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暑期作业四、五、六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阶段测试
试题
名称
高一必修二暑期作业四、五、六(高一必修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暑期练习四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吞噬(shì)愕然(è)引擎(qíng)小心翼翼(yì)B.倒坍(tān)跛脚(ŏ)刹那(chà)不屈不挠(ráo)C.惬意(qiè)瞭望(liáo)空袭(xí)凝眸远眺(mōu)D.粗犷(kuàng)呆滞(zhì)佚名(yì)目光炯炯(jiǒng)2.下列各组中字形全都正
试题预览
暑期练习四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吞噬 (shì)   愕然 (è)     引擎 (qíng)   小心翼翼(yì)
B.倒坍 (tān)   跛脚 (bŏ)    刹那 (chà)    不屈不挠(ráo)
C.惬意 (qiè)   瞭望 (liáo)  空袭 (xí)     凝眸远眺(mōu)
D.粗犷 (kuàng) 呆滞 (zhì)   佚名 (yì)     目光炯炯(jiǒng)
2.下列各组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震荡    匮赠      匮乏      芸芸众生
B.震颤    甲胄      溃逃      臭名昭著
C.肃睦    呆滞      奴役      震撼人心
D.和睦    暄闹      雷霆      哀声叹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面对这回音沉闷而单调的四壁,我所     的,我所     的又在哪里呢?
②我天没亮就醒了,不明白为什么感到那么     。
③我经常神经质,尤其星期天;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气氛令人     、呆滞、沉重。
A.咒骂  憎恶  窒息  窒闷 
B.咒骂  厌恶  窒闷  窒息
C.诅咒  厌恶  窒息  窒闷  
D.诅咒  憎恶  窒闷  窒息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一样大。
B.为什么有些人挨饿,世界其他地方却有堆积如山的食物在腐烂?
C.1945年,声名显赫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
D.你能做的一切,从应该被做的角度来看,始终只是沧海一栗。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D.实施名牌战略,精心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是加入WTO之后,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我国各大企业相继制定的发展策略。
6.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5分)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          
              ,                     ;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              
      ,                      ;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7.请以“现代人”为开头,重新表述下面这句话的意思。(可以增删个别词语)(4分)
生存空间的狭窄使心灵的空间日见拥挤;商业性流行文化的气浪,早已将现代人胸中的浪漫诗神卷走,心不复空灵。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留 侯 论
苏轼
   古人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圮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
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圮上老人之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人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以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8.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然后可以就人事                就:成就
B.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    下:做人下(的人)
C.养其全锋以待其敝         敝:疲惫,衰败
D.不称其志气                称:称颂,赞许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以其所挟持者甚大
     秦王恐其破璧
   郑伯肉袒牵羊以迎
      余船以次俱进
      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
      若事不济,此乃天也
 10.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将“匹夫”之勇与“大勇者”之勇进行比较,指出“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就在于有“能忍的品质,体现了佛家的物我相忘,身心皆定”的精神。
 B.本文列举了张良阻击秦王,进履受书,劝说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三件事,以鲜明生动的历史事实为例,说明“忍小忿”才能“就大谋”。
 C.作者以项刘楚汉之争为例,论证正是由于张良能够“忍小忿”,所以才能“就大谋”,也才能辅助刘邦建立帝业。
 D.文章以郑伯肉袒牵羊,勾践臣妾于吴与项刘楚汉之争等历史事实为例,进行说理,具体生动,深入浅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1.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3分)


(2)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3分)


(3)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4分)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2.(1)本篇的主旨是什么?(4分)
 

