞的事,作者的态度依然是厌恶。
5、作者为什么说要“到别的地方去看看”?
答:作者满怀救国救民之志来到东京,不料东京却是这样的乌烟瘴气,远大的抱负和令人失望、痛苦的环境形成尖锐的矛盾,因而他不得不另外寻求一个有利于实现理想的环境,所以说“到别的地方去看看”。

㈢课文29~31自然段。
6、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是针对前文什么事说的?
答:匿名信事件。
7、对“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中国贫弱,教育落后,因此一般中国人智商低,日本学生的怀疑不无道理。
B.弱国国民智商虽低,但六十多分的成绩并不高,因此不应受到怀疑。
C.弱国的人低级,因而被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
D.弱国的人就是低能儿,这是极其荒谬的推理,作者用反语表达了无比愤慨的感情。
8、“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一句中的“中国人”指的是:
答:即将被日本人枪毙的中国人和围观的中国人。
9、作者为什么说“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答:作者没有把自己当局外人,而是强烈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人,看到同胞的愚昧和麻木,作者深感悲哀和愤懑。
10、作者为什么说“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答:因为作者是中国人,看到影片上中国人被杀,而且日本学生欢呼,作者的心被深深刺痛,所以觉得欢呼声刺耳。
11、“呜呼,无法可想!”这句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为某些中国人的愚昧、麻木而激愤难抑。
12、上文最后一句中的“那时那地”、“意见”和“变化”分别指什么 ?
答:那时那地:指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看了影片之后。
意见:学知救人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变化:觉得学医并非是件紧要事,要紧的是要改变国民的精神。

㈣课文37~38自然段。
13、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答: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平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并给予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这么说。
14、你怎样理解“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的意思?其中“良心发现”指什么?
答:作者决心继续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
“良心发现”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

第二课  我的母亲
课文6、7自然段。(我母亲——我的慈母)
1、找出文中母亲是严师的例子,是慈母的例子,并各用一句话概括。
答:(因为说轻薄话,母亲重责“我”。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2、文中画线句体现了母亲的什么心理?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来”,为什么?
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处罚的目的是对孩子有所惩戒。)
3、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在文中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为下文埋下伏笔。)
4、概括上文的中心意思。(用原句回答)
答:(“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之职。)
5、评论作者母亲教子的方式。
答(母亲教子严格,有时过于严厉。由于旧式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母亲深感教子责任重大,更兼丈夫去世后,孩子是她精神寄托的全部。(看法可见仁见智))

第三课  我的第一本书
课文第2~9自然段。
1、请概括上面这段文字的大意。
答:“我的第一本书”的来历。
2、上文中对父亲的描写很简洁,但却生动地刻画了父亲的性格特点。请揣摩下列句子,回答后面的问题。
⑴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父亲为什么要板起面孔考“我”?)
答:因为“我”考了倒数第二名,仅比低能的二黄毛高,所以父亲很生气,以为“我”读书不用功。
⑵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父亲为什么“愣了半天”?)
答:因为这本书被拦腰截断,只有下半部分,无封皮无头尾,父亲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所以发愣。
⑶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你从父亲“愁苦”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什么?)
答:感受到了对儿子的深沉的爱及对儿子不争气的失望和无奈。
⑷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烟台开发区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下一个『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