(2)本篇前三句叙事抒情,最末一句却以写景作结,你能说说它的作用吗?(4分)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19分)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美)Og•Madino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我要如何利用这最后、最宝贵的一天呢?首先,我要把这一天的时间珍藏好,不让一分一秒的时间滴漏。我不为昨日的不幸叹息,过去的已够不幸,不要再陪上今日的运道。时光会倒流吗?太阳会西升东落吗?我可以纠正昨日的错误吗?我能抚平昨日的创伤吗?我能比昨天年轻吗?一句出口的恶言,一记挥出的拳头,一切造成的伤痛,能收回吗?
不能!过去的永远过去了,我不再去想它。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我该怎么办?忘记昨天,也不要痴想明天,明天是一个未知数,为什么要把今天的精力浪费在未知的事上?想着明天的种种,今天的时光也白白流失了。祈盼今早的太阳再次升起,太阳已经落山。走在今天的路上,能做明天的事吗?我能把明天的金币放进今天的钱袋吗?明日瓜熟,今日能蒂落吗?明天的死亡能将今天的欢乐蒙上阴影吗?我能杞人忧天吗?明天和今天一样被我埋葬。我不再想它。
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这是我仅有的一天,是现实的永恒。我像被赦免死刑的囚犯,用新生的泪水拥抱新生的太阳。我举起双手,感谢这无与伦比的一天。当我想到昨天和我一起迎接日出的朋友,今天已不复存在时,我为自己的幸存,感激上苍。我是无比幸运的人,今天的时光是额外的奖赏。许多强者都先我而去,为什么我得到这额外的一天?是不是他们已大功告成,而我尚在旅途跋涉?如果是这样,这是不是成就我的一次机会,让我人生丰满?造物主的安排别具用心?今天是不是我超越他人的机会?
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生命只有一次,而人生也不过是时间的累积。我若让今天的时光白白流失,就等于毁掉人生最后一页。因此,我珍惜今天的一分一秒,因为他们将一去不复泛。我无法把今天存入银行,明天再来取用。时间像风一样不可捕捉。每一分每一秒,我要用双手捧住,用爱心抚摸,因为他们如此珍贵。垂死的人用毕生的钱财都无法换得一口生气。我无法计算时间的价值,它们是无价之宝!
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我憎恨那些浪费时间的行为。我要摧毁拖延的习性。我要以真诚埋葬怀疑,用信心驱赶恐惧。我不听闲话,不游手好闲,不与不务正业的人来往。我终于醒悟到,若是懒惰,无异于从我所爱之人手中窃取食物和衣裳。我不是贼,我有爱心,今天是我最后的机会,我要证明我的爱心和伟大。
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今日事今日毕。今天我要趁孩子还小的时候,多加爱护,明天他们将离我而去,我也回离开。今天我要深情的拥抱我的妻子,给她甜蜜的热吻,明天她会离去,我也是。今天我要帮助落难的朋友,明天他不再求助,我也听不到他的哀求。我要乐于奉献,因为明天我无法给予,也没有人来领受了。
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如果这是我的末日,那么它就是不朽的纪念日。我把它当成最美好的日子。我要把每分每秒化为甘露,一口一口,细细品尝,满怀感激。我要每一分钟都有价值。我要加倍努力,直到精疲力竭。即使这样,我还要继续努力。今天的每一分钟都胜过昨天的每一小时,最后的也是最好的。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如果不是的话,我要跪倒在上苍的面前,深深致谢。
13.本文第2、5两段在表现文章主旨方面起到怎样的作用? (3分)


14.“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请依据文意简要概括,作者认为如何“把握今天”。(6分)



15.结合文意,分别说出以下两句在文中的含义。(6分)
(1)我无法把今天存入银行,明天再来取用。(3分)


(2)若是懒惰,无异于从我所爱之人手中窃取食物和衣裳。(3分)


1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这篇散文构思新颖独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表现了作者惜时如金的态度。
B.“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同时又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C.为强调把握今天,而否定昨天和明天,从全文看并不可取,因此,这可以算是白璧微瑕。
D.末段旨在说明作者领悟到“把握今天”后的激动心情,去掉后文章显的更加紧凑。
E.文章语言平实,有问有答,读来亲切自然;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哲理散文。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0题。(20分)
第二次冒险
退休教授安德鲁是个言语不多的人,然而谈及他1944年春的遭遇,就会激动地滔滔不绝,我们也会听的入迷。
那是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夜。盟军向德军控制的法国诺曼底地区空投了伞兵,安德鲁就是其中之一。不幸,他在远离预定地点好几英里的地方着陆。那时候差不多天亮了,那些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找不到,也见不到自己的伙伴。
他懂得,必须马上找地方隐蔽起来。在熹微的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小小的、红色屋顶的人家住宅。他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总得碰碰运气。他朝那住宅奔去,一边温习着出发前刚学的几句法语。
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妇女——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眼光善良而镇定——开了门。她的丈夫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坐在饭桌旁边,惊慌地盯着他。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 的说着就把美国兵推进壁炉边的一个大碗橱里。
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冲锋队员闯了进来。他们已经看到这个伞兵的降落。这是附近惟一的房子。他们搜查也很彻底,转眼间就把这个伞兵从碗橱里拖了出来。
无须履行手续,德国人依照惯例,把女主人的丈夫当场枪毙。女主人和孩子放声大哭起来。如何处置俘虏安德鲁,德国兵却有一场争议。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只是暂时把他推进一间棚屋里,把门闩了。
棚屋后面,有一个小小的窗口,越过田野就是树林。安德鲁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他刚要跑进树林,就听到周围追兵的叫嚷声。他们有条不紊地搜索着。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伞兵没有失望。他一回头又跑进田野,穿过院子。院子里躺着那个被害者的尸体。这个美国兵再次敲响了他们家的门。
女主人很快地走出来。她脸色苍白,泪流满面,笔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刚才的到来,使她失去了丈夫,孩子们失去了父亲。
“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他问。
“当然,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关回壁炉的碗橱里。
德国冲锋队员再也没有到这户农家搜查。
17.“言语不多”的安德鲁为什么讲到那回遭遇就“滔滔不绝”?文中对法国夫妇的简短的语言描写,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8.“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安德鲁千钧一发从哪些情况判断出“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 (6分)



19.既然“这是附近惟一的房子”,德国冲锋队员为什么没有再次到这户农家搜查? (4分)


20.文题“第二次冒险”的含义是什么? (6分)



五、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背对我们的蓝色星球
以苍白的双手遮颜
颤抖着让眼泪流干
记忆中
橄榄枝化为硝烟
那只白鸽已泣血飞远
四季风吹过
随风而来的却是血腥与哭喊
莫非渴望已风干
长恨会成为永远?
读了这首小诗你有何感想?请以“呼唤和平”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暑期练习四答案
1.A【解析】注意声字相同的形声字读音的异同:“挠”读“náo”,不同于“绕”;“瞭”读“liào”,不同于“缭”;“犷”读“guăng”,不同于“旷”。
2.B【解析】A.匮赠—馈赠     C.肃穆—肃穆   暄闹—喧闹   哀声叹气—唉声叹气
3.D辨析近义词,要抓住不同的语素看其差别,一般近义词往往会在词义上有所侧重。咒骂,用恶毒的语言骂,词义侧重于“骂”的行为;诅咒,今义也是“咒骂”,但侧重于骂的原因“恨”。“憎恶”侧重于“憎恨”,“厌恶”侧重于“厌弃”。“窒息”侧重于“不能呼吸”,“窒闷”侧重于“憋闷”。
4.C【解析】“声名显赫”偏于褒义,应该用带有强烈贬义色彩的“臭名昭著”。
5.D(A“所缺乏的”与“不足”“不当”语义重复 ; B语序不当,把“当年”放到“使用”之前;C两面对一面)
6.它可能是一条江,让你体会澎湃;它可能是一卷线装书,让你品味深沉。
7.现代人因生存空间的狭窄,心灵的空间日见拥挤;胸中的浪漫诗神被商业性流行文化的气浪卷走,心不复空灵。
8.D(符合,相当)  
9.A(A.其,代词,他。B.表修饰/依据,按照  C.表顺承  /表因果  D.竟然/是)       
10.A(体现了佛家的“物我相忘,身心皆定”精神错)
11.(1)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对于意外事件的突然降临一点也不惊慌,无缘无故对他加以侮辱能够不被激怒。
(2)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困于会稽山上,被迫带着臣妾到吴国去做人质,在那里整整三年没有流露出任何厌倦与不满。
(3)现在来看刘邦、项羽争夺天下,最后刘邦之所以能胜,项羽之所以失败,完全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
12.(1)本篇截取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段,通过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久别家园深沉、复杂的感情。(2)本篇末句“高高秋月照长城”,以情结景。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诗人可能想借着祖国山川风物的壮丽,表达战士们热爱家园的感情。于是,别离情所起的作用并非哀叹,而是更坚定的报国卫疆了。
13.否定叹息昨天和痴想明天的做法,为下文揭示主旨做铺垫。
14.成就自我,超越他人;珍惜时光,完善自我;真诚奉献,勤劳执著;今日事今日毕;努力进取,执著追求。
15.⑴今天稍纵即逝,不能像金钱一样保存,这句话强调“今天”比金钱更重要,告诫人们一定要把握“今天”。⑵懒惰的人只会享用别人的成果,给所爱的人带来负担,告诫人们:珍惜今天,只有勤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16.BE(A文章的主旨是把握今天,而非珍惜时间;C作者否定昨天和明天,是为了说明今天的重要,是表达的需要;D末段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启发。)
17.法国人民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他们认为救助反法西斯战士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18.(1)天已亮了;(2)除农舍外,别无藏身之处;(3)德军正有条不紊地搜索。
19.(1)他们没想到安德鲁会再次返回农家藏身。(2)没想到正义的力量会如此强大,法国妇女会再次冒死救助的安德鲁。
20.(1)安德鲁在女主人家被捕出逃后,冒险再次向女主人求援。(2)女主人在丈夫因救助安德鲁被杀后,再次冒险将安德鲁藏起来。
21.【提示】选材宜具体,写感受最深刻、最动情的事。只有首先感动了自己,写出来才能感动别人。主题宜集中、单一,积极向上。描写宜生动。要学会寓情于事,寓情于物。要善于捕捉典型、生动的细节,用细节传达催人肺腑的真情。这样才能以少胜多,给人留下值得反复咀嚼的回忆。角度宜新巧,可借鉴课文的回忆、置身事中的构思,设置悬念、日记(书信)等写法。此题的难写之处是没有切身体会,命题目的之一是引导关注社会,走出小我。
【参考译文】
在古代称得上豪杰之士的人,一定具有超越常人的气度和节操。普通人遇到了难以忍受的事情时,就会拨出剑来,冲上去捞斗,这算不上真正的勇敢。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对于意外事件的突然降临一点也不惊慌,无缘无故对他加以侮辱能够不被激怒,这就是因为他的抱负十分宏大,志向特别高远的缘故。 
张良在圮上接受一位老人赠兵书的传说,这件事确实太怪诞不经了。那怎么能知道不是秦代隐居的君子,特意出来考验张良的呢?看他们各自都有不便道破的深意,是有大智者在相互进行着揣摩和试探。世俗之见把圮上老人看作鬼神本来就已经错了,还把老人的用意看作是向张良授书就更不对了。当韩国灭亡,秦国正处在强盛的时候,秦国用刀、锯、鼎、镬等种种酷刑,来对付天下有才能的人。平白无故道到杀戮的人,真是难以计其数。那时即使有古代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无法施展他们的本领。像秦始皇那样施行严刑峻法非常急切的人,他的锋芒的确势不可挡,但是等到他疲惫的时候却有机可乘。然而少年张良却不能忍耐一时的激愤,想用个人的力量,在一次阻击之中逞强。张良虽然侥幸没有死,但实际上生死之间连一根头发也容不下,那是何等危险呵!贵族子弟,不愿死于盗贼之中,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他们懂得生命的可贵,不屑于在同盗贼相斗中死去。像张良这样出类拔萃的人才,不像伊尹和姜太公那样去深谋远虑,却只想采用荆轲与聂政那样行刺的小计谋,企图在侥幸中保存性命,这正是圮上那位老人为他感到深深惋惜的地方。正因为如此,老人才故意在他面前摆出高傲无礼的姿态,让他受到狠狠地刺激,如果能够忍受下去,他才可能真正成就一番大事业。(他真的忍受下来了)所以老人才说:“这小子是可以教好的!” 
楚庄正在宣公十二年讨伐郑国时,郑襄公曾袒露着上身,牵着羊去迎接他以表示臣服。楚庄王说:“一国之君能这般屈己尊人,他的百姓必定信服他并为他卖命。”于是他下令退兵言和。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困于会稽山上,被迫带着臣妾到吴国去做人质,在那里整整三年没有流露出任何厌倦与不满。少时张良虽有复仇大志,却不能屈己尊人,这不过是凡夫俗子的勇猛。那位圮上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但担心他缺乏度量,所以才无情地挫伤他那年轻气盛的刚强暴躁的脾气,让他能够忍受那些微不足道的愤怒,而去实现他远大的谋略。圮上老人与张良平生素不相识,突然在荒野相遇,却傲慢地命令张良去替他干奴仆所做的事,而张良却十分坦然地去做了,一点也没有惊诧愤怒的情绪,这就说明张良已经成熟了,秦始皇已经不能惊扰他的谋略而使其盲动,项羽也无法使他激怒而去冒险了。 
现在来看刘邦、项羽争夺天下,最后刘邦之所以能胜,项羽之所以失败,完全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正因为不能忍耐,虽然所向无敌,但他滥用武力任性暴怒终归失败。刘邦却能够忍耐,保存实力发展壮大,等待时机而最后消灭项羽。这完全是张良给他谋划的结果。后来当淮阴侯韩信夺取齐地之后请求刘邦封他为假王时,刘邦大怒,立刻从言语和面部表现出来。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邦还是不善于忍耐,要不是张良及时劝阻他能最终获得胜利么? 
司马迁曾想象张良是一位高大奇特的人物,后来才知道他长得相貌和妇人女子一般,觉得相貌与他的志向和气节一定也不相称,其实这正是张良的过人之处。



暑期练习五


积累•应用
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率赂秦也(    )    暴霜露(    )     洎牧以馋诛(    )    食之不得下咽(    )
日削月割(    )    廊腰缦回(    )    不霁何虹(    )    辇来于秦(    )
尽态极妍(    )    剽掠其人(    )    鼎铛玉石(    )    弃之逦迤(       )
架梁之椽(    )    管弦呕哑(    )    不暇自哀(    )    取之尽锱铢(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         2)其实百倍(              )
3) 斯用兵之效也(            )           4)始速祸焉(              )
5)可谓智力孤危(              )         6)直走咸阳(              )
7) 不霁何虹(                   )        8)奈何取之尽锱铢(               )
9) 日益骄固(                   )        10)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3.请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并做出解释
1)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3)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 六王毕,四海一                                                             
5) 骊山北构而西折                                                             
6)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7)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8)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9)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10)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4.苏洵,字明允,眉山人,        (朝代)著名的          ,与其子       、     
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           ”,齐名于“                   ”之列。
5.杜牧,字牧之,唐代      、         。著有《            》。
6.使负栋之柱,                      ;架梁之椽,                      ;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直栏横槛,       
               ;管弦呕哑,                       。
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人未尝赂秦            (不曾)      B.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免不了)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因此)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消灭)
8.下列句子中存在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
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9.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因此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这是善于用兵的结果。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赵国与秦国打了五次仗,败了两次却胜了三次。
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到李牧被杀害,赵都邯郸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可惜他用武力抵抗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日常阶段测试


上一个『七年级语文(下)期末测试题』  下一个『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抽测试卷七年级